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做宇宙之王,愛宇宙子民,守護宇宙之心

2021-01-09 儒釋道小火鍋

今天說說《道德經》裡很重要的兩句: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欲是什麼?

首先,《道德經》不是普通的文字,是聖賢,也就是證道者書寫的。證道者書寫的文字,就像洋蔥一樣,剝開一層,裡面還有很多層。因此,我們在解說的時候會就著其中一層意思說,但我們心裡應當明白,同一段文字其實包涵了很多內涵。

這就是經書的特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所處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和悟性下,從中都能拿出來適合自己的那一層內涵。所以《道德經》開篇就說了「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僧璨師父《信心銘》說「言語道斷,非去今來」。

今天我們就說其中一種理解,並用儒家和佛家體系中相同的思想來共同闡述,把它說的清楚明白,在最後我還會提到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這兩句。

欲,指人的心念之微。人的念頭和呼吸很像,從我們出生以來,念頭如同奔馬一樣馳逐不息。哪怕我們自以為頭腦很清淨的時候,其實也有大量的念頭在我們內心湧動,只不過一般人的覺知力很遲鈍,因為覺察不到所以覺得自己好像沒在想什麼,其實念頭從未停駐過。

所以《西遊記》裡寫水簾洞,水簾洞的水珠就是在比喻念頭。佛家《解深密經》裡說「阿陀那識甚深細,習氣種子如瀑流」。這裡的「阿陀那識」即我們常說的「阿賴耶識」,即佛教所說的人心的第八識。第八識就像種子發生器,裡面儲存了我們自出生以來,甚至許多世的因果種子。我們的性格、我們的命運和我們一生的遭遇,其實就由這些種子所創造。

嘗試過打坐的人,都有體驗。平時好像沒覺得自己腦子裡念頭有很多,也沒覺得念頭轉換的很快,但是一坐上之後,天啊,怎麼腦袋裡飛來飛去的全是念頭,想停下來都做不到,而且轉換的極快。所以,其實我們以為我們是宇宙的主宰,真相是我們甚至無法主宰自己想什麼和不想什麼。

說回「欲」字。就像「蠢蠢欲動、躍躍欲試」這兩個成語表達的一樣,欲字形容的是「將動未動」的那個極為細微的時間切片,這個切片的厚度是無限的小。儒家、道家和佛家,把未動叫「性」,把動叫「心」,已動叫「意」或「念」,這基本是三家通用的概念。

那麼回到《道德經》中這兩句,「無欲」和「有欲」,講的就是沒有念頭和有念頭。而「有欲」則特指「正念」,即符合大道的想法,也可以理解成「道心」。而不能理解為「有欲望」。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很多人打坐學佛或學道,以為一味的守靜就可以了,其實是很大的誤解。佛家稱這種路子為「坐枯禪」,或者「磨磚作鏡」,道家則稱之為「修陰神」,做「鬼仙」,因此皆不提倡。

而真正的「無欲」,也就是無念,並不是讓自己成為「絕緣體」和一塊「頑石枯木」。而是於紛紛擾擾的念頭中不取相。儒家稱之「勿忘勿助」,佛家稱之「不壓不隨」,道家稱之「不愛不憎」。

那麼真正的「有欲」,其實就是在生活中,一天24小時,時時刻刻,心中提起「正念」。

佛家叫「正念」,要「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道家叫「道心」或者「真意」,道心要常存,要「常應常靜,常清淨」。

儒家叫「天理」或「天心」,「須臾不離」,一離了就不是天理、天心。

而真正做到這種境界,靠的並不是打坐,也不是折騰自己的思維意識,靠的是什麼我會在文章最後揭示。

妙是什麼?徼又是什麼?

其實「妙」和「徼」,對應了這兩句前面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妙,即無名,即無極,即先天,即真空。

徼,即有名,即太極,即後天(注:嚴謹的說,應為先天之後天,後天之先天),即妙有。

在道家,修行的根本是「先天真一之氣(炁)」,自始至終都圍繞這個修行。那麼,下手之初,就是要能清淨,一清淨,真氣就生。真氣聚集,最後產生元炁,這個是道家修行的入門過程。那麼核心就是能「靜」。這個靜,就是身心都要清淨,清淨到極致,就會「靜極生動」,從身體深處自動冒出來一股能量在身上穿梭,形成迴路,穿梭的過程中不斷凝聚強化自身。

而「妙」就是形容這個「靜極生動」的瞬間,所謂「妙」,是形容變化莫測、不可言說。道家修行者的入門標準就是以此為劃分依據。道家歷來用很多浪漫的語言描述,比如「一陽來復」,比如「月出庚方」,比如「活子時」,比如「冬至」。

而妙之後,就是徼。徼者,交也。陰陽相交,水火相濟的意思。這是動態的過程,凡是動的必然是陰陽相推才有動。否則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沒有這個動。然而這個動又是和諧的,動中有不動。就像北鬥七星的旋轉卻永不脫離北極星這個樞紐。

觀妙觀繳觀世音

關於抽象的就說到這裡。下面我們就從抽象層下降到現象世界去解說。

其實佛家儒家也在說「觀徼觀妙」。

佛家的觀世音菩薩,我們都很熟悉,卻少有人知道這個名字的內涵。

觀世音,又叫「觀自在」。所謂觀自在,就是用心關照內在如如不動的佛性。而觀世音則是用心傾聽四面八方眾生的呼喚。

觀自在是內修佛性,觀世音是外行佛事,一內一外,一虛一實,這不正是無欲觀妙,有欲觀徼麼?

六祖慧能師父在《壇經》裡這段話真是對觀世音菩薩名號,以及對老子師父「觀妙觀徼」的極佳註解:

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而儒家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其中明明德便是「無欲觀妙」,便是「觀自在」。其中在親民便是「有欲觀徼」,便是「觀世音」。明德是內聖,親民是外王。

說來說去,儒釋道三家總在說同一個東西。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最後,上面的現象層的解釋仍然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怎麼內聖?怎麼外王?下面我就說說如何實踐。

對於所有修行者,所有追求真理的人,入門是最重要的。在道家,是搞定「先天一炁」,在佛家是「明心見性」,在儒家是「明明德」或者叫「格物致知」。其實這三者說的是幾乎同一個事情。以道家為例,就是如何產生真氣。

真氣的產生,有兩種方式:

無欲則剛

至愛則剛

無欲,就是在生活中,努力的減少私慾,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做一個不愛不憎的人,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至愛,就是在生活中,努力的去愛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把自己當做宇宙公民,宇宙之王,宇宙興亡,是我份內的事。愛整個宇宙,為宇宙子民服務。

真正無欲的人,必然至愛。

真正至愛的人,必然無欲。

如果缺了其中之一,一定要好好檢查哪裡出了問題,其中必然有假。所謂「一真一切真」,「一假全都假」。

心能無欲,心能至愛,則你的呼吸,你的念頭,你的氣和炁,你的身體膚發,你的骨髓血脈,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都因此而改變。後面的路,自然有聖賢指路,高真提攜。

這是真正的修行入門,而不是打坐,也不是煉丹,更不是搞一些神神怪怪的東西。真理就是這樣樸實和平凡,它的神奇卻又超越一切神奇。

最後,以孟子師父開示的浩然之氣作為結尾,請注意其中的「至」字和「剛」字: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問:「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歡迎關注 儒釋道小火鍋(五戈)

一鍋雖小煮天地,破迷顯正立真宗諸子真言做寶鏡,離幻返真赴丹霞

相關焦點

  •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秘密,宇宙法則是道德經的本義
    把多個層面的道混在一起,就會進入這種狀態,就是搞不清老子講的道到底什麼,這是很多人在講道德經的時候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不同層面的道有意無意的給搞混了。老子講的道主要有如下四層涵義:一個指的是宇宙的本體,一各是指創造宇宙的神秘力量,三是指掌控萬事萬物的運轉的力量,四是指萬事萬物在其自身層面的運行規律,這些規律也是道。比如人類社會運作規律就叫人之道。
  • 漫威滅霸用宇宙之心其實是拯救了宇宙?沒錯,操控者可能是OAA!
    這裡咱們得先從整個故事的起點「法老王」說起:在這部大事件《THE END》中,所有的故事導火索,就是從一個叫阿赫那頓的法老王引起的,因為在漫畫中,阿赫那頓原本是地球早前的一位埃及法老,但是在千年之前意外知悉了宇宙之心的秘密,甚至在之後的幾千年中法老王還獲得了一絲宇宙之心的能量。
  • 漫威最強神器宇宙之心的來歷原來是這樣!
    滅霸獲得宇宙之心與法老王有莫大的關係!宇宙之心的滅霸並沒有被打敗,他是自願放棄宇宙之心,恢復了宇宙的安定的!宇宙之心的故事在漫威宇宙的佔比並不是那麼重要,甚至比不上無限大事件,對宇宙之心的描寫並不是特別多,宇宙之心出現之前,最先作為反派角色的並不是滅霸,而是法老王,一開始滅霸還是拯救地球的英雄(沒想到吧)!在漫畫裡!
  • 道德經和量子力學中的宇宙說的太像了,這是巧合嗎?
    道德經被譽為最偉大的經典,人類智慧的巔峰,人類文明的王冠上的明珠,萬經之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有十本,第一本就是道德經,老子也被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作者之一。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評它為萬物之根,魯迅評為不讀道德經一書,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更有世界文明史的作者說,除了道德經,當我們焚毀所有的書籍,仍能在道德經中找到智慧的摘要,評價高的如此過分。
  • 宇宙之心滅霸能否擊敗初代超越者?
    作為漫威宇宙裡看成「神器裝備收集小王子」的滅霸,除了在漫威宇宙大事件上愛搞事情以外,對於漫威宇宙裡各個比較頂級的神器也是基本上都有涉獵,這其中除了我們熟悉的「無限手套」以外,再上一檔次的神器中就有「宇宙之心」以及「現實控制器」。這其中對於宇宙之心滅霸,也算是繼「無限手套滅霸」之後又一個比較廣為流傳的滅霸搞事情典型。
  • 道德經揭開宇宙和生命的真相(慎入!)
    《道德經》亦稱《老子》,約5000字,分上下兩篇, 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思想內容微言大義,一語萬端。被譽為萬經之王。
  • 學習的最高境界,消化到的核心之破譯消化道德經
    昨天分享了把《心..經》消化成一個字,今天分享把《道德經》也消化成一個字,為我所用。一個字「生」。你看這個人懂不懂《道德經》,就看他懂不懂這個字兒。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只要《道德經》懂了,就一定會經營家庭,就一定會有愛情,就一定會得到幸福。我們都在講愛,愛來自於哪裡?愛是不是也來自於宇宙?很多人說愛來自於人,如果宇宙沒有愛,人的愛從哪兒來?所以宇宙誕生的時候就有愛,但是宇宙的愛是什麼?就是一個字「生」,宇宙愛眾生,就是宇宙生了眾生。
  • 老子:世界不是「無主之城」,《道德經》告訴你誰才是宇宙的主宰
    老子的《道德經》中,將宇宙稱為天地,將宇宙萬物稱為天地萬物。道就是萬物之母,它優先在天地存在,並且還生出了天地萬物。因此,老子會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 《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宇宙的本源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 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文化節玄妙的道,老子的方法教我們去體會老子的《道德經》開篇第一個字就是道,可見道的重要性,道統領全書,全書都是圍繞道進行深入論述。道是宇宙的本源及宇宙萬物的自然運行規律或法規。
  • 獲得了宇宙之心的滅霸究竟有多強大呢?
    公元前十四世紀,埃及正處於阿赫那頓的統治下,17年後,阿赫那頓失蹤了,在漫畫中的設定是這位法老王被宇宙天神帶到了容納宇宙之心的地方,在這裡,宇宙天神在法老王身上做了一個實驗,天神用設備把宇宙之心的部分力量引導到了法老王的體內,這股力量讓阿赫那頓從一個凡人變成了一個近乎全能的存在,但這個改造過程持續了幾千年,所以法老王才會在21世紀再次出現。
  • 「道德經」的「道」字理論與宇宙多維空間理論不謀而合
    一、「道」字詳解《道德經》裡的「道」字隨處可見,從其所表達的意義大致分為四種:第一種:名詞,宇宙多維空間的意思,即陰性世界。如天道。第二種:名詞,道德之意,指人的思想行為(素養、品性、品質)。如人道。第三種:名詞,是統領之意,指方向、方法和手段。如王道第四種:動詞:說或講的意思。
  • 宇宙之心是什麼來頭,滅霸是怎樣獲得的,又是怎樣打敗的?
    「宇宙之心」作為漫威宇宙的超級大神器,是一個非常Bug的存在,而滅霸在獲得宇宙之心之後可謂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存在。在漫威中得到「宇宙之心」可以說就是得到了整個漫威宇宙,因為這個神器比漫威電影宇宙中的無限手套還要強大,簡直是一個「無敵」的存在。
  • 抖音一個宇宙之心多少錢 直播禮物宇宙之心特效人民幣價格
    看抖音直播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禮物裡面有個宇宙之心,價值18888的抖幣。那麼抖音一個宇宙之心多少錢?即18888抖幣要多少人民幣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抖音宇宙之心特效價格。  抖音直播禮物上的宇宙之心多少錢一個  首先我們先看看這個18888抖幣需要多少人民幣,就可以知道一個宇宙之心特效多少錢了
  • 道德經:宇宙中最強的力量,就在你身上最無用的部分
    道德經說到:「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意思是有形的東西起著方便的作用,無形的東西真正發揮作用。有形的東西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到,它的作用也很好被我們接受;但是我們往往意識不到無的那部分,體察不到無的存在和作用。一隻碗,有它的形狀,但我們使用的是空的部分。
  • 什麼是道心,什麼是人心,什麼是宇宙之心,三心合一為合道
    人心就是道心,道心就是人心,道心即為宇宙之心。心即天地宇宙之始,靈魂即宇宙之識。生命意識即,人類對外界的直覺反映。念想即人類所產生的各類欲望與妄念。合乎宇宙生命創造規律的想法與念頭,就會創造出好的結果。
  • 漫威宇宙最強神器宇宙之心詳解—滅霸秒殺生命法庭
    起源宇宙之心2003年首次登場於《漫威宇宙:終結》#2,它的能量首先是由一隊外星人發現,這隊外星人最後成為了天神秩序組(和宇宙天神組是兩隊人)。為了給宇宙帶來和平,創造了宇宙之心。英勇的滅霸得到宇宙之心無限力量的法老奧克亨那坦完全掌握宇宙之心的力量後天神秩序組四處召集生物賜予他們宇宙之心的力量,並讓他們來統治各個區域,地球的代理人是古埃及法老奧克亨那坦。宇宙之心的力量腐化了奧克亨那坦,他輕而易舉得毀掉了X教授的學校和地球上大多數超級英雄。毀滅博士甚至回到過去想抹殺還是凡人的法老,結果也被阻止。
  • 《道德經》揭示宇宙真理?科學家:有一定道理但是沒證據!
    宇宙大爆炸但如果我們將事件回溯到兩千多年前,也許你會被中國先賢們的智慧所震驚!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一部名著《道德經》,其中便對宇宙進行了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宇宙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道德經中也許有答案?
    很多人跟我聊天談道德經時常說,道德經上面的字都認識就是不知道在講啥。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建立完整而且正確的宇宙觀,不知道宇宙運行背後所蘊含邏輯和規則。今天我們就談談道德經中所講的三觀之外的第四種觀--宇宙觀。道德經中的宇宙觀實際上道德經通篇所講的都是宇宙不同層面的真理和實相。
  • 是誰在控制著宇宙,《道德經》解釋的很清楚,一種看不見的力量
    在《道德經》中,老子開篇就說「道」,然後再說「德」,其實老子真正想說的是宇宙,在這個可以被感知的宇宙外,還有95%是什麼,就不是語言所能表述清楚的了,它是怎麼運作的,會不會像量子糾纏一樣穿越時空,估計只有和宇宙同頻的人才能有所體會,本篇我們就看看老子所說的「道」究竟是什麼?
  • 盤點滅霸的4種最強形態,宇宙之心滅霸重啟了漫威多元宇宙!
    到了《復聯4》中,兩位滅霸出場,這次過去的滅霸讓復仇者們見識到了他真正的實力,他人氣甚至超過了復聯的超級英雄,只可惜最後消失在了終局之戰的戰場上。在漫威漫畫中,滅霸的實力遠遠不止如此,當他獲得宇宙之心後,他的戰力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只要動動一個念頭,就可以讓整個宇宙的生靈消失,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滅霸的幾種最強形態,因為這幾種形態的滅霸才是王者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