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葉腦炎是什麼?

2021-01-12 騰訊網

邊緣葉腦炎指累及邊緣系統結構(比如海馬、杏仁核、島葉及扣帶回皮質等結構),臨床主要表現為近記憶力障礙,精神異常,常伴有癇性發作的中樞神經系統炎性疾病。病因分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及自身免疫疾病伴隨的邊緣性腦炎。臨床上如果懷疑該病,很可能會合併其他一些潛在惡性病變。對邊緣葉腦炎的診斷主要通過臨床表現、頭部MRI、腦電圖及腦脊液檢查結果來明確。其中副腫瘤性邊緣性腦炎常被提及,通常發生於小細胞肺癌患者,除此意外還有結腸癌、胸腺瘤、畸胎瘤、乳腺癌等。邊緣葉腦炎的患者常在原發腫瘤病灶的基礎上發現有精神症狀,因此,及時必要給予系統性檢查,對發現腫瘤病灶具有一定的幫助。該病臨床診斷中影像學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典型的臨床表現結合影像學可以給予明確的診斷,一般不需要進行腦組織活檢。患者如果臨床出現癲癇發作、近期記憶力下降、精神異常等症狀時,且頭顱MRI檢查發現腦脊液是非感染性改變時,應該注意患者是否發生該病。對於該病尚未發現針對性的治療依據,大部分觀點認為在發病早期可控制,在還未明確腫瘤檢查結果時可以通過免疫調節(比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漿交換)、免疫抑制劑等進行治療。及時明確診斷並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可促進患者預後改善。

相關焦點

  • 解剖 | 邊緣葉與邊緣系統
    邊緣葉:是指大腦半球內側面
  • 副腫瘤性邊緣系統腦炎吃什麼好的快?
    副腫瘤症候群是全身性癌腫在中樞神經系統(CNS)和肌肉系統出現的遠隔效應,當邊緣系統主要受累時,臨床上表現為遺忘症候群。如果不幸患了副腫瘤性邊緣系統腦炎的話,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選擇如下這幾樣食材:雞肉是生活中主要的肉食品的來源之一,因其口感獨特,營養豐富,性價比高,深受大眾喜愛。雞肉,顧名思義,就是雞身上的肉。雞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方法,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不但適於熱炒、燉湯,而且是比較適合冷食涼拌的肉類。
  • 研究發現葉邊緣鋸齒發育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根據一個葉柄上所生葉片的數目可分為單葉和複葉,葉子邊緣也有平滑和鋸齒之分。葉的形態受基因型和發育階段壞境因素共同調控。 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的研究發現,生長素運輸蛋白PIN1介導的生長素最大化和生長抑制因子CUC2形成的反饋調控環共同調控葉邊緣鋸齒的發育。除此之外,一些小RNA分子如miR164A等也參與葉鋸齒的發育。但是否有其他分子參與調控葉鋸齒發育尚不夠明晰。
  • 第十八章:抗NMDA腦炎or單皰腦炎丨醫學微小說
    面對亞急性病程的高級皮層功能障礙的患者,又有前驅發熱症狀,蘇燦考慮腦炎可能性大,包括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腦炎兩大類,前者如病毒性腦炎,後者如抗NMDAR腦炎等。 按照自己的思路,蘇燦送檢了血清和腦脊液自身免疫抗體,以及單純皰疹病毒抗體檢測。
  • 科研進展丨研究揭示基因Ⅰ型與基因Ⅲ型日本腦炎病毒宿主適應差異新機制
    日本腦炎病毒宿主適應差異的新機制,為探究近年來在我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日本腦炎病毒流行出現的由GⅢ型向GⅠ型轉變的原因提供了新思路。從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末,GⅢ型毒株一直佔據著亞洲地區日本腦炎病毒流行的主要地位,但最近二十年GⅠ型日本腦炎病毒逐漸替代GⅢ型,成為我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主要流行毒株,而對於基因型轉換的分子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 野外考察 學生被要求扎森林腦炎疫苗
    原標題:野外考察 學生被要求扎森林腦炎疫苗   眼看進入野外實習考察階段,瀋陽某研究機構的幾名大學生正準備遠行計劃。6月10日他們被告知:夏季去森林活動之前,必須要注射一種叫「森林腦炎」的疫苗,否則一旦被吸血昆蟲(蜱)叮咬,就可能被傳染上「森林腦炎」,嚴重者或危及生命。
  • 抗MOG抗體相關腦炎模仿神經白塞病丨臨床必備
    本研究報導了兩例臨床特徵與神經白塞病(NBD)相似的抗MOG抗體相關腦炎患者。T2WI和FLAIR顯示右顳葉、左額葉、左枕葉、左側腦橋、左側中腦和左側小腦中腳高信號病變(圖1,下圖)。抗MOG抗體相關腦炎可能包括ADEM、腦幹腦炎和大腦皮層腦炎,它也可能累及皮層下白質。已有腦橋、延髓、中腦和小腦腳受累的MOG-IgG陽性的報導。相關的腦幹症狀包括呼吸功能不全、難治性噁心和嘔吐、構音障礙、吞咽困難、動眼神經麻痺、眼球震顫、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感覺遲鈍/感覺遲鈍、眩暈、聽力損失、平衡困難、步態和肢體共濟失調等。
  • 有序開展森林腦炎疫苗接種
    本報訊(王精英記者馬一梅劉楠)為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疾病的發生,切實保障防撲火隊員和從事野外生產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清河林業局有限公司在森林腦炎疫苗接種的最佳時期,為防火隊員及從事野外生產作業人員免費進行森林腦炎預防接種,解除職工野外作業的後顧之憂。
  • 吉林省多措並舉預防森林腦炎
    新華社長春3月5日電(記者趙丹丹)記者日前從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為降低森林腦炎發病率,吉林省正在開展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地區疫情的防控工作。  據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鄧立權介紹,森林腦炎是根據吉林省疫情情況和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列入法定報告和管理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為降低森林腦炎在吉林省的發病率,疾控中心將採取以下措施:「一病一策」防控策略;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開展疫情監測;做好森林腦炎防控知識普及;對重點人群進行森林腦炎疫苗的免疫接種,等等。
  • 阿爾山市為職工免費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當前,阿爾山市進入春耕農忙和採集山蕨菜時節,同時也進入了感染森林腦炎的季節性高危期。自5月4日起,為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的感染和傳播,阿爾山市衛生局為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幹部職工1400餘人免費接種了森林腦炎疫苗。
  • 揭示日本腦炎病毒宿主適應的新機制
    該團隊發現,日本腦炎病毒基因I型(GI)對於基因III型(GIII)在水禽宿主中具有適應性優勢,這種優勢具有宿主特異性,僅在禽類宿主中發現。這為探究近年來在我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日本腦炎病毒流行出現的由GIII型向GI型轉變的原因提供了新思路。
  • Scientific Reports:在北極熊中發現首例自身免疫性腦炎
    最新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則研究顯示,北極熊Knut當時患有抗N-甲基-D-天門冬氨酸受體腦炎(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又叫抗NMDA受體腦炎)。這項研究首次發現了,在動物身上也存在抗體介導的自身免疫病,而北極熊Knut是第一個被發現的例子。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首頁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來源:醫學空間 2008-01-25 09:39
  • 森林腦炎病毒危害性大 長春成功研製出新型疫苗
    森林腦炎病毒危害性大該設苗不僅可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的暴發流行,並可布防森林腦炎病毒的人為傳播、抵禦森林腦炎病毒的生物恐怖襲擊。
  • 它---邊緣系統
    "邊緣"一詞源於拉丁語"limbus"。       1878年法國解剖學家P.布羅卡提出"大邊緣葉"的概念,用以指扣帶回、海馬回及其附近與嗅覺功能有關的大腦皮層。       1937年J.W.帕佩茨提出,在組織學上從海馬到乳頭體,經丘腦前核、扣帶回再返回海馬構成了"邊緣環路",這個環路與協調情緒等高級功能有關。
  • 花葉冷水花
    葉:啊呀,忘記穿花衣服了~葉邊緣有鋸齒,白斑夾在3條基出脈中央,靠近基部的白斑最長,不完整,葉緣和葉尖也有白斑。華植的花葉冷水花葉小,放大看看薴麻的葉子就不是對生了,而是互生,基出脈3,邊緣也有鋸齒,葉兩面被毛,毛茸茸的手感不錯!
  • 樟嶺森林資源管護區職工全面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近日,隨著氣溫升高,蜱蟲即將進入生長旺季,森林腦炎就是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的高危疾病,為確保森林防火隊員和野外作業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樟嶺管護區組織撲火指揮員、專業森林撲火隊員、管護站、巡護人員以及從事營林生產野外工作人員54人到盤古衛生所免費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 豬場裡面得了腦炎死亡快,養豬人應該怎麼治療?
    豬場裡面腦炎是非常常見,常表現尖叫、轉圈、四肢不協調等症狀,治療不及時很快就會死亡,那麼碰到腦炎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小豬3、仔豬水腫病、斷奶時候發病,主要是劣質的蛋白消化不好造成的,頭部及身體會出現水腫的情況,治療用恩諾沙星+磺胺嘧啶效果比較好;4、最常見的主角鏈球菌,一般就是打針青黴素地米,磺胺嘧啶一起來治療效果好;5、李氏桿菌也會出現腦炎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