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謹小慎微:eagle是「鷹」還是「雕」?這本詞典有答案更有...

2021-01-10 上觀

今年初,人民教育出版社將正式出版《新編英漢學習詞典》(《A New English-Chinese Learner’s Dictionary》)。這是一本可以「閱讀」的多功能學習型英語詞典,編寫者正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梅德明教授和他的夥伴們。

【可「閱讀」的詞典】

即將出版的《新編英漢學習詞典》依據國際權威學習詞典、國內經典英語教材收錄6000餘條核心詞目詞,覆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標和高中英語課標要求掌握的全部詞彙。這其中收錄了相關同義詞640條、反義詞690條、派生詞1870條和擴充詞1200條,總收詞量10000餘條。詞典裡有豐富的學習欄目,包含600餘條「詞語辨析」,580條「用法說明」及130條「文化內涵」講解。

這本詞典以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和教師為主要使用對象、兼顧高等院校學生基礎英語學習需求。1333個「習語·搭配」和454個「短語動詞」專欄,關注詞彙的固定搭配,了解預設句式和常用句型,建構不同的詞族,學習成語習語,掌握短語動詞和特定詞串。例證經英國語言教育專家逐一審定,展示單詞的搭配和基本用法,突出單詞運用的具體語境。特設「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主要差異」「不規則動詞表」「常用前後綴」「常見英美人名表」等實用附錄。

對於梅德明老師來說,編寫詞典是自己的愛好,因為他除了上課,大部分時間都在編寫教材,而編寫詞典完全是利用空餘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編詞典的艱難,好幾次差點半途而廢。」原來,《漢英口譯詞典》編寫了一段時間後,梅德明老師左思右想、主動調整,廢掉了以前寫的東西。「編寫詞典一定要進行分類,再結合自己的體會。」梅德明老師深有感悟。

梅德明主編的《漢英口譯詞典》。

「要從50多萬個英語詞彙中挑選出6000多個常用詞彙,可是個大工程。」回憶起以前編寫詞典的情景,梅德明老師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以前沒有電腦,都是自己做卡片,在上面寫好所選擇的詞彙、解釋、注釋等等,再按照字母順序排好。」這些詞彙卡片就放在柜子抽屜裡,就好像中藥藥箱的一個個小抽屜裡。如果有一張不好,就要全部換掉重新寫。「編寫詞典本身,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觀察、不斷提升的過程。」梅德明教授說,總感覺學得越多,觀察得越多,就發現自己有些地方有空缺,需要創新。

【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幾乎所有的詞都需要反覆推敲,經過幾次審核。」梅德明說,搜詞,很麻煩,但是每一個都要精準。「我在詞典前言提到Popsicle,是冰棍的意思,這在北美,連小孩都知道。但是為何這個詞要大寫?」梅德明告訴記者,如果小寫的話,可能涉及到侵犯別人的商標。為了核對前言裡提到的這個詞的大小寫,梅德明老師和他的夥伴們查了許多不同版本的英漢詞典,朗文、牛津的新版本和老版本,辭海的幾個版本都一一翻閱。最後,在質檢的某個要求中查閱到和商標註冊有關。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正文部分eagle條目這個主詞eagle,到底中文叫什麼?是鷹還是雕?翻閱大量文獻、詞典之後,詞典中已改為「雕(鷹科猛獸)」。為了查到相關資料,不僅要查到歷史文獻資料,還要講清楚這個詞的演變過程,為何發生變化,大家的接受程度等等。「來來回回要查好幾天,這是常有的事。」

梅德明教授。

「我的手機裡,為了編寫這本詞典,組建了很多群。」梅德明說,統稿組群、書名討論群、正副主編群、攻關群、統稿群、審校群……大大小小的群加起來大約有10多個。有時候為了一個很小的問題,在攻關群裡從晚上8點一直討論到半夜12點;為了一個很細小的方面,查字典、查文獻也是常有的事,「其實,平時大家都很忙。而且編寫詞典不像寫書,也不算科研成果,所以不少人是利用空餘時間來參加編寫的。」但是,這本詞典的編寫凝聚了不少初中骨幹教師,他們了解教學需求,抱著「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信念來參與。憑著這份「嚴謹、嚴苛」的精神,梅德明和夥伴們用心編寫了1160多頁的詞典,約160萬字。

【受恩師影響頗深】

「留校時,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英語老師,但我遇到了恩師——李觀儀。」說起編寫詞典,梅德明教授受李觀儀老師的影響頗深。李觀儀並不是梅德明的班主任,也不是他的主要任課老師,但曾經和他一起編教材。

李觀儀是《新編英語教程》的發起者和總主編,是一個特別專注的人,編寫教材可以說是她的生命,她基本上不寫專著,不發論文,也不申請項目,就一門心思地編寫教材。「在李觀儀老師身上,我看到了大寫的『專注』『執著』和『奉獻』。」梅德明說,李觀儀老師在新編教材過程中,從構思、選材、審核材料、編寫、校對等每一個環節,都全身心投入。而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李觀儀老師曾經在美國留學,了解國際上編寫教材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但她並不是「拿來主義」,而是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國家育人的目標來編寫教材。

李觀儀、梅德明等人編寫的《新編英語教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李觀儀的「嚴格」,在上外可是出了名的。她不放過任何一個錯誤,任何一個缺陷,任何一個硬傷,更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的可能。「這可是名副其實坐『冷板凳』坐出來的。」梅德明說,李觀儀老師家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裝空調,後來安裝了,也基本不開啟,因此床上、板凳上都是冰涼的。「李老師對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甚至在生活上『不挑剔』的性格也對我影響至深。」

李觀儀和學生們在一起。

「德高為師,身正為範」。在談到教師具備的素質時,李觀儀認為最主要的是「要有敬業精神,要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學中去」。不僅對學生的學習嚴格要求,也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必須不斷充電,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她自己言行一致,一直工作到70歲才退休,幾乎每個工作日都是早上五六點就出門去工作,晚上要七八點才到家,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教學上。

      實際上,在上外辦學歷史上,不少學者都曾默默從事著「甘坐冷板凳」的辭書編纂工作。師徒幾代學人,為編纂出一部適應新時代的詞典而努力,是再常見不過的場景。文脈在一本本辭書的字裡行間流淌,梅德明教授亦深受這樣的環境和學風浸染。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鷹——哈比鷹 Harpy Eagle
    角雕(學名:Harpia harpyja),又名哈佩雕或哈比鷹,是新熱帶界的一種鷹。它們最初是由卡爾·林奈於1758年所描述,並命名為Vultur harpyja。後來被編入自立的角雕屬中。角雕的名字是與希臘神話的哈耳庇厄有關,哈耳庇厄是一種人面鷹身的怪物,負責將死人帶到哈底斯面前。它們是美洲中最大隻及最強壯的猛禽,很多時都棲息在熱帶低地森林的上冠層。它們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鷹之一,現存只有食猿雕較它們大。已滅絕的哈斯特鷹差不多比它們大50%。
  • 是鷹是雕,把爪子伸出來看看就大概知道了,一分鐘教你分辨雕和鷹
    老鷹是一種猛禽,雕也是一種猛禽,但是它們的長相卻撞臉了,導致我們常常分不清楚這到底是老鷹還是雕呢,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從形目上來說,這兩者都屬於隼形目,從廣義的鷹科裡面來說,這兩者都是屬於老鷹。
  • 鷹式(Eagle Pose)瑜伽
    瑜伽練習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認真的掌握每一套動作的技巧,雖然在瑜伽學習的過程中你會發現瑜伽的體位其實是多種多樣的,但瑜伽姿勢運用了許多老少鹹宜的較易掌握的技巧,這就使得我們可以在簡單休閒中得到鍛鍊。下面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鷹式。
  • 中國猛禽-鷹和雕的區別
    想區別鷹和雕,那我們就得了解什麼是鷹什麼是雕。在只是說我們國內有的品種,國外的品種不討論,所謂的鷹和雕都是鷹形目鷹科,鷹科有許多亞科,比如鷹亞科、雕亞科、亞科、鳶亞科等。我們常說的鷹大多是指鷹科下的鷹亞科,而雕是指鷹科下的雕亞科和海雕亞科。
  • 鷹和雕外形十分相似,你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嗎?可算漲知識了
    導語:鷹和雕外形十分相似,你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嗎?看完就知道了我們常常使用雄鷹來表明自己的壯志。對於鷹的認識許多人都是十分了解的,鷹屬於猛禽。它們狡詐而兇殘異常,對於捕抓獵物可以說是十分的有快準狠,鷹爪子和它尖銳的眼力成就了鷹在動物中不可撼動的地位。但是說起鷹不僅就會讓人提及一個很罕見的動物就是雕了,很少人見過了雕的基本上都是從書中或者電視上看到的。常常有人錯吧鷹看成雕也是日常了,因為兩種動物的外行和品性都尤其相似。那麼我們如何分辨它們呢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了。接下來小編就告訴你們怎麼區分他們?
  • 同為天空猛禽,鷹和雕有什麼區別?誰才是天空霸主
    天空的霸主還真難當,既要飛行本領強大,還要捕獵本領一流,有人說是鷹,也有人說是雕,更有的人說,鷹就是雕,那麼鷹和雕有什麼區別?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天空霸主?鷹鷹指的是隼形目猛禽類動物的統稱,廣義上的鷹包括了體型從小到大的各類喜白晝活動的隼形類鳥,包括鷹屬的各種種類,如蒼鷹、雀鷹、還包括鷹科其他種鳥類,如鳶、鷂,甚至某些隼科的鳥,如隼、卡拉卡拉鷹等,其中大型的鷹科鳥類中就有雕,所以說,廣義上的鷹包括的種類非常多,如果將雕看為鷹,也不能完全說錯
  • 鷹和雕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很多人都還不知道
    每個國家都會選擇一種標誌性的動物或植物當做自己國家的象徵,比如中國的國寶大熊貓,美國的國鳥是則是白頭雕,又被稱為美洲雕,有些人對鷹和雕就分不清楚,不知道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雕是外型美麗,性情兇猛的大型猛禽,作為美國的國鳥,比蒼鷹的翅膀要大一半,翅膀上的頂尖就像人的手指一樣,嘴和爪十分銳利,目光敏銳。成熟的海雕體長可以達到1米,羽翼展開可達2米多,眼神犀利,視力非常驚人,被稱為放大鏡就算飛在幾千米的高空也能輕而易舉發現地上的小動物。經常以魚類、野鴨。海鷗等水鳥和生活在水邊的小型哺乳動物為食。當捕捉獵物時,它的後爪深深的插入犧牲品的體內,直接刺中要害。
  • 雕和鷹到底有什麼區別?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差距就是這麼大
    眾所周知,大自然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物,這些生物的長相都不盡相同,各有各的特點,但也有些動物的長相是極為接近的,就比如說鷹和雕。對於這兩種動物,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有些疑惑,鷹和雕不是同一物種嗎?其實,鷹和雕並非同一物種,兩者的區別是非常大的,一起來看看吧!從基本分類來看,鷹和雕都屬於猛禽,而且還都是隼形目,但如果接著往下細分的話,就能清楚的看到差別了。
  • 有人說「鷹的重生」是騙人的,鷹的壽命一般有多長?
    「鷹的重生」曾經被很多人推崇,因為它代表著即便是身處困境,只要自己願意做出改變就能變得不一樣,就好比寒門出貴子、又或是勾踐臥薪嘗膽。而現在,又有不少人把當年的這篇激勵了無數人的短文拿出來分析是否具有科學依據。
  • 鷹和雕到底有什麼區別?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鳥類,不同的鳥類大小各不相同,說到鷹打家可能都會想到美國,因為白頭雕是美國的國鳥,看到這很多人都不理解,鷹和雕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在教科書的定義上。雕是屬於大型的鳥類,站立時高度超過100釐米,而鷹是屬於中型的鳥類,大小通常在60釐米左右,我們就來舉兩個例子,蒼鷹是一種肉食類的動物,一般以山雞,小雞,野兔為主要食物,通常出現在白天,它們的眼力非常高,俗稱放大鏡,哪怕在高空幾千米也能發現地上的小動物,鷹的翅膀和其它鳥類差不多,以短斜為主,每次在高空盤旋都需要來回扇動翅膀。
  • 鷹的壽命有多長?自然界中,有幾隻老鷹能絕食3個月重生?
    「鷹的重生」曾經被很多人推崇,因為它代表著即便是身處困境,只要自己願意做出改變就能變得不一樣,就好比寒門出貴子、又或是勾踐臥薪嘗膽。而現在,又有不少人把當年的這篇激勵了無數人的短文拿出來分析是否具有科學依據。毫無疑問,很多雞湯文的內容都經不起仔細推敲,「鷹的重生」也不過是萬千生存道理的縮影之一。
  • 角雕和食猿雕是世界上最大的鷹嗎?答案可能顛覆你們對龐大的認知
    嗨,大家好,歡迎來到《熱門生活小資訊》,讓小編帶你走進《熱門生活小資訊》的大世界,如果你對這種題材比較感興趣,請點擊上方藍色「關注」字樣,每一次對小編的肯定,都是小編努力的理由,那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主要內容是:角雕和食猿雕是世界上最大的鷹嗎?
  • 很多人分不清老鷹和雕,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終於知道了
    單就鷹和雕這兩個詞並非能準確表述兩類鳥類。在傳統分類系統中的鷹科下共有五個亞科,包括鷹亞科、雕亞科、鵟亞科、鳶亞科、兀鷲亞科和胡兀鷲亞科。廣義上的鷹,是可以指整個鷹科鳥類的,自然也就包括雕。當然,我們暫且把題目中的「鷹」理解為相對較狹義的意義,也就是鷹亞科的鳥類,這樣才能和「雕」,也就是雕亞科的鳥類相區別。
  • 雕中的哥斯拉: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鷹,最愛吃猴子!
    這隻老鷹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已知生物中體型最大的老鷹——食猿雕。食猿雕:也稱菲律賓雕。身形巨大,體長100cm左右,翼展最長達3米,體重15斤上下,壽命30年左右。喙和爪均強健,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於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奏較隼科慢;跗蹠部大多相對較長,約等於脛部長度,腿部羽毛一直覆蓋接近至腳爪。
  • 當網絡流行語有了「詞典」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他們四處尋找答案,網絡流行語出現「科普熱」,越來越多專注於網絡流行語收錄與解釋的「科普手冊」得以發展。「雖然某些用語只流行於特定圈子,但隨著網絡社交的廣泛開展,大家還是會受到網絡流行語影響,並嘗試了解這些流行語背後的文化內涵。」網絡流行語詞典APP「小雞詞典」創始人黃宇帆說。
  • 紅原雞有眾多天敵,貂與豺都很喜歡野雞的味道,鷹與雕亦是如此
    彎得很低的竹莖往往是最受歡迎的休息場所,儘管這樣的選擇看上去並不明智,畢竟彎曲的竹莖比樹枝更接近地面,也更易隨風擺動,但是很少有捕食者能夠攀爬竹莖。遠離其他樹木的孤樹同樣很受歡迎,在這裡能更好地防禦夜間的襲擊。紅原雞的休息習慣與脆弱性將其進一步推向了人類的雞籠。紅原雞有眾多的天敵。貂與豺都很喜歡野雞的味道,鷹與雕亦是如此,蜥蜴與蛇則喜食野雞蛋。
  • 美不盡然在方寸之間,也存在於更小的微觀世界,換個角度發現美
    「就人類的潛能而言,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在這個星球取得的成就顯得如此之少,這讓我們所有人感到沮喪。過去的人們——即便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是個噩夢,他們都曾經憧憬過未來。現在,他們夢想的那個未來看似已經實現了,而且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原來的夢想,然而在更多的方面,今天我們的很多夢想還是之前人們的夢想。」 ——理察·費曼《發現的樂趣》《發現的樂趣》是理察費曼好的短篇集——收錄了費曼一生中能代表其科學觀、價值觀、教育觀的13篇訪談和演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