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發出生物發酵法產長鏈二元酸,現該技術已實現產業化,國內二元酸品種已涵蓋C11-C16等多種,其中部分有優越的製藥效果,可合成治皮膚癌、愛滋病等病症的藥物,後期開發潛力巨大。目前國內有幾家企業獲得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技術轉讓,如山東隆和通、淄博廣通、A股上市公司新日恆力(600165)等,這些先進入該行業的企業無疑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長鏈二元酸是精細化工的重要原料,需人工合成,主要方法有化學合成法和生物發酵法。中科院微生物所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研製了用生物發酵法生產長鏈二元酸的技術,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先進的生物技術生產長鏈二元酸的國家。
長鏈二元酸被廣泛應用於化工、輕工、農藥、醫藥、液晶材料、軍工、航空航天等數十個高新科技材料行業。近年來,長鏈二元酸逐漸在合成醫藥方面顯露出特殊作用和廣闊前景。業內專家指出,利用長鏈二元酸可以合成醫藥中間體、早期卵巢癌的檢測試劑、乳腺癌檢測試劑、治療皮膚癌和愛滋病的藥物,合成新型長效降血糖藥。目前我國有關部門正在進行研究。
眾所周知,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愛滋病的特效藥物,也還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愛滋病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並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如果長鏈二元酸的使用在這方面有所突破,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另外,長鏈二元酸中以碳十五或碳十六二元酸為原料可以合成十五香酮、麝香酮、環十五內酯。這是天然麝香中具有生理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可以代替天然麝香合成多種名貴中成藥,具有抗菌消炎、通經絡舒筋活血等療效。國內山東隆和通生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就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籤訂了微生物發酵法生產十四碳、十五碳長鏈二元酸的兩個專利合同,十四碳、十五碳二元酸由其獨家使用、生產和銷售。
A股上市公司新日恆力(600165)則得到中科院微生物所「月桂二元酸」專利技術獨家合作。STS項目「月桂二酸產業化示範及其產業鏈技術集成」(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重點項目)是微生物所在「長鏈二元酸的生產新技術」的基礎上完成的突破。微生物所通過與新日恆力公司的技術合作,建設年產五萬噸月桂二酸生產線,開發月桂二酸下遊產品的成套規模化生產技術。截至新日恆力2019年年報期末,該項目工程形象進度為56%,公司實際完成投資 68,456.78 萬元。
此前有媒體報導,該項目總佔地面積762畝,概算投資21億元。生產主產品月桂二酸年產量5萬噸,副產品硫酸鈉年產量6萬噸、有機生物肥年產量5萬噸。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2.5億元,淨利潤5.45億元,上繳稅金近1億元,安排就業700餘人。其主要生產原料輕質液體石蠟在寧夏及周邊地區資源充沛,與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上下遊產業鏈。6月23日,新日恆力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月桂二酸項目建設正常進行,主體工程預計年內全面完工。除新日恆力之外,前述其他與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的企業近期並無長鏈二元酸相關動態。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是目前國際上唯一能夠應用生物合成技術實現多種長鏈二元酸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國家。應用微生物發酵法,必須解決高產菌株培育、發酵工藝、產物分離提取和精製等一系列難題。若無相關技術積累或者受讓相關專利技術,單一企業很難進入該行業,而先進入企業無疑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數據顯示,我國生物產業規模有望達到8至10萬億元,生物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4%,且我國生物基材料行業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總產量已超過600萬噸/年,處於上升黃金期。安信證券指出,生物法長鏈二元酸是生物化工新材料項目,屬於《「十三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發展內容,生物發酵的先進生產方法亦順應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行業方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