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白蛋白進行液體復甦,我們知道多少?

2020-12-01 騰訊網

眾所周知,當臨床上有休克發生,則意味著患者的病情已經發展為重症或危重症。在重症監護病房中,膿毒性休克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1。大量科學研究顯示,在膿毒性休克和膿毒症的重症患者中,血容量不足是造成損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2。患者需要早期及時進行液體復甦,保證正常的心輸出量和器官血流灌注,保護臟器功能。

液體復甦

最開始急診科(ED)和重症監護室(ICU)的臨床醫生常常會向休克患者體內輸注大量液體以達到復甦的治療目的,然而這種做法通常會造成液體積聚,給患者帶來極大損傷,比如造成重要器官水腫、靜脈高壓、損傷內皮糖萼等3-4。糖萼是血管內皮腔表面覆蓋著的一層多糖-蛋白質複合物,在維持內皮細胞的正常結構與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2001年,一項研究顯示與常規治療相比,早期目標導向治療(EGDT)可使患者院內死亡風險降低42%,EGDT於2004年被納入SSC拯救膿毒症指南。然而EGDT的有效性在隨後的研究中被質疑5。2014ProCESS研究和ARISE研究以及2015年的ProMISe研究表明,與常規治療或標準治療相比,EGDT不降低膿毒性休克患者90天全因死亡率且花費更高6-8。2016年的SSC指南去除了EGDT的推薦9。

與大量液體復甦相比,限制性液體復甦初始給予小劑量液體,≤30 mL/kg ( ≤ 2 - 3 L),早期依靠升壓劑逆轉低血壓和維持灌注,同時限制液體的使用。研究證實限制性液體復甦可以更有效改善患者組織血流灌注、降低併發症與死亡風險10-11。

復甦液選擇

臨床常用的復甦液有兩種:晶體液和膠體液12。晶體液指溶質分子或離子的直徑1nm的溶液,其輸入後大部分液體保留在血管內,不易滲透到組織間隙,因此對於維持有效血容量可以起到較為持久的作用。研究顯示,相較於膠體液,晶體液擴容效率較差,也更易引起水、鈉超負荷和外周及間質水腫13-14。白蛋白作為一種天然膠體液,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白蛋白在液體復甦中的優勢

白蛋白用於液體復甦始於二戰時期,但上世紀末人們對其作為復甦液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15。直到2004年,SAFE研究證明,相比生理鹽水,應用4-5%白蛋白進行液體復甦不會增加患者28天病死率16。作為一種天然膠體,白蛋白不僅可以有效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擴充血容量,更可能進一步保護糖萼17。ALBIOS 研究顯示:與晶體液相比,白蛋白更容易實現血流動力學穩定,縮短血管加壓素給藥時間並降低膿毒症患者的病死率18。

高膠白蛋白在液體復甦中的獲益

來自瑞典的一項關於健康志願者的調查中發現,每注入1 mL的20%白蛋白,就會有3.4 mL的液體被吸收到循環血液中19。人體實驗數據顯示,4-5%白蛋白的擴容效果與其輸注量大致相等,而20%白蛋白的擴容效果大約是其輸注量的2倍。觀察性研究結果顯示,與使用20%白蛋白相比,為達到同樣的血流動力學反應,使用4%白蛋白進行液體復甦需要更多的液體量。從邏輯上講,如此小量的復甦液可導致更少的液體積聚,並減輕液體正平衡的不利後果20。

因此,使用高膠白蛋白(20%白蛋白)進行液體復甦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2018年Caraceni P等人在《柳葉刀》發表的一項開放性隨機對照研究顯示,與標準治療相比,20%白蛋白治療的患者可顯著提高患者18個月生存率21。同年,Johan M rtensson等人在《Intensive Care Med》雜誌上發表的SWIPE試驗表明,與4-5%白蛋白相比,對ICU患者使用20%白蛋白能減少補液量,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對腎功能無不利影響20。一項系統綜述顯示,使用20-25%的白蛋白可以減少患者死亡率、腎損害和水腫22。

高膠體滲透壓(高膠)白蛋白除了在日常重症復甦中的作用,在創傷性復甦中也起到較好的作用。在戰地環境中,25%白蛋白比羥乙基澱粉和單獨使用晶體液有更多的復甦潛能;標準血液製品輸注前,使用25%白蛋白+纖維蛋白原+氨甲環酸治療可獲得潛在的止血效果和擴容效果22。

小結

膿毒症和膿毒性休克患者常伴發血容量不足,限制性液體復甦可能是更有效的治療策略

人血白蛋白作為復甦液相較於晶體液擴容效果更好,並具有額外獲益

高膠白蛋白(20%, 25%白蛋白)相較於等膠白蛋白(4-5%)具有更多獲益,使用前景廣闊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閱讀

CN/FLEX/2003/0024

參考文獻:

1.Astiz ME, Rackow EC. Septic shock. Lancet. 1998;351(9114):1501–1505.

2.Su F, Wang Z, Cai Y, Rogiers P, Vincent JL. Fluid resuscitation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lbumin, hydroxyethyl starch, gelatin or ringer's lactate-does it really make a difference?. Shock. 2007;27(5):520–526.

3.Hippensteel JA, Uchimido R, Tyler PD, et al. Intravenous fluid resusci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eptic endothelial glycocalyx degradation. Crit Care. 2019;23(1):259.

4.Martin L, Koczera P, Zechendorf E, Schuerholz T. The Endothelial Glycocalyx: New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Sepsis. Biomed Res Int. 2016;2016:3758278.

5.J.J. Diaz and D.T. Efron (eds.), Complications in Acute Care Surgery, 2017

6.ProCESS Investigators, Yealy DM, Kellum JA,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protocol-based care for early septic shock. N Engl J Med. 2014;370(18):1683–1693.

7.ARISE Investigators; ANZICS Clinical Trials Group, Peake SL, et al. Goal-directed resusc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septic shock. N Engl J Med. 2014;371(16):1496–1506.

8.PRISM Investigators, Rowan KM, Angus DC, et al. 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 for Septic Shock - A Patient-Level Meta-Analysis. N Engl J Med. 2017;376(23):2223–2234.

9.Rhodes A, Evans LE, Alhazzani W,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6. Intensive Care Med. 2017;43(3):304–377.

10.趙昕,徐凱智,張詠暉.限制性輸液與充分液體復甦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14,24(2):411-413.

11.Zou Q et al.Application value of limited fluid resuscitation in early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shock. Biomedical Research 2017; 28 (16): 7191-7194

12.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外科病人圍手術期液體治療專家共識(2015)[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5,35(9):960-966.

13.蔡常潔.肝移植圍手術期液體管理[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7,27(8):610-613

14.Lobo DN. Fluid, electrolytes and nutrition: physiolog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Proc Nutr Soc. 2004;63(3):453–466.

15.趙雄, 章納, 馬玉媛, et al. 凍乾血漿與人血白蛋白在戰創傷休克救治中的應用. 軍事醫學, 2015, 000(003):216-219.

16.Finfer S, Bellomo R, Boyce N, et al. A comparison of albumin and saline for fluid resuscit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N Engl J Med. 2004;350(22):2247–2256.

17.Sch tt U, Solomon C, Fries D, Bentzer P. The endothelial glycocalyx and its disruption,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 a narrative review. 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 2016;24:48.

18.Caironi P, Tognoni G, Masson S, et al. Albumin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or septic shock. N Engl J Med. 2014;370(15):1412–1421.

19.Zdolsek M, Hahn RG, Zdolsek JH. Recruitment of extravascular fluid by hyperoncotic albumin.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18;62(9):1255–1260.

20.M rtensson J, Bihari S, Bannard-Smith J, et al. Small volume resuscitation with 20% albumin in intensive care: physiological effects : The SWIPE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Intensive Care Med. 2018;44(11):1797–1806.

21.Caraceni P, Riggio O, Angeli P, et al. Long-term albumin administration in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NSWER):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trial Lancet. 2018;391(10138):2417–2429.

22.Studer NM, April MD, Bowling F, Danielson PD, Cap AP. Albumin for Prehospital Fluid Resuscitation of Hemorrhagic Shock in 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 J Spec Oper Med. 2017;17(2):82–88.

相關焦點

  • 白蛋白應該是低血容量患者液體復甦的首選膠體嗎?
    在恢復血流動力學穩定期間,復甦是液體管理的主要指標之一,經常是救命治療,需以正確的劑量、速率,並選擇正確的液體種類儘可能快的給予。不幸的是,這些核心的液體治療在科學文獻中並未得到一致性和可靠證據的支持。對正確的患者應用正確的液體的管理仍是一個爭議根源的準則。
  • 膿毒血症時復甦液體的選擇_膿毒血症_復甦液體_醫脈通
    多年來,各種危重病患者的液體管理一直是有爭議的話題,但這仍然缺乏證據來支持最佳的補液方式——每種液體都有特定的不良反應,任何液體輸注過量都可能有害。本文中,我們將討論不同的晶體液(本質上是水中的小電解質)和膠體液(大分子物質)分別在膿毒症患者液體管理中的作用。
  • 重症病人液體管理要點_重症病人_液體復甦_醫脈通
    有研究表明,液體復甦可以導致細胞損傷,包括像林格液等低滲或等滲的晶體液均可能激活免疫反應,而上述效應在天然膠體如血漿和白蛋白中是很少發生的。3.快速補液的選擇液體復甦的選擇主要根據所丟失體液的類型來進行,確定應給予的液體量比選擇液體的種類更重要。
  • 關於人血白蛋白的爭議,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液體治療尚存很多爭議,如開放性或限制性液體治療,液體復甦中應用晶體液與膠體液的差異,人工膠體或天然膠體(人血白蛋白)的應用指徵等。」據侯曉彤介紹,目前人血白蛋白臨床證據較為充分的應用是在血漿置換術及肝硬化相關場景中,而治療感染性休克、肝性腦病、防止肺水腫等都有待進一步證實。這是人血白蛋白充滿爭議的原因之一。
  • 圍術期液體治療第十篇——尋找真相的過程還在繼續:通往理想液體的...
    必須注意的是,作為液體復甦措施的血流動力學參數,如CVP、MAP和CI是膿毒症患者液體反應性的不良預測因素。Marik等人已經建議放棄CVP作為流體管理的指南。CVP能準確預測液體反應性的可能性只有56%。因此,最好對晶體和膠體在液體復甦中的應用進行綜述,其中心臟預負荷的動態測試用於評估液體的反應性。
  • (中英對照)2014ASA知識更新:液體治療爭論與進展
    在臨床實踐中,達到相同血流動力學參數所需的膠體液和晶體液的量似乎是一樣的。在VISEP,6S,CRYSTMAS以及CRISTAL這幾個研究中,針對ICU病人,為了達到相似的復甦終點,所使用的晶體液和HES液的比例大概分別是1.4:1;1.1:1;1.2:1以及1.5:1。此外,在SAFE和ALBIOS兩項研究中,達到復甦指標所需生理鹽水和白蛋白的比例分別為1.4:1和1:1。
  •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尿微量白蛋白,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這個詞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尿微量白蛋白是什麼,到底對我們人體有什麼作用。為了讓大家能夠對尿微量白蛋白有一個粗略的了解,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下尿微量白蛋白是什麼,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尿微量白蛋白是什麼?
  • 休克:液體復甦的原則和層次|液體|患者|休克|反應性|-健康界
    總結來講,我們可以這樣看待休克:各種原因引起的全身灌注流量改變,導致組織氧輸送不足與氧代謝異常的急性循環症候群。這裡,我們強調灌注流量改變是休克的本質,另一方面也強調休克的病理生理過程。2.休克的分類1971年Weil教授提出基於血流動力學改變的休克分類方法,也就是: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分布性和梗阻性。
  • 白蛋白的功效與作用 白蛋白偏低的危害
    白蛋白是我們血液裡所含的物質,那麼白蛋白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呢?白蛋白的功效有哪些?有些人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會被診斷出白蛋白偏低,那麼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是什麼呢?白蛋白偏低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牛血清白蛋白(BSA)
    牛血清白蛋白(BSA)說明書-進口安全性  1.避免直接接觸終止液和底物A、B。一旦接觸到這些液體,請儘快用水衝洗。  2.實驗中不要吃喝、抽菸或使用化妝品。  3.不要用嘴吸取試劑盒裡的任何成份。
  • 臨床補液常用的 11 種液體,你真的了解嗎?
    因此,本文討論各類液體的特點,以利臨床實踐中根據病人不同的疾病狀態從而合理選擇液體類型以及給予合適的劑量 [1–4]。 晶 體 晶體液的溶質是小分子物質,可自由通過大部分的毛細血管,使毛細血管內外具有相同的晶體滲透壓。
  • 白蛋白有哪些功效作用,白蛋白偏低出現什麼危害,你可能沒了解過
    不知道大家對於白蛋白這種物質有沒有什麼了解,白蛋白其實是血清中的一種蛋白質成分,主要由肝臟實質細胞組成,並且白蛋白主要被人稱為清蛋白,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那麼白蛋白都有哪些具體的功效與作用,如果白蛋白偏低的話會有哪些危害呢?
  • 聚合硫酸鐵液體密度是多少?
    在汙水處理中會經常使用到一些藥劑,有些使用單位是直接使用液體產品的,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聚鐵,聚合硫酸鐵分為液體和固體兩種,那麼使用液體的用戶經常會問到一個問題,液體聚鐵的密度是多少?液體聚合硫酸鐵價格是多少呢?
  • 進口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不能用之後,你還可以選擇什麼?
    什麼是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不同類型的紫杉醇究竟有何區別?跟著本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1  哪些患者會受到影響?  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可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鱗癌、腺癌、大細胞癌、病理類型不明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患者的一線/二線治療、胰腺癌的新輔助治療和一線治療,以及復發卵巢癌。  還有一些研究顯示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在胃癌、頭頸部腫瘤、食管癌也有不錯的效果。
  • 淺談目標導向液體治療
    液體治療是圍手術期治療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其目的是恢復和維持患者體內液體量及成分儘管如此,液體治療仍然存在很大爭議,臨床醫生的實踐也存在很大差異。 目前,臨床中推薦使用目標導向液體治療(GDFT),GDFT是根據圍手術期不斷變化的液體需求量進行個體化補液,優化患者圍手術期血流動力學,可預防圍手術期患者潛在的循環容量不足或過量,降低術後併發症和病死率。WHO頒布的最新預防手術部位感染的指南中指出,術中使用GDFT可以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的發生率。
  • 潛血、肌酐、白蛋白:「我們被腎病患者誤會了!」
    尿肌酐的作用,是作為一個參數,用來計算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內生肌酐清除率等等,後者才是有用的指標。3.尿微量白蛋白高一點沒啥大事尿微量白蛋白,含有「微量」二字,經常讓患者對它產生「尿蛋白少」、「不嚴重」、「高了也沒啥大事」的印象,這個想法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 細胞的復甦經驗總結
    細胞的復甦經驗總結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8-07 19:33 在細胞復甦過程中,有多次復甦失敗,最終在查閱了相關技術積累了足夠的復甦技能後復甦成功,現將細胞復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總結如下
  • 牛血清白蛋白(BSA)酶聯免疫分析(ELISA)
    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試劑盒用於測定牛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白蛋白(BSA)的含量。實驗原理:   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牛白蛋白(BSA)水平。用純化的牛白蛋白(BSA)抗體包被微孔板,製成固相抗體,往包被單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白蛋白(BSA),再與HRP標記的白蛋白(BSA)抗體結合,形成抗體-抗原-酶標抗體複合物,經過徹底洗滌後加底物TMB顯色。
  • 人血白蛋白的功效與作用 人血白蛋白對人的好處
    人血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漿中含量最多的,功能較多的一種蛋白質,人血白蛋白在血液中有重要生理功能。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會由於病理原因下降,身體會伴隨一些病變,會出現浮腫等狀況。那麼,人血白蛋白的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