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柒號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01
一直以來,人們都被奮鬥和墮落所困擾,也有很多能人志士圍繞著人的積極與消極的心理做過分析,同時也展開了很久的辯論。但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無論是人的積極性還是惰性,我們都應該清楚兩者都存在於人的心中。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的積極努力和消極懈怠都是源於內心的追求,任何東西都有它的矛盾存在,就像一個人的美貌與醜陋的靈魂一般,奮鬥的心裡也同樣如此,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兩面性。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經說過:美貌和魅力原是兩種要命的東西,幸而不是所有的美女全部都有魅力,往往是相貌平常的女人反倒別有一種嫵媚動人。
這就是事物相悖的道理,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現象。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用一個實驗總結出了期望定律:他把一份大器晚成的學生名單交給了老師,其實都是隨機挑選出來的學生,但卻給了老師和學生一份期望,所以也就產生了一份動力與奮鬥,最後這份名單上的學生開始嶄露頭角。
現實告訴我們,一個人一旦可以奮鬥起來將會非常的努力,而這種努力也會轉化為一份成果擺在大家面前。只是,這份奮鬥可以努力到什麼程度呢?
02
讓周圍的人為之驚嘆
期望具有非常神奇的「魔力」,他可以讓一個人拼命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而期望定律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與期望所達到的結果產生變化。
或許放在當代,很多人會否認這種變化,但是,當期望定律產生效果的時候,會引起許多人的驚嘆,感受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過程,這其實就是激發一個人潛力的過程。
每個人的努力程度不同,自然會帶來不同的效果,但它可以激發出一個人的潛力,這個是不爭的事實。在當下的生活中,努力仿佛更容易達成一些別人為之驚嘆的成就。
就像創建阿里巴巴的馬雲,創建初期對於個人以及公司的期望,讓他與普通的人產生了不同的奮鬥程度,最後達到的成就也是普通人難以觸及的,甚至一輩子都無法想像這份努力的程度。
03
自制力
關於自制力有很多有趣的概念:比如,人的自制力會隨著從早到晚而衰退,覺得自己自制力很強的人反而經不起別人的「誘惑」等等。
那麼如何將自制力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呢?期望可以成為其中之一的因素,另一個就是自我心理暗示,別讓失敗、挫折成為前進的障礙,別給內心太大的壓力和罪惡感。
人們自制力減弱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精力的下降和心理暗示的消極姿態,其實每個人都在和它們作鬥爭,還不過有的人屬於勝利者,而有的人卻拜倒在它們的面前,甚至會喪失鬥志,失去奮鬥的想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思進取。
很多失敗者都不具備這種自制力,他們的思想永遠處於弱化的狀態,不去追求生活的「阿Q精神」,最終和自制力強的人差距越來越大。
04
蒙蔽自己的內心
你是否有所感悟,很多人有太多的理由不去奮鬥,而且對於生活也不存在什麼期望,總是以一副安慰自己的心態,覺得賺一塊錢總比賠錢的人好,一直處於「五十步笑百步」的狀態,永遠也無法成功,但仍舊很享受。
最初,這種想法只是在一些生活習慣上展現,最起碼不胡出現在決定人生方向的事情上,但逐漸也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最終成為蹉跎歲月的失敗者。但有些人是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沉迷於蒙蔽內心的時候,也會思考這樣給自己帶來的後果,當周圍人對自己抱有期望的時候,會重拾奮鬥的心。
與那些「不思進取」,把內心蒙蔽起來的人相比,這些人往往更容易做到驚嘆眾人,就好像一個壞人變好了,往往要比一個好人做好事所帶來的影響更大,這種反差反而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一個人的努力與墮落,從來都是生活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們或許無法決定其他人的努力與否,但卻可以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自制力,保持一顆被期望的心,努力到讓自己都驚嘆的地步。
就像那句話:「沒有我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