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領導考察調研朗誠科技

2020-11-30 儀器信息網

2016108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派出由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姜軍成帶隊的考察團一行考察調研朗誠科技。朗誠科技總裁朱偉勝攜朗誠海洋技術事業部及朗誠化學分析技術事業部主要負責人熱情接待了姜軍成副站長一行。


朗誠公司向姜軍成副站長一行著重介紹了創新的朗誠陸源入海汙染物在線監測系統的概況、創新點、可視化產品和系統應用案例。朗誠還向來賓介紹了全新推出的WetChem系列全自動在線間斷化學分析儀、中央控制系統MoniEye和採配水系統SmarTaker。朗誠在線WetChem系列儀器的推出是在線化學分析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對傳統在線化學分析技術的革命性顛覆,代表了當前國際最高水平。朗誠公司創新性地將全自動間斷化學分析技術應用於在線監測,真正實現了水質在線化學分析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批量化,將大大提高在線監測技術水平和監測效率。

 

姜軍成副站長一行還參觀了朗誠分析測試中心實驗室、朗誠海洋在線監測維護校準實驗室、朗誠海洋與環境技術研發中心及朗誠科技大鵬新區海洋生物產業園廠房。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與濱州籤訂市海洋預報臺共建協議
    齊魯網濱州8月21日訊 8月19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黨委書記、副局長郭明克帶領海洋預報減災處、政策法規和規劃處、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負責同志來我市調研海洋預報臺建設情況,先後到濱州港、濱州貝殼堤島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市海洋與漁業綜合管理中心實地查看了海洋預報驗潮井
  •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5月6日啟動赤潮災害四級響應
    新華社青島5月6日電(記者 張旭東)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6日通報,北海分局正繼續對山東日照附近海域的赤潮進行衛星遙感、船舶監測和漂移預報,並根據相關災害預案啟動了赤潮災害四級應急響應。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5日衛星遙感監視結果顯示,日照以東黃海海域仍存在水色異常區(119°34′E-120°1′E,34°57′N-35°19′N),面積約604平方公裡,較前日持平。
  •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014年度擬錄用人員公示
    根據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的有關規定,經筆試、面試、體檢、考察等程序,經研究,擬錄用周文杰等76名同志(名單見附件),現予以公示。  公示期間,如有問題,請向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人事處反映。
  • 國家海洋局逐個排查海冰涉及海域的252個海島
    新華網青島1月21日電(記者徐冰、張旭東)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介紹,根據國家海洋局緊急部署,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1日開始對被海冰圍困的遼寧省菊花島實行現場監測分析和重點預報服務,並開始對海冰涉及海域的252個有居民的海島進行逐個排查。
  • 國家海洋局:黃海海域赤潮已經進入消退期
    新華社青島5月8日電(記者 張旭東)記者8日從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了解到,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3日至7日持續對黃海海域赤潮進行衛星遙感、航空監測、船舶監測和漂移預報,目前赤潮已經進入消退期。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綜合衛星、飛機和船舶赤潮監視監測結果,6日至7日,山東日照以東黃海海域仍存在赤潮區,但已經進入消退期。
  • 2016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招聘6人公告(青島)
    2016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招聘6人公告(青島) 2016-11-05 10:30:01|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國家海洋局:840平方公裡一類海水變劣四類
    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崔文林說,根據海洋功能區劃,發生事故海域屬於石油勘探區,不屬於養殖、旅遊區等環境敏感區,而且離周邊環境區也較遠。截至目前,在周邊海域的浴場和養殖區沒有發現來自蓬萊19—3油田的油汙。  經回收後海面已無明顯漂油  此次溢油事故實際上是由油田B平臺和C平臺發生的兩次溢油所導致。
  • 國家海洋局首次開展海水樣品現場比對測試
    近日,由國家海洋局生態環境保護司主辦、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承辦、北海監測中心協辦的全國首次海水樣品現場比對測試在青島舉行。來自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海區監測中心、沿海各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20家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在海洋一所調研時強調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在海洋一所調研時強調發揮優勢 保持健康持續發展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21 15:56 來源: 海洋局網站11月20日,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連增一行到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進行工作調研,調研考察了該所位於鰲山衛藍色矽谷核心區的新所區工程進展情況。
  •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發布風暴潮、海浪藍色警報
    央廣網青島11月17日消息(記者王偉)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17日發布風暴潮Ⅳ級警報(藍色)。受溫帶氣旋和冷空氣共同影響,預計11月18日上午至19日早晨,渤海灣和遼東半島南部沿岸將分別出現50-120cm和30-90cm的風暴增水。
  • 海洋局啟動冬季海冰災害現場調查
    自1月21日起,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已派出減災中心、北海分局等單位組成的調查組赴盤錦、錦州、營口、大連等地開展災害現場調查。調查組就致災致損原因、災害影響情況、精細化預警報服務需求等內容開展了調研。截至目前,各地海冰冰情比較平穩,尚未出現明顯的災害損失情況。下周,隨著冰情進一步發展,預報減災司將組織相關單位充分運用船舶、無人機、車載雷達等多種手段繼續開展海冰觀測。
  • 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座底式海洋環境在線觀測系統採購項目...
    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座底式海洋環境在線觀測系統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座底式海洋環境在線觀測系統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專用設備/海洋儀器設備/海洋綜合觀測平臺 採購單位 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
  • 市計生協領導蒞臨北侖考察調研
    市計生協領導蒞臨北侖考察調研6月16日上午,寧波市政協副主席、市計生協會長張明華帶隊來到北侖區開展計生協工作考察調研。市衛健委副主任、市計生協副會長陳月芳,市計生協秘書長傅靜君等參與調研。北侖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計生協會長劉文科等陪同調研。
  • 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開展質量工作紀實
    原標題: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小覷 「人、機、料、法、環」,全程把好關 應對天津港爆炸事故監測只是北海監測中心海洋環境監測眾多任務中的一個,是工作的一個縮影。 北海監測中心質量負責人張友篪告訴記者,不管是突發事件的應急監測,還是日常監測,北海監測中心必須做到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嚴格把控。 人,是指所有參與監測人員必須是合格人員、持證上崗。機,是指儀器、設備必須經過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或校準。料,是指樣品採集、運輸、儲存,添加的試劑等必須符合相關要求。法,是指正確的樣品採集方法、實驗室分析方法等。
  • 全區高校分管意識形態領導調研考察廣西雲
    全區高校分管意識形態領導調研考察廣西雲 【時間:2020年11月19日】【來源:廣西日報】【作者:劉琴】【編輯:鄧達】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劉琴)11月18日下午,在南寧參加2020年全區高校分管校領導意識形態和新聞媒介素養專題研修班的80多名學員到廣西日報傳媒集團調研考察廣西雲建設
  • 關於《山東焦化北海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氧化鋁赤泥生產人造石材項目...
    《山東焦化北海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氧化鋁赤泥生產人造石材項目填海工程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已通過專家評審。根據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核准程序的有關規定,現將報告書簡本及評審會專家個人意見予以公示。   公示期自2014年1月7日至2014年1月13日(5個工作日)。
  • 國家海洋局:「向陽紅03」正式下水 將建1.2萬噸破冰船
    據《人民日報》8月6日報導,7月31日,國家海洋調查船隊之一的「向陽紅03」船在武漢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二號碼頭正式下水。該船是目前我國裝備最先進的科考船,也是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首艘綜合性、大噸位科考船。。該船採用全迴轉式電力推進、具備動力定位功能、裝備甲板調查作業設施。與此同時,國家海洋局透露,我國新建南極破冰船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剛剛獲得國家批准。
  • 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籤約儀式舉行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林山青,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工作小組成員、原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長曲探宙,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張全,閔行區區委書記朱芝松,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總督學平輝;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家彪,副所長鄭玉龍、黃大吉,紀委書記王小波,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總工黎明碧;上海交大黨委書記姜斯憲,校長、黨委副書記
  • 國家工信部領導調研大族粵銘集團
    這些年,我國一直致力於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於是2016全國兩會上提出的「供給側改革」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當國家經濟重點放在企業身上的時候,「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