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重慶大學科技成果彙編之生物醫學3

2021-01-20 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

動態心臟影像重構雲計算系統是一套運行在雲端的醫學影像數據深度處理軟體。它能夠自動化地讀取心臟CT、MRI影像,重建人體心臟各組織的立體結構,計算任意部位的體積以及心功能參數,將醫生從繁重的人工分析中解放出來,節省計算時間,提高計算精度,輔助臨床醫生進行快速精確的診斷。本系統可以讀取存儲在醫學影像數據管理平臺中的DICOM格式及mha,nii等圖像,自動去除隱私信息,三維重建,並返回關鍵性的診斷指標和三維列印模型。本系統主要服務於心臟疾病輔助診斷,醫學教育和心臟知識健康教育,心臟醫療器械研發等領域。

1)醫生參考重構模型進行手術設計、手術模擬、手術會診、術中對照等一系列操作,突破現有影像工作站對於對超聲、CT斷面、MR斷面均存在視角盲區的局限。解決了臨床心臟病診療中依靠醫生從二維平面推斷病員三維心臟結構的難題。2)醫院無需增加額外設備,無需改變現有治療流程,通過雲服務的方式無縫融合到現有的診療流程。3)基於300例中國人臨床影像經過深度學習而構建,重構精度達到3mm。4)高性能的並行計算集群和專業的3D醫用印表機,1.5小時獲得計算結果,12小時實現心臟模型直達。本項目市場規模巨大。按照《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最新發布,心血管病死亡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40%以上,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於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450萬,風溼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高血壓2.7億。在各類心臟病診治中,獲取心臟的精細結構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由於技術難度受限,本領域目前尚無主導型產品。本項目產生的直接效益:按照全國223 個三級醫院的10%來計算,每天10人次,平均每例利潤20元等保守估計,每年產生持續穩定的直接效益為1600萬元,尚不計算本系統對於心臟診治療的深度服務。且本系統具有大數據和雲計算平臺的核心優勢,運營成本低,無需醫院添加任何設備。 動態心臟影像重構雲計算系統開發人王旭初,男,副教授,博士後,碩士生導師。2007年6月畢業於重慶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起任職於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2012年9月至2016年5月在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其中2014年在美國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影像中心從事為期一年的研究。目前主要從事醫學影像分析與三維重建、圖像處理與機器學習、生物特徵識別等方面的理論及應用研究。在心臟影像分析算法及軟體、指紋及人臉和虹膜等身份識別算法及軟體等方面有十餘年的技術積澱。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SCI、EI等收錄30餘篇,被引用200餘次。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慶市應用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計劃、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及面上資助、中央高校基金、企業橫向課題等項目。作為技術骨幹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計劃、國家863計劃、重慶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十餘項課題。曾獲「重慶大學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獎」和「重慶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曾多次為IEEE T-IP.,Pattern Recog.,IET Image Process., IEEE T-SP,IEEE T-SPL, Neurocomput., IEEE T-BME等主流期刊和領域性國際知名會議進行審稿,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項目的評審專家。


卡博替尼為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同時作用於血管內皮素生長因子2VEGF2和MET,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樂伐替尼也是一種口服激酶抑制劑,它以支持腫瘤增長的多種細胞因子作為靶點,其中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血小板源生長因子受體(PDGF)等,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與生長。4-[(6,7-二甲氧基-4-喹啉基)氧基]苯胺和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醯胺作為卡博替尼、樂伐替尼原料藥合成中的關鍵中間體,其合成工藝在國內鮮見報導,因此探索它們的合成工藝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2012年、2015年美國FDA分別上市卡博替尼、樂伐替尼兩種新藥以來,其原料藥的合成就一直受到國外專利的保護,但國內對其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我們研究團隊分別以麥氏酸和丙二酸原料經接枝、甲化、關環、上氯等步驟成功合成了4-[(6,7-二甲氧基-4-喹啉基)氧基]苯胺與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醯胺,解決了關環等技術步驟的難題,將關環、上氯等技術步驟的收率提升近25%—30%,最終產品的純度達到98%以上。4-[(6,7-二甲氧基-4-喹啉基)氧基]苯胺經歷5步反應目標產品收率達到45%以上;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醯胺經歷6步反應,目標產品收率達到40%以上。將該工藝路線經中試研究發現,反應充分,反應重現性良好,各項技術指標正常,目標產品收率達40%—45%,產品純度達98%以上。該研究成果意味著,國內抗癌原料藥卡博替尼、樂伐替尼關鍵中間體的技術路線問題將不再是瓶頸問題。合成這兩種抗癌原料藥的原料價格便宜、方法和工藝非常簡單,產率高,產品純度高,而且生產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很容易開展下一步工業生產。


更多優秀成果持續更新中 

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管理部

聯繫人:張老師   023-68123097


相關焦點

  • 徐世榮——重慶大學——膽道生物力學、膽道藥物學、生物醫學成像...
    姓名: 徐世榮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47-01 所在院校: 重慶大學
  •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與深圳普門科技產學研籤約儀式暨「普門科技...
    2020年12月18日,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與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學研籤約儀式暨「普門科技獎學金」揭牌儀式在學校主教學樓506會議室舉行。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先成、醫學部主任劉國祥、國內合作與交流辦公室主任、校友辦主任胡友強、機關黨委書記郭興明、機械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普門科技代表、生物工程學院教師、學生代表參加。本次會議由生物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貴學主持。會前,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會見了劉先成一行。劉國祥致歡迎辭。
  • 諾貝爾獎級成果、科技合作與生物醫學高層次創新人才學術研討會在...
    山西新聞網12月14日訊(記者 王曉豔)12月13日,由山西中醫藥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聯合主辦的諾貝爾獎級成果、科技合作與生物醫學高層次創新人才學術研討會在太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爾丹教授等全國17家高校知名學者匯聚并州,共發前沿之聲,同呈學術盛宴。
  • 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與康復工程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生物醫學工程...
    論壇還邀請了西安交通大學王珏,中山大學謝曦,上海交通大學王金武,重慶大學侯文生,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李舟,北京郵電大學賀志強,中國醫科大學婁巖,南方醫科大學黃國志,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安林、黃峰,佛山市第五人民醫院黃文柱,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段光榮等業內專家緊密圍繞康復技術與醫工結合等主題,進行了相關的專題報告,為與會代表帶來了一場豐富的學術盛宴。
  • 重慶大學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還獲美國物理學會專題報導!
    "的研究成果.同時美國物理學會的科學之光欄目(AIP SCIlight)以"Understanding discrepancies in exoelectric behavior can open the door to further applications"為題目對該工作進行了專門報導。
  • 2012年江蘇大學科技成果彙編(包括專利成果)
    2012年江蘇大學科技成果彙編(包括專利成果) 發布日期: 2012-06-11
  • 瑞希重慶引領生物醫學技術,兩年斬獲多個獎項
    瑞希(重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希重慶」)位於重慶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園,是國內領先的生物醫學材料研發企業,在世界上率先運用人工智慧從事生物醫學材料的研究設計、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致力於成為生物醫學材料領域的引領者。
  • 【安捷倫】重慶醫科大學-安捷倫科技母胎醫學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2020 年 10 月 10 日,重慶醫科大學與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安捷倫)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母胎醫學「聯合實驗室,籤約揭牌儀式在重慶醫科大學隆重舉行。
  • 天津工業大學優勢專業介紹——生物醫學工程
    同時,分別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天津工程技術研究院、天津市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怡和嘉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市代謝病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南開醫院等企事業和科研院所共建了人才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對促進人才的校企聯合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 王貴學——重慶大學——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遺傳工程和應用生物...
    姓名: 王貴學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63-01 所在院校: 重慶大學
  • 高教速覽 | 河南科技大學、鄭州師範學院、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河南科技大學新增兩個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  2.鄭州師範學院獲批首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召開全體學工安全工作專題會議  河南科技大學新增兩個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
  • 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生物醫學物理中心在浙南科技城正式揭牌...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胡江平,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書記李明,溫州醫科大學副校長金勝威分別在啟動儀式中致辭,生物醫學物理中心主任帥建偉教授,就中心未來建設構想和使命進行了報告。    李明副書記表示,生物醫學物理中心的成立,其產生的學術思想成果是當前加快創新發展最急需、最稀缺的資源,必將為溫州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新的增量。
  • 黃琦帶隊到中國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開展招商活動
    11月3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黃琦帶隊到中國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開展招商活動,就高端醫療設備、智慧產業園等項目合作事宜進行洽談。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銘,副縣長房鯤鵬以及縣經開區管委會、縣科技局、縣衛建委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招商活動。
  • 讓「雙一流」高校成醫學科技成果轉化領跑者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段麗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政治、經濟、大眾健康等方面帶來巨大影響。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尤為重要。在國家科技創新驅動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重要時期,醫學創新是醫學發展的重要引擎。
  • 重慶交通大學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
    相關新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 重慶12項科技成果獲獎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0日16時40分訊(記者秦思思)今(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重慶交通大學主持完成的公路橋梁檢測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據悉,鋼筋鏽蝕、拉吊索腐蝕斷裂、預應力失效等內在病害已成為威脅橋梁安全運營的「第一殺手」。
  • 瑞希生物運用AI設計新材料 獲海量IP成果
    瑞希(重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希重慶」)位於重慶高新區,全面負責醫學材料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研發技術團隊包含了2名「高層次人才計劃」人才、3名藥監局標準專家庫專家、5名副高及以上教授,創始股東技術團隊成員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海德堡大學、瑞典卡洛琳醫學院等世界知名高校。在核心團隊的帶領下,瑞希生物運用領先的平臺技術獲得了海量的IP成果。
  • 喜訊| 新華醫院三項科技成果獲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二等獎
    今日, 「2020年度華夏院士論壇及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在江蘇南京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三項科技成果從200項成果中脫穎而出,分獲一、二等獎。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 【調劑】南方科技大學 胡海亮課題組招生物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調劑生
    考研調劑招生信息學校:南方科技大學專業:醫學年級:2021招生人數:1招生狀態:正在招生中聯繫方式:郵箱:liss3@mail.sustech.edu.cn補充內容接收對象:報考2021年碩士研究生的本科生,專業為生物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或相關專業。
  • 省部共建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專題協商
    11月16日上午,省部共建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專題協商會在科技部會議廳召開。科技部副部長黃衛、雲南省副省長董華出席會議並就實驗室建設事宜進行專題協商,經協商一致認為,該實驗室總體方案成熟,建議同意通過。科技部基礎司司長葉玉江,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黃小榮,雲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董保同,副廳長趙海波,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傑等參加會議。
  • 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一周年!科研成果彙編
    浙江大學醫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段樹民院士為本文主要通訊作者,浙江大學醫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王曉東研究員、上海科技大學何淑君研究員和段樹民院士團隊講師劉懌君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劉懌君為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上海科技大學羅振革教授、清華大學俞立教授、復旦大學蔡亮教授的支持和幫助,受到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基金委等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