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垃圾管理條例走進高校,中科大實驗室沒溼垃圾只有學術垃圾

2020-12-04 高校網大秀

上海市垃圾管理條例引網絡熱議

最近最火爆的網絡議題就是上海市出臺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保護環境,垃圾分類,人人有責。面對突然出臺的管理條例,曾經隨意丟棄的垃圾行為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需求,學會垃圾分類成為都市居民必備的生活常識和技能,被譽為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帶火了一大批垃圾桶生產商,甚至很多廠家由於突如其來的訂單,生產能力很難滿足市場的需求,曾經的一個垃圾箱變為四個垃圾箱,分為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如果被發現亂扔垃圾,則會被罰款。因此網絡上出現很多段子,最經典的莫過於,在上海市買了一杯奶茶,由於不會垃圾分類,直接坐車回到江蘇才敢扔垃圾。其實垃圾分類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早已實行多年,未來垃圾分類會全面性的推廣。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針對垃圾分類做了一次科普,看看高校實驗室中的垃圾該如何分類!

實驗室沒有溼垃圾

中科大官媒針對垃圾分類做了一份公益的科普宣傳,雖然安徽省合肥市還沒有全面實行垃圾分類,但是在高校的實驗室,對於垃圾分類卻有很高的要求,由於實驗室中會使用大量的化學試劑,因此只要沾染化學試劑的垃圾都應該列為有害垃圾,例如擦淨紙,由於有化學試劑,因此被列為有害垃圾。而標籤紙則被分為幹垃圾,各種包裝盒為幹垃圾,一些金屬電線被列為可回收垃圾。。。。。經過多項分類後,實驗室的溼垃圾桶是空的,主要是由於實驗室有嚴格的管理規範,嚴禁帶入食品進行食用,因此只要在高校的實驗室中發現有溼垃圾的存在,那麼這所高校的實驗室管理就有問題!

高校實驗室中的特殊垃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每年的招生規模僅為1800人左右,而且對本科生的畢業要求非常嚴格,幾乎每年都有很多因為學習出問題而退學的學生,最著名的就是2018年雲南省高考以704分的高分考入四川大學的考生,他就是中科大的退學學子,由於不適應中科大嚴格的教學模式而被勸退。一份科研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高校科研論文高引論文產出率最高的大學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因此中科大以科研嚴謹而聞名,清華和北大雖然排名更高,但是學術醜聞也經常出現,但是中科大的學術造假醜聞卻很少,因為中科大以產生學術垃圾為恥辱,因此在垃圾分類的科普公益宣傳片中,批判了實驗室產生的學術垃圾,希望警示在實驗室的學生們,科研不造假,造假不科研!

相關焦點

  • 最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文公布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11年11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根據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正根據2020年9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正)目錄
  • 《珠海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根據《珠海市人大常委會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我局起草了《珠海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現將該條例(徵求意見稿)(見附件1、2)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歡迎任何單位和個人通過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提出寶貴意見,我們將認真研究。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徵求意見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5月7日止。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題:垃圾分類迎來「史上最嚴」,這些焦點你應當知道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杜康 楊有宗 周穎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社會公眾稱為迎來垃圾分類「史上最嚴」。在很多人看來,垃圾分類如何分?如果自己的分類不妥,很可能會被罰款。要求「定時定點」投放,如果錯過時間,又該怎麼辦?
  • 解讀|《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12月1日起施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天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該《條例》將於今年12月1日起施行。天津常住人口1500餘萬,日產生生活垃圾約1.2萬噸,要做到對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必須依法規範和引導全社會推行垃圾分類制度,讓綠色生活理念、綠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為此,《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也成為了今年市人大常委會的重要立法項目之一。
  • 深圳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響應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來源標題:響應生活垃圾分類條例 深圳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 9月15日起,深圳麥當勞不再提供免費餐具,叉子、勺子、筷子等餐具的使用,顧客需額外支付0.5元。
  • 學術垃圾的分類
    學好學術垃圾的分類,便於大家更好地(避免)製造學術垃圾。可回收垃圾特點:問題大而廣,語言假大空,多採用常見的總分總的論述形式用途:回收後,可用於不同課程相似命題的作業;或用於不同年級的同一門課程作業;或用於不同學校的好基友的相似課程作業。
  • 溼紙巾是幹垃圾?乾果殼是溼垃圾?這些垃圾在廣東究竟算啥?
    廣東3年前已施行生活垃圾分類    2016年1月1日,廣東開始施行《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這是國內第一部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立法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此後,我省先後制定相關規劃、實施意見、技術指引等,為全省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供了法律、政策和技術依據;各地市也針對具體情況,制定本地指引等,如廣州2018年5月發布《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廣州市機團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指南》《廣州市居住小區(社區)生活垃圾分類指南》,深圳發布《深圳市大件垃圾回收利用管理辦法》、《深圳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及管理規定》等。
  • 學術垃圾養成指南
    但蝸居在家,仍有零食遊戲電視劇陪伴,導師遠水救不了近火,為我等學術垃圾的滋生創造了有利條件。接下來結合我自身的經驗,為大家奉上極具可操作性的學術垃圾養成指南。1、一定要寫學術計劃,一定不要完成學術垃圾的第一步,是不寫學術計劃嗎?非也。
  • 垃圾分類順口溜小口訣簡單 上海垃圾分類兒歌童謠押韻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多個有關垃圾分類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  為了簡單了解如何垃圾分類,下面小編分享垃圾分類順口溜小口訣還有垃圾分類兒歌童謠。  垃圾分類順口溜小口訣  認清四色垃圾桶,垃圾分類要清楚,  藍色大桶可回收,變廢為寶好顏色,  綠色大桶裝剩菜,變成肥料來灌溉,  紅桶垃圾最有害,電池燈管就是他,  橘色大桶裝其他,尿布舊物來安家。
  • 高新區舉辦《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推進雲直播活動
    2020年12月30日上午,由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服務中心、西安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共同主辦的「同創共享引領示範 垃圾分類智啟新程——西安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20年總結暨《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推進會」雲直播活動在高新區管委會舉辦。
  • 「你是什麼垃圾?」各種垃圾的英文說法你「拎得清」嗎?
    「你是什麼垃圾?」各種垃圾的英文說法你「拎得清」嗎? 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於7月1日全面實施,要求上海市民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 如果現在你身處上海,做到「不隨地丟垃圾」已經不夠了,還得把垃圾分門別類地進行投放。
  • 「這是什麼垃圾?」螢石雲視頻APP上線垃圾智能分類功能
    「這是什麼垃圾?」螢石雲視頻APP上線垃圾智能分類功能 「你是什麼垃圾?」自從上海實行垃圾分類後,上海人民每天都要面對這個「直擊靈魂的拷問」。
  • 分類垃圾冷知識,大棒子骨竟不是溼垃圾!那它是個什麼垃圾?
    垃圾分類在上海實施後,成都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也正式向公眾徵求意見。都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即將到來。近日,成都某就開展了一場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活動。活動當天,天空還下著雨。但是來到社區參與垃圾分類知識講座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們可是不少。
  • 調研「N次」查個遍,上海用「問題清單」監督垃圾分類
    新華社上海11月16日電(郭敬丹 施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近一年半,「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法規與「新時尚」生活習慣的融合越來越深。這背後,有效監督的力量不可或缺。記者近日採訪了解到,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連續兩年採用「問題清單」督促政府部門對照整改,並建立「整改清單」逐一銷號。「問題清單」來自生活垃圾全程分類專項監督過程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和問題。從2019年的6個方面31個細目,到今年的7個方面24個細目,「問題清單」在更新,生活垃圾管理監督工作的有效「閉環」愈加完善。
  • 全文|《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發布!明年5月1日起實施
    全文|《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發布!濟南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12月1日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為了減少生活垃圾,規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 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個人將最高罰款2000元!浙江發布生活垃圾管理...
    都市快報訊 「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單位和個人應按照相關收費標準和方式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個人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可最高罰款2000元——《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昨天通過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幸福美好的生活,離不開優美宜人的環境。而優美環境的建設,必須處理好生活垃圾的矛盾。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為了垃圾分類,上海這些高校有多拼?
    上海交通大學校園裡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上海交通大學 供圖澎湃新聞報導 上海多所高校掀起了「新時尚」之風——垃圾分類。有學校在校園內設置了垃圾分類示範點,有學校因地制宜配置了智能回收垃圾桶,有學校制定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還有學校已在計劃研究垃圾的資源化利用。而這股「新時尚」之風並不僅僅停留在校園內,更是已經刮到了校園之外,學生們走進社區,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參與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真罰了!混投垃圾被罰200
    一天開了兩張罰單已有執法人員在路面巡查 據石牌街道城管科賀林介紹,7月19日,街道辦垃圾分類專項執法工作小組在垃圾分類情況複查的途中遇見居民王某在龍口橫街將垃圾裹在一起混投進分類垃圾桶。賀林介紹,垃圾桶上是有明確的分類標識的,王某的混投行為違反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執法隊員取證後,給予王某200元的罰款。
  • 強制垃圾分類,海洋垃圾治理迎利好
    自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居民迎來了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個人或者單位要分門別類地投放,不能弄錯,否則就要被罰款。說實話,讓上海居民因此而「忐忑不安」的,還不是垃圾分類,而是罰款。早在2000年,上海就作為試點城市實行了垃圾分類回收,但卻未達到預期效果。究其原因,就在於實行垃圾分類並非強制性,只是政府「倡導」。
  • 滬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貴玉:1.3萬人次代表參與垃圾分類監督,立問題...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近一年半,「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法規與「新時尚」生活習慣的融合越來越深。今天,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聽取並審議了關於檢查本市貫徹實施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情況的報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法檢查組副組長肖貴玉說,本次執法檢查發揮法律巡視利劍作用,注重問題導向,聚焦「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對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全程分類體系構建、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的薄弱環節開展專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