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第十四中學「陽光戰疫」】正確使用體溫槍

2021-02-26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

通常我們會在體溫槍的參數中看到這麼一行字:D:S=12:1,通俗一點解釋就是當測量範圍為12m遠時,被測物體的大小為直徑1m的圓。

如果在大於12m處存在一個直徑為1m的物體,那麼測量結果將會不準確。就像下圖這樣:

這個參數也叫做紅外測溫儀的視野範圍(Field of View)。

測溫時,要根據測溫儀的視野範圍來估計出合適的距離,保證物體被測量的那一部分完全充滿測溫儀的視野範圍,否則未充滿的部分會影響測溫儀的測量結果。這也是為什麼有時我們用體溫槍測量自身溫度時會和水銀溫度計測量出的結果有很大誤差。我們平時使用的紅外體溫槍在測量時要求正對額頭三到五釐米內測量,這也是為了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由於額頭表麵皮膚較為平整,輻射出的電磁波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如果需要得到身體的真實溫度,最好是靠近耳朵去測量耳蝸內的溫度。

由於紅外測溫儀一般是按照黑體(發射率ε=1.00)來進行設計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測量的物體的發射率都小於1.00。正因為這樣,在使用前一般要對測溫槍的發射率進行設置。下表給出了不同物質的發射率值:

由圖可知,人體皮膚的發射率為0.98。那看起來好像買到手的體溫槍還得自己設置發射率,這豈不是很麻煩?不用怕,廠家早就替你想好了一切。以這一款某寶目前銷量第一的體溫槍為例:

類似這種額用體溫槍一般在出廠時就有兩個模式:測物溫和測體溫。只有選用正確的模式才能測量出準確的結果。

前兩個是最主要最直觀影響測量結果的因素,但實際生活中情況很複雜,還有許多小的因素能夠影響體溫槍的測量結果:因為嬰幼兒發育不夠完全,體溫並不是十分恆定,所以有時嬰幼兒的真實體溫會和正常體溫(36°-37°)最高相差三度;由於體溫槍的工作原理,在零度以下環境內測出來的體溫受到環境的影響也會產生較大誤差;受體溫槍傳感器材料的影響,在使用體溫槍時,要求測量環境和存放環境溫度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要將體溫槍先放到測量環境半小時以上等.這些因素也會影響測量結果。

相關焦點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非典」時期啟用 17年後再次「戰疫」
    「這個體溫槍怎麼這麼大?」6月23日,有參觀展覽的遊客在櫥窗外停留,頗為好奇。事實上,這把體溫槍是個老物件了。17年前,它曾在「非典」期間,被用來測量社區居民的體溫。今年年初,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裡,它又被翻出來「應急」。「最初一下子要為2萬多人測溫,無接觸的溫度計不夠。我就把它找了出來,沒想到上了電池以後還能用。」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它曾用在「非典」時期 17年後又重新參與「戰疫」
    右為金牛區匯澤路社區書記張波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那把體溫槍軍綠色的,體型看上去比常見的要大上一圈,和各式的口罩、消毒液一起,靜靜地躺在櫥窗裡。這是四川博物院裡的「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的一件實物。「這個體溫槍怎麼這麼大?」6月23日,有參觀展覽的遊客在櫥窗外停留,頗為好奇。
  • 總是測不準,體溫忽高忽低?一圖get額溫槍正確使用方法
    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工作人員都會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有網友說,有的工作人員測額頭,有的測手腕,也有網友反映說額溫槍總是測不準,忽高忽低。那麼額溫槍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該如何正確使用額溫槍呢?小編來給你解答。為什麼要用額溫槍?
  •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如何使用 記者直擊「溫度計實驗室」
    劉偉攝溫州網訊 這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
  • 詳解如何選擇一把優質的體溫槍
    由於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需要口罩、體溫槍等防疫用品需求旺盛有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機」開始趁機謀取不義之財,今天,小編就來科普下如何選擇一把優質的體溫槍。紅外體溫槍主要由供電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 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 蜂鳴器 輸出等部分組成。以2節乾電池 6V供電為例,先通過DCDC轉換成3.6V給 MCU 主系統供電(具體MCU供電電壓由所選用的主控平臺決定),再通過 LDO 轉成3.3V給光電探測器供電,由於體溫測量要求精度高,一般建議選擇低噪聲的LDO。
  • 防疫|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防疫 |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
  • 「提示」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在此!
    水銀體溫計還能繼續使用嗎?耳溫槍、電子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又有哪些?詳見↓水銀體溫計還要繼續使用嗎?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講究一:耳溫槍,不能一塞了之耳溫槍測體溫速度快,2-4秒鐘就能測出溫度。耳溫槍測量的是耳朵鼓膜溫度,這也是人體核心溫度,需要外耳道完全暴露。因此,使用耳溫槍不能往耳朵裡一塞了之。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水銀體溫計還要繼續使用嗎?  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  講究一:耳溫槍,不能一塞了之  耳溫槍測體溫速度快,2-4秒鐘就能測出溫度。耳溫槍測量的是耳朵鼓膜溫度,這也是人體核心溫度,需要外耳道完全暴露。因此,使用耳溫槍不能往耳朵裡一塞了之。
  • 「消費知識」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在此!
    水銀體溫計還能繼續使用嗎?耳溫槍、電子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又有哪些?詳見水銀體溫計還要繼續使用嗎?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講究一:耳溫槍,不能一塞了之耳溫槍測體溫速度快,2-4秒鐘就能測出溫度。耳溫槍測量的是耳朵鼓膜溫度,這也是人體核心溫度,需要外耳道完全暴露。因此,使用耳溫槍不能往耳朵裡一塞了之。
  • 「科普」如何正確使用額溫槍
    一、額溫槍工作原理一切溫度高於零度(-273.15℃)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射紅外能量。其輻射特性、輻射能量的大小、波長分布等都與物體表面溫度密切相關。反過來,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便能準確地測定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輻射測溫的機理。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體溫無異常,身體卻在報警,再加上正值疫情暴發期,擔心傳染給家人的袁女士還是趕到附近醫院就診。醫院工作人員對她進行體溫檢測,結果和她在家測的一樣,體溫正常。但在醫院門診,醫生使用水銀體溫計進行測量後,袁女士驗證了自己的預感,體溫為38.5℃,發燒了。在醫生的指導用藥下,袁女士很快康復了。說起這次經歷,袁女士說,「希望額溫槍能精確點!」
  • 體溫槍,不能「虛晃一槍」
    2月11日,北京市住建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通知,要求進商場、寫字樓、餐館這三類場館,必須測體溫。此前,進小區、地鐵和超市等公共場所,已經普遍施行。無論是測量額頭還是手腕,絕大部分市民都能很好的配合,用實際行動支持防疫工作。但也有不少市民反映,經常遇到體溫槍不準的情況,擔心測體溫走過場。不少市民在朋友圈吐槽過測體溫時碰到的尷尬。
  • 紅外線體溫槍方案/APP/晶片/PCBA
    >六、紅外線體溫槍測溫原理七、紅外線體溫槍技術參數八、紅外線體溫槍使用方法 正文一、紅外線體溫槍方案介紹紅外線體溫槍是專門為測量人體溫度而設計的紅外線體溫槍是一種利用紅外線原理測量人體體溫的測量計。使用時,只須方便的將探測窗口對準額頭位置,就能快速、準確的測得人體溫度。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均會依據其本身溫度的高低發射一定比例的紅外線輻射能量。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與它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依據此原理便能通過準確的測定人體額頭的表面溫度,修正額頭表面溫度與實際體溫的溫差,便能顯示準確的體溫。
  • 額溫槍測量體溫準嗎?購買時該如何挑選?《第一實驗室》給你答案
    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我們在測的時候應該跟額頭保持多遠的距離?購買時該如何挑選?
  • 紅外體溫槍測體溫原理,了解一下
    不過倒是對大叔手裡的武器充滿了好奇,居然「一槍」就能測出我的體溫,實在是高啊。好想擁有~ 要知道我家裡也常備有體溫計,但是也只是常見的金屬頭電子體溫計,想著每次放進去都冷冰冰的,實在有點難受。於是上網去搜一搜,居然全部售空,全是預售中。。。看來近期的搶手商品除了口罩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這樣的紅外體溫計了,特別是額溫槍,真是一槍難求。
  • 體溫槍是重要監測工具?用錯了就是個擺設!
    「我昨天晚上在一家快餐店,從進門到吃完,就沒測出體溫。負責測體溫的人說,因為外面太冷,一開門給體溫槍凍壞了。我前面一個人測量的溫度是34℃。」李女士談到體溫槍很困惑,「這樣測得我都快有低體溫症了,會讓人納悶到底是我有問題,還是體溫槍有問題?」紐約時報中文網也對體溫槍提出質疑,內布拉斯加大學全球健康安全中心醫學專家詹姆斯·勞勒博士直言,用體溫槍或許「只是為了做做樣子」。
  • 呼市中考物理「質量和密度」解讀
    ,呼市實驗教育集團物理教研員、物理教研組組長。本章內容的主要知識點為:質量、天平的使用、密度、密度的測量以及密度的應用等。呼市中考考試說明對這一章的要求是:「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及其單位。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變化而變化的物理量。2、通過實驗理解密度的意義。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 耳溫槍?電子體溫計?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測體溫不準的現象,常常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或是操作者的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新華君就來指導大家講究地測量體溫。講究一:耳溫槍,不能一塞了之耳溫槍測體溫速度快,2~4 秒鐘就能測出來溫度,是醫院裡護士們的優秀小助手。
  • 耳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怎麼科學使用耳溫槍?
    耳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怎麼科學使用耳溫槍?時間:2018-07-18 17: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耳溫槍測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怎麼科學使用耳溫槍? 耳溫槍是日常生活中給小孩子量體溫的道具,如果你不知道耳溫槍多少度算發燒,那就來看看本站提供的詳細介紹。
  • 天熱了,體溫槍可別「發燒」
    據本報報導,隨著天氣轉熱,在地鐵、商超、小區等地方,均有測出體溫異常者,但經後續跟蹤確認,都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導致體溫異常的原因很多,在車內未開空調、衣服穿厚了、走路快了等,都會被測出「異常」。  雖說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日趨穩定,但常態化防控的意識不能鬆懈。經歷兩個多月的防控,體溫測試環節雙方已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