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課文《誡子書》學習內容全解

2020-12-06 唯課堂

課文內容】

【文章分析】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

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背景介紹】

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目的在於告誡兒子要注重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後代志存高遠的厚望。

【學習目標】

1、讀準字音,熟讀成誦。

2、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精確翻譯與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同步練習】

【字詞積累】

誡:警告,勸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發語詞,引出下文的議論,無實在的意義。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

養德:培養品德。

澹(dàn)泊:也寫做「淡泊」,清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寧靜:這裡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實現遠大目標。

才:才幹。

廣才:增長才幹。

成:達成,成就。

勵精:盡心,專心,奮勉,振奮。

險躁:冒險急躁,狹隘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與:跟隨。

馳:疾行,這裡是增長的意思。

日:時間。去:離開。這裡指消逝,逝去。

遂:於是,就。枯落:枯枝和落葉,此指像枯葉一樣飄零,形容人韶華逝去。

多不接世:意思是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務,對社會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窮廬:破房子。

將復何及:又怎麼來得及。

【知識連結】

古代家訓

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鑑之處。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

一般由稱謂、問候語、正文、結尾、署名、日期所構成。稱謂,在首行頂格的位置寫稱謂,後加冒號。為了表示尊敬、親切,可在稱謂前加上「尊敬的」或「親愛的」等詞。這由寫信人與收信人關係的親疏遠近而定。問候語,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問候語。運用禮貌語言,使收信人感到親切、受尊敬。

長者多問候身體,中年人多問候事業和家庭,青年人多問候愛情和學業,少年兒童多祝願健康成長。

正文,另起一行空兩格寫,一般一件事一段,注意要分層次敘述清楚,簡潔清晰,語言要求準確通俗,明白如話,不要做過多、過深的修飾,已免造成對方難於理解。結尾,要根據收信人的身份,寫表示祝願的話,以示禮貌。一般性的祝詞「此致」

「敬禮」,格式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此致」,下一行頂格寫「敬禮」。給長者的信往往寫「祝您健康長壽」,給朋友寫「祝工作順利」,給晚輩寫「祝你學習進步」。署名和日期,最後兩行靠右寫寫信人的姓名,姓名正下方寫寫信日期。根據寫信人與收信人的關係,在姓名前可表明身份,如「學生××」、「兒××」等。

對聯是傳統文化中很有趣的語言形式,講究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境相近或相反。

如:雪中送炭——錦上添花,粗茶淡飯——山珍海味。你也來對一對。

山清水秀—— 花好月圓(花紅柳綠;月明風清) 井然有序——雜亂無章

【作者介紹】

諸葛亮(181—234):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臥龍先生。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水縣)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作為一代歷史偉人,他最大的功績是輔佐劉備開創蜀國基業,為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被稱為「古今第一賢相」。他更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高風亮節及道德文章,言傳身教,惠及子女,為後世楷模。

為避漢末之亂,大約於漢獻帝興平二年(195)15歲時隨叔父諸葛玄由山東遷居豫章,後輾轉至荊州,隱居於南陽隆中,故號臥龍先生。西晉陳壽《三國志》有《諸葛亮傳》,並整理其詩文《諸葛亮集》傳世。

作為一代歷史偉人,諸葛亮最大的功績是輔佐劉備開創蜀國基業。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問鼎逐鹿。建安十三年(208),諸葛亮出使東吳,舌戰群儒,最後促使孫劉聯合,共抗曹操,並經赤壁一戰奠定三國鼎立局面,而後為劉蜀集團運籌策劃,東徵西討,開疆拓土,富國強兵,直至病逝於五丈原軍旅之中。他有濟世愛民之心,經天緯地之才,「智絕千古」,特別是隆中決策,高瞻遠矚,不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可謂「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引後世無數英雄競折腰,被稱為「古今第一賢相」。

諸葛亮在政治、軍事上計謀超群,對後代的教育問題也十分重視。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軍中的前夕,還寫信給諸葛瑾:「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同時寫下了流傳百世的《誡子書》。他在《誡子書》中告誡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學以廣才,勵精治性,珍惜光陰,務求「接世」。30年後,鄧艾率魏軍攻蜀,兵至綿竹,諸葛瞻拒不接受鄧艾的高官誘降,英勇戰死,時年37歲。其子諸葛尚一同戰死,時年16歲。《誡子書》中關於道德、修養、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響著近二千年來諸葛家後裔的持續發展和我國有志青年積極進取。

【結構梳理】

【句子分析】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有道德有修養的人的品行,依靠摒除雜念和幹擾來修養身的,依靠節儉的作風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幹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源於學習,所以不學習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不能使學習有所成就。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則不能治性。

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喪失,最終枯敗零落,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等到那時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屋舍,(後悔)又怎麼來得及!

【中心思想】

【寫作練筆】

仔細閱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並說一說學習了這課之後有什麼啟發。

【內容梳理】

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麼?

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以此培養自己的品德。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

本文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你能再補充一個論據(道理或事實均可)嗎?

A.就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B.無論做人還是學習,作者都強調一個「靜」字,修身要靜,學習要靜,獲得成功也取決於靜,把失敗歸結於「躁」字,把靜、躁加以對比,增強了論述的效果。

諸葛亮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麼?

志:以儉養德 學:以靜求學 才:以學廣才

這三者是互相聯繫,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須努力學習,要想學有所得,就必須確立大志 。「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養德」是成才的關鍵。這就是諸葛亮的治學之道。

諸葛亮寫這封信以「君子」做榜樣,用意是什麼?

因為古代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學有所成的人,是一般人學習效仿的榜樣。諸葛亮希望兒子也能成為一名君子。

「儉以養德」與「靜」有何關係?

因為節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儉以養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上的美德。 

作者認為「靜」與「學」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

要想有才學必須通過學習,而求學的過程之中又必須有「靜」心,如果一個人「淫慢」「險躁」,無靜心,無恆心,則是求學與修身之所忌。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這句話有什麼含義,作者是從什麼角度闡述的?

這句話的含義是年華易逝,流年似水,如果不珍惜時光,必將碌碌無為,老大徒傷悲,到那時就悔之晚矣。作者從反面闡述,勸誡兒子。

子書的內涵是什麼?結合實際談一談。

第一課:寧靜的力量 。「靜以修身」「 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

他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而且學習的首要條件,就 是有安寧的環境。

現代人多數終日忙碌,你是否應在忙亂中靜下來,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課:節儉的力量。 「儉以養德」

他告知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

在鼓勵消費的文明社會,你是否想過節儉的好處呢?   

第三課:計劃的力量。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告訴孩子要計劃人生,不要事事講求名利,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

要靜下來,才能夠把細心計劃將來。

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第四課:學習的力量。 「夫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告訴孩子寧靜的環境對學習大有益處,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諸葛亮不信天才論,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課:增值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  

他忠告孩子,人生的投資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願意努力學習,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幹。但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決心和毅力就會半途而廢。

你是否想過:一鼓作氣的人多,堅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 

第六課:速度的力量。「淫慢則不能勵精」   

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的掌握要點。 快人一步,不但容易達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時間去修正與改善!

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有過懶惰、拖延的現象呢?

第七課:性格的力量。 「險躁則不能治性」   

諸葛亮忠告孩子,太過急躁就不能夠陶冶性情。心理學家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

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質嗎?   

第八課:時間的力量。 「年與時馳 ,意與歲去」   

他警告孩子時光飛逝如梭,意志力又會被時間消磨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靜心想一想,你有蹉跎歲月嗎?

【積累拓展】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練習提高】

諸葛亮還有一篇《誡子書》,讀完後請總結一下這篇《誡子書》談的是什麼問題。

夫酒之設(安排),合禮致情(合乎禮節,表達情意),適體歸性(適應身體和性格的需要),禮終而退,此和之至也(這就達到和諧的頂點了)。主意未殫(盡),賓有餘倦(稍有倦怠),可以至醉(可以飲到酒醉),無致迷亂(喪失理智胡來)。

談了飲酒問題。待人接物,飲酒要控制酒量。適度而止,不可失禮。

【寫作參考】

1.觀點鮮明,層次清晰。

本文在修身、立志、為人處世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觀點,分析了學與靜、才與學、學與志等方面的關係,觀點鮮明,說服力強。再如,從「靜」的重要性上看,因為節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儉以養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上的美德。文章層次十分清晰。

2.正反闡述,對比鮮明。

文章從正(靜)反(躁)兩方面論證了治學、修身的條件,勸誡兒子惜時並有所為。同時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閱讀擴展】

諸葛亮的鵝毛扇

諸葛亮的鵝毛扇代表著智慧和才幹,所以在有關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拿鵝毛扇。

關於鵝毛扇,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黃承彥的千金小姐黃月英並非醜陋,而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黃承彥怕有為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千金為「阿醜」。阿醜黃月英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群,她曾就學於名師。

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並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後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就是吟嘯待時、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姓名中有「明」「亮」二字的未來蜀國丞相諸葛亮。結婚時,黃月英便將鵝毛扇作為禮物贈給諸葛亮。孔明對鵝毛扇愛不釋手,形影不離。他這樣做不僅表達了他們夫妻間真摯不渝的愛情,更主要的是熟練並運用扇上的謀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手不離扇。

清朝康熙年間,襄陽觀察使趙宏恩在《諸葛草廬詩》中寫道:「扇搖戰月三分鼎,石黯陰雲八陣圖」,就足以證明諸葛亮手執鵝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離扇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課文朗讀+知識精講】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0課《爬山虎的腳》
    課文朗讀專區(點擊下方藍字在線收聽) 大家好,我是小河老師!從今天開始,中小學語文通將開設一個全新欄目「小河學堂」,每天5分鐘,幫助孩子提前預習課本,打下好基礎。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通知指出,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以下簡稱統編教材),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其中,義務教育六·三學制的地區,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治教育專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   此次部編版教材可謂是「大有來頭」。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通知指出,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以下簡稱統編教材),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其中,義務教育六·三學制的地區,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治教育專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大象的耳朵》課文內容全解
    今天我麼一起來學習一下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大象的耳朵》課文內容部分,請大家集中注意力。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大象的耳朵》課文內容全解本文講了小兔子說大象耳朵有病,可是大象並沒有當回事,後來小羊、小鹿、小馬、小老鼠都說大象耳朵有毛病,大象便想辦法讓自己的耳朵豎了起來,結果給他帶來了煩惱,最後大象明白了自己的耳朵還是聳拉著好的故事。
  • 語文園地一,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
    《語文園地》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安排了三個板塊的內容,分別是「交流平臺」「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新月集》語句一寫出了孩子們讀書時樹枝、鳥兒和蝴蝶的表現,它們好像都被書聲吸引,在靜靜地聽同學們讀課文,這樣動靜結合,也從側面反映出孩子們讀書的聲音好聽。語句二選自泰戈爾的《新月集》中的《職業》,詩句中寫出了詩人對自由自在地學習和生活的嚮往。
  • 屠呦呦事跡納入部編版語文新教材,語文老師:終於不是三無課文了
    據悉,今年秋季開學推廣的部編版教材,高中語文課本中將收錄屠呦呦2011年的諾貝爾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改編的課文《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不光是語文課本,八年級的歷史課本中也收錄了屠呦呦科研團隊的先進事跡專題介紹。還有小學五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本中,也選取了屠呦呦事跡,教導我們的孩子,發揚科學家的精神。
  •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生字組詞+課文背誦+看...
    為了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們鞏固每課的知識點,汪老師特整理了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生字組詞+課文背誦+看拼音寫詞語,建議各位家長領取電子列印版給孩子練習!
  •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答案,有部分題型分析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答案,有部分題型分析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縣城統考卷,你要試一試嗎?這是一份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卷,眼看就要期末測試了,趁著這個周末,大家開來刷刷題吧!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題目比較難?
  • 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文原文及「快樂讀書吧」解讀
    以下是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本拍照圖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你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遇到了難題,也歡迎你告訴我,相信你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後,就會發現,語文並不難。感謝你的關注、點讚、評論、轉發。人教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時同步練 課文3《植物媽媽有辦法》
    公眾號中小學學習菜單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時同步練 課文3《植物媽媽有辦法》 練習及答案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走月亮,朗讀、微課與課練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 走月亮 電子課文課文朗讀:第2課 走月亮視頻微課: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 走月亮1.我qiān( )著妹妹的手,到河邊七撿é( )luǎn( )石。2秋天,zhuāng jia( )( )成熟了,滿地金黃;果園裡的pú tao( )( )像顆顆珍珠,散發著誘人的芳香。二、給加點字選擇合適的解釋。
  • 第2課《小小的船》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預習效果好
    >《小小的船》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2課內容,這課是葉聖陶寫的一首兒童詩,讀起來朗朗上口。課文內容也比較短,但是知識點卻也是不少呢!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這篇課文吧!本篇課文一共要學習會寫的字4個,分別是「月、兒、頭、裡」,這四個字重點掌握其讀音和筆順,會組詞,並用所組的詞造句。
  • 第6課《比尾巴》一線老師說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這樣學很高效
    第6課《比尾巴》是部編版義務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課文,這篇課文以兒歌的形式介紹了6種動物的尾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動物們的尾巴各有什麼特點吧!第6課《比尾巴》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01字詞梳理本課一共要學習會認的字11個,會寫的字4個,課文中還出現了幾個多音字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第六單元課文重點知識總結
    孩子學習語文,要掌握課文主旨內容,了解課文講的是什麼內容,要求學生會用自己的話去概括課文中心,真正掌握課文精髓,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第六單元課文重點知識總結,能快速幫助孩子了解課文內容,只要花較少的時間就能輕鬆掌握課文精髓。之前1-4單元資料已發有文章,有需求的請點擊我的頭像,在往期文章裡查看。歡迎大家關注我,點讚、轉發,收藏!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要點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要點 西工大錦園實驗小學曹東波 一、易讀錯的字 早晨(chén)絨(róng)球花粗(cū)壯荒(huāng)野 放假
  • 中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安徽 這就是文化自信的底色
    (毛澤東《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課本裡的安徽,是一首摧枯拉朽的嘹亮軍歌。  「家國事重,何論意氣」(司馬光《淝水之戰》,蘇教版高中一年級語文);「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司馬遷《管仲列傳》,蘇教版高中二年級語文選修)——課本裡的安徽,是充滿責任與擔當的家國情懷。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初中語文課本增設田字格 更注重閱讀方法和書寫規範
    每篇課文前  增設閱讀指導  昨天,杭州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初中語文教研員周慧告訴記者,以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為例,總篇目從舊版的30篇,縮減到新版的24篇。  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課文篇目減少,對初中生和老師來說,都是好消息,既降低了學習難度,也減輕了教學雙方的壓力,給師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  同時,新教材中適當增加了國內外的經典文學作品,更注重語文素養的培養,知識體系也更加清晰。
  • 課文5《影子》一年級語文上冊這樣學:附練習題列印版
    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文5《影子》是一篇以生活現象為題材的兒歌,寫出了影子與人的親密關係,富有童趣,表達了作者對影子的喜愛之情。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這篇課文吧。#語文學習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一練習,成語構詞方式是學習難點
    在短暫的幾篇課文預習之後,三年級語文上冊迎來了第一個學習的難點,語文園地一的學習。首先是交流平臺。這類的佳句我們抱著欣賞、理解、背誦的態度去學習,對於小學生來說,這些句子既新鮮有趣,又感到陌生難懂。詞句段的運用是一個學習的難點。首先是成語,在語文園地一,學習的成語都是和人的身體器官有關係的。詳細的分為兩類。我們先看第一個成語,來熟悉一下成語的構詞方式。搖頭晃腦,「搖」和「晃」都是動詞,「頭」和「腦」都是人的身體部位。這樣的方式可以組成許多成語,例如披頭散髮,張牙舞爪,擠眉弄眼。
  • 二年級語文第20課《蜘蛛開店》內容解析,全面,建議收藏
    二年級語文第20課《蜘蛛開店》內容解析,全面,建議收藏《蜘蛛開店》是一則十分幽默的小故事,共分為11個自然段,本文講了蜘蛛買口罩,後又改賣圍巾,再改賣襪子,最後看到長有四十二隻腳的蜈蚣後嚇得跑回了網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