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耕技術研發20年!準科創板IPO公司凱賽生物將進一步開拓長鏈聚醯胺市場)
科創板又迎來一家生物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
上交所信息顯示,7月15日,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賽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註冊生效。這意味著,凱賽生物的科創板IPO路程基本走完,已經成為一家準科創板上市公司。
生物法長鏈二元酸龍頭企業
凱賽生物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為基礎,利用生物製造技術,從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自成立以來,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在生物製造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經驗,已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生物製造理論技術及產業化方法研發、製造平臺,並擁有上百項專利。
生物製造作為一種革命性的生產方式,以生物質為原材料或運用生物方法進行大規模物質加工與轉化,為社會發展提供工業商品(如新材料產品),生產過程綠色、條件溫和且具備經濟性,作為解決人類對傳統石化、化工產品的過度依賴,以及與之相伴的環境汙染、安全風險等問題的有效途徑,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據悉,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中,都將合成生物技術列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所需的「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之一。
而凱賽生物則是目前具有代表性及市場影響力的利用生物技術大規模生產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的龍頭企業,產品佔據全球市場主導地位,於2018年被工信部評為製造業單項冠軍。
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通常是指碳鏈上含有十個及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重要精細化工中間體。傳統上主要通過化學法生產,凱賽生物採用生物法,具有產品種類更豐富、成本更低及更環保等優勢,主要用於高性能長鏈聚醯胺、香料、熱熔膠、潤滑油、耐寒增塑劑、粉末塗料等。
凱賽生物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品獲得了國際知名企業的認可,主要客戶包括杜邦、艾曼斯、贏創、諾和諾德等全球著名化工、醫藥企業。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凱賽生物實現營收13.63億元、17.57億元、19.16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33億元、4.66億元、4.79億元。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生物製造產品的銷售收入,其中,生物法長鏈二元酸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9.62%、99.70%和99.56%。
除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品外,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醯胺等也是凱賽生物的主要產品。能在生物製造領域有如此建樹,與凱賽生物的研發水平脫不開干係。
以研發為核心的商業模式
凱賽生物在合成生物學、細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學科領域均設有研發團隊,公司採取自主研發為主、合作研發為輔的研發模式。
該公司在合成生物學、細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學科積累了大量研發成果,公司核心技術均應用於公司主營業務。截止目前,凱賽生物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生物高分子材料聚合與應用開發方面形成四大核心技術,並且以專利和商業秘密相結合的方式保護。
具體來看:
基因工程方面,凱賽生物利用合成生物學手段,開發微生物代謝途徑和構建高效工程菌,該項技術的現代基因工程編輯手段(如CRISPR/Cas9等)用於工業微生物代謝途徑改造。
生物工程方面,凱賽生物的微生物代謝調控和微生物高效轉化技術利用在線傳感器技術採集生物代謝過程各種生理參數,進行大數據分析,實施智能化控制過程。
生物化工方面,公司生物轉化/發酵體系的分離純化技術針對性地高效實現生物製造去雜質過程。
生物高分子材料聚合與改性方面,凱賽生物聚合工藝及其下遊應用開發技術研究生物材料聚合反應動力學和熱力學,設計相應的生產裝置和工藝,針對市場需求研究改性方法。
在對上述四大核心技術不斷深入研發,提升產品競爭力,降低產品成本的同時,凱賽生物產品質量、性能亦不斷提升。截止目前,該公司生物法長鏈二元酸(以DC12為例)的純度、透光率以及熱穩,公司對生物法聚合級產品制定的指標,檢測高溫下顏色穩定性都遠超市場同類產品。
戊二胺、生物基聚醯胺(以PA56工業絲級為例)的各類指標更是達到被市場「獨寵」的狀態。據悉,此兩項產品在市面上無其他工業化產品可與之對比。
可以看出,凱賽生物在生物製造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已非一般企業可企及。並且該公司龐大的專利庫所造就的技術壁壘足以將許多同類企業甩在身後,此一點也足以證明凱賽生物對研發投入的重視。
報告期內,凱賽生物研發投入金額逐年走高,且佔比穩定。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6456.02萬元、8639.38萬元和9015.95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74%、4.92%和4.71%。
繼續升級研發體系,打造生物製造標杆企業
此次科創板上市,公司計劃募集資金46.99億元,將用於建設投資凱賽(金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4萬噸/年生物法癸二酸項目、生物基聚醯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凱賽(烏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長鏈二元酸和2萬噸長鏈聚醯胺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悉,凱賽生物生物基聚醯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旨在提升公司聚醯胺產品領域的研發實力,有利於進一步升級和完善公司技術研發體系,並建立系統性的生物基聚醯胺產品應用開發研究中心,對支持凱賽生物研發創新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凱賽生物表示,公司堅持研發驅動戰略,在生物製造的理論研究和產業化實踐兩大層面持續研發開拓,注重研發與市場的結合、研發與生產的結合,以市場有效需求引領技術研發的方向。公司的主要經營模式為通過不斷研發改進生產工藝、降低成本、提升質量,將技術優勢不斷向生產力轉移。
例如戊二胺方面,凱賽生物生物基戊二胺技術不斷實現突破,截止目前已完成中試,有望解決雙單體聚醯胺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該公司生產戊二胺主要用於自身聚醯胺系列產品的生產,部分提供給下遊客戶進行應用開發,公司的生物基戊二胺產品經下遊國際客戶驗證,已用於汽車表面漆塗料,該應用獲得歐洲新材料大獎(ECS Innovation Award)。
再如生物基聚醯胺方面,凱賽生物基於自產的生物基戊二胺與不同二元酸的縮聚得到生物基聚醯胺產品,如聚醯胺56,具有高強、耐磨、阻燃、吸溼、回彈性好等特點,可廣泛運用於紡織服飾、地毯、工業絲等領域。
目前,公司已經與紡絲、布料、地毯企業合作開發出了聚醯胺56的民用絲、地毯絲、工業絲等一系列產品;公司通過生物基材料對聚酯纖維進行改性,成功開發出了具有超仿棉性能的聚酯醯胺纖維產品。
據悉,凱賽生物打造的自有紡織材料「泰綸」被評選為2017年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最受關注纖維產品」,並且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纖維流行趨勢」。
目前,該公司目前正規劃建設高性能長鏈聚醯胺產能,未來將依託自有的長鏈二元酸和戊二胺優勢,進一步開拓長鏈聚醯胺市場。
據悉,凱賽生物目前產品覆蓋聚醯胺全產業鏈,包括生物基聚醯胺及其單體生物法長鏈二元 酸系列和生物基戊二胺。圍繞該產業鏈,公司已規劃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即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戰略、生物基戊二胺產品戰略、生物基聚醯胺產品戰略。
「三步走」發展戰略彰顯出凱賽生物對自身實力的認證,而這份底氣則來自於其「硬核」的創新研發能力。從核心技術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到生物基聚醯胺,再到生物基戊二胺,凱賽生物始終用自己的實力在世界舞臺上訴說著中國企業的故事,展現中國企業的實力,一步一步成長為生物科學領域的標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