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震撼研究:人類可利用超新星爆炸衝浪,就怕巨大加速要命

2021-01-12 徐德文科學頻道

哈佛大學天文系主任阿維·勒布以激進的研究著稱,此前他發表過第一個星際來客可能是外星人派來的光帆偵察飛船的研究,這次他又發表了一項更為激進和震撼的研究:我們遠距離的後代,可以利用超新星爆炸的「波浪」,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以近光速衝浪,到達宇宙中遙遠的地方。幾乎可以肯定,這項研究將會再次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最狂暴的力量之一,它可以在一個月內釋放10億個太陽輻射的能量總和。在這項研究中,勒布和哈佛大學另一位教授馬納斯維·林加姆提出,人類可以利用超新星爆發的強大力量,在光輻射和電磁輻射中衝浪。他們為此開發了一個數學模型,以計算光帆或磁帆可以在超新星爆發的輻射中達到多大的速度。

結果表明,即使距爆炸發生地點相距數百萬公裡,理論上超新星也可以推動重達「每平方米小於半克的光帆」,達到十分之一光速的相對論速度。 這意味著地球附近如果有一顆超新星爆炸的話,我們可以乘坐光帆,在40多年的時間,到達最近的恆星系——4.2億光年外的「三體」星。

怎麼樣?夢想是不是已經成長得豐腴肥美,心潮是不是已經澎湃得心旌蕩漾,光帆已在開發之中,身體已經躍躍欲試了?不過還是有幾個小小的問題需要研究克服。

一是海浪常有,而超新星不常有,銀河系每100年平均就爆炸3顆超新星,我們的後代會不會擰著衝浪板,帆都被歲月磨得千瘡百孔,也等不來適合衝浪的超新星爆發呢?

二是超新星爆炸如此劇烈,甚至創造了宇宙中所有的金銀等重元素,所到之處必然充滿炙熱的氣體,如何保證我們的光帆磁帆不在衝浪中損壞呢?

三是超新星的力量是如此狂暴,即使我們的光帆不在狂暴中損壞,驚人的加速度也會讓飛船上的乘員被壓在後艙壁上,變成一灘血水,所以這種飛船可能只能被用作無人駕駛和乘坐的信使飛船。

勒布教授可能也認識到這些問題,所以他認為,這是一種理論上的辦法,或許我們可以通過搜索超新星爆炸中衝浪的光帆飛船,來找到比我們更高級的外星智慧文明,因為他們有可能通過這種無人飛船,來向宇宙中其他文明傳達信息:嘿,我們在這兒呢!

相關焦點

  • 哈佛教授震撼研究:人類可利用超新星爆炸衝浪,就怕巨大加速要命
    哈佛大學天文系主任阿維·勒布以激進的研究著稱,此前他發表過第一個星際來客可能是外星人派來的光帆偵察飛船的研究,這次他又發表了一項更為激進和震撼的研究:我們遠距離的後代,可以利用超新星爆炸的「波浪」,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以近光速衝浪,到達宇宙中遙遠的地方。
  • 哈佛科學家提出一個驚人設想
    在一項新研究中,哈佛大學的兩位科學家馬納斯維·林加姆(Manasvi Lingam)和亞伯拉罕·洛布(Abraham Loeb)探討了一個大膽設想——藉助超新星爆發將宇宙飛船加速到接近光速。他們已經將相關論文提交到預印本網站arXiv上。
  • 新研究:可借超新星爆炸力達到相對論速度
    然而現在,2名哈佛大學天文學家已確認一種方法,可以便用超新星爆炸這種自然現象來讓太空飛船達到接近相對論速度:就像帆船利用風前進,太空飛船也可以便用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能量來前行。我們知道火箭發射成本相當高昂,光是要將有效載荷投入低地軌道,成本就高達每磅1萬美元,因此總重量必須錙銖必較。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前所未聞的巨大「怪物」超新星
    「特立獨行」的巨大超新星天文學家在此前觀察到一顆與眾不同的超新星,可能是一顆重要星球消亡的證據,塑造了早期星系。SN 2006gy。2006年,科學家在英仙星座發現迄今為止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目前該超新星被稱為SN 2006gy,其亮度是太陽的500億倍,1月23日《科學》雜誌一篇論文詳細分析了超新星SN 2006gy,天文學家發現此次超新星爆炸持續了70天,最初SN 2006gy可能是由兩顆恆星構成。
  • 我們的身體裡流淌著超新星的痕跡,如今科學家正利用雷射探索超新星...
    超新星殘餘物 W49B。圖自 NASA, CXC, MIT L. Lopez et al(X-ray), Palomar(Infrared), VLA/NRAO/NSF(Radio)所謂超新星,其實是指在部分恆星的演化末期出現的劇烈爆炸,而這些爆炸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也讓整顆星球變得分外耀眼。
  • 我們的身體裡流淌著超新星的痕跡,如今科學家正利用雷射探索超新星更多奧秘
    Lopez et al(X-ray), Palomar(Infrared), VLA/NRAO/NSF(Radio)所謂超新星,其實是指在部分恆星的演化末期出現的劇烈爆炸,而這些爆炸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也讓整顆星球變得分外耀眼。
  • 獨特的超新星爆炸
    那顆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37名成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他們的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幫助揭示了這顆恆星所屬的超新星群的起源。這顆超新星的特徵變得非常緩慢地變亮,並且也是同類中與眾不同的最明亮爆炸之一。
  • 最新發現的超新星爆炸有何特別
    「超新星LSQ14fmg」在一個與之類似的天體系統中發生爆炸,而其中心的一顆恆星在恆星風的吹拂下失去了非常多的質量。而當質量損失過程突然停止時,該超新星就在這顆恆星周圍形成了一個物質環。在距地球一億光年遠的一個宇宙角落中,一顆獨特的超新星正在發生爆炸。它的特點是變亮的速度極其緩慢,並且是同類中爆炸亮度最強的超新星。
  • 最新發現的超新星爆炸有何特別
    「超新星LSQ14fmg」在一個與之類似的天體系統中發生爆炸,而其中心的一顆恆星在恆星風的吹拂下失去了非常多的質量。而當質量損失過程突然停止時,該超新星就在這顆恆星周圍形成了一個物質環。在距地球一億光年遠的一個宇宙角落中,一顆獨特的超新星正在發生爆炸。它的特點是變亮的速度極其緩慢,並且是同類中爆炸亮度最強的超新星。
  • 最新發現的超新星爆炸,有啥不一樣?
    「超新星LSQ14fmg」在一個與之類似的天體系統中發生爆炸,而其中心的一顆恆星在恆星風的吹拂下失去了非常多的質量。而當質量損失過程突然停止時,該超新星就在這顆恆星周圍形成了一個物質環。在距地球一億光年遠的一個宇宙角落中,一顆獨特的超新星正在發生爆炸。它的特點是變亮的速度極其緩慢,並且是同類中爆炸亮度最強的超新星。
  • 研究顯示——地球上的金子是超新星爆炸的結果
    金子的產生,是超新星爆發還是中子星合併?在一項可能推翻我們對地球的重金元素如金和鉑的來源的理解的發現中,圭爾夫大學物理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在空間和時間很遠的地方,以一種恆星爆炸的方式。
  • 「參宿四」發生超新星爆炸,會不會導致人類滅絕?
    「參宿四」發生超新星爆炸,會不會導致人類滅絕?要說在宇宙當中最恐怖的能量傾瀉,那麼就當屬超新星爆炸了。超新星不是一種星體,它只是大質量恆星演化的一種階段。當許多大質量的恆星到了生命末期的時候,內部的熱核聚變反應逐漸停歇,而自身的體積也開始膨脹,通常會比原來巨大很多,這時恆星就變成了「超巨星」。而當超巨星無法維持自己的體積之後,就會發生爆炸,這個過程就被稱為「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有多恐怖?大概它在一秒鐘內釋放出的能量,就相當於太陽窮盡一生百億年釋放出的能量。
  • 人類拍到恆星誕生震撼畫面(圖)
    (日本國立天文臺)海外網6月14日電 日本國立天文臺的研究團隊於昨(13)日發表觀測結果,研究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大的阿塔卡馬電波望遠鏡觀察到了這個震撼的景象,這也是人類第一次捕捉到這個畫面,此畫面成為解開巨大恆星誕生之謎的線索。研究團隊利用電波望遠鏡捕捉的恆星畫面,這是人類史上首次親眼所見恆星誕生過程。
  • 神秘的超新星SN2016iet,到底哪裡與眾不同?
    這顆巨大的超新星與眾不同,前所未有。 根據哈佛大學研究生塞巴斯蒂安·戈麥斯(Sebastian Gomez)帶領的研究小組的說法,這可能是有史以來觀測到質量最大的恆星的超新星。
  • 核心坍縮超新星,在爆炸前,就損失了1.5個太陽質量!
    超過8個太陽質量的恆星以超新星的形式結束時,這些單星超新星被稱為核心坍縮超新星,因為當它們稠密的核心(在這個階段主要由鐵構成)不再能夠承受向內的引力壓力時,會在爆炸前向內坍縮。具有強氫發射線的核心坍縮超新星被認為是紅巨星爆炸的結果。紅巨星是一種大質量恆星,演化已經過了燃燒氫的基本階段。
  • 科學家研發超新星機器!重現宇宙爆炸場景:太震撼
    6月19日,據外媒報導,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為了更清楚的了解超新星的背後物理機制,製造了一臺「超新星機器」。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這種爆炸都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可能持續幾周至幾個月才會逐漸衰減。而大質量恆星爆炸時光度可突增到太陽光度的上百億倍,相當於整個銀河系的總光度。現在,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裡將「重現」這一過程,他們設計了一個「超新星機器」來幫助研究湍流物流學。
  •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外,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
    important}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遠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這顆正在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埃裡克·肖領導的一個37人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
  •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外,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遠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這顆正在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埃裡克·肖領導的一個37人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其研究發現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幫助揭示了這顆恆星所屬的超新星群起源。
  • 即將有超新星現象發生?科學家對脈動恆星的超新星爆炸現象做預測
    巧合的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對參宿四這類脈動星的超新星爆炸做出了亮度預測。物理學研究生賈裡德·戈德堡(Jared Goldberg)與該校卡夫利理論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KITP)所長、Gluck物理學教授拉爾斯·比爾斯滕(Lars Bildsten),以及KITP高級研究員比爾·帕克斯頓(Bill Paxton)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詳細描述了恆星的脈動會如何影響恆星死亡後的超新星爆炸
  • 超新星爆發就是天體爆炸,若黑洞也會爆炸,那麼宇宙就是由此而來
    爆炸是一件震撼的事情,爆炸的級別越大,給人帶來的震撼就越強烈,所產生的後果就越嚴重。不過,通常我們所說的爆炸都是發生在地球之上的,比如炸彈爆炸、原子彈爆炸等等。這些爆炸已經足以攝人心魄,但當我們放眼宇宙,就會發現這些發生在地球上的爆炸不過只是星星之火,在宇宙中,天體也是會爆炸的。天體爆炸?這是何等壯觀的景象。什麼是天體爆炸呢?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現在已知的唯一一個天體爆炸現象就是超新星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