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支持藍牙 5.1 的平臺進行精確的資產跟蹤和室內定位 - 第 1 部分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使用支持藍牙 5.1 的平臺進行精確的資產跟蹤和室內定位 - 第 1 部分

肖冰 發表於 2019-08-09 10:30:09

RF 測向技術

基於 RSSI 的射頻 (RF) 測向功能可以按照信號強度提供距離估算。通過從不同點進行多次距離測量,可以達到更高的精度。RSSI 的一大關鍵優勢是每部設備只需要一個天線,從而避免了天線陣列的複雜性、成本和尺寸問題。該技術的不足之處在於缺乏精度,其精度僅為 3 m - 5 m。

第二種常見的測向技術稱為「到達時間」(ToA),也就是無線電信號從單個發射器到單個遠程接收器的行程時間。這種方法同樣只要求每部設備一個天線,但不足之處是要求每部設備都搭載高精度的同步時鐘。ToA 系統的定位精度可以接近 1 m。

隨著藍牙 5.1 規範的發布,藍牙技術聯盟 (SIG) 決定支持基於 AoA 和 AoD 的第三種測向技術。

使用 AoA 方法,接收設備可以跟蹤單獨對象的到達角,而使用 AoD 方法,接收設備可以使用來自多個信標的角度及其位置,計算自身在空間中的位置(圖 1)。

圖 1:在 AoA 測向方法(左)中,資產將其位置廣播 (TX) 至 AoA 定位器,再由定位器測量信號的到達角。使用 AoD 方法(右),信標發射 AoD 信息,行動裝置則接收 (RX) 信標信號並計算位置。在這兩種情況下,接收設備都需要計算能力,以便計算發射器的方向。(圖片來源:Silicon Labs)

之所以決定在藍牙 5.1 中增加測向功能,部分原因是受到一些創業公司的影響,他們已經為低功耗藍牙 (BLE) 產品提供了專有的 AoA 和 AoD 解決方案。藉助藍牙 5.1,開發人員能夠通過核心規範更新,更容易地從 BLE 數據包提取「IQ」信號數據(同相和正交相位信息),從而更輕鬆地利用 RF 測向功能。這又讓開發人員能夠更輕鬆地實現定位服務應用。

例如,AoA 方法適合跟蹤發射 BLE 的收發器。收發器使用一個天線發送支持測向的數據包,由多天線「定位器」接收數據包。定位器對來自信號數據包的 IQ 數據進行採樣,同時在陣列中的每個有源天線之間切換,這樣它可以檢測信號的相差,這種相差是由於陣列中的每個天線與單一信號發射天線的距離差異導致的。然後,定位引擎利用相差信息來確定接收信號的角度,再確定發射器的方向(圖 2)。

圖 2:如果已知每個天線上的信號相位 (θ)、波長 (λ) 以及相鄰天線間的距離 (d),則可計算無線電信號的到達角。(圖片來源:藍牙 SIG)

若將來自兩個或更多定位器的計算信號方向相結合,便可確定發射器位置(圖 3)。

圖 3:通過計算兩個固定定位器的信號 AoA,可在三個維度上計算發射資產的位置。如果已知定位器的絕對坐標,還可計算發射資產的絕對坐標。(圖片來源:Silicon Labs)

對於 AoD 方法,情況正好相反。在這種場景中,帶有天線陣列的設備通過每個天線發送信號。當來自陣列中天線的每個信號數據包到達接收器的單個天線時,由於信號從發射器傳輸的距離不同,它相對於前一個信號存在相移(圖 4)。

圖 4:使用 AoD 方法,當來自陣列中天線的每個信號數據包到達接收器的單個天線時,由於信號從發射器傳輸的距離不同,它相對於前一個信號存在相移。(圖片來源:藍牙 SIG)

接收設備的天線從信號數據包提取 IQ 樣本,並將其轉發至定位引擎,然後定位引擎使用數據來確定接收信號的角度,再確定發射器的方向。此系統適合室內導航等應用,其中的發射器是固定的參考點,而接收器可能是消費者的智慧型手機。

藍牙 5.1 更新

藍牙 5.1 要求更改 RF 軟體協議(或「堆棧」),還需要一些硬體(無線電)增強功能,這要取決於晶片製造商。首先,經過修訂的協議為任何用於測向的藍牙數據包添加了固定頻率擴展信號 (CTE)。(數據包沒有通過其他方式修改,因而可用於標準 BLE 通信。)

CTE 是一種沒有經過調製的信號,以藍牙載波頻率加上 250 kHz 的頻率發送(使用 BLE 的更高吞吐量模式時,則加上 500 kHz),持續 16 至 160 µs。該信號包括一個由 1 組成的「未白化」序列,傳輸時間足夠長,讓接收器能夠提取 IQ 數據,而不會對調製產生幹擾效果。由於 CTE 信號在最後發射,因此數據包的循環冗餘校驗 (CRC) 不受影響。

規範的第二個重要新增功能可讓開發人員更簡單地配置協議,以便執行 IQ 採樣。這種配置包括設置採樣定時和天線切換,這對於位置估算的精度至關重要。

雖然可以使用不同的 IQ 採樣定時配置,但通常情況下,在每個天線的參考周期內,每隔 1 或 2 µs 記錄一個 IQ 樣本,結果記錄在 BLE SoC 的隨機存取存儲器 (RAM) 中。接收信號的相位會發生變化,因為它是由陣列中的不同天線採樣的,如圖 5 所示。[1]

圖 5:來自單個發射器的信號在到達不同距離外的天線時呈現不同的相位。(圖片來源:藍牙 SIG)

記錄 IQ 樣本只是構建定位服務應用的第一步。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開發人員必須為應用中的定位器和信標設計或選擇最佳天線陣列,還必須掌握執行測向計算所需的複雜算法。

計算信號方向

用於測向的天線陣列通常分為三個陣列類型:均勻直線陣列 (ULA)、均勻矩形陣列 (URA) 和均勻圓形陣列 (UCA)。顧名思義,直線陣列是一維的,而矩形陣列和圓形陣列是二維的。ULA 最容易設計和實現,但其缺陷是必須假定所跟蹤的設備始終在同一平面上移動,才能計算方位角。否則,精度就會受到影響。URA 和 UCA 則能夠可靠地測量方位角和仰角(圖 6)。

圖 6:AoA 和 AoD 測向技術需要天線陣列,常見形式包括直線、矩形和圓形陣列。雖然每種類型的陣列都可以獲取關於仰角和方位角的信息,但矩形和圓形陣列提供的方位數據更加可靠。(圖片來源:Silicon Labs)

設計用於測向的天線陣列並不簡單。例如,當天線放置在陣列中時,它們會通過互耦,幹擾彼此的響應。為了考慮這些影響,估算算法通常需要預定義的陣列響應。例如,一種流行的商用算法在數學上假定陣列是由兩個相同的子陣列形成的。幸運的是,對於那些缺乏天線專業知識的人員,可以使用具有指定特徵的商用天線陣列產品。

有效的天線陣列可確保收集到精確的 IQ 樣本。但是,原始數據不足以確定信號方向;這些數據必須進行處理,充分考慮多路徑接收、信號極化和傳播延遲、噪聲和抖動。

由於 RF 測向並非新學科,因而已經有了一些成熟的數學方法,能夠基於在實際應用中獲取的 IQ 樣本來估算到達角。問題的定義,即估算發射(窄帶)信號到達接收陣列的到達角(出發角的計算也類似)非常簡單,但解算它所需的數學計算卻不那麼簡單。

基本來說,假定陣列中的每個天線有一組 IQ 樣本數據,商用算法首先按照以下公式(假定信號存在相移,而且是縮放的正弦窄帶信號)來計算數據矢量「x」:

 公式 1

其中「a」是天線陣列的數學模型(「導向矢量」),

「s」是傳入信號,「n」是噪聲項。

然後使用 x 和以下公式來生成 IQ 樣本協方差矩陣「Rxx」:

 公式 2

這個樣本協方差矩陣隨後用作主要估算器算法的輸入。用於頻率估算和無線電測向的最流行且經過驗證的算法之一,便是多重信號分類 (MUSIC)。從技術角度講,MUSIC 利用協方差矩陣的特徵向量分解和本徵值,基於信號和噪聲子空間的屬性來估算 AoA。

使用的公式是:

 公式 3

其中「A」是包含本徵值的對角矩陣,「V」是包含相應特徵向量的矩陣。

一旦 V 隔離,即可在公式中使用它來生成偽譜,峰值出現在接收信號的到達角(公式 4):

 公式 4

產生的頻譜如下所示,峰值出現在傳輸信號到達的方向(圖 7)。[2]

圖 7:MUSIC 算法使用 IQ 樣本生成具有峰值的功率偽譜,從而找到發射設備的位置。本例顯示了一個 2-D 偽譜,其中的發射設備位於 50 度方位角和 45 度仰角。(圖片來源:Silicon Labs)

運行測向算法的計算量很大,需要足夠的 RAM 和快閃記憶體容量。

具有相應資源的商用藍牙 5.1 產品已經上市。例如,Dialog Semiconductor 提供 DA14691 藍牙 5 LE SoC,適用於定位服務應用。該晶片採用 Arm® Cortex®-M33 微處理器,提供 512 KB 的 RAM。Silicon Labs 發布了 EFR32BG13 BLE SoC 的藍牙 5.1 堆棧,該晶片採用 Arm Cortex-M4 微處理器,提供 64 KB 的 RAM 和 512 KB 快閃記憶體。

Nordic Semiconductor 則更進一步,他們發布了全新「測向」硬體 nRF52811。這款 BLE SoC 可以兼容藍牙 5.1,集成了 Arm Cortex M4 微處理器,並結合了來自 Nordic 的高端 nRF52840 無線 SoC 的多協議無線電。該晶片提供 192 KB 的快閃記憶體和 24 KB 的 RAM。

本系列文章的第 2 部分將解釋如何使用基於這些 SoC 和堆棧的開發平臺(結合其他組件,包括天線陣列、輔助微處理器和相關存儲器,以及「定位引擎」固件),來實現定位服務應用,例如資產跟蹤和 IPS。

總結

憑藉藍牙 5.1 近期採用的核心規範增強功能,用戶能夠更輕鬆地獲取 IQ 數據。這些數據可用於饋送 RF 測向算法,從而計算藍牙無線電發射的 AoA 或 AoD,然後利用這些信息,在兩個或三個維度上估算發射器的位置。

雖然這些算法可為資產跟蹤和 IPS 等實際定位服務應用奠定基礎,但它們的精度要依賴於設計合理的天線陣列和經過驗證的 RF 測向算法,還必須有足夠的處理器和存儲器資源來執行複雜的計算。

在本系列文章的第 2 部分,我們將論述,雖然開發並不簡單,但隨著商用藍牙 5.1 測向平臺、天線陣列和定位引擎固件的推出,設計人員能夠更簡單地開始構建釐米級精度的定位服務應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藍牙信標如何在室內導航和資產定位中應用?
    信標或藍牙標籤,使用藍牙來傳達位置信息。藍牙技術的優勢在室內定位的解決方案中, WiFi,UWB,BLE和類似的有源RFID解決方案都可以實行定位,然而,他們並不是一樣的。UWB和諸如ZigBee的協議比較準確。它們也非常昂貴,使得它們對於一般業務所有者或用戶來說是不可行的。 WiFi和有源RFID也依賴昂貴的基礎設施。
  • 藍牙5.1時代即將到來,「釐米級」定位如何實現的?
    當然,藍牙產品最大的市場還是在音頻和娛樂市場,但是隨著藍牙5.0標準的推出,以及mesh功能的加入,藍牙技術在智能樓宇和智能工廠等新興領域也得到了不少的發展。根據高力得到的數據顯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樓宇開始部署藍牙的解決方案,以用於資產跟蹤、人員跟蹤、導航和空間利用,藍牙定位服務呈現快速增長。預計到2022年,僅基於定位服務的藍牙出貨量便將會達到4億。
  • rfid室內人員定位系統解決方案
    部分無線路由器支持wifi掃描功能,可以獲取wifi標籤的MAC地址,wifi標籤定義的其他功能就不支持了。比如無線傳感、按鈕呼叫、低電告警等。這些是非標準協議,標準化的路由器不支持非標協議.  2)wifi標籤功耗較大,連續發射電流在200ma以上,電池壽命限制了wifi定位標籤的推廣使用。  3)wifi標籤成本相對較高,不利於大幅度推廣商用。
  • 常見幾種室內定位系統與原理概述
    部分無線路由器支持wifi掃描功能,可以獲取wifi標籤的MAC地址,wifi標籤定義的其他功能就不支持了。比如無線傳感、按鈕呼叫、低電告警等。這些是非標準協議,標準化的路由器不支持非標協議.  2)wifi標籤功耗較大,連續發射電流在200ma以上,電池壽命限制了wifi定位標籤的推廣使用。  3)wifi標籤成本相對較高,不利於大幅度推廣商用。
  • 廣州移動成功試點5G室分融合藍牙5.1亞米級定位系統
    2020年11月,獲得廣州市工信局授牌的廣州移動5G應用創新中心,基於實驗室的5G創新應用公共服務平臺,在2020年12月聯合京信網絡和清研訊科實現業界首個5G雲小站融合藍牙5.1的室內亞米級定位系統。
  • 室內定位精度 計算機視覺_視覺定位的精度 - CSDN
    GPS系統包括三大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衛星不間斷地發送自身的星曆參數和時間信息用戶接收到這些信息後經過計算求出接收機的三維位置三維方向以及運動速度和時間信息。
  • 新一代GNSS定位方案有望用於穿戴設備和資產追蹤應用
    、動物、資產、車輛等進行追蹤定位,這些設備為人們的安全出行、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便利。部分穿戴設備和資產追蹤的信號採集頻次2 u-blox M10平臺的亮點u-blox的第10代GNSS產品u-blox M10可以滿足上述應用需求: 能同時跟蹤多達4個 GNSS 星座的衛星信號,在深度城市峽谷等充滿挑戰性的環境中也輕鬆實現精準定位。
  • 藍牙5.1全新測向功能為IoT提供商提高3倍定位精確度
    -新的Silicon Labs解決方案為資產跟蹤、室內定位和移動定位服務提供1米以內的定位精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3/398531.htm
  • 藍牙5.1標準公布:位置跟蹤精度提升至釐米級別
    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29日 消息:近日,藍牙技術聯盟正式公布了藍牙5. 1 標準,並已經向開發者開放。其中新標準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將其位置跟蹤的精度提升到釐米級別,以取代WiFi輔助定位的角色。
  • 利用手機攝像頭進行室內定位:誤差小於1米
    在室外,智慧型手機靠GPS傳感器定位,但是到了室內手機就接收不到GPS信號了。不過現在一種新技術可以利用設備內置的攝像頭來進行室內定位修正,修正後的精度可達1米之內。這項新技術可促進新型應用的誕生,對於Google Glass這類的可穿戴技術尤其有價值。
  • 室內定位系列報告之一:前景篇
    除商業場館外,室內定位方案提供商對礦井、寫字樓、工廠、監獄等行業客戶亦採用B2B項目模式,提供人員、資產、存貨、WIP(中間件,Work in Progress)的追蹤管理解決方案及數據分析服務,以確保人員和資產安全,定位並解決運營效率瓶頸。
  • 藍牙LE 5.1終端普及將至,手機廠商生態圈會是「尋向」破局關鍵?
    此外,低功耗藍牙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高普及率,也使得可穿戴設備能夠藉助低功耗藍牙的連接與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進行數據交互。」尋向功能不但能夠滿足這一需求,而且還能為藍牙定位系統帶來新的可能性。」而定位功能與可穿戴設備也同樣十分匹配,無論是尋找丟失的TWS耳機、還是用智能手錶獲知自己所處室內方位,都能夠起到革命性的體驗提升。事實上,在藍牙5.1以前,藍牙也有定位的應用。其採用的方法是根據藍牙接收信號強度RSSI來判斷設備的遠近,需要至少三個設備一同參與。
  • 基於RFID技術的室內定位方法簡述
    同時,伴隨著5G技術的發展,新的編碼方式、波束賦形、大規模天線陣列、毫米波頻譜等為高精度距離測量提供技術支持。因此,室內定位的研究成為無線傳感器網絡服務的一個重要分支。通常用於室內定位研究的傳感器包括:Wi-Fi、藍牙、RFID、紅外、ZigBee等。本文我們將以RFID技術為藍本,向大家介紹室內定位原理。
  • 本期我們不妨來聊一聊UWB室內無線定位技術
    利用無線通信和參數測量確定移動終端位置,而定位信息又可以用來支持位置業務和優化網絡管理,提高位置服務質量和網絡性能。所以,在各種不同的無線網絡中快速、準確、穩定地獲取移動位置信息的定位技術及其定位系統已經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
  • 為什麼開發板不能在室內使用GPS定位?
    以最簡單的幾何來說,兩點確定一條線,三個點確定一個面;那麼逆推一下,就是三個點確定一個位置(基站定位的原理);四個點確定精確位置(含高程)。GPS晶片收到不同衛星的數據後,進行解算,就能得到當前接收器在地球的絕對位置了。
  • 深度分析:高精度定位服務的重要性以及價值
    特別的,數據採集受環境影響比較大,尤其對於人員定位,由於環境變化較大,定位漂移現象尤其嚴重。  藍牙技術(精度低,功耗高)  藍牙信標技術目前部署的也比較多,也是相對比較成熟的技術。藍牙跟WiFi的區別不是太大,精度會比WiFi稍微高一點(3-5m)。
  • 不同於北鬥、GPS,解析室內定位背後的微慣導技術
    國外的代表公司有Honeywell、SEER Technology,產品的定位精度基本上為2%-5%,也就是說用戶行走1km,位置誤差為20米,這是無法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的,會延誤逃生、救援等和位置精度密切相關的應急任務,整個產品沒有達到真正實戰的技術指標。因此這部分產品也因技術不成熟而未能打開市場。國內也有幾家公司在做,如微邁森,和筆者所在的格納微科技等。
  • 基於射頻無線電力傳輸供電的無電池資產跟蹤模塊的先進監控系統
    編者按:涉及精準定位和運輸數據的資產跟蹤模塊,非常適合組建無電池節點的無線傳感器網絡(WSN)。無電池的網絡節點幾乎可以部署在任何環境中,對維護工作的需求很少甚至沒有。
  • 高效低成本的室內外精確定位和AR導航已經到來
    商湯科技SenseMARS火星混合現實平臺,以更低成本、更易普及的AI視覺技術為核心,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實現室內外精準定位和AR導航。商湯SenseMARS火星混合現實平臺由浙江大學-商湯科技三維視覺聯合實驗室與商湯產品團隊聯合打造,具備專業級高精度三維數位化地圖構建、跨平臺和終端的空間感知計算、全場域釐米級的端雲協同定位等空間定位和構建能力,並可支持Android/iOS/Web/小程序等系統平臺,以及手機、平板電腦、AR/MR眼鏡等多種終端設備,從而實現室內、室外等不同場景的AR/MR特效、導航和導覽等功能。
  • 研究人員開發出利用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的室內定位技術,誤差小於1米
    不過現在一種新技術可以利用設備內置的攝像頭來進行室內定位修正,修正後的精度可達1米之內。這項新技術可促進新型應用的誕生,對於Google Glass這類的可穿戴技術尤其有價值。 這項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發技術可利用設備攝像頭拍攝的照片來計算出設備的位置和方向。不過前提是需要有建築物內部的全景圖庫(跟Google的街景圖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