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揭開宇宙和生命的真相(慎入!)

2020-11-23 騰訊網

《道德經》亦稱《老子》,約5000字,分上下兩篇, 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思想內容微言大義,一語萬端。被譽為萬經之王。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之書,像寶塔之巔的明珠。璀璨奪目,照耀著我國的古老文明。《道德經》這部不朽著作,既是中國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東方智慧的代表之一。

上集

下集

道祖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以其精煉的語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發生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真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現代人真的讀懂「道德經」了嗎?這是一本講述宇宙真相的書
    說在前面,其實,《道德經》就是一本講述宇宙真相的說明書。老子在講世界的本源真理,客觀規律,道的時候,用到強曰這個概念。但是,有些人好的沒學到,學會了扣大帽子,攻擊別人,學會鑽法律空子,甚至有些人學會用術去控制別人,借運氣什麼的,傷天害理,去殘忍的打壓其他的生命。
  •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秘密,宇宙法則是道德經的本義
    把多個層面的道混在一起,就會進入這種狀態,就是搞不清老子講的道到底什麼,這是很多人在講道德經的時候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不同層面的道有意無意的給搞混了。老子講的道主要有如下四層涵義:一個指的是宇宙的本體,一各是指創造宇宙的神秘力量,三是指掌控萬事萬物的運轉的力量,四是指萬事萬物在其自身層面的運行規律,這些規律也是道。比如人類社會運作規律就叫人之道。
  • 道德經說萬物的無為和無私決定了萬物的永恆存在和發展
    道德經說萬物的無為和無私決定了萬物的永恆存在和發展道德經第一章就告訴人們不要在道德經文字中研究道德經,文字只是思維的工具,道德經的每一章都是在講萬物的動態平衡關係,用動態平衡關係思維方式才能真正理讀懂道德經。
  • DNA實驗揭開生命本質及宇宙真相
    茫茫宇宙,浩瀚無邊,它是如何誕生?渺小生命,奧妙無窮,它究竟來自哪裡?自人類有了意識,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惑著我們。DNA是脫氧核糖核酸英文名稱的縮寫,它是一種最重要的生命基礎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以引導生物遺傳、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
  • 道德經和量子力學中的宇宙說的太像了,這是巧合嗎?
    道德經被譽為最偉大的經典,人類智慧的巔峰,人類文明的王冠上的明珠,萬經之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有十本,第一本就是道德經,老子也被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作者之一。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評它為萬物之根,魯迅評為不讀道德經一書,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更有世界文明史的作者說,除了道德經,當我們焚毀所有的書籍,仍能在道德經中找到智慧的摘要,評價高的如此過分。
  • 用老子的《道德經》是否可以破譯生命的起源?
    地球是個非常奇特的星球,為什麼宇宙這麼大,唯獨只有地球有生命?至少到目前為止,人類沒有辦法在地球外發現朋友。當然,宇宙中確定還有其他的生物,這一點我確信,只是暫時還沒有發現而已。地球的初始狀態,除了礦物質和金屬和水,是沒有生命的,這個生命是哪裡來的呢?關於生命的起源大約有幾種:第一個是神說,很簡單,所有的生物由神做出來的,中國有中國的神,女媧造人一說那是從小時候就深得我心啊。外國人沒說是女媧造的,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神。
  • 《道德經》:做宇宙之王,愛宇宙子民,守護宇宙之心
    今天說說《道德經》裡很重要的兩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欲是什麼?首先,《道德經》不是普通的文字,是聖賢,也就是證道者書寫的。證道者書寫的文字,就像洋蔥一樣,剝開一層,裡面還有很多層。因此,我們在解說的時候會就著其中一層意思說,但我們心裡應當明白,同一段文字其實包涵了很多內涵。
  • 《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宇宙的本源
    五千多言的《道德經》譯文可以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可以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的名,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名。無,是天地的開端,有,是萬物的根源。老子文化節玄妙的道,老子的方法教我們去體會老子的《道德經》開篇第一個字就是道,可見道的重要性,道統領全書,全書都是圍繞道進行深入論述。道是宇宙的本源及宇宙萬物的自然運行規律或法規。
  • 探索宇宙奧秘真相?道德經第六章說!我們都身在道中
    我們可以從道德經中了解一下宇宙的奧秘穀神不死,是謂玄牝(pìn),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一種翻譯一、道是不死的,但在哪裡呢?她是孕育生命,孕育世界的子宮(比喻生育萬物的條件)二、陰陽交合,而生萬物,玄牝之門,是天地的根基,也就是說我們都在天地之中,都在道中,是道運行著萬物。
  • 為什麼道德經是企業家必讀經典
    其中多少帝王豪傑,文臣武將,棟梁之才莫不是把道德經作為必須修學的智慧經典,人生必讀。但是因為歷史太久,傳承遺漏,個人理解,以及其他原因,人們對道德經的認識,理解,其實是不一而足。有人說他是統攬世界的百科智慧,有人說他是提倡無欲無為的心靈雞湯,有人說他是宇宙哲學,有人說他是齊家治國修身的教科書。那麼道德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到底講的什麼,這裡跟大家做一個通俗的探討。
  • 《道德經》揭示宇宙真理?科學家:有一定道理但是沒證據!
    宇宙大爆炸但如果我們將事件回溯到兩千多年前,也許你會被中國先賢們的智慧所震驚!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一部名著《道德經》,其中便對宇宙進行了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而宇宙大爆炸便是類似的理論,一個奇點莫名地發生了爆炸,然後便演變出了我們的世界,而至今為止,宇宙還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膨脹,這就導致了所有天體的距離都在遠離!《道德經》甚至還指出了宇宙發展的另一個走向——宇宙將在膨脹到極限之後進行收縮,最大的可能便是重新坍縮稱謂一個奇點,然後周而復始地進行這個循環!這與很多科學家的推測也是驚人的巧合。
  • 《道德經》前言
    因此,註解不能陷入論文解字,摳字眼的誤區,正確的做法只能是不同的版本之間相互印證除錯,從大處著眼,重在弄清楚和理解老子所要表達的思想主題和整體文意。2000多年來,道德經是中華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讀《道德經》仰可觀宇宙之變化,俯可察世事之浮沉。
  • 馬雲的經商聖經,白巖松的生命之書,《道德經》你總要讀幾句!
    為什麼《道德經》被稱為「萬經之王」,俗話說「經是良言」,佛教的經晦澀難懂,但是明白其中的意思後,就可以手敲木魚而嘴裡念念不忘。很多人知道《道德經》目錄裡有81個篇章,但是也不曾通篇讀過,今天,就整理十幾句有價值的經典,請笑納!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的性質一直為老子所推崇,滋潤萬物卻不爭。然而對於「不爭」的理解,經常因人而異,有人說是水善於處下的性質,有人說是水以無爭為有爭,是莫大的智慧,這些理解當然都是沒有問題的。
  • 「道德經」的「道」字理論與宇宙多維空間理論不謀而合
    一、「道」字詳解《道德經》裡的「道」字隨處可見,從其所表達的意義大致分為四種:第一種:名詞,宇宙多維空間的意思,即陰性世界。如天道。第二種:名詞,道德之意,指人的思想行為(素養、品性、品質)。如人道。第三種:名詞,是統領之意,指方向、方法和手段。如王道第四種:動詞:說或講的意思。
  • 時空穿越黑洞可能真實存在,人類被隱藏的真相或將被揭開
    曾經的上古人類甚至具有超時空穿越能力,能在宇宙萬物之間自由穿越,只是現代人類盲目迷信科學,最終導致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人類整體道德能量場消失,導致今天的人類無法具有上古人類的超能力。為什麼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反而無法觀察到宇宙萬物的真相呢?
  • 開悟覺知:揭開宇宙真相
    宇宙二態,疊加互承。 譯文:「識」(如,意識)是宇宙的本態,「心」(如,道)是一切自然法的根本。「識」(宇宙本相)近似虛無狀態,通過「觀測」(相互作用,如意識觀測行為。比如,量子實驗中觀測行為導致量子波動狀態坍縮為粒子)衍變成自然世界(物質世界)。宇宙本態為「心法」(玄妙法門),深不可測變化無窮。宇宙表象為物質世界,萬物之間相對存在(事物通過相互作用而存在)。
  • 揭開宇宙真相
    太極之後,自然宇宙。靈,縹緲虛無,法性無窮。道,運化自然,隱匿虛空。宇宙,道化成實,法顯物性。自然宇宙,以靈為本,以物呈現。實者不實,虛者不虛!  譯文:太易之前,靈主宰一切。從太易開始,靈幻化成道,先天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終至太極。太極之後,道創造了自然宇宙。靈,虛無不見,靈法無窮。道,支配自然運作,隱藏虛空中。
  • 從《道德經》看《星球大戰》的哲學本源
    道與原力老子的《道德經》中有句名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在老子看來,道可以看成宇宙萬物大法,是一切生命規律的源頭。道生一中的「一」可以理解為生命最初的元氣,更可做混沌元氣解釋。「一」放在《星球大戰》中,便代表了宇宙原力最初的形態。
  • 宇宙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道德經中也許有答案?
    很多人跟我聊天談道德經時常說,道德經上面的字都認識就是不知道在講啥。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建立完整而且正確的宇宙觀,不知道宇宙運行背後所蘊含邏輯和規則。今天我們就談談道德經中所講的三觀之外的第四種觀--宇宙觀。道德經中的宇宙觀實際上道德經通篇所講的都是宇宙不同層面的真理和實相。
  • 讓《道德經》不再「高冷」範兒《齊善鴻講道德經》新書上市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說起老子和《道德經》,世界上無數人心懷敬仰和嚮往,它們不僅在中國,更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然而,《道德經》的難度也和它的盛譽一樣知名,經常勸退普通讀者。如何輕鬆學到《道德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