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說俺東營好|武春霞:殘障人士有了「家」

2021-01-13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東營報導

  東營區勝園街道有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不少殘疾人以這裡為家,享受與普通人平等的待遇。這就是百華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華石油)。

  「以前我在修蠟鑄造廠幹過,比較辛苦。自從出了變故後,也沒法上班了。多虧了百華石油,讓我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動力。」今年49歲的武春霞來自東營區勝園街道南王村,談起自己的就業經歷就掩不住內心的激動。

  原來,2015年武春霞發生了重大車禍事故,左腿嚴重受傷導致截肢,平時都要安假肢出行。住院、吃藥、康復、假肢......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添了重重壓力,武春霞急需一份工作,不僅是養家餬口,更是自己重新融入社會的契機。當了解到東營百華石油為殘疾人開設了崗位,便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應聘了,沒想到一次就成功了。

  公司了解到她有縫紉基礎後,便給她安排了服裝車間操作工的崗位,主要是勞保服的縫紉製作。「現在工作特別安心,每個月拿3000塊左右,轉正以後五險都齊全,福利待遇很好,和正常人一樣,我們在這感受到了久違的尊重平等,拿著來當家了。」

  據了解,成立之初,東營百華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單一的石油產品研發企業。從2010年開始,公司便多渠道增加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逐步將公司發展為一家集石油產品研發、服裝加工及職業培訓等多項業務於一體的綜合企業。2018年,公司更是投入了600餘萬元設立新的服裝加工車間,為殘疾人提供了更多崗位,輻射帶動周邊婦女200餘人居家就業。

  不僅如此,鋼鐵碰撞轟隆作響的操作車間內,普通人會覺得噪音巨大難以忍受,聾啞人卻能泰然處之;保潔員、門衛、庫房管理員等等崗位都有他們的身影。

  東營百華石油婦聯主任陳金花告訴記者,東營百華石油不僅為殘障人士打開就業大門,還注意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因人設崗」。對殘疾人採取先培訓,後就業的方式,通過開展職業培訓,提高殘疾人的職業技能,再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他們剛進公司時自卑怯懦,但走上崗位後大都變得自信堅強,如同換了一個人,也有了全新的人生。

  如今,東營百華石油公司的殘障員工已經達到73人,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在這裡實現人生價值。

  百華石油公司也先後獲得了東營區殘疾人創業就業示範基地、山東省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優秀基地、山東省殘疾人就業優秀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2018年,公司成功申報為「山東東營市百華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今年,公司起草的《殘疾人集中就業服務規範》等5項地方標準已於5月1日正式發布實施,公司還承接了東營區2020年度民生實事「幫扶助殘」項目,將通過搭建就業創業平臺,幫助更多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貧困婦女和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

相關焦點

  • 誰不說俺東營好|五保老人嶽寶民:衣食住行政府全包了,每月還能領到零花錢
    回顧這一年,有疫情帶來的考驗,也有奮鬥創造的美好生活,更有各級黨委、政府堅守為民情懷,在「重點工作攻堅年」交出的亮眼的民生成績單。為此,大眾網·海報新聞策劃推出年終盤點「誰不說俺東營好」,聽聽人民群眾的生活變遷。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東營報導「政府的政策甜到人心坎裡了,我在這養老院,衣食住行政府全包了,真是享大福了。」
  • 【誰不說俺家鄉好】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當時氣候應溫暖溼潤,植被茂盛,蕨類植物和松柏類裸子植物生長,湖岸有龜鱉類、恐龍類等其他脊椎動物生活和繁衍,形成良好的陸相生態系統。大量動植物正常或異常死亡後被火山灰或泥沙迅速埋藏而形成化石。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展示地質歷史變遷、化石埋藏和發掘的極好科普場所。
  • 「國際殘疾人日」職場上為何見不到殘障人士?他們都去哪兒了?
    早在1945年,美國為解決殘障人士遠離職場的問題,專門成立總統殘障人士就業委員會;如今,該國政府強制規定聯邦政府必須僱用一定比例的殘障人士。譬如歐巴馬任期,白宮前臺就是一位盲人。在美國,「想要拿到聯邦政府的採購單子,員工必須有7%的殘障人。」在國內,政府為促進殘障人就業出臺強制和激勵措施。
  • 一文說透,8000萬殘障人士出遊為什麼這麼難?
    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均有大量人群。在出行問題上,還有大量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兒童等需要關注。(2010年末中國各類殘疾人總數 數據來自:鏑數聚)殘障人士有著如此大的人口佔比,為什麼在我們日常出行中卻很少見到呢?
  • 《極客出發》以人為本 關注智能假肢造福殘障人士
    圖片由節目宣傳方提供千龍網訊 科技的發展帶來了假肢技術的2.0時代,造福了千千萬萬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殘障人士。本周日19:30,由央視財經頻道和英翼文化科技聯合出品的大型全球高校極客挑戰節目《極客出發》第二季第七期在央視財經頻道播出,帶我們領略近年來仿生和電子技術在假肢領域廣泛應用,科技如何以人為本。
  • 殘障人士的福音,人工智慧助力打造輪椅機器人
    電動輪椅是一項不錯的發明,但是要讓殘障人士很好地控制它仍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據美國「物理學網」2月10日發表的一篇博客文章介紹,英國肯特大學(The Kent University)的一個研究小組正在進行一項旨在改善殘障人士的輪椅獨立性和生活質量的研究,而他們在設計輪椅時著重突出的是複雜的障礙跟蹤技術和基於眼球運動的導航功能。
  • 25斤重可穿戴機器人助殘障人士獨立行走
    美國科學家發明「可穿戴機器人」,能夠幫助殘障人士重新行走。難能可貴的是,這是同類產品中重量最輕的。  這款「可穿戴機器人」是由電力推動的外骨骼,人稱「電子腿」,可以幫助腿部殘疾的人士獨立行走。它只有27磅重(約合25斤),和笨重的輪椅相比,可謂輕巧。
  • 「小科學家」為殘障人士設計智能車
    「火災中煙霧大,這個面具有燈,警報器可以發出聲音,可以讓求救者很快被消防員發現。」他說,該發明已經申請了專利。  廣州科學城中學學生劉焯晞和同學一起研製了FEG智能車,並在現場演示。他說,希望該智能車用於殘障人士、視障人士出行及無人智能運輸。他介紹,這臺智能車由信號發射器、藍牙控制晶片、車身框架等組成,可通過APP控制行駛路線,目前該車可承重200—300公斤。
  • 造福殘障人士 育碧與人合作打造《AC:奧德賽》假肢
    Limbitless Solutions是一家為殘障人士創造3D列印仿生手臂的非營利組織,該組織目前與育碧合作,以《刺客信條:奧德賽》中的主角卡桑德拉為藍本,製作了一款義肢。  Limitless Solutions曾經與許多影視、遊戲工作室有過合作。2017年,他們為一個7歲的男孩設計了鋼鐵俠主題的義肢,由「鋼鐵俠本人」小羅伯特·唐尼遞送。
  • 單眼視力障礙人士駕考條件放寬(圖)
    但如培訓下肢殘障人士、部分聽力殘障人士和手指殘缺或缺失的殘障人士想實現駕駛汽車權利,教練車必須增加輔助設施,而能提供此類車輛的駕校在江西不足10家。記者體驗視野檢查    殘障人士駕考條件放寬    「據統計,目前,鷹潭全市約有7萬多人有不同程度的身體殘障。其中已辦理殘疾證者約2萬餘人。
  • 請尊重和愛護導盲犬,它們是失明殘障人士的眼睛
    可是這是一隻導盲犬,是失明殘障人士的眼睛。玲姐姐說:我曾經寫過《小Q》的影評,說的就是導盲犬的一生。作為導盲犬,它們的一生比一般狗狗要辛苦的多。1、它們要能聽懂主人的口令,要學會認得回家的路、帶著主人過馬路、要能保護主人不被障礙碰到、要能看出主人的情緒;2、它們絕對不吃陌生人的食物,哪怕很餓很餓,主人不帶它們出去,它們寧可不排大小便,也不會隨便便溺,只會等著主人,不會要求主人3、因為它們走的路比一般狗狗要多,所以平均壽命低於普通狗狗,而且腿和胯關節都有勞損
  • 聊齋故事:妻子失蹤,三年後蛇攔路,俺要為母親報仇!
    好在沒過多久,來福的妻子便傳出有了身孕,倆人的關係這才得以緩和下來。隨著妻子的肚子越來越大,漸漸地快要走不動路了。而近段時間,妻子抽筋的厲害,為了給妻子補身子,來福便獨自跑去了山上,想抓一些野味燉給妻子喝。
  • 直播微視評:別讓「下車走兩步」寒了殘障人士的心
    近日,西安市民王先生投訴稱,他與身有殘疾的家人到但我想,景區治理遊客逃票,完全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比如,將身份證和殘疾人證進行綁定,再比如,利用網際網路+來解決假證問題,而不是使用「下車走兩步」這種冒犯殘障人士、無視遊客尊嚴的冰冷的方法。
  • 美國一養老院對殘障人士進行人體試驗
    亞太日報 京安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家養老院對殘障人士進行「奇怪的實驗」,並將他們當做實驗「人類豚鼠」。在該養老院死亡人數增加後,美國司法部於去年對該養老院(格倫伍德中心Glenwood Resource Center)進行調查。
  • ...機器人企業,Open Bionics讓每個殘障人士都有機會得到3D列印假肢
    在美國《機器人商業評論》(Robotics Business Review,簡稱 RBR)近日公布「RBR50 名單」,即RBR認為最值得關注、全球最有影響力的50 家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每年評選一輪,今年已是第六年。
  • 「紡織肌肉」服裝 或可輔助殘障人士行動
    一些身體有殘障的人需要穿上輔助器材來移動他們的四肢,但穿著這些器材往往看上去十分笨拙僵硬,很不美觀。
  • 合摩科技旗下小善科技執行副總裁:讓殘障不再是謀生之障
    「殘障者能做什麼工作呢?很多人一提到殘障者就業就想到盲人按摩職業,這說明社會上契合殘障者就業的崗位其實真的很少。哪怕有很多愛心企業願意僱傭殘障者,但是現有職位是很難適合殘障者的。特別是在農業和工業時代,這種體力活的崗位和就業的場地,對殘障者的先天缺陷來說其實不友好。
  • 瀋陽:猴年將至 俺老孫有禮了!(圖)
    俺頭戴「博士帽」,下巴長白須,是不是顯得特有「文化」呀,俺就是新來的「博士猴」——德氏長尾猴,下巴上的那一撮白毛是俺的標誌。  俺還叫白臀長尾猴、赤額長尾猴、白須長尾猴,非洲中部的溼地、竹林以及乾燥的山林裡面是俺的主要地盤。別看俺面相斯文,俺可老能爬樹了,就算是最敏捷的動物想捉到俺也沒那麼容易。  再看俺隔壁,它叫赤猴,那跑的,賊快!
  • 中外殘障藝術家帶來輪椅上的生命之舞,罕見病患者演繹生命的擁抱
    在首屆星空藝術節舉辦期間,記者發現,77劇場在很多細節方面都為殘障人士提供各種無障礙服務和幫助,比如出入劇場的無障礙坡道、無障礙衛生間、劇場前排特設輪椅使用觀眾專區、現場手語翻譯,以及很多現場志願者協助,給殘障人士帶來方便的同時,也讓所有人感到心靈的溫暖。
  • 中央有多愛東營,山東東營的超級中央企業製造業助經濟發展
    省內的煙臺、濰坊、東營等城市實力都很強。你知道嗎?東營也是一個中央企業聚集的城市,你知道東營的央企實力有多強嗎?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承擔C919大型客機和CR929寬體客機試飛任務,兼顧ARJ21支線客機試飛工作,建設有調整機庫、試驗試飛技術保障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