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16日,第十三屆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年會在河南鄭州召開。本屆年會秉承開放、包容和前瞻性的理念,在唐仕波教授和多位專家的共同努力和推動下,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眼遺傳病專委會正式成立,並召開(學組)第一次全體委 員 會議。專委會由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院長唐仕波教授擔任主委,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愛爾眼科研究所副所長陳建蘇教授等擔任副主委,同時匯聚了雎瑞芳教授、金子兵教授、李楊教授等30位國內知名專家。
在學組第一次全體委 員 會議上,唐仕波教授展示了研究團隊在遺傳性視網膜劈裂症(X-Linked retinoschisis)疾病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體外利用病人尿液細胞建立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株(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s),結合患者特異性突變的小鼠模型探索疾病發病機制和治療新策略。陳建蘇教授分享了關於《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在眼遺傳病-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疾病的應用》的研究,即利用體細胞(皮膚成纖維細胞、尿液細胞、血液單核細胞)重新編程技術體外建立疾病細胞模型,進一步分化成為視網膜類器官,體外模擬病變的發生發展過程,探明發病的機理機制。基於發病機理分析,對現有藥物做出個體化的評估,以及發現新的治療靶點和篩選新的藥物,為USH2A突變型RP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開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術平臺。另外,唐仕波教授和陳建蘇教授研究團隊的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荊羽彤碩士研究在本次大會上做了關於《從中國斑塊狀角膜營養不良一家系中建立非整合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學術報告;毛勝如、呂達博士研究生等有多篇與眼遺傳病相關的研究成果作為壁報展示。上述研究成果有望實現眼遺傳病患者家族成員的早期病變診斷、病變機制確定以及早期靶向幹預,降低眼遺傳病的危害。將為下一步評估並篩選針對突變型眼遺傳疾病的個體化藥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對未來通過基因編輯和幹細胞治療遺傳性眼病具有重要意義。通俗點說,「我們現在研究的課題,就是希望能實現對眼遺傳病患者家族成員的早期分子細胞生物學病變的精準靶向確定,為早期靶向治療奠定基礎,也為具有個性化特色及難於治療的眼遺傳病預防奠定基礎。」陳建蘇教授如是說。
會上,還有多位專家分享了關於眼遺傳病的研究命題和進展,專家們就眼遺傳病研究突破展開了熱烈討論,並對未來的眼遺傳學組的發展目標統一了認識。作為專委會主委的唐仕波教授對眼遺傳病學組的研究和發展充滿期待,他表示,希望眼遺傳學組委 員充分發揮各自專業的優勢,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參與醫師協會的工作,積極參與年會交流,拓展學術合作,力求推動眼遺傳病的研究和治療的發展。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王寧利教授在會議致辭中表示,時至今日,眼科學分會正式成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眼遺傳病學組,意義非凡,任務光榮。希望在唐仕波教授的領導下,學組能為眼遺傳病的研究和治療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唐仕波教授在做總結髮言時還強調, 「不怕慢,就怕站」。我們的前途光明、要堅持到底,積極做到眼遺傳病的研究轉化,同時專委會也可依託愛爾眼科全球化、專業化、網絡化、規模化的綜合優勢,從臨床出發,以研究拓展,最終回歸臨床造福患者,從而真正實現「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眼遺傳病專委會(學組)第一次全體委 員 會議成功召開)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王寧利教授出席眼遺傳病專委會第一次全體委 員 會議)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副會長、眼遺傳病專委會(學組)主委唐仕波教授致辭)
(通訊員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