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路上,有些定律需要遵循

2021-01-08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勤奮體現在對時間的智慧把握和使用中

成功,是奮鬥者實現人生價值的內心期望。對於成功的訣竅,不同人有不同說法。富蘭克林篤信「成功=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愛因斯坦認為「成功=正確方法+努力工作+少說廢話」,閻肅說成功有「四分」,即天分、勤奮、緣分和本分……儘管表述不一,但有一條感悟是共有的,那就是勤奮。

勤奮體現在對時間的智慧把握和使用中。時間的利用,不僅決定生命的寬度和高度,而且決定推進成功的向度和維度。古往今來,舉凡成功奮鬥者,都對時間有「精打細算」,禹寸陶分,惜時如金,把時間的效率發揮到極致,因而成就不凡事業。對於時間的合理支配,有一些前人總結的定律值得我們學習。

「10年規則」的「大師效應」。上世紀9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瑞典科學家赫伯特·西蒙和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提出,要在任何領域成為大師,一般需要10年的艱苦努力。牛頓從1679年重新回到力學研究中到1688年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和力學三大定律,愛因斯坦從1905年提出狹義相對論到1916年完成長篇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楊振寧從1948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到1957年與他人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諾貝爾獎,用時差不多都是10年。當然,「10年規則」不能讓每個人都成為大師,但若要成為大師,至少需要「精意勤求十載功」,耐得寂寥,嘗得艱辛。

「一萬小時定律」的持續努力。美國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威德爾提出:「人們眼中的天才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個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者成為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卓越不能靠走捷徑,非凡的人不苟且。「時代楷模」鍾揚推崇併力行「一萬小時定律」,視事業重於生命,一生心繫西藏、情系植物學研究,即使病倒了,想的還是工作。他用53歲的人生,做了一般人100歲都做不完的事情。這說明,鍥而不捨是做事之本,堅持不懈是成功之母。

「80/20定律」的成事啟示。一個人若要做成一件事,在達成目標前80%的時間和努力,只能獲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後20%的時間和努力中獲得。這個定律也印證了中國兩句老話:「行百裡者半九十」和「功虧一簣」。我們做事情應該有期望,但不要因為預期前80%的時間和努力會有很大收穫,而放棄最後20%的時間和努力。退一步講,即使前80%的時間和努力已經獲得可喜成果,也不能懈怠後20%的時間和努力,要防止前功盡棄。

千萬不能小看「1」。有學者就如何看待成功提出一個算式:假如你現在的能力是「1」,以後每天在「1」的基礎上多努力1%,堅持一年,「1」就變成了1.01的365次方,約等於37.7834。倘若每天懈怠1%,一年之後,「1」就縮水為0.99的365次方,約等於0.0255。101%與99%的差距僅為2%,但一年後結果卻堪稱天壤之別。所以,做事切不能以事小而棄之。只要心無旁騖,執著堅守,持之以恆,其功必舉。

勤奮是時間的書寫者。有些戰友常感嘆,時光如梭,我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其實,無需感嘆,只需行動。惜時如金,定能奮發有為。

(作者單位:63936部隊)

相關焦點

  • 陳根:當光束不遵循折射定律,發生了什麼?
    文/陳根斯涅爾定律(Snell's Law),亦稱折射定律(Law of Refraction)。事實上,關於折射的實驗,在古希臘就已有記錄。公元二世紀,託勒密使用了一個劃分為360等分的圓盤,在圓盤中心上裝兩把能繞盤心旋轉的尺子,將圓盤的一半浸入水中。
  • 陳根:當光束不遵循折射定律,發生了什麼?
    文/陳根斯涅爾定律(Snell's Law),亦稱折射定律(Law of Refraction)。事實上,關於折射的實驗,在古希臘就已有記錄。折射定律從雛形到被視為公理定理已有千年,而最近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來自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雷射束,它不遵循長期以來關於光如何折射和傳播的原理,這可能對光通信和雷射技術產生巨大影響。
  • 反物質並不遵循反重力定律?
    反物質是否遵循反重力定律?物理學家有大量理由相信反物質並不遵循反重力定律,但從來沒有人直接對這一說法進行測試。現在傑弗瑞·漢斯特(Jeffrey Hangst)與他的同事正在進行一項叫做ALPHA的實驗。他們已經找到一個測試方法,並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中展示了他們的成果。
  • 一個人奮鬥起來,到底能努力到什麼程度?心理學解析:期望定律
    作者:柒號情感原創作品,抄襲必究01一直以來,人們都被奮鬥和墮落所困擾,也有很多能人志士圍繞著人的積極與消極的心理做過分析,同時也展開了很久的辯論。但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無論是人的積極性還是惰性,我們都應該清楚兩者都存在於人的心中。
  • 黑體輻射遵循的是「斯忒藩·玻耳茲曼定律」
    『間接測量法』 這種測量所依賴的原理是『黑體輻射』,因為黑體輻射遵循所謂的『斯忒藩·玻耳茲曼定律』,這個定律的含義是在一個黑體上面單位面積所產生的輻射能量大小,它和黑體是有關係的。只要知道了溫度的大小,就可以去測量流量的大小,如果知道黑體的面積,就可以得到它的總光度,根據『斯忒藩·玻耳茲曼定律
  • 想要成功,一定要遵循「能量定律」,才會有希望
    其實以上這些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你沒有遵循「能量定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的身體和內心是需要能量的,社會的前進和發展也是需要能量的。只有讓自己從精神到身體,從內在到外在都充滿能量,你才會不斷地有動力去實踐,才不會喪失鬥志,才會為了成功而全面發力,才會為了在競爭中抓取一絲的機遇而不放棄。
  • 創業路上必須知道的12個定律法則
    本文的這12條定律法則來自於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對於創業者而言是必知的,了解它們不但可以讓你對創業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可以讓你在和圈裡人閒聊的時候多些聊天的資本。1.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
  • 不可不遵循的21條人生定律,違反任何一條都會讓你得不償失
    6 放鬆定律一個人心態放鬆的時候也這個人進步最快的時候,一個人心態輕鬆的時候也是這個人最能看清一切的時候,放鬆的是不苛求,不急躁,放鬆的是不急功,不近利,「求而不得,不求而得」才是你要遵循的真理。7 質量轉換定律量變的堅持和積累產生質變,質變的升華和提升產生新一輪高層次的量變,它們相互之間的轉變點有時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積累,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堅持,更多的時候還需要外在力量的刺激和打破才能產生人們常說的裂變和突變。
  • 成功的三大定律:荷花定律、金蟬定律、竹子定律
    關於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較有名的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蟬定律。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這其中藏著深刻的道理就是:成功需要厚積薄發,需要積累沉澱。而透過這個定律去聯想人生,你會發現,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裡的荷花,一開始用力地開,玩命地開。但漸漸的,人們開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時候放棄了堅持。
  • 宇宙也遵循能量守恆定律,當能量無法進行轉換就是宇宙的終點!
    以前我們一直信奉的能量守恆定律是真的嗎?生活當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當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相融的時候,它會變成一本溫水,而這個過程則是不可以逆轉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個過程是不是自動進行的呢?或許這裡面存在能量的損耗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能量損耗的數量是比較小的,我們幾乎探測不出能量的損耗程度。
  •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2020-11-19 21:09:29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臺
  • 一個人走上坡路的四大定律
    在我看來,想要人生越來越好,在慢慢地走上坡路,就必須要明白這四大社會定律,並且努力踐行。01 慢馬定律遠行的路上,兩匹馬各自拉著一輛貨車,一匹馬實誠的很,朝著目的地賣力地走著,另外一匹馬跟在後面慢悠悠地晃著。
  • 從牛頓三定律中發現了成功定律,網友:腦洞真大
    導語:從牛頓三定律中發現了成功定律,網友:腦洞真大。作為一名博士生我每天需要學習許多知識,生活中也經常突發奇想。在行走在圖書館的路上的時候,突然靈光一現我發現了牛頓三定律裡的成功定律。牛頓第一定律表明了我們只所以沒能成功,是因為我們受到了外界的幹擾。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生活中的某個片段你正在保持努力學習或者工作的狀態。但是總會受到外界的幹擾,因而導致自己無法保持原有的奮鬥狀態。
  • 不管和誰在一起,想要過得幸福,就要遵循「貝勃定律」,值得思考
    通過該實驗在心理學中提出了"貝勃定律","貝勃定律"是一個社會心理學效應,說的是當人受到刺激後,之後同樣的刺激對他(她)來說就變得微不足道。通俗地來講其實就是一種關愛麻木,在感情中,頻繁的愛也會逐漸趨於平淡,即使愛如同往常一樣,但給對方的感受卻大不相同。
  • 論文查重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學術界為了保證論文的質量,有效降低論文重複率,論文查重檢測是遵循一定的原理,在市場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論文查重系統,可能在核算方式和計算規則上是會有所不同的,真的想要保障論文的質量,也是可以多選擇幾個軟體進行查重檢測的。下文就簡單介紹一下論文查重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避免重複率的增加。
  • 江山人的奮鬥:唯有努力奔跑,才能活出沸騰人生!
    今天,你在為了什麼而奮鬥?每份職業,都有屬於它獨特的內涵和魅力,有些是職業性質決定,有些是職業規則使然,沒有高低、沒有貴賤。今天我們聚焦江山房產經紀人,看他們如何用奮鬥改變自己、改變他人。每天的步數都能統治朋友圈每天的步數,都能輕鬆佔領朋友圈C位,只為幫更多的客戶找到優質房源。西裝、皮鞋和領帶,永遠行走在路上的江山經紀人,正因為他們的奮鬥,讓漂泊的人們有了棲息的港灣。
  • 物理學定律的謊言——質疑物理定律的普適性
    物理定律是普遍的嗎?也就是說,物理定律是否適用於整個宇宙?如果物理定律不是普遍的,那麼它不僅會對物理本身產生深遠的影響,還會對人們對物理的追求產生深遠的影響嗎?這是最近許多(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的擔憂。現在人們可以問,物理學家是否需要他們的定律具有普適性。有些人可能會說,為了讓物理定律存在;另一些人可能會說,為了使事情更簡單,需要普遍規律。
  • 熵增定律,為什麼會被稱為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
    自然界中的現象遵循著某一規律,物理學家通過不斷觀測,並進行大量實驗,最終總結出了科學結論,這就是物理定律。
  • 庫侖定律
    因為帶電物體間的作用力,在有些方面與萬有引力很相似,一些物理學家猜想電力也是與引力類似的平方反比規律。為對此進行探究,1785年,法國物理學家庫侖(CharlesAuguste de Coulomb)設計了實驗,較精確地確認了帶電小球之間電力的平方反比規律。物理學研究問題總是要忽略掉一些次要因素,而建立一定的理想模型來分析問題。
  • 奮鬥,生命永恆的樂章
    當我們還不諳世事時,從我們邁進學校的第一天起,也許我們還不理解這個詞的內在含義,但卻已經與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取得優異的成績、獲得事業的成功、贏得如意的戀人、求得家庭的合歡及撫養子女的成長,每一項都需要去奮鬥,人生的一切成敗、榮辱都與它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