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問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努力?努力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不努力行不行?不奮鬥行不行?就像很多人早起鍛鍊一樣,能不能不鍛鍊?能不能不這麼自律?其實答案是可以的,但是隨後帶給自己的感覺是不舒適的。為什麼會有一種不舒適的感覺存在呢?
就符合自然規律,就像人類有生老病死,花開有花落,月圓有圓缺一樣。凡事都會向無序的方向前進,生命也是如此,從青春年華到容顏衰老,從豆蔻年華到暮年降至,這都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不會有人能夠長生不老,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服從自然規律。
那這麼努力,這麼奮鬥,這麼拼搏,這麼自律。一切的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其實說白了就是延長生命的周期,就是和自己較勁,就是讓自己當下的狀態變得更好一點。就是不會覺得在浪費自己的生命時間。人在選擇墮落的那一剎那,自己是沒有感覺的,只會覺得那一刻是舒適的,快樂的,享受的,沒有考慮這種快樂帶給自己以後的痛苦。
當自己在奮鬥和努力的時候,在克服痛苦的時候,整個前進的過程是比較滄桑的,是比較心酸的,但是隨之帶來的結果可以讓自己有回報的,因為這符合能量守恆定律。當能量達到一種守恆,那麼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剛剛好。就會容易變得心滿意足,就會容易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
我們的觀念需要不斷去更新,需要不斷去更迭,因為當自己的思想總是存在過去傳統的思維,一直不能打開的時候,那麼一切的一切都是幻覺,一切的一切就會在接下來的某一刻產生糾結。
很多人看到一些人每天看書一小時,覺得很厲害。其實真的厲害嗎?並不是真的厲害,而是每天看書一小時變成他的日常生活一部分,就相當於早上起來刷牙洗臉一樣。這種行為已經內化成他生活的一部分了,他自己並不覺得很痛苦,而且覺得很享受,因為在看書之後,帶給他的獎賞和回報越來越多。當跟一個層次高的人溝通時,可以引經據典;當和一個底層人士溝通時,可以通篇白話文。這就是他的一個境界。
就像我們讀書的時候,那些學霸真的是學霸嗎?其實不然。學霸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學霸,而是在開始的時候他的學習習慣和每日學習內容都在增長和收穫,直到達到一個零界點,很多知識點都串起來了,這時候很多人覺得他很厲害,那麼這種增強迴路就會繼續刺激他的努力和他的思考。就會把更多的難題、更多的解法想通,從而促成學習的高效閉環。
這麼說來,人的努力並不是防止自己墮落,而是讓自己在成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可以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可以眺望的遠方越來越清晰。在奮鬥和努力的路上,前期很痛苦,當出現痛苦和快樂交叉的拐點時,人生就會覺得像開了掛一樣,人生真正的開始起飛。
以前很多的前輩總是勸導我們:趁著年輕,多吃點苦,等年紀大了,就會少吃點苦。那時候對這句話並沒有理解透徹,隨著步入社會,發現在社會上混,真的不容易,到處充滿了陷阱、充滿了欲望、充滿了貪婪、充滿了邪惡,如果自己沒有去包容、容納和解決,那麼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會比較崩潰。
所以那時候就會讓自己格外努力,並不是想要避開這些,而是可以在此後的人生中可以選擇自己不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