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機場不足為奇,可飛機在小區裡懸空擺設,那就是一件新鮮事。9月27日下午,在雙流區網際網路協會的工作人員陪同下,我們在雙流區東升街道的百鶴社區裡,有個叫歐城花園的小區,目睹了一架大飛機,懸空擺設在院中央,成了小區一道亮麗的風景。
歐城花園業委會成員肖先生,帶我們參訪了這花園最特別的「特產」。它坐落在小區中庭廣場一側。如果從高處看,飛機掩映在小區濃密的綠樹中。
歷史的印記,在飛機機身上留下斑駁的痕跡。原本白色的機身,經過歲月洗禮,變成淡淡的水藍色。機頭下方的機身上有「歐城花園」「中國西南航空」等字樣,機翼上寫著「西南航空」。
肖先生告訴我們,這架飛機是前蘇聯生產的伊爾-18機型,1959年起我國先後引進了15架,在空軍和民航服役。由於使用年限等原因,該機型1988年以後逐步退役,其中一架被企業購買後放置在雙流棠湖公園,供遊客參觀,「當時飛機底下是露天舞廳。」
「2001年左右,歐城花園開發商也就是購買飛機的企業,把這架飛機移到歐城花園小區,成為小區的一個亮點。」肖先生回憶說,當時移過來時四周房子還在修,是將飛機拆散在小區中庭重新拼裝的。
從飛機下方的簡介上看到,這架伊爾-18飛機機翼長37.4米、機長35.9米、機高10.16米。
這架伊爾-18飛機,在歐城花園小區一待就是近20年,也不曾進行維護。
近些年,小區業主對飛機的去留有了分歧,「一種意見是把飛機拆掉。時間久了,飛機破舊,感覺影響小區形象;另一種意見是希望保留再利用。」從事過航空相關工作的肖先生很贊成保留再利用的意見。最後,這個建議得到了所有業主的同意。但是,如何利用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一打開,(機艙裡)潮溼、鏽蝕嚴重。」肖先生說,進行利用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安全,「能不能承重?電怎麼解決?排水通風怎麼辦?」
2019年,小區邀請專業人士對飛機安全性能進行評估,制定了維護改造方案。肖先生說,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張貼了「招租」公告,但無人接招。通過社區和物業公司搭線,包括王丹在內的4家人合夥開起了便民超市。
走進飛機機艙,這裡有個便民超市。看價格還比較便宜。超市老闆叫王丹,是四川甘孜州德格縣人。她在雙流安家後,一家人發現身邊有不少少數民族同胞,於是萌生了把老家的高原特產賣到雙流來的想法。也是機緣巧合,王丹和洛桑的妹妹冬梅,接下了在飛機機艙裡開超市的「挑戰」。
王丹說,在東升街道白鶴社區和小區的支持下,他們出資將機艙改造一新,在起落架承重的基礎上增加了尾杆,添加的步梯也增加了承重杆;接通了電,解決了排水和空調;在飛機機艙頂部開了4個排氣孔,「因為兩側不能開,所以開在頂上。」
歷時兩個月改造後,以半公益性服務為主的「時刻航班」服務超市開張了。主要以高原特產為主,酸奶、青稞酒、犛牛肉還有生活用品。
在疫情期間,他們都是24小時營業。有時候小到一包鹽、一個打火機,他們都送貨上門。
在飛機機艙另一半和機身下,成了居民的棋牌室、活動廣場,大家可以打打牌、下下棋、跳跳壩壩舞。
歐城花園因有了飛機,小區成了全省有名的「飛機小區」。 (省社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