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提交大陸架劃界案是我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2020-11-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沙)我國政府近日向聯合國提交了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國家海洋局參與劃界案編制工作的部分專家15日表示,雖然劃界案對於其他國家並沒有強制的約束力,但仍然是我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我國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實際上是要為在法律上證明我國在東海存在延伸超過200海裡的大陸架提供詳細科學數據。」國家海洋局海洋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張海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與兩國之間的海洋權利劃界並不是一回事,兩國主張的權利範圍有重疊的地方,是需要雙方坐下來談判解決的。」

    作為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大陸架擁有豐富的礦藏和海洋資源,包括石油、煤、天然氣、銅、鐵等多種礦產。正因為如此,對大陸架的劃分和主權的擁有歷來是各國十分重視和爭議激烈的問題。

    「我國上世紀70年代起就主張東海大陸架最終延伸到衝繩海槽,但直到這次的劃界案才是真正推動了該主張的具體化,也就是按照國際法理上的要求和科學數據,劃定出了具體的點。法律和科學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清晰的邊界。」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李家彪說。

    張海文介紹說,各國向聯合國提交的大陸架劃界案最終要由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來進行審議。「這個委員會只有21名委員,而我國這次提交的東海劃界案,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82年通過以來各國提交的第63份劃界案,委員們工作時間有限,到目前也才審議到第18份劃界案,照這個進度下去,估計要等較長時間。」

    「實際上,在劃界案提出後3個月內,如果有相關其他沿海國提出理由充分的異議,委員會就可能將劃界案暫時擱置。即使劃界案最終得到認可,也僅僅對主張國有約束性,其他國家完全可以不接受。」張海文補充說。事實上,專家們已經預料到這份劃界案必然會遭到日本方面的抗議,被暫時擱置的可能性很大。

    「但這絕不是說提交劃界案沒有意義。」張海文強調,「提出劃界案,就是向國際社會重申我們權利主張的範圍,也是我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不提,就意味著我們放棄了權利的主張。也就是說,接不接受是人家的事情,提不提是我們的事情。」

    她舉例說,俄羅斯在向聯合國提交的大陸架劃界案時就將北方四島問題歸入其中,澳大利亞的劃界案則包括了對南極大陸架的主張。「即使知道會被擱置,該提的還是要提。」

    「劃界案的提出,對將來的實際權利範圍劃界有重要的影響。」李家彪說,「只要有機會,我們就應該把自己的主張都說出來,為以後的談判做好準備。」

相關焦點

  • 專家:提交大陸架劃界案是中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羅沙)中國政府近日向聯合國提交了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中國國家海洋局參與劃界案編制工作的部分專家15日表示,雖然劃界案對於其他國家並沒有強制的約束力,但仍然是中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 我國決定提交東海大陸架劃界案
    ■新聞延伸  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宣布,中國政府決定向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目前,國家海洋局已經做好該劃界案的相關技術準備工作。  國家海洋局從2002年起啟動了相關工作,對我國大陸架進行了深入調查和研究。
  • 媒體:提交東海200海裡外大陸架劃界案是應然之舉
    專家指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和相關國際法,提交東海劃界案,是中國在《公約》新制度下重申東海大陸架的權利主張,行使《公約》賦予的權利,並履行相應義務的應然之舉,也是中國依據《公約》進一步明確東海大陸架權利主張範圍的負責任行動。
  • 專家談中國提交東海大陸架劃界案:具有戰略意義
    專家談中國提交東海大陸架劃界案:具有戰略意義   我將提交東海大陸架劃界案  專家稱這是中國針對釣魚島問題的一項對日反制措施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外交部16日表示,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
  • 專家:中國東海部分大陸架劃界案證明釣魚島主權
    委員會將對該劃界案進行初步審議。  陳述作為進一步審議重要依據  國家海洋局的官方網站上提到,中國在東海的大陸架自然延伸至衝繩海槽,從中國領海基線量起超過200海裡。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主張200海裡以外大陸架的沿海國均應將相關科技資料等信息提交大陸架界限委員會。  中國政府代表團由外交部和國家海洋局共同組織。
  • 韓國擬提交東海大陸架劃界案
    韓國政府認為,為在聯合國大陸架劃界委員會有效抗衡日本,和中國共同提交資料會提高談判力。【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在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兩個多月之後,韓國也為向聯合國提交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正式文件做好了準備。
  • 加拿大提交北冰洋大陸架劃界申請!
    加拿大外交部5月24日發布聲明稱,加拿大已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北冰洋大陸架外部界限部分劃界申請,主張對包括北極點在內的120萬平方公裡的北冰洋海域擁有開發權利。確定大陸架外部界限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和人民福祉以及北極原住民權益至關重要。今天我們向聯合國提交劃界申請,是加拿大為本國北冰洋大陸架界限獲得法律與國際認可所邁出的重要一步。」據悉,該劃界申請已被列入計劃於2020年1月~3月舉行的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第52屆年會臨時議程。
  • 聯合國7月將審議中國東海外大陸架劃界案
    歐陽玉靖在訪談中稱,根據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的議事規則,中國提交的東海外大陸架劃界案將被列入該委員會今年7月第32屆會議臨時日程,委員會屆時將聽取中方代表團進行的官方陳述答辯,並對中方劃界案進行初步審議。就網友關心的「中國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和基線的作用」以及「中國向聯合國提交的東海外大陸架劃界案目前進展如何」等問題,歐陽玉靖表示,在領海及領海基點基線方面,我國政府已公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早在1996年的時候,中國政府已經公布了大陸沿海的部分基線和西沙群島的領海基線。這次公布釣魚島領海基點基線實際上是中國進一步完善領海制度的一個重要步驟。
  • 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解讀
    從地貌和地質特徵看,東海陸架是中國大陸向海的自然延伸,衝繩海槽是具有顯著隔斷特徵的重要地理單元,是中國東海大陸架延伸的終止。依據國際法,中國主張東海大陸架向東自然延伸至衝繩海槽。根據這一主張,中國東海大陸架寬度超過了中國領海基線200海裡,應按《公約》的規定提交在東海的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本次提交東海部分劃界案是中國履行《公約》賦予的權利和義務的應然之舉。
  • 海洋局專家:重申東海大陸架權利主張是負責任行動
    9月16日,外交部宣布,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以下簡稱「大陸架劃界案」)。目前,國家海洋局相關技術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提交大陸架劃界案意味著什麼?我國為什麼現在提交大陸架劃界案?大陸架劃界案的審議前景怎麼樣?
  • 中國陳述東海大陸架劃界案(圖)
    紐約當地時間15日,中國代表團就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進行了陳述。  這次陳述是依據委員會議事規則要求進行的規定動作,同時也在國際場合重申了我國東海大陸架向東延伸到衝繩海槽的一貫主張。
  • 越南馬來西亞外大陸架劃界案細節曝光(圖)
    圖上清晰顯示,南沙、西沙、東沙和中沙群島均屬我國領土。 2、越南7日獨立提交的外大陸架劃界圖。圖上越南外延大陸架的外部界限在北部地區(VNM-N)。 3、越南、馬來西亞6日聯合提交的外大陸架劃界示意圖。圖上線條為兩國在南中國海所劃的外大陸架延伸區域。 4、越南、馬來西亞6日聯合提交的外大陸架劃界示意圖。圖上橙色線條為兩國所劃的外大陸架邊緣外圍。
  • 分析稱東海劃界案系基於大量科學和法律依據完成
    全文如下:  東海劃界案的提交是維護中國在東海海洋權益的一個重大舉措,我國上世紀70年代起就主張東海大陸架延伸到衝繩海槽,但直到這次東海劃界案的提出才真正推動了該主張的具體化。中國政府於2009年5月12日《公約》規定的時間期限內提交了東海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初步信息,2012年9月16日宣布東海大陸架劃界案的相關技術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直到這次劃界案的正式提交,是在行使《公約》賦予的權利,並依據《公約》進一步明確東海大陸架權利主張範圍的行動。  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涉及複雜的科學和法律問題,是在《公約》國際法律框架下的科學劃界行為。
  • 中國東海部分海域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訪談
    為了履行《公約》賦予中國的權利和義務,劃定中國大陸架的外部界限,國家海洋局和外交部從1996年~2007年圍繞中國外大陸架問題組織了相關科研調查專項,獲取、搜集了中國東海和南海的水深、沉積物、地磁和重力等方面大量數據,並於2007年開始編制我國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
  • 中國提交17頁外大陸架初步信息 日本關切(組圖)
    海洋政策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季國興昨天評論稱,中國政府此舉在維護我國在東海應有權益方面體現出很好的姿態,邁出了很好的一步。不過他同時表示,到真正落實劃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巧合的是,韓國也在同一天提交了關於延伸至日本衝繩的韓國大陸架劃界案的初步信息,劃界案中有與中國主張重疊的部分。
  • 大陸架劃界:中國技術享譽海外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海洋二所大陸架劃界技術走出國門,為莫三比克、塞席爾、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等沿線國家提供技術援助,成為海洋國際合作中的一大亮點。技術援助,急非洲國家之所急早在2009年12月,塞席爾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了該國北部海臺劃界案。其劃界案完全依靠全球公開數據,解析度很低。
  • 大陸架劃界:中國技術收穫國際讚譽
    大陸架劃界關乎國家安全、海洋權益、資源利益,也是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海洋科技合作的重要領域。完美陳述 收穫讚譽2013年8月15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在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會議室裡,一場《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陳述正在進行。
  • 中國劃定東海200海裡外大陸架界限
    該劃界案指出,地貌與地質特徵表明東海大陸架是中國陸地領土的自然延伸,衝繩海槽是具有顯著隔斷特點的重要地理單元,是中國東海大陸架延伸的終止。中國東海大陸架寬度從測算中國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超過二百海裡。劃界案同時明確,提交該劃界案不影響中國政府以後在東海或其他海域提交其他外大陸架劃界案。
  • 中國就東海部分外大陸架劃界案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陳述
    人民網8月16日電 據《中國海洋報》消息,日前,中國代表團就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進行了陳述。 中國在東海的大陸架自然延伸至衝繩海槽,從中國領海基線量起超過200海裡。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主張200海裡以外大陸架的沿海國均應將相關科技資料等信息提交大陸架界限委員會。
  • 中國專家解讀神秘外大陸架
    但是,這個機構不是聯合國,而是「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它是根據《海洋法公約》建立的,有21名委員,由《海洋法公約》全體締約國從各國推薦的專家中選出來。委員會是獨立的國際機構,不是聯合國的下屬機關。李家彪:需要強調的是,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只負責審定沿海國提交的科學資料(即「劃界案」)是否符合《海洋法公約》的規定。這個「劃界案」和到國際法院打官司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