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抗NMDA腦炎or單皰腦炎丨醫學微小說

2020-11-29 醫脈通


《屌絲醫生王小鵬》系列小說有大量的專業知識,每個章節都是一個病例,有疑難病例,也有普通病例。本書目的是希望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休閒閱讀,放鬆身心,若能對專業有所啟發,更是善莫大焉。


點擊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熟悉的影像,陌生的疾病丨醫學微小說

   


楊芳,19歲,大一新生,出生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西北鄉村,家境貧寒,在教育資源極其匱乏的邊遠地區能夠考上大學,著實不易,當年父母為湊足學費,著實費了一番周折。

 

楊芳深知機會難得,自幼生活的艱辛使她養成了堅韌耐勞的品質,在學校裡她不僅學習刻苦,成績優異,而且在課餘時間做了數份兼職。

 

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下班學期剛開學,楊芳就出現了低熱的症狀,自測體溫在37.3℃,雖然有些無力和疲乏,楊芳卻並未在意,半月後,同宿舍的室友發現楊芳的行為有些怪異,她變的目光呆滯、沉默寡言,而且反應也有些遲鈍,更詭異的是楊芳有時會無目的的遊蕩,室友在說她的時候,她變的易怒、激動,甚至有攻擊行為。

 

在一次夜深人靜,大家都酣然入眠後,楊芳的床鋪突然劇烈震蕩,室友開燈後發現楊芳雙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強直抽搐,眾姐妹嚇壞了,趕緊撥打了「120」和輔導員的電話,把楊芳緊急送到了醫院。

 

當晚,楊芳由急診轉入了神經內科病房,她的父母也在兩日後由家鄉趕到了醫院。

 

楊芳的主治醫生蘇燦給她做了神經科體查,以及相關的輔助檢查。

 

體查:體溫37.6℃,神志清楚,言語減少,反應遲鈍,記憶力、定向力、計算力正常,顱神經(-),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共濟運動正常,四肢腱反射(+++),雙側Babinski徵(-),頸部稍抵抗,克氏徵、布氏徵可疑陽性。

 

完善血常規、肝腎功、甲狀腺功能、電解質、輸血前全套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頭顱MRI+增強無異常;盆腔+肺部+腹部CT未見異常。

 

動態腦電圖示:雙側大腦半球可見慢波活動增多。

 

面對亞急性病程的高級皮層功能障礙的患者,又有前驅發熱症狀,蘇燦考慮腦炎可能性大,包括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腦炎兩大類,前者如病毒性腦炎,後者如抗NMDAR腦炎等。

 

按照自己的思路,蘇燦送檢了血清和腦脊液自身免疫抗體,以及單純皰疹病毒抗體檢測。

 

患者的腦脊液白細胞20個↑,其餘生化、三大染色、培養都是正常的。

 

抗NMDA抗體IgG 1:3.2(腦脊液)、抗NMDA抗體IgG 1:10(血清);血清單純皰疹病毒(HSV-I)IgG抗體(+)。

 

究竟是單皰腦炎,還是抗NMDA腦炎,科室醫生各抒己見,展開激烈的爭論。

 

蘇燦說:「患者頭部MRI平掃+增強未見異常,臨床先於影像,臨床重於影像,這是單皰腦炎的特點,腰穿腦脊液細胞數增加,單皰病毒IgG抗體陽性,所以我傾向於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曹芸:「我同意蘇燦的觀點,患者的腦脊液和血清NMDA抗體雖然是陽性的,但滴度都不高,可能是假陽性。」

 

白皎反駁道:「病毒感染也可以誘發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是單皰病毒IgG抗體(+),並非IgM(+),代表既往感染。自從2012年報導了單純皰疹病毒腦炎後繼發抗NMDAR腦炎(自身免疫性腦炎)的現象,之後一系列研究證據說明這一現象並不少見。」

 

「白皎說的對,單純皰疹病毒腦炎是抗NMDAR腦炎的『前驅事件』之一,通常進入抗NMDAR腦炎階段之後已無單純皰疹病毒活動性感染的證據。」周鳳補充說。

 

「抗體檢測主要採用間接免疫螢光法,腦脊液與血清的起始稀釋滴度分別為1:1與1:10,換言之,腦脊液如果滴度1:1,血清滴度1:10都只能算是臨界值,該患者腦脊液1:3.2,所以說是陽性,而血清1:10,也能算臨界陽性。」又有醫生補充說。

 

經過激烈的爭辯,天秤已明顯偏向抗NMDA腦炎。

 

王小鵬說:「患者抗NMDA腦炎應該是明確的,之前有單皰病毒感染的前驅事件,中樞神經系統的自身抗原與鞘內免疫反應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單純皰疹病毒腦炎繼發抗NMDAR腦炎的機制,建議患者使用IVIG+激素治療。IVIG是抗NMDA腦炎的一線藥物,而且靜脈丙種球蛋白製品中普遍含有某些抗病毒抗體,例如抗皰疹病毒抗體、抗乙型腦炎病毒抗體與抗腸病毒抗體等,這些抗體的中和作用也可能使病毒性腦炎患者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中獲益。」

 

「可是IVIG的治療費用不菲,患者的家庭狀況能承受嗎?」周鳳說。

 

「是啊,幸虧楊芳的病情在抗NMDA腦炎的患者中還算輕的,還沒到上監護和呼吸機的地步,募捐一下,丙球的費用應該能湊夠。」白皎說。

 

楊芳在熱心的老師、同學、醫護人員的募捐下,很快湊足了治病的費用,她的預後很好,1月後出院,在家休養半月便重返校園,出院後醫生們給楊芳採取了長程免疫治療方案,硫唑嘌呤100mg/d,預防復發,激素每2周減5mg,總療程半年,定期門診隨診。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雙刃刀徵」與尿素循環障礙丨醫學微小說
    《屌絲醫生王小鵬》系列小說有大量的專業知識,每個章節都是一個病例,有疑難病例
  • 抗MOG抗體相關腦炎模仿神經白塞病丨臨床必備
    本研究報導了兩例臨床特徵與神經白塞病(NBD)相似的抗MOG抗體相關腦炎患者。 討論本研究介紹了兩例被診斷為累及腦幹和大腦的抗MOG抗體相關的復發性腦炎,儘管它們符合可能的NBD的診斷標準,提示抗MOG抗體相關腦炎可以模擬可能的NBD,因為這兩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腦幹或腦部病變、腦脊液細胞增多症和腦脊液中
  • 科研進展丨研究揭示基因Ⅰ型與基因Ⅲ型日本腦炎病毒宿主適應差異新機制
    日本腦炎病毒宿主適應差異的新機制,為探究近年來在我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日本腦炎病毒流行出現的由GⅢ型向GⅠ型轉變的原因提供了新思路。從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末,GⅢ型毒株一直佔據著亞洲地區日本腦炎病毒流行的主要地位,但最近二十年GⅠ型日本腦炎病毒逐漸替代GⅢ型,成為我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主要流行毒株,而對於基因型轉換的分子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 Scientific Reports:在北極熊中發現首例自身免疫性腦炎
    最新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則研究顯示,北極熊Knut當時患有抗N-甲基-D-天門冬氨酸受體腦炎(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又叫抗NMDA受體腦炎)。這項研究首次發現了,在動物身上也存在抗體介導的自身免疫病,而北極熊Knut是第一個被發現的例子。
  • 邊緣葉腦炎是什麼?
    邊緣葉腦炎指累及邊緣系統結構(比如海馬、杏仁核、島葉及扣帶回皮質等結構),臨床主要表現為近記憶力障礙,精神異常,常伴有癇性發作的中樞神經系統炎性疾病。病因分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及自身免疫疾病伴隨的邊緣性腦炎。臨床上如果懷疑該病,很可能會合併其他一些潛在惡性病變。
  • 有序開展森林腦炎疫苗接種
    本報訊(王精英記者馬一梅劉楠)為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疾病的發生,切實保障防撲火隊員和從事野外生產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清河林業局有限公司在森林腦炎疫苗接種的最佳時期,為防火隊員及從事野外生產作業人員免費進行森林腦炎預防接種,解除職工野外作業的後顧之憂。
  • 吉林省多措並舉預防森林腦炎
    新華社長春3月5日電(記者趙丹丹)記者日前從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為降低森林腦炎發病率,吉林省正在開展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地區疫情的防控工作。  據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鄧立權介紹,森林腦炎是根據吉林省疫情情況和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列入法定報告和管理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為降低森林腦炎在吉林省的發病率,疾控中心將採取以下措施:「一病一策」防控策略;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開展疫情監測;做好森林腦炎防控知識普及;對重點人群進行森林腦炎疫苗的免疫接種,等等。
  • 阿爾山市為職工免費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當前,阿爾山市進入春耕農忙和採集山蕨菜時節,同時也進入了感染森林腦炎的季節性高危期。自5月4日起,為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的感染和傳播,阿爾山市衛生局為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幹部職工1400餘人免費接種了森林腦炎疫苗。
  • 研究揭示鈉鉀ATP酶抑制劑抗日本乙型腦炎病毒感染的作用機理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抗微生物製劑與化學治療》)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肖庚富、王薇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為Screening of Natural Extracts for Inhibitors against
  • 科學家首次鑑定出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的受體
    科學家首次鑑定出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的受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35:04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Michael S. Diamond研究小組發現,LDLRAD3是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的受體。
  • 野外考察 學生被要求扎森林腦炎疫苗
    原標題:野外考察 學生被要求扎森林腦炎疫苗   眼看進入野外實習考察階段,瀋陽某研究機構的幾名大學生正準備遠行計劃。6月10日他們被告知:夏季去森林活動之前,必須要注射一種叫「森林腦炎」的疫苗,否則一旦被吸血昆蟲(蜱)叮咬,就可能被傳染上「森林腦炎」,嚴重者或危及生命。
  • 揭示日本腦炎病毒宿主適應的新機制
    該團隊發現,日本腦炎病毒基因I型(GI)對於基因III型(GIII)在水禽宿主中具有適應性優勢,這種優勢具有宿主特異性,僅在禽類宿主中發現。這為探究近年來在我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日本腦炎病毒流行出現的由GIII型向GI型轉變的原因提供了新思路。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首頁 »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趨化因子受體CCR5基因缺失突變與森林腦炎 來源:醫學空間 2008-01-25 09:39
  • 森林腦炎病毒危害性大 長春成功研製出新型疫苗
    森林腦炎病毒危害性大該設苗不僅可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的暴發流行,並可布防森林腦炎病毒的人為傳播、抵禦森林腦炎病毒的生物恐怖襲擊。
  • 樟嶺森林資源管護區職工全面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近日,隨著氣溫升高,蜱蟲即將進入生長旺季,森林腦炎就是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的高危疾病,為確保森林防火隊員和野外作業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樟嶺管護區組織撲火指揮員、專業森林撲火隊員、管護站、巡護人員以及從事營林生產野外工作人員54人到盤古衛生所免費接種森林腦炎疫苗。
  • 豬場裡面得了腦炎死亡快,養豬人應該怎麼治療?
    豬場裡面腦炎是非常常見,常表現尖叫、轉圈、四肢不協調等症狀,治療不及時很快就會死亡,那麼碰到腦炎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小豬3、仔豬水腫病、斷奶時候發病,主要是劣質的蛋白消化不好造成的,頭部及身體會出現水腫的情況,治療用恩諾沙星+磺胺嘧啶效果比較好;4、最常見的主角鏈球菌,一般就是打針青黴素地米,磺胺嘧啶一起來治療效果好;5、李氏桿菌也會出現腦炎症狀
  • 呼中區:大西溝森林資源管護區抓好森林腦炎預防工作
    呼中區:大西溝森林資源管護區抓好森林腦炎預防工作 2020-03-24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國女孩得腦炎被誤診成精神病,關精神病院治療四個月還被電擊
    據英國《鏡報》2020年2月9日報導,英國一年輕女子因為被誤診被送進了精神病院,經過四個月包括電擊在內的針對精神病的治療後,才發現是得了一種腦炎。
  • 「草爬子」不用怕 森林腦炎疫苗為龍江林區職工構築蜱蟲「防火牆」
    東北網4月10日訊(馬洪亮 張忠林 記者 霍梟涵) 為有效預防森林腦炎疾病的發生,切實保護從事野外生產作業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期,東方紅、柴河等林區相繼為機關、各基層單位、林場(所)從事野外生產作業的職工進行免費注射森林腦炎疫苗。森林腦炎疫苗。
  • 研究揭示基因Ⅰ型與基因III型日本腦炎病毒宿主適應差異新機制
    ,日本腦炎病毒流行出現的由GⅢ型向GⅠ型轉變的原因提供了新思路。從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末,GⅢ型毒株一直佔據著亞洲地區日本腦炎病毒流行的主要地位,但最近二十年GⅠ型日本腦炎病毒逐漸替代GⅢ型,成為我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主要流行毒株,而對於基因型轉換的分子機制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