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槍,不能「虛晃一槍」

2020-12-05 人民日報

資料圖

進門測體溫,已經成為防疫期間的標配。2月11日,北京市住建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通知,要求進商場、寫字樓、餐館這三類場館,必須測體溫。此前,進小區、地鐵和超市等公共場所,已經普遍施行。無論是測量額頭還是手腕,絕大部分市民都能很好的配合,用實際行動支持防疫工作。但也有不少市民反映,經常遇到體溫槍不準的情況,擔心測體溫走過場。

不少市民在朋友圈吐槽過測體溫時碰到的尷尬。有人測出了34℃、35℃的反常低溫;有人則量出38℃以上的發燒溫度,讓當事人和測量人員都大吃一驚。據介紹,出現偏差,一方面是體溫槍本身不準,一方面是測量人員使用方法不對頭。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有些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體溫由於環境影響偏低;另外一些人開車,被暖風吹得體溫偏高。遇到體溫異常,有些負責測量的安保人員倒是很貼心,不是讓暖暖,就是讓晾晾,總之很默契地等體溫正常了,再放行。這種做法影響通行效率,有時還難免虛驚一場。最讓人不放心的,一是對測出「低溫」的,往往不假思索地放行;一是超市等人員進出頻繁的場所,手持體溫槍的執勤人員往往「虛晃一槍」,並不逐個認真測量。

要打贏防疫戰,戴口罩是自我防護措施,測體溫是為公眾設置的一道重要防線,體溫槍則是不可或缺的防禦武器。雖然感染病毒的人是少數,發燒的人是少數,但疫情如此嚴峻,只要有一分風險,就要有十分防備,測體溫雖然工作量十分巨大,但對於防疫意義同樣十分重大,實在不能掉以輕心,必須保證公共場所所有人「體溫正常」。所以,體溫槍要靠譜,測體溫的人要靠譜,絕對不能走過場、擺樣子。

對測體溫,市民理應配合,不能拒絕。測量你的體溫,傳遞的何嘗不是對每個人關愛的溫度。為了不出偏差,各單位也要做好體溫槍的選購和使用培訓。遼寧等地出臺了體溫槍的使用提示,圖文並茂地介紹體溫槍到底怎麼使才最精準;也有群眾想出土辦法,用暖寶寶給體溫槍保溫,以防止因氣溫太低出現儀器靈敏度偏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體溫槍維護保養也很重要,只有保障體溫槍「彈無虛發」,才能更強有力地對付病毒這個敵人。還有一點要提醒的是,負責量體溫的人,自己的體溫也很重要,每天接觸大量陌生人,最好也能參考快遞小哥的管理辦法,公布當日體溫,讓公眾接受測體溫時更踏實放心。

測體溫就是排查風險點,雖然絕大部分市民體溫都很正常,但這就像安檢,目的在於篩出異常。這是防疫的需要,是對每一個市民負責。即便全體市民體溫正常,測體溫也不算多此一舉,市民可以因此安心了。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快速測量體溫的額溫槍成為復工復產和社區防控的「標配」。人們上下班、進出小區、乘坐地鐵,都要被它來上「溫柔一槍」。然而,不少人發現,額溫槍測出來的體溫忽高忽低,測量結果與實際體溫偏差較大。新華社圖片。
  • 天熱了,體溫槍可別「發燒」
    據本報報導,隨著天氣轉熱,在地鐵、商超、小區等地方,均有測出體溫異常者,但經後續跟蹤確認,都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導致體溫異常的原因很多,在車內未開空調、衣服穿厚了、走路快了等,都會被測出「異常」。  雖說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日趨穩定,但常態化防控的意識不能鬆懈。經歷兩個多月的防控,體溫測試環節雙方已配合默契。
  • 詳解如何選擇一把優質的體溫槍
    由於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需要口罩、體溫槍等防疫用品需求旺盛有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機」開始趁機謀取不義之財,今天,小編就來科普下如何選擇一把優質的體溫槍。紅外體溫槍主要由供電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 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 蜂鳴器 輸出等部分組成。以2節乾電池 6V供電為例,先通過DCDC轉換成3.6V給 MCU 主系統供電(具體MCU供電電壓由所選用的主控平臺決定),再通過 LDO 轉成3.3V給光電探測器供電,由於體溫測量要求精度高,一般建議選擇低噪聲的LDO。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 紅外線體溫槍方案/APP/晶片/PCBA
    目錄一、紅外線體溫槍方案介紹二、紅外線體溫槍方案優點三、紅外線體溫槍方案功能四、紅外線體溫槍APP開發五、紅外線體溫槍方案特點>六、紅外線體溫槍測溫原理七、紅外線體溫槍技術參數八、紅外線體溫槍使用方法 正文一、紅外線體溫槍方案介紹紅外線體溫槍是專門為測量人體溫度而設計的
  • 紅外體溫槍測體溫原理,了解一下
    不過倒是對大叔手裡的武器充滿了好奇,居然「一槍」就能測出我的體溫,實在是高啊。好想擁有~ 要知道我家裡也常備有體溫計,但是也只是常見的金屬頭電子體溫計,想著每次放進去都冷冰冰的,實在有點難受。於是上網去搜一搜,居然全部售空,全是預售中。。。看來近期的搶手商品除了口罩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這樣的紅外體溫計了,特別是額溫槍,真是一槍難求。
  • 體溫槍貨源緊張,用工業測溫槍「應急」?不可!
    進小區量體溫、去公司量體溫、進飯店量體溫……疫情當前,體溫槍成了搶手貨。記者調查發現,貨源緊張之下,網上有商家打起「小算盤」,稱工業測溫槍也可用來測量篩查人體溫度,且「溫度誤差不大」。專家則認為,工業測溫槍不適合於人體測溫,建議嚴格測溫機制。
  • 紅外線體溫槍額溫槍設計原理
    紅外線體溫槍額溫槍設計原理額溫槍主要針對測量人體額溫基準而設計,使用也非常簡單方便。測體溫可以達到一秒即可準確測量。並且不需要接觸人體,隔著空氣即可一鍵測溫。6108方案的紅外體溫槍核心晶片主要由ADC晶片和MCU控制晶片設計組成,可實現按鍵控制/觸摸、LCD顯示、電量檢測和溫度檢測的功能。
  • 紅外體溫槍生產流程及注意事項
    在疫情當下體溫槍成為非接觸式測溫儀,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物資。和家裡日常用的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不同,「體溫槍」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所以也被稱作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是一種利用現代傳感器測量技術、微電子技術等技術手段對被測對象進行溫度測量的新型儀器。
  • 體溫槍測額頭和測手腕哪裡更準確?
    去公眾場合,像超市這類人員聚集的地區,依舊要接受體溫檢測,疫情正式結束前,依舊不能掉以輕心。目前,在公共場合最常用的測溫儀就是體溫槍,檢測方便迅速,避免交叉感染,只需將體溫槍這類便攜的設備對準被測試者的額頭或手腕「嘀」一下就能獲知體溫,測溫原理就是根據接收到的紅外能量快速檢測出相應位置的溫度。而體溫槍這類型的產品,雖然種類品牌較多,但也由於疫情的關係,成為了嚴重缺貨的產品。
  • 體溫槍是重要監測工具?用錯了就是個擺設!
    體溫槍、消毒液、酒精、口罩……這些跟「抗疫」有關的東西,已經讓每個人離不開了。新冠肺炎的最明顯症狀是體溫升高,如何發現發熱人員?如何不放過任何一個疑似病人?最近幾個星期以來,機場、高鐵逢人必檢,高速逢車必檢。居住小區、酒店、雜貨店、寫字樓都設置有專人檢查體溫。哪怕是狗,也不能逃過體溫槍的問候。然而,體溫槍並不是個防疫的完美法寶。
  •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如何使用 記者直擊「溫度計實驗室」
    劉偉攝溫州網訊 這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
  • 【呼市第十四中學「陽光戰疫」】正確使用體溫槍
    通常我們會在體溫槍的參數中看到這麼一行字:D:S=12:1,通俗一點解釋就是當測量範圍為12m遠時,被測物體的大小為直徑1m的圓。如果在大於12m處存在一個直徑為1m的物體,那麼測量結果將會不準確。就像下圖這樣:這個參數也叫做紅外測溫儀的視野範圍(Field of View)。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耳溫槍?電子體溫計?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測體溫不準的現象,常常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或是操作者的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新華君就來指導大家講究地測量體溫。講究一:耳溫槍,不能一塞了之耳溫槍測體溫速度快,2~4 秒鐘就能測出來溫度,是醫院裡護士們的優秀小助手。
  • 耳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怎麼科學使用耳溫槍?
    耳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怎麼科學使用耳溫槍?時間:2018-07-18 17: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耳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怎麼科學使用耳溫槍? 耳溫槍是日常生活中給小孩子量體溫的道具,如果你不知道耳溫槍多少度算發燒,那就來看看本站提供的詳細介紹。
  • 額溫槍測量體溫準嗎?購買時該如何挑選?《第一實驗室》給你答案
    這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
  • 振海康 精準電子體溫計 額溫槍
    振海康 精準電子體溫計 額溫槍 2017年09月09日 23:15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振海康 精準電子體溫計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非典」時期啟用 17年後再次「戰疫」
    「這個體溫槍怎麼這麼大?」6月23日,有參觀展覽的遊客在櫥窗外停留,頗為好奇。事實上,這把體溫槍是個老物件了。17年前,它曾在「非典」期間,被用來測量社區居民的體溫。今年年初,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裡,它又被翻出來「應急」。「最初一下子要為2萬多人測溫,無接觸的溫度計不夠。我就把它找了出來,沒想到上了電池以後還能用。」
  •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專家:受多種因素影響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不少人遭遇體溫過低情況,人類在「變涼」?楊潔規 攝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