在河南鹿邑縣城東5公裡有在河南鹿邑縣城東5公裡有個太清宮鎮,這裡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歷史上有名的《道德經》就是老子在此悟道撰寫而成的。踏著歷史的古蹟,尋找老子思想的真諦。
太清宮內, 松柏掩映,黃旗飄揚,紅燈高掛,迎接天下求道之人。
望月井。每逢甲子年農曆八月十五風高月圓之時,明月正好投影在水井中央,正所謂「天上月是水中月」的意境。
太極殿。太清宮主題建築,宮殿前有兩顆柏樹,傳說是老子栽的,紋理一左旋一右旋,當地老百姓稱為陰陽二柏。寓示著天地間由陰陽兩部份組成,相生相剋,相輔相成。
殿內是「道德天尊」塑像,是老子的化身。似乎在向世人講述「道可道以及道,明可明非常名」的哲理。
三清殿。三清大殿裡的三尊塑像玉清原始大尊、上清雲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他們分別代表了老子在天地形成不同的時期的三個化身。告誡人們「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聖母殿。公元666年,李淵認老子之母為祖宗;公元684年,武則天尊李母為先天太后。遊人焚香膜拜,以表孝道。
宋真宗為聖母碑,御書篆額「先天太后之贊」。因歷朝歷代都有保護,至今猶存。碑高8米,寬二米,二龍幡伏碑首,神龜支撐。
聖母墓。傳聖母月下吞李子,懷胎81載,生下老子,所以老子出生時已81歲,為感謝母親九九八十一難的孕育之恩,老子寫《道德經》時就寫了八十一章,以示紀念。
老子故居。老子出生並經常居住的地方。
望月樓。老子經常登高望月,心念與天合一。
老子舊居。老子修學居住的地方。土木構造,飛簷畫梁,有展飛之像。
摘抄幾句老子《道德經》語錄,與大家共勉。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八十一章)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四十一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