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

鯨鯊(學名:Rhincodon typus、英語:whale shark),又名鯨鮫、豆腐鯊、大憨鯊,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屬於軟骨魚綱鬚鯊目鯨鯊科。截至目前為止,生物學家實際記錄到的最大尺寸為12.65米長,21.5公噸重,其他體型更大的個體報告並未確認。鯨鯊為鯨鯊科(Rhincodontidae,1984年前稱為Rhinodontes)及鯨鯊屬中唯一的成員。

鯨鯊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域中,壽命可達70年至100年。鯨鯊具有非常寬大的嘴巴,是一種濾食動物,主要捕食小型動植物(包括浮遊生物),但英國廣播公司的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曾拍攝到一條鯨鯊正在捕食一群小型魚類。


生物學家在1828年4月根據一條南非桌灣捕獲到的個體,首次辨認出鯨鯊。開普敦英國軍醫與動物學家安德魯·史密斯(Andrew Smith)在隔年進一步描述這條鯨鯊的特徵,然後在1849年公布更多有關鯨鯊的細節。「鯨鯊」這個名稱來自魚類生物學,表示鯨鯊的體型與鯨魚一樣龐大,而且它們跟許多鯨魚同樣都是濾食動物。

鯨鯊棲息在熱帶與溫帶海域,大約分布在南北緯30度的範鯊每年春天會遷移到西澳大利亞州中部的大陸架海域,這裡的寧格羅珊瑚礁(Ningaloo Reef)為鯨鯊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浮遊生物)。鯨鯊以浮遊生物為主食,它們會在一些海域進行季節性的覓食活動,例如西澳大利亞寧歌路珊瑚礁、宏都拉斯、菲律賓董索與八打雁(Batangas)、坦尚尼亞奔巴島、馬菲亞島與桑吉巴、印度大卡吉鹽沼地、墨西哥尤卡坦州穆赫雷斯島及奧爾沃克斯島、馬達加斯加貝島、印度尼西亞烏戎庫隆國家公園等地,以色列埃拉特也有非常少數的鯨鯊聚集。

雖然鯨鯊通常出現在近海地區,不過人類也曾經在沿岸、潟湖、珊瑚礁、河口與運河發現它們的蹤影。人類也曾經在700米[8]深的海域發現過鯨鯊。鯨鯊通常單獨活動,除非在食物豐富的地區覓食,否則它們很少群聚在一起。雄性鯨鯊的活動範圍比雌性更大,因為雌性鯨鯊比較偏好出現在特定的地點。2011年,生物學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州沿岸發現一群鯨鯊聚集捕食小鮪,它們的數量超過400條,是人類有史以來記錄到最多鯨鯊聚集的一次。
世界上最小的魚類---胖嬰魚

胖嬰魚,又名短壯辛氏微體魚、胖嬰魚、斯託特微型魚,(學名:Schindleria brevipinguis)為辛氏魚科辛氏微體魚屬(辛氏䲁屬)下的一個種,雄魚標準長度為0.77公分(最小的雄魚長度為0.65公分[2]),懷孕的雌魚體長為0.84公分(最小的雌魚長度為0.7公分),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小的魚類之一,也是最小的蝦虎科魚類[3]。體型與微鯉一樣僅大於在2012年發現的阿馬烏童蛙,於2004年才被發現。

這種魚體長僅7毫米左右,體重1毫克,一百萬條才能湊足1千克,堪稱脊椎動物中當之無愧的「小字輩」。有關科學家已經將這種魚登記為新物種,並作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記錄。這種魚雄性平均體長僅7毫米,雌性平均體長大約為8.4毫米,估計再小的魚鉤對它們來說都無法下咽。

分布與黑龍江上遊,嫩江上遊及綏芬河等流域.鴨綠江, 新疆額爾齊斯河, 圖門江也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