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一例一休」的影響,運輸業票價也醞釀漲價。(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在2016年終談話時稱,2017年最重要的任務,第一就是全力提振臺灣的經濟。但隨著「一例一休」上路,企業人事成本增加,萬物皆喊漲,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受訪卻認為「漲價是必然結果」,店家變相有了「行政院長」的漲價保證,網友怒批:「被他這麼一講,店家不漲都不好意思了!」
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在臉譜網(Facebook)上表示,「當林全用『掛保證』的口吻說『漲價是必然』,眼看禍闖大了,惹得整個『行政院』都出來幫他滅火。」但林全更該向人民交代兩件事,第一,勞工的休假和民生物價大漲帶給民眾的痛苦,前者真的比較優先嗎?其二,就算林全團隊確有深思熟慮,認為當前「一例一休」比「安定物價」更重要、更優先,但事前有沒有向民眾示警,讓民眾在政策形成前知道這「午餐」的「價碼」,這是臺當局的責任。否則這樣的當局,和在夜市吃炒烏魚鰾、吃完被要價1680元(新臺幣),有何差別?
羅智強說,如果林全不是事後一派自然地說明「漲價的必然」,而是在事前鄭重地告訴民眾「漲價的必然」,至少讓民眾可以有機會好好想想,要不要支持這個政策。網友怒批「被他(林全)這麼一講,店家不漲都不好意思了!」
有網友抱怨「很多小企業還是遊走法律邊緣,跟本沒有照著實行『一例一休』!苦的是勞工階級還要飽受物價飆漲荷包縮水!」另一網友表示蔡當局嘴砲一流,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政策推行有重要性的先後次序,經濟都沒起色,就蠻幹搞個『一例一休』,真不知腦袋裡裝的是什麼!」
有些網友則苦惱表示,臺當局根本不知道有些勞工需要加班才有辦法養家跟房貸,可是公司不給班加怎麼過生活,現在繳不出來是否臺當局可以先借錢給勞工。另一網友認為這「是變相減薪,勞工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中國臺灣網 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