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石牆圍村入選長三角首批"最美鄉村"

2020-11-24 中國青年網

「第八屆長三角投資發展論壇·長三角慢生活旅遊峰會」24日在南京高淳舉行

  人民網南京9月24日電 (姚媛)「第八屆長三角投資發展論壇·長三角慢生活旅遊峰會」24日在南京高淳舉行。本次峰會圍繞慢生活旅遊、最美鄉村、長三角鄉村旅遊度假等話題進行了主題演講和交流切磋。同時,長三角首批「最美鄉村」名單揭曉,包括高淳石牆圍村在內的江蘇省10個鄉村獲得了「長三角最美鄉村」的榮譽。

  據了解,本屆峰會及最美鄉村展評,旨在集中展示長三角慢生活鄉村旅遊發展成就,促進長三角鄉村旅遊發展理念和經驗的交流,同時為長三角各地發展鄉村旅遊提供可借鑑學習的成功樣板。記者注意到,「國際慢城」南京高淳成為此次峰會榮譽評選的最大贏家,不僅高淳區入選了「長三角最佳慢生活旅遊目的地」,高淳椏溪國際慢城也獲得了「長三角最佳慢生活鄉村旅遊度假區」榮譽,同時高淳的石牆圍村還獲得了「長三角最美鄉村」的榮譽。

  高淳區副區長王國平表示,自高淳的椏溪被世界慢城聯盟授予「國際慢城」稱號以來,「國際慢城」已成為高淳旅遊的一張鮮亮品牌。近年來,高淳緊扣椏溪「國際慢城」在高淳全域化拓展的戰略導向,不斷研究構建國際慢城的「慢遊」體系,強化「慢遊」特色產品開發、完善「慢遊」產業培育、推動「慢遊」要素構建、注重「慢遊」服務品質升級,全面提升高淳國際慢城旅遊綜合競爭力。在國際慢城金花旅遊節、固城湖螃蟹節、年貨慢食文化旅遊節等系列節慶的拉動下,加之鄉村休閒遊的帶動,國際知名、中國首個國際慢城——高淳,正成為長三角獨特的「慢生活」休閒旅遊目的地,江蘇省旅遊強區與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南京大都市圈首席國民休閒基地。

  據悉,作為建設「美麗鄉村」較早的踐行者,近年來長三角各地相關部門特別重視對自然風貌優美、有一定歷史文化積澱村鎮的保護與開發,打造出了一批魅力四射的「最美鄉村」。本次評選的獲獎地既有崑山、吳江、宜興、義烏、嘉善等經濟發達區域,也包括徽州、麗水等環境資源優越的新興地區,打造鄉村特色的「慢生活之美」,已經成為長三角各地的共識。

相關焦點

  • 首批「長三角最美鄉村」榜單于高淳揭曉
    日前,由長三角投資發展論壇組委會、東方早報社聯合主辦的「第八屆長三角投資發展論壇·長三角慢生活旅遊峰會」在南京高淳舉行,並發布了首屆「長三角最美鄉村」榜單。據了解,為了全面展示長三角最美鄉村集群品牌形象,強勢推進長三角鄉村旅遊產業健康發展,東方早報社與長三角投資發展論壇組委會自今年6月起,特邀專家、學者以及知名媒體人士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四省市在內的泛長三角區域的古鎮、自然村落、休閒度假類景區等進行梳理、考察以及綜合計分,並最終推選出了首批「長三角最美鄉村」、 「長三角最佳慢生活旅遊目的地」、「長三角最佳慢生活鄉村旅遊度假區
  • 南京高淳水美鄉村賞荷正當時
    南京高淳水美鄉村賞荷正當時
  • 央視推薦 市長代言 高淳鄉村旅遊發展獲認可
    龍虎網訊(記者 王珠)3月6日18:05,CCTV—7農業頻道播出了《鄉村振興看南京——城鄉融合》節目,這期美麗鄉村推薦人是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的藍市長,該節目一經播出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介紹高淳部分時,它是從高淳老街、高淳美食、高淳特產到高淳傳統民俗,大波的亮點推薦,讓觀眾們看到了高淳近年來鄉村旅遊的迅猛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
  • 遊鄉村、賞民俗、看大戲 去高淳慢城過一個文化年
    2018-02-13 07:43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春節臨近,高淳老街、水慢城等景點及蔣山村、慢城石牆圍、大山村等美麗鄉村準備了豐富的旅遊文化活動,市民可以來高淳賞民俗
  • 區域一體化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南京開啟「雙主城」格局
    2020年,南京公鐵航建設喜報頻傳——7月29日,T1重裝歸來,祿口機場正式邁入「雙航站樓、雙跑道」時代。南京航空樞紐能級的進一步提升,不僅提高了南京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強化了服務長三角、聯通國際的樞紐功能,對於南京面向全球集聚高端創新要素,更深層次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打造國際性、現代化、生態化、智慧型臨空經濟示範區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
  • 2020南京創新周|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在高淳舉辦
    中國江蘇網訊 6月24日,2020南京創新周高端論壇之一——2020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空中峰會啟幕。峰會通過全新的網絡直播形式舉辦,線上線下並行,為觀眾帶來一場線上產業盛會,一氧化氮之父斐裡德穆拉德,中科院院士韓濟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進行「大咖連線」雲上分享;南京市副市長胡萬進、高淳區委書記吳勇強出席活動並致辭。
  • 高淳也快有機場啦~
    11月19日下午,2020南京•高淳通用航空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北京舉行,原空軍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通航協會軍民融合庫專家劉嵐,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會長丁躍,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副會長王惠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總幹事孫衛國等通用航空領域專家和企業家代表,區領導劉偉、張政、邢貴浩出席活動。
  • 南京:長三角「地理中心」的新作為
    原本是長三角北翼中心、作為長三角三個支點之一的南京,一躍成為長三角「地理中心」。■南京需搶抓機遇,向東積極對接上海推動滬寧經濟一體化發展,向南和杭州共建「寧杭生態經濟帶」,向西與合肥構築「寧合都市圈」,輻射帶動長江中上遊城市乃至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 高淳以生態系統思維實踐「兩山理論」
    2019-06-11 07:2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高淳區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與整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出爐,該規劃堅持「大小共治、水陸共治」,引領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保護與整治,提出了水汙染防治
  • 南京最美的油菜花海,足足有20萬畝,不要門票坐地鐵就可以去
    春天最美的景色什麼?除了前段時間爛漫的櫻花外,當屬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在我國有許多觀賞油菜花的地方,其中著名的有婺源、漢中、青海、羅平、門源、興化等地,除了這些地方還有一些小眾的油菜花觀賞地,南京周邊就有不少,高淳油菜花就是其中之一。
  • 高淳慢城再次沸騰!慢城大山村千人長街宴,喊你來品最「淳」的...
    我們小時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過年了奶奶會去菜市場買雞鴨魚回來醃製爸爸會提前買好煙花炮竹媽媽也會提前給全家置辦好新衣年三十滿滿都是香噴噴的菜餚而如今,在忙碌的生活中不知何時就失去了年味……「慢城過大年」暨2020年高淳慢城年貨節將在2019年12
  • 南京高淳老街,可能是歷史上更名次數最多的古街
    高淳老街,就是屬於南京的「金陵第一古街」。高淳老街,被譽為「金陵第二夫子廟」。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900餘年歷史。這裡保存著江蘇省內最完好的古建築群,也可以說是整個華東地區最完整的明清古街。老街的路面用胭脂石、青條石鋪設,風吹日曬幾百年,依然在用。兩側的古建築,大多為兩層的磚木結構,融合了一部分徽派建築風格。整條老街古色古香,是真正意義上的「古」街。
  • 曾經水患不斷的南京高淳區 今年遭遇史上最大汛情依然河湖安瀾
    提起南京市高淳區,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大概就是固城湖螃蟹,湖塘密布給高淳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但一度的水患也給高淳帶來了不少麻煩。今天,南京市第十四屆、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孔德華,就要講講高淳人大與「水」之間的故事。
  • 長三角鄉村振興科技成果...
    煮好的一鍋鍋米飯,正在翻炒的蟹味菇,爭相散發出誘人的食物香氣;與此同時,不同顏色的花菜、不同口感的玉米、琳琅滿目的深加工產品等,也已擺好等待人們的品嘗……11月11日,在位于楓涇鎮的長三角路演中心,滬蘇浙皖三省一市農科院聯合舉行長三角農業科技一體化發展研討會暨鄉村振興科技成果路演活動,現場除了舉行長三角農業新品種品鑑會,還成立了長三角鄉村振興研究院理事會
  • 南京高淳區用上環衛綠化「大管家」,一把掃帚掃到底
    南京高淳區在2019年前,環衛作業、綠化養護歸屬11家單位負責,推諉扯皮的事常發生。今日,記者從南京高淳區城管局了解到,高淳區實行環衛綠化一體化市場服務,道路保潔、綠化管養、水面清理、非機動車整理、街面小廣告全部歸屬一個「大管家」,一把掃帚掃到底。環境變美了,居民投訴整改率和滿意率更是達到100%。
  • 南京高淳:以蟹為媒 將美麗生態轉換為美麗經濟
    高淳固城湖水慢城公園內,遊客在萬畝花海中流連 9月15日,第十八屆高淳固城湖螃蟹節拉開了帷幕,這標誌著新一年的螃蟹豐收季已經到來。作為近年來高淳區重要富民產業之一的螃蟹養殖業,不僅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也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我們以固城湖螃蟹的一蟹之力撬動了高淳的萬家致富,高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長,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幅超過20%。」高淳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勇強不無自豪地說。
  • 大連旅順小南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7月12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公示第一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的公告》,對第一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進行公示,遼寧省9個鄉村在列,而旅順口區水師營街道小南村是大連市唯一入選的鄉村。
  • 南京諾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惠明:長三角未來在醫療領域可以...
    荔枝特報記者/史亞楠 視頻/李珊 李棟 編輯/顧慧敏   6月16日,第二屆長三角商業創新大會暨《2019長三角商業創新樣本》發布會在滬舉行。11家樣本企業入選《2019長三角商業創新樣本》。   入選樣本企業之一的南京諾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惠明接受荔枝特報記者專訪,介紹了企業的創新模式,並對未來醫療領域發展表達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