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海冰情況比常年同期偏輕」--國家海洋局海冰觀測隨船記
新華社瀋陽1月18日電 題:「今年海冰情況比常年同期偏輕」——國家海洋局海冰觀測隨船記 新華社記者 白湧泉 北緯40度18分31秒,東經122度4分53秒。這裡位於中國最北海域與我國冬季海水溫度最低的海域,同時也是每年冬季我國海冰冰情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遼東灣營口港鮁魚圈港區。 18日9時,「中國海警1411」船在寒冷的大風中從這裡駛出,15分鐘後駛離港池,進入遼東灣,繼續開展為期10天的海冰船舶觀測。
-
遼東灣超過70%海域被海冰覆蓋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今年首個海冰...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受到冷空氣影響,渤海遼東灣海域浮冰外緣線1日達到79海裡。國家海洋預報臺1日下午將海冰預警級別升級為黃色。這是我國今年發布的首個海冰黃色預警。 國家海洋預報臺監測分析指出,由於上一次寒潮過程使我國北部海區水溫大幅下降,加之本次冷空氣過程中的風向有利於海冰的漂移擴散,連日來渤海黃海海冰範圍持續增長,自1月30日起,國家海洋預報臺再次發布了遼東灣海冰藍色警報。
-
國家海洋局啟動應急響應
《南方都市報》供圖 據新華社瀋陽1月22日電(記者 王振宏 任勇)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宏22日在遼寧省興城市召開的國家海冰災害防禦工作領導小組現場工作會議上表示,鑑於渤海、黃海海域出現了近30年同期最為嚴重的海冰災害,國家海洋局已啟動應急響應,進一步加強觀測預警,全力防抗寒潮帶來的海冰災害。
-
黃海北部海域海冰調查現場採錄
為給海冰預報提供翔實有效的觀測數據,確保海冰預報的及時發送,向地方政府提供海冰應急決策依據,國家海洋局1月下旬至2《中國海洋報》記者跟隨海冰調查隊,一路在山東、河北、天津、遼寧沿岸部分海域採訪,記錄了一線人員爬冰臥雪觀測海冰的歷程,以及海冰預警報信息背後的奉獻與堅守。
-
國家海洋局公布實施《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全文)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經國務院批准,《全國海島保護規劃》19日由國家海洋局正式公布實施。全文如下: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前 言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島眾多。已經建立涉及海島的自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共57個,含805個海島,其中海洋自然保護區48個,含524個海島;海洋特別保護區9個,含281個海島。針對生態破壞嚴重的海島,開展了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工作,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封島育林」、「封島護養」工程已取得一定成效。我國海島經濟社會發展特徵明顯。一是人口總量少,分布集中。
-
海洋局預報減災司赴興城調查海冰 今年海冰密度大
中國網1月7日訊(記者 陳勵 鄭程)1月7日凌晨,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司長王鋒率領記者抵達遼寧興城在考察中,王鋒司長強調,遼東灣海域冬季海冰密度較大,加之今年寒冷天氣的影響,初冰期早於往年。 今年,葫蘆島一帶冰情以冰皮為主,沒有大的浮冰塊,同時,葫蘆島地區也有著豐富的應對海冰的經驗, 其負責人表示,面對海冰災情決不掉以輕心,嚴密關注沿海區域的各種冰情變化,積極做好海冰預報和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儘快建設菊花島海冰監測站。
-
海洋局啟動冬季海冰災害現場調查
受近期持續低溫天氣影響,我國黃渤海海域海冰冰情持續發展。根據1月24日衛星遙感影像,遼東灣最大浮冰外緣線55海裡,距發布海冰藍色預警級別60海裡還差5海裡。渤海灣最大浮冰外緣線7海裡,萊州灣3海裡,黃海北部17海裡,可監測海域發現海冰總面積約23482平方公裡。
-
海洋局關於印發《省級海島保護規劃
第二條 省級海島保護規劃的編制、評審、審查、批准和修編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省級海島保護規劃,包括省域海島保護規劃和直轄市海島保護專項規劃。 第三條 國家海洋局負責指導、協調和監督省級海島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
海冰凍結山東沿海 國家海洋局提醒做好防冰防災工作
中廣網海南1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0時12分報導,國家海洋預報臺昨天下午發布冰情警報:未來一周渤海遼東灣浮冰範圍將達到80~90海裡,最大冰厚40釐米;對港口設施、海上運輸和生產作業有嚴重影響。國家海洋局提醒有關部門做好防冰防災工作。詳細情況連線記者汪群均了解。
-
國家海洋局:黃海海域赤潮已經進入消退期
新華社青島5月8日電(記者 張旭東)記者8日從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了解到,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3日至7日持續對黃海海域赤潮進行衛星遙感、航空監測、船舶監測和漂移預報,目前赤潮已經進入消退期。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綜合衛星、飛機和船舶赤潮監視監測結果,6日至7日,山東日照以東黃海海域仍存在赤潮區,但已經進入消退期。
-
國家海洋局解讀《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原標題: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石青峰解讀《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近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國家海洋局印發了《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明確了當前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的主要任務,提出了海洋管理工作的新舉措、新要求。本報記者日前就有關問題採訪了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石青峰。
-
國家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汙染暫未影響中國海域
國家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汙染暫未影響中國海域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董冠洋)中國國家海洋局監測發現,目前日本福島核汙染廢水洩漏,暫未影響中國管轄海域。
-
國家海洋局發布海洋災害綜合風險等級圖
    2011年「3.11」日本地震海嘯後,國家海洋局組織開展了海洋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工作,相繼完成了風暴潮、海浪、海冰、海嘯、海平面上升等5個災種的國家尺度風險評估和區劃,從宏觀層面初步掌握了我國沿海地區(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各災種風險分布情況。
-
國家海洋局印發領海基點保護辦法
新京報訊 (記者馬力)繼10日宣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和17個領海基點的名稱和地理坐標後,國家海洋局於11日印發了《領海基點保護範圍選劃與保護辦法》。根據辦法,領海基點保護範圍劃定後,海監機構將對保護範圍實施監督檢查。
-
國家海洋局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據國家海洋局網站3月31日消息,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這是海洋領域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深化改革任務、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堅持五個發展理念、推動沿海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依法治海、生態管海,實現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岸線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據。
-
丹東海域出現海冰現象(圖)
受連日降溫影響,丹東海域陸續出現大片海冰。在現場,丹東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站業務科科長張成瑤在對沿海冰情進行實地勘測後說,目前海冰的盛冰期已到來,此時是欣賞海冰的最佳季節。由於今冬整體氣溫偏暖,丹東海域冰情較往年偏輕,冰凍並不徹底。 巡航中,記者發現今年海冰雖然範圍不小,但凍得並不「結實」,冰面坑窪不平,表面的冰碴較為鬆軟,越往深處冰面「斷層」越多,一塊塊漂浮著,連不成片。
-
海冰工程聯合試驗場蓄勢待發迎今冬海冰
>近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組織相關單位預測會商預計今冬渤-黃海海冰可達2.5級。完備的海冰和水文要素數據可為研究海冰熱動力學過程、海冰與結構物相互作用提供數據支持,並可以為防冰減災提供決策依據。03美麗海島海域海況預計明天,釣魚島、永興島、黃巖島附近海域有4.3~4.7米的巨浪,平潭島、永暑礁附近海域有3~3.2米的大浪,南麂島、嵛山島、湄洲島、南澳島、萬山群島、川山群島、分界洲島、蜈支洲島附近海域有2.6~2.8米的大浪,洞頭島、東山島附近海域有2.4米的中浪,以上海島不適宜乘船旅行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
各分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應建立相應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工作機構,落實相關責任。 2.1領導小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組 長:國家海洋局主管業務領導 副組長: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領導 成 員:中國海監總隊、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管業務領導。
-
渤海灣和萊州灣海冰面積明顯增長
新華社青島1月25日電(記者張旭東、徐冰)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海冰監測數據顯示,25日渤海灣和萊州灣海冰面積和浮冰外緣線明顯增長,兩個海灣的海冰面積比前一日增長了1400多平方公裡。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根據衛星遙感監測和陸岸監測等資料綜合分析,25日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冰情與24日相比,遼東灣冰情繼續維持,黃海北部浮冰外緣線有所增長,渤海灣和萊州灣浮冰外緣線和海冰分布面積均有明顯增長。 衛星監測數據顯示,渤海和黃海北部部分上空被雲覆蓋,可監測海域發現海冰總面積約為35898平方公裡。
-
海洋局:開展外大陸架海域、重要資源區專項調查
海洋局:開展外大陸架海域、重要資源區專項調查 中新網4月11日電 國家海洋局今日發布了《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