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凱賽生物在科創板成功過會使其主營產品長鏈二元酸站上「風口」。據了解,其長鏈二元酸產品已經佔據全球90%的市場份額,以生物合成技術為槓桿,凱賽生物撬動了以英威達為代表的化學合成在業界的壟斷地位,成為長鏈二元酸市場當之無愧的領航者。
1
不可或缺的生物新材料
長鏈二元酸,也叫長碳鏈二元酸,是指含有10個或以上碳原子的直碳鏈芳香族飽和二元羧酸,是重要的精細化工中間體,被廣泛應用於化工、輕工、農藥、醫藥、液晶材料、軍工、航空航天等數十個高新科技材料行業。
這一類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主要通過化學合成或者生物合成來獲得。國外主要以化學生產法為主,主要公司有美國杜邦、英威達、德國德固賽、日本宇部興產等四家公司。中科院微生物所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研製了用生物發酵法生產長鏈二元酸的技術,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先進的生物技術生產長鏈二元酸的國家。
2
市場需求幾何式增長
隨著國內外汽車、電子、通信等新興產業,迅速發展,我國對長鏈二元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由於早年間沒有掌握規模化生產技術,中國的長鏈二元酸長期依賴進口,直到凱賽生物的生物法長鏈二元酸實現產業化。
生物合成法主要以石油副產品輕蠟油(正構烷烴)為原料,通過細胞內酶的催化作用將其轉化為長鏈二元酸。相比化學合成法,生物合成法的生產工藝更為簡單,生產條件也更為溫和。收益率高、成本低、環境汙染小,在規模化生產取得突破後,生物合成法長鏈二元酸的成本較化學合成法有大幅降低。
除了合成高性能尼龍工程塑料、高級麝香香料、油漆、塗料和潤滑油、高溫電介質等多種用途外,其在醫藥開發方面應用更是異軍突起。近年來,長鏈二元酸逐漸在合成醫藥中間體、乳腺癌檢測試劑、治療皮膚癌和愛滋病的藥物、合成新型降血糖藥等方面顯露出特殊作用和廣闊前景。
3
多家企業紛紛進入該領域
2002年,凱賽生物建成世界上第一個用生物法生產長鏈二元酸的大型生產裝置,並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在近年的市場競爭中,以英威達為代表的傳統化學法長鏈二元酸(以 DC12月桂二酸等為主)逐步退出市場。2015年底,以化學法生產長鏈二元酸的英威達公司宣布自2016年3月起關閉其在美國的長鏈二元酸生產線,凱賽生物取代了英威達等化學合成生產商在業界的壟斷地位。
凱賽生物以生物法生產長鏈二元酸逐步主導市場,在該領域的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90%,並與杜邦、艾曼斯、贏創、諾和諾德等主要下遊客戶建立了良好穩定的合作關係。此外,DC10(癸二酸)傳統生產方式為蓖麻油水解裂解製取,對人體有一定毒性,凱賽生物將結合募投項目重點開拓生物法 DC10(癸二酸)市場,共享超過十萬噸的癸二酸市場空間。
除了凱賽生物以外,今年來也有其他廠家宣布計劃進入該領域,例如新日恆力在計劃寧夏建設的月桂二酸項目,和中國石化集團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長鏈二元酸項目。不過,這些項目的產能與凱賽生物目前5萬噸的實際產能相比較,還有較大差距。
4
生物合成將取代化學合成
生物法取代化學法生產,作為解決人類對傳統石化、化工產品的過度依賴,以及與之相伴的環境汙染、安全風險等問題的有效途徑,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除了綠色環保以外,生物合成法更大的突破是在成本上。生物法長鏈二元酸出現後,產品價格大幅度降低,市場規模也因此大幅擴張。
不僅是長鏈二元酸領域,以生物合成為基礎的華熙生物同樣在其所處產業內處於全球領先位置。在海外,以Twist、Gingko為代表的合成生物學公司正在掀起投資熱潮,在這些獨角獸企業的影響下,中國也有一批合成生物學創業公司正在起航,他們或是聚焦醫藥領域、或是聚焦新材料。這些大大小小的企業正在形成一股力量,以一個整體的姿態向世界宣布:生物合成或許將是產業未來。
參考資料來源:
1、證券網《電子、通信新興產業不可或缺 長鏈二元酸需求幾何級增長》
2、新浪財經:《長鏈二元酸主導全球市場,科創板或將迎來最強硬核科技公司!》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