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局:開展外大陸架海域、重要資源區專項調查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海洋局:開展外大陸架海域、重要資源區專項調查

  中新網4月11日電 國家海洋局今日發布了《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強調,要加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綜合調查,開展外大陸架海域、重要資源區等專項調查。

  在海洋公共服務方面,《規劃》作出部署,要求推進海洋調查與測繪、海洋信息化和海洋標準計量工作,強化海洋漁業和海上交通的服務保障能力,提升海洋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

  《規劃》要求,加強海洋調查的統籌規劃與管理,開展近岸海域精細勘測與測繪。定期更新近海海洋資源環境基礎數據和基礎圖件,完善海洋基礎資料庫系統。加快實施海洋地質保障工程。拓展海洋勘探調查空間,加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綜合調查,開展外大陸架海域、重要資源區等專項調查,繼續開展國際海域資源調查與評價。加強全球海洋地理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研究建立海洋調查船準入制度,推進大型海洋調查探測設備和分析測試儀器共享。

  在提升海洋信息化水平方面,《規劃》指出,加快海洋信息標準化建設,推進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和共享,依託國家電子政務網絡,整合改造海洋信息業務網。建設海洋環境與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平臺,以海域海島管理、生態環境保護、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經濟監測、基礎科學研究為主題,推進海洋管理與服務信息化工作。繼續建設「數字海洋」,加快海洋數字檔案與圖書館建設。健全海洋信息發布制度,強化信息公共服務。進一步強化海洋信息管理,保障國家海洋信息安全。

  在提高海洋漁業服務能力方面,《規劃》部署,加強對海洋漁業發展的指導,優化漁港建設布局,改擴建一批沿海重點漁港,提高建設標準,完善通訊、監控、導航等設施,在颱風多發的東南地區適當增加布局密度。到2015年,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沿海漁港網絡,為70%的漁船提供就近服務。加強漁村供水供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漁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大漁民轉產轉業的政策扶持力度,開展漁民多樣化就業培訓。健全海洋水產良種選育、水產技術推廣與疫病防控服務體系,加強海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強化漁業安全生產和執法檢查。推進政策性漁業保險。

  《規劃》強調,要加大海上航運監管與服務力度,優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布局,完善沿海乾線航標體系,建成西沙、南沙海域公用航標,航道安全巡航擴展至專屬經濟區及其他管轄海域。開展沿海民用港口及航路測繪,更新重要通航水域、能源大港海圖。完善全國沿海近岸水域甚高頻安全通信系統布局,實現沿岸25海裡全覆蓋。購置直升機、固定翼飛機,建造巡航船、航標船、測量船,推進航運保障基地建設。建立健全海上交通安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完善海上搜救應急預案體系,定期開展海上聯合搜救演練,積極推進搜救國際合作。到2015年,渤海灣、長江口、臺灣海峽、珠江口、瓊州海峽、南海部分水域離岸100海裡範圍內,監管救助力量到達時間不超過90分鐘。

  《規劃》進一步強調,創新海上治安管理,完善海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編制平安海域建設發展規劃,實施我國內水、領海及毗連區常態治安巡邏,打擊海上犯罪。改進出入境船舶邊防檢查服務,提高船舶出入境邊防檢查效率。精準管控靠港國際航行船舶,保障港口和船舶治安安全。提升海上治安管理服務能力,合理布防海上警力,完善沿海口岸、碼頭和監控系統等基礎設施和通關條件,強化海上110治安報警服務平臺建設,健全海上群防群治網絡,加強執法裝備能力建設。

相關焦點

  • 中國東海部分海域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訪談
    為了履行《公約》賦予中國的權利和義務,劃定中國大陸架的外部界限,國家海洋局和外交部從1996年~2007年圍繞中國外大陸架問題組織了相關科研調查專項,獲取、搜集了中國東海和南海的水深、沉積物、地磁和重力等方面大量數據,並於2007年開始編制我國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
  • 海洋局專家:重申東海大陸架權利主張是負責任行動
    9月16日,外交部宣布,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以下簡稱「大陸架劃界案」)。目前,國家海洋局相關技術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提交大陸架劃界案意味著什麼?我國為什麼現在提交大陸架劃界案?大陸架劃界案的審議前景怎麼樣?
  • 大陸架劃界:中國技術收穫國際讚譽
    大陸架劃界關乎國家安全、海洋權益、資源利益,也是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海洋科技合作的重要領域。完美陳述 收穫讚譽2013年8月15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在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會議室裡,一場《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陳述正在進行。
  • 中國專家解讀神秘外大陸架
    最近一個時期,關於「向聯合國申請外大陸架即將面臨最後期限」的說法引起較多議論。這種說法是否準確?申請外大陸架對各國意味著什麼?中國如何對待這個問題?《環球時報》記者就此獨家採訪了從事200海裡以外大陸架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研究員,以及「大陸架界限委員會」中國籍委員、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呂文正研究員,請他們對「外大陸架問題」進行權威解讀。環球時報:大陸架和「領海」有什麼區別?李家彪:大陸架是陸地在海水以下的自然延伸。
  • 中國劃定東海200海裡外大陸架界限
    該劃界案指出,地貌與地質特徵表明東海大陸架是中國陸地領土的自然延伸,衝繩海槽是具有顯著隔斷特點的重要地理單元,是中國東海大陸架延伸的終止。中國東海大陸架寬度從測算中國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超過二百海裡。劃界案同時明確,提交該劃界案不影響中國政府以後在東海或其他海域提交其他外大陸架劃界案。
  • 媒體:提交東海200海裡外大陸架劃界案是應然之舉
    9月16日,外交部宣布,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國家海洋局相關技術準備工作也已基本就緒。  大陸架是沿海國陸地領土的自然延伸,構成一國海洋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專家張海文介紹,《公約》規定,大陸架是沿海國陸地領土的自然延伸,主要包括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公約》規定沿海國可以對其陸地領土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提出大陸架權利主張。
  • 我國決定提交東海大陸架劃界案
    ■新聞延伸  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宣布,中國政府決定向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目前,國家海洋局已經做好該劃界案的相關技術準備工作。  國家海洋局從2002年起啟動了相關工作,對我國大陸架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研究。
  • 中國提交17頁外大陸架初步信息 日本關切(組圖)
    中國政府維護海洋權益又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11日宣布,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及《公約》締約國會議的有關決定,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於11日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交了關於確定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提交的文件涉及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
  • 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解讀
    中國網12月28日訊 據國家海洋局消息北京時間2012年12月14日,中國政府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遞交了《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以下簡稱「東海部分劃界案」)。
  • 中方已提交外大陸架信息 涉東海部分海域
    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11日就我國提交200海裡外大陸架初步信息回答了答記者問。有記者問:5月13日是有關沿海國提交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信息資料的規定期限,中方就此採取了哪些行動?
  • 專家:中國東海部分大陸架劃界案證明釣魚島主權
    陳述作為進一步審議重要依據  國家海洋局的官方網站上提到,中國在東海的大陸架自然延伸至衝繩海槽,從中國領海基線量起超過200海裡。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主張200海裡以外大陸架的沿海國均應將相關科技資料等信息提交大陸架界限委員會。  中國政府代表團由外交部和國家海洋局共同組織。
  • 中國大陸架劃界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將助力海洋維權
    18日在北京召開的2014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上,「中國海大陸架劃界關鍵科學技術研究及應用」獲得特等獎,這一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將為我國開展海洋維權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4月18日,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北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六次會議,並同時舉行2014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政策及標準化建設交流會。
  • 詳解中國東海200海裡外大陸架劃界案
    原標題:捍衛海疆有圖可循大陸架劃界案意味衝繩海溝以西的大陸架獨屬中國>外交部16日表示,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
  • 大陸架劃界:中國技術享譽海外
    2016年,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與該國研究人員開展了「大陸邊緣海洋地球科學聯合調查航次」,為塞席爾大陸架劃界提供了高精度調查數據。  大陸架劃界關乎一個國家的海洋權益、資源利益和國家安全。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家獲得200海裡以外的大陸架海底管轄權,需要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相關的科學信息資料。
  • 中方主張東海大陸架自然延伸到衝繩海槽,在領海基線200海裡外
    據新華社電  外交部9月16日表示,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國家海洋局相關技術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2009年5月,中國向該委員會提交了關於確定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表示中國正在進行提交劃界案的準備工作,並將在適當時候提交。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沿海國的大陸架如從領海基線量起超過200海裡,應將有關情報提交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委員會應就有關劃定大陸架外部界限的事項向沿海國提出建議。
  • 專家:提交大陸架劃界案是中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沙)中國政府近日向聯合國提交了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中國國家海洋局參與劃界案編制工作的部分專家15日表示,雖然劃界案對於其他國家並沒有強制的約束力,但仍然是中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 專家稱提交大陸架劃界案是我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沙)我國政府近日向聯合國提交了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國家海洋局參與劃界案編制工作的部分專家15日表示,雖然劃界案對於其他國家並沒有強制的約束力,但仍然是我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 海洋局正式發布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海洋環境預報
    2012年9月11日起,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預報臺正式發布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海洋環境預報。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附近海域也是中國的傳統海疆,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9月10日,中國政府宣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
  • 中國陳述東海大陸架劃界案(圖)
    紐約當地時間15日,中國代表團就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進行了陳述。  這次陳述是依據委員會議事規則要求進行的規定動作,同時也在國際場合重申了我國東海大陸架向東延伸到衝繩海槽的一貫主張。
  • 海洋局啟動冬季海冰災害現場調查
    受近期持續低溫天氣影響,我國黃渤海海域海冰冰情持續發展。根據1月24日衛星遙感影像,遼東灣最大浮冰外緣線55海裡,距發布海冰藍色預警級別60海裡還差5海裡。渤海灣最大浮冰外緣線7海裡,萊州灣3海裡,黃海北部17海裡,可監測海域發現海冰總面積約23482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