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竟有這種地方,與世隔絕500多萬年,大量生物無眼透明

2020-11-29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熟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人、動物甚至是植物都需要適量的陽光普照,這樣才能過維持生命茁壯成長。

然而,在地球上卻有這麼一個洞穴,洞穴裡面的動物在上百萬年間都無法與陽光接觸,他們有著與地球上其它生物所不同的身體結構,這個洞穴一度被人稱作「地球上的外星世界」。

距今500多萬年的奇怪洞穴,被人類發現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發明了一個又一個的先進設備,同時也掌握了許多自然規律,其中一些被大家所熟知的便是,人類和動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太陽,都需要充足的氧氣,都難以抵擋有毒氣體。

這些常識被人類當做真理記在心裡,直到1986年,一個名叫莫維爾的洞穴被發現,該洞穴裡的奇異物種,徹底打破了人類此前的認知。

據研究人員推算,這個伸手不見五指,常年不見天日的洞穴,大概已有500年的歷史了,由於洞口十分狹窄而又封閉,最終形成了一個相對與世隔絕的「外地球」環境。

莫維爾洞穴內空氣稀薄並含有有毒氣體

該洞穴發現於羅馬尼亞,當時原本是要在該地建設一個發電站的,結果在地形勘測的時候,卻意外發現了這個與世隔絕的洞穴。

洞穴很深,但由於洞口狹小,外面的陽光很難進入洞內。研究人員分析,該洞穴很有可能是在500萬年前由於外部原因,導致洞口塌方將洞穴裡面的生物全部封閉在了裡面。

對於這個尚無史料記載的洞穴,科考人員同樣不敢輕易進入其中。研究人員經過探測發現,洞穴內含有硫化氫等有毒氣體。同時,洞穴內的氧氣十分稀薄,人類如果不穿戴任何防護措施進入,將有去無回。

儘管已經過去幾十年的時間,但進入過莫維爾洞穴的人不足百人。

洞穴內多種生物的眼睛都已經蛻化不見了

最讓研究人員感到驚訝的是,在如此空氣稀薄並含有毒氣的洞穴中,竟然生存著有沒有眼睛的蜘蛛、蠕蟲、蠍子、蜈蚣、蚰蜒等生物。

這些生物的身體大都成白色,甚至白得透明,他們的眼睛都已經完全蛻化,在腦袋上已經找不到眼睛的痕跡了。

那麼這些洞穴中的生物是如何尋覓食物的呢?其實,這些沒有眼睛的昆蟲等生物,主要是靠著嗅覺來尋覓食物。他們大都到洞穴中一小塊有水的地方,捕食一些水中的微生物。在整個洞穴中,最為兇猛獨霸洞穴的就要數無眼蜈蚣了

洞穴中的困難,是否都已五毒不侵?

前文曾提到,這個叫莫維爾的洞穴中,含有硫化氫等有毒氣體,而且洞中還有超出外界幾倍的二氧化碳,氧氣含量比外面少很多。

然而,這些洞中的生物都已經靠自身的頑強體魄而逐漸適應了,它們即使吸入少量的氧氣也能正常維持生命。這些生物在吸入硫化氫的同時,能夠靠自身的機能將這些有毒氣體再通過身體排出。

相關焦點

  • 現實版「魔窟」,科學家在500萬年前洞穴,發現大量變異生物
    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莫過於隱藏在黑暗之中的洞穴系統,那裡有地下暗河、有瀑布、有可呼吸的空氣、但是一片黑暗、沒有光明,但那裡隱藏著我們未知的變異生物,它們異常兇猛...這就是探洞電影《魔窟》為我們呈現的場景,看了這部電影讓我對深邃的洞穴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 沙漠魚:與世隔絕了5萬年,世上僅存38條,現在怎樣了
    沙漠魚:與世隔絕了5萬年,世上僅存38條,現在怎樣了大自然廣袤無垠,物種也是非常豐富,有些是在多年前就滅絕的,也有許多傳承至今已經數萬年。科學家們越是探索,就越是感慨大自然的奧妙。這種魚生活在一個條件非常惡劣的沙洞中,這個洞穴經過科學家們研究推測出,這個魚的種族延續至今已經有近5萬年了。洞穴裡有水,但是相比正常的水域格外極端惡劣,不僅水的含氧量非常低,就連水溫都是目前已知的魚類中能承受的上線峰值。而且雖然魚的呼吸器官和我們不一樣,但是他們同樣需要氧氣,這就相當於我們去海拔高氧氣含量低的地方會有不良反應一樣,如果放別的魚進來這裡,多半是要死翹翹的。
  • 世上僅存38條的「沙漠魚」與世隔絕了5萬年,現在怎樣了
    世上僅存38條的「沙漠魚」與世隔絕了5萬年,現在怎樣了大自然廣袤無垠,物種也是非常豐富,有些是在多年前就滅絕的,也有許多傳承至今已經數萬年。科學家們越是探索,就越是感慨大自然的奧妙。這種魚生活在一個條件非常惡劣的沙洞中,這個洞穴經過科學家們研究推測出,這個魚的種族延續至今已經有近5萬年了。洞穴裡有水,但是相比正常的水域格外極端惡劣,不僅水的含氧量非常低,就連水溫都是目前已知的魚類中能承受的上線峰值。而且雖然魚的呼吸器官和我們不一樣,但是他們同樣需要氧氣,這就相當於我們去海拔高氧氣含量低的地方會有不良反應一樣,如果放別的魚進來這裡,多半是要死翹翹的。
  • 人類滅絕10種可能:地球每500萬年毀滅一次
    地球真的每500萬年毀滅一次嗎?  科學家們認為,「伽馬射線」每隔500萬年左右就會對地球生物造成一次致命的影響。如此計算,從地球上有生命誕生以來,「伽馬射線」爆發至少給地球生命帶來了1000次的災難性傷害。
  • 無眼大眼蜘蛛
    在夏威夷群島最古老的島嶼考艾島上,有幾個洞穴裡生活著地球上一種最罕見、最奇怪的蜘蛛。那天,我和大兒子海登瀏覽野生動物網站時,意外發現了它,我的興趣立刻被勾起來。
  • 500萬年來,地球上一共有過多少人類?聯合國公布權威數據
    截止2020年2月,地球上的人類已經突破77億,達到77.8億,而在70多年前,地球的總人口才20億,在短短的70年裡面就增長了57億,平均每年增長8000萬,相當於一個德國總人口,按照這種速度增長,科學家估計再過130年的時間,地球的總人口就可以超過地球的生態承載極限,什麼是生態承載極限
  • 恐龍時代的動物竟有青蛙,七千多萬年前,吃害蟲的青蛙吃恐龍
    恐龍時代的動物竟有青蛙,七千多萬年前,吃害蟲的青蛙吃恐龍。青蛙大多生活在鄉下的田野中,以捕食害蟲為生,但是誰也不知道在7000多萬年前,地球上便有了這種動物的存在,在當時它們叫做魔鬼蛙,體型十分大, 並且是以捕食恐龍為生,十分可怕。
  • 世界上最深的洞穴,六千年沒探明深度,生物猶如來自外星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木木,歡迎收看本期節目,在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有著很多自然形成的洞穴,今天小編要帶小夥伴們去看的這個洞穴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洞穴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洞穴了,它就是位於美國肯塔基州中部猛獁國家公園的「猛獁洞穴」
  • 世界上有與世隔絕的地方嗎 可以想獨自一人生活?
    想畢大家應該還沒忘記初中學的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吧,其中有這樣的描寫:「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持續500萬年的雨,導致一半生物滅絕
    筆者-小文每到四月份,我國的南方地區就會進入「雨季」,大大小小的雨會伴隨著我們每天的日常,但中國的南方並不是地球上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在地球上,有一個名為乞拉朋齊的地方,這裡的年降雨量可以達到2萬毫升,一年265天幾乎都在不停地下雨,因此乞拉朋齊也被人們稱作是「雨極」。下雨是地球水循環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地球雖然被超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水所覆蓋著,但水資源的分配卻極不平衡,如果沒有水循環系統,地球的內陸將會變得更加乾旱。
  • 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徹底改變了地球的生態,未來有可能再次出現
    ,而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是五次大滅絕中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導致地球上96%的生物滅絕,差點讓地球生物徹底終結。也就是說,當時的地球只有一塊大陸地,它還沒有分裂為七大板塊。在這個超級大陸的外圍就是廣闊的海洋面積,一個沒有分裂的盤古大陸,對於當時的地球生態來說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消息。由於陸地都拼在一塊,海洋中的水汽基本只能擴散到沿海的陸地上,而陸地的深處則無法得到大量的水汽。要知道,即使是現在的七大板塊陸地上,遠離海洋的地方仍然是少雨乾旱,更不要說一個整體的盤古大陸了。
  • 500萬年來,地球上一共有過多少人類?聯合國公布權威數據,令人震撼
    截止2020年2月,地球上的人類已經突破77億,達到77.8億,而在70多年前,地球的總人口才20億,在短短的70年裡面就增長了57億,平均每年增長8000萬,相當於一個德國總人口,按照這種速度增長,科學家估計再過130年的時間,地球的總人口就可以超過地球的生態承載極限,什麼是生態承載極限?
  • 世界上最神秘的部落,與世隔絕6萬年,外人一旦接近必死無疑!
    生活在當下的我們,科技如此發達,和之前任何時間相比人類都要更加的自由,因此我們也能去到全世界幾乎任何地方去欣賞那些神奇的東西。但有些地方,普通人們根本無法進入,歷來圍繞著它們的儘是種種神秘的傳聞和無法解釋的現象。
  • 與世隔絕?盤點地球上存在著的9個最為孤立的人類社區
    或許有許多人會幻想能夠生活在所謂的「世外桃源」裡邊,但通常情況下,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可能並不適合在大社會環境裡生存的人們。因為,它們往往會缺少大多數人所習慣的常規事物。更為重要的是,與世隔絕的地方很可能不會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發展,它們很可能會以野蠻的方式存在,甚至成為一個墮落之地。
  •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形成時間大約在500萬年內!
    一個地球的形成又需要多久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終於有了眉目!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些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塵埃的歷史揭示了地球的前身——原地球的形成速度比之前認為的要快得多。 對這種隕石塵埃的分析表明,原地球在大約500萬年內形成,這在天文學上是非常快的。
  • 與世隔絕6萬年,全球一度僅剩35條的魔鱂,現在怎樣了?
    極度乾旱的沙漠被認為是生命的禁地,因為絕大多數地球生命都離不開水。但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中,仍然存在生命,甚至包括魚。美國的死亡谷國家公園是該國最熱、最乾旱的國家公園,這裡曾經記錄到的最高溫度將近57攝氏度,最乾旱的惡水盆地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8毫米。但就是在這種地方,生活著一種十分罕見的魚類——魔鱂,這是一種沙漠魚。
  • 地球上與世隔絕的外星世界——索科特拉島
    地球上與世隔絕的外星世界——索科特拉島當文化和科技不斷的發展,人們開始仰望星空,嚮往宇宙,憧憬外星世界的時候,各種的科幻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就開始不斷的出現,在科學基礎上,通過發散性的思維和極致的想像力引領人們走進宇宙太空,走進外星世界。
  • 140年後的地球可能很熱,但阻擋不了500萬年後地球進入冰川時代
    事實上,上一次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這麼高的時候,北極地區成了棕櫚樹和鱷魚的家園。也就是說,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幅度增加,全球變暖的速度隨之也超出了預期。全球變暖將會給地球帶來巨大的影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會導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這會殺死大量微生物。
  • 全球唯一與世隔絕5萬年的魚,僅剩38條,還差點被醉鬼連鍋端了!
    魔鱂的演化魔鬼洞形成已經超過50萬年,但魔鱂是5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即將結束時來到這個洞中的,與世隔絕的5萬年,足以讓一個物種演化出亞種,而且魔鱂屬於沙漠魚的一種,這種魚類適應性非常強,特別是其孵化後的成長非常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
  • 5500萬年前,一場火山噴發摧毀大量生物,如今人類在重蹈覆轍
    不過,除了我們熟知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之外,地球上發生過的小型生物滅絕事件也有很多,前段時間,研究者就對一場發生於5500萬年前的滅絕事件,進行了調查研究。5500萬年前的生物大滅絕5500萬年前,恐龍已經徹底成為歷史,在經過數百萬年的恢復後,地球也開始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不過好景不長,一場新的災難也開始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