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夢想一定會實現

2020-07-29 LINWEI揚文


科技強國夢想一定會實現


科學研究每個重大突破之前都是要經過一段相當困難的沉默期,五年,十年甚至更長,這就需要有人頂著。這些人是這領域智者,只是火候未到,尚未出成果。大家應該寬容,不光是口頭上,而在與物質和各種利益方面也應該是寬容的。現在情況並不是這樣的。有位前輩說的在理,「制約我國科研的,是流行的跟班式科研盛行」。跟班式科研是指不去獨立思考學科內核心矛盾與突破方向,緊跟國際熱點。這裡必須強調,利國強軍的大家國利器,這樣國際熱點,不但要跟而且要超越,如以前搞兩彈一星,現在航天,航母等等一項也不拉下。但對於一些基礎理論研究,偏應用的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都有不同價值取向。不能緊跟國際熱點,從文獻縫隙裡找方向。這樣可能發表文章快,「効率高」。名利雙收。那些真正做學問的人成為異類。我們只能為大牌科學家理論作無關緊要的修補。只能抱別人大腿,毫無建樹。難道不可悲嗎?

我們要從科技大國變成科技強國要擺脫跟班式科研方式。要加強基礎研究,填補國家短板,大力開展科技創新。跨入世界強國之列。此外,我們應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為國家強盛,不計自身得失,把一生精力,獻給國家科學專業。如中國放射化學奠基人楊承宗先生。

楊承宗先生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居裡夫人實驗室的博士研究生。1951年10月回到中國之前,當時擔任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主席的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特地約他進行了一次十分重要的談話。約裡奧·居裡說:「你回去轉告毛澤東,要反對原子彈,你們必須自己擁有原子彈。原子彈不是那麼可怕的,原子彈的原理也不是美國人發明的。你們也有自己的科學家。」

楊承宗先生為原子彈提供鈾原料。1961年春,楊先生奉命到二機部第五研究所任業務副所長,帶領該所科技人員研究成功提取核純鈾的全部過程。提前三個月備足我國第一支原子彈爆炸所需鈾燃料。但由於某種原因,他沒能得到應有的嘉獎。

楊承宗先生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他對名譽得失,泰然處之。他認為「事情做出來就好,別的什麼都不要去想。」他被公認是「沒有勳章的功臣。」於2011年仙逝,享年100歲。

只要我們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無私奉獻精神,和正確科研方法,科技強國夢一定會實現。

相關焦點

  • 衡水中學開展「立志科技強國 實現民族復興」主題團課活動
    為引導同學們了解我國科技發展成就,立志為中國快速發展,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獻禮衡中建校70周年,11月18日,該校團委組織高一二年級上了主題為「立志科技強國 實現民族復興」的團課活動。20208班賈向菲:如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孕育興起,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必須重視科技發展,在信息化時代的迅速發展下,唯有立即採取措施發展科技,才能適應這變局。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認識到科技強國的重要性,要立志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畢業寄語:在實現強國夢徵程中放飛青春夢想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畢業寄語:在實現強國夢徵程中放飛青春夢想 2019-06-21 17:45: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保護智慧財產權 實現科技強國
    智慧財產權是科技強國的基礎。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下午就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點燃科技強國夢想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科普大篷車」點燃科技強國夢想。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科學的希望。黨中央對青少年投身科技創新寄予殷切期望,強調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嚮往的職業,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 長白時評:堅持科技創新 引領中國邁入世界科技強國
    實踐告訴我們,核心技術是買不來、求不來、討不來的,只有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才能走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徵。堅持科技創新,要始終堅持責任擔當。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舉世成就背後,都離不開廣大科技人才的擔當和付出。
  • 【大家談】走好通向世界科技強國的最佳路徑
    時值「科技三會」,俄羅斯專家瓦西裡·卡申讚嘆道。僅僅一甲子的歲月,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不止自豪的中國人,全世界都禁不住發問:究竟是什麼支撐起中國科技的巨大進步?  在5月30日的「科技三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答案。
  • 加區教育局關工委舉行 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演講比賽
    11月23日下午,在教育局二樓會議室,加區教育系統 「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演講比賽拉開了序幕,15位參賽選手通過英姿勃發、慷慨激昂的演講,抒發了放飛科技夢想的少年情懷,表達了科技強國吾輩擔當的赤誠決心。
  • 我的夢想 充電起飛
    我的夢想 充電起飛                               何昊曼
  • 以科技創新築牢強國之基(人民時評)
    讓當科學家成為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未來祖國的科技天地必然群英薈萃,未來科學的浩瀚星空必然群星閃耀近年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步伐加快,人才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科研誠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不斷出臺,讓各類創新主體迸發強勁活力
  • 東湖評論:為青少年埋下科技的夢想種子
    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是國家未來科技競爭力的關鍵所在。青少年懷揣科學夢想,則國家民族大有希望。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殷殷寄語,為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建設科技強國指明了方向。
  • 世界十大科技強國
    人類工業史上許多最重要的發明,包括軋棉機、通用零件、生產線等都是源自美國,其中工業的生產線尤其重要,它使得工業的大量生產從夢想變為真實。其他重要的發明包括飛機、電燈泡與電話。美國最早研製出原子彈,將人類科技帶入原子時代的新紀元。在科學研究方面,美國學者贏得了大量的諾貝爾獎,尤其是在生物和醫學領域。
  • 德潤園小學:科技放飛夢想,創新成就未來
    一件件充滿奇思妙想的科技作品、科技創意繪畫,以及充滿驚喜的科技製作比賽見證了少年「科技俠」的成長,讓孩子們腦洞大開,歡呼聲響徹校園。,科技強國,科技築夢的必要性 ;一年級環保T臺秀和瘋狂科學秀表演將開幕式推向高潮,在場師生感受到了科技創新和科學知識的強大力量。
  • 科技部部長:中國要在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3月11日消息:中國的科技產業發展迅速,並已經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那麼中國科技發展的未來方向如何科技部部長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中國要在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據報導,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提到了中國科技創新的「三步走」戰略: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2035年左右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還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更要成為現代化強國。
  • 弘揚探月精神 築夢航天強國
    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秉持初心,堅定信念,猶如戰馬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不斷追逐著屬於自己的飛天強國夢。逐夢而行,開啟飛天攬月的探索之旅。偉大事業源於夢想。從遠古的嫦娥奔月傳說,到敦煌的飛天壁畫,再到「航天始祖」萬戶,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已延續千年,人們早已無法滿足於立足地球仰望星空的幻想。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綜合國力的提升,逐夢探月逐漸由夢想變為了現實。
  • 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提供支撐!「十三五」高校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提供支撐!↓↓↓「十三五」期間,高校科技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秉持「引領創新、支撐發展、科教融合、開放協同、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全力提升新時代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吳偉仁:發揚探月精神 建設航天強國
    &nbsp&nbsp&nbsp&nbsp自2004年實施探月工程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我們實現了五戰五捷。特別是嫦娥四號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成為人類太空探索新的裡程碑。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致電祝賀,充分肯定了「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體現當代特點的探月精神。
  • 向全面航天強國挺進
    科技進步永無止境,「北鬥」在確保系統穩定可靠的同時,瞄準了更宏偉的發展目標:建設和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不能建立獨立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不能稱為航天強國,有了獨立衛星導航系統卻不能實現持續發展進步的國家也會在激烈的國際航天競爭中被逐漸邊緣化,最終與航天強國失之交臂。
  • 強國之路之量子科技
    現代中國,是大國而不是強國,看起來像是虛胖,或者說更像是一個吃蛋白粉長大的,沒有多少核心的科技支撐中國由一個大國向強國的邁進,如果我們在21世紀實現不了科技崛起那麼我們就完成不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科技的進步開始變得極其緩慢,具體表現為材料、加工、計算速度和算法等受限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所以目前的科技難度越來越大,刷新各行業最高科技成就也越來越難,每前進一小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留給我們的機會其實已經不多,除非人類對這個客觀世界有了認知突破,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否則科技也就遇到了鬼打牆。走不出自身認知的牢籠。
  • 匯聚建設航天強國的磅礴力量
    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一脈相承,體現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勵全體航天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航天夢想的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勉勵中國航天人要大力弘揚航天「三大精神」,尤其是今年航天日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中,再次指出要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 望海樓:匯聚建設航天強國的磅礴力量
    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一脈相承,體現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勵全體航天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航天夢想的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勉勵中國航天人要大力弘揚航天「三大精神」,尤其是今年航天日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中,再次指出要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