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記者王國培
中國提交的初步信息引用一系列數據充分、詳細證明了中國在東海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位於衝繩海槽軸部。
中國政府維護海洋權益又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11日宣布,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及《公約》締約國會議的有關決定,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於11日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交了關於確定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提交的文件涉及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昨天下午告訴早報記者,目前還未有其他國家對中國提出的該初步信息提出異議。
海洋政策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季國興昨天評論稱,中國政府此舉在維護我國在東海應有權益方面體現出很好的姿態,邁出了很好的一步。不過他同時表示,到真正落實劃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巧合的是,韓國也在同一天提交了關於延伸至日本衝繩的韓國大陸架劃界案的初步信息,劃界案中有與中國主張重疊的部分。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昨天對早報記者表示,中韓兩國在東海存在海洋劃界問題。雙方提交東海外大陸架初步信息,不影響兩國間的劃界問題。
日本於去年11月就已提交同類文件。對於中韓的提交,日本外務省外務副報導官川村泰久昨天向早報記者闡述了日本政府的3點立場。一,日本政府已獲知中國與韓國於11日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了延伸超過200海裡大陸架的暫定申請;二,日本對以東海為對象的這些申請表示關切,今後將在徹底調查中韓兩國申請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的手續,討論應對方式;三,中韓兩國在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都表明,申請海域的界限劃定將通過與毗連國的交涉進行。因此,此次兩國的暫定申請,將不會給日本與中韓兩國的大陸架界限劃定帶來影響。
證據充足,理由充分中國政府提交文件的全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確定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以下簡稱《信息》),共17頁,包括12條、4個附圖與8個附表。《信息》稱,利用全球水深數據(GEBCO)和中國實測水深資料,編制了東海大陸架及其周邊海域的海底地形圖,以中國政府公布的領海基點「兩兄弟嶼」、「漁山列島」和「台州列島(2)」為量算起點選取海底地形剖面。《信息》稱中國在東海的大陸架自然延伸超過200海裡,而且依據從大陸坡腳量起60海裡確定的外部界線點沒有超過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350海裡。
《信息》引用一系列數據充分、詳細證明了中國在東海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位於衝繩海槽軸部。季國興閱讀後也讚嘆地表示,《信息》證據充足,理由充分,等於批駁了日本在東海海域中間線的說法。
同時,《信息》第七與第八條表示,中國正在進行提交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的準備工作。中國開展了相關海域所需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正在依據相關要求及準則編制劃界案,並進行相關評估工作。在上述工作完成後,中國將在適當時候提交全部或部分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的劃界案。
馬朝旭11日強調,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中國政府將繼續根據一貫主張和立場維護海洋權益,同時堅持與海上鄰國在國際法基礎上,按照公平原則,通過和平談判進行海洋劃界。
馬朝旭在昨天下午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再次介紹了上述情況,不過對於記者「是否包括東海春曉氣田、釣魚島、臺灣」的提問,馬朝旭沒有正面回答。
南海海域相對更複雜截至5月11日,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共收到48件劃界提案,21件初步信息。在中國周邊國家中,日本、越南和馬來西亞已經提交正式的劃界案。其中,越南除和馬來西亞聯合提交外,還單獨進行了提交。
大陸架界限委員會中國籍委員、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呂文正研究員對媒體解釋說,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2008年《公約》締約國會議決定,締約國只要在5月13日前先提交一份有關外大陸架界限的「初步信息」,就被看作是滿足了期限規定。這個初步信息不用委員會審理,相當於先掛了一個號,以後具備條件了,再正式提交劃界案。提交「初步信息」與正式劃界案在宣示權利方面並無實質性的區別。
而對於我國最終在目前規定的日期即將到期之前提交主張案,季國興表示,這表明中國政府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決定承擔履行《公約》的義務。「在臨近截止日期前提交也有一定的玄機,這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爭議方的糾纏。」季國興說:「與韓國同時提交,則純屬巧合。」
季國興表示,之所以先提交東海海域,是因為南海海域相對更加複雜。「中國政府此次提交主張案在維護我國在東海應有權益方面體現出很好的姿態,邁出了很好的一步。」季國興表示,「但提交我國其他海域的外大陸架主張還需時間,提交以後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還要進行漫長的審議,還要與相關各國進行協商,因此,到真正落實劃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李愷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