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專注高中物理知識,如果你覺得好就分享吧。謝謝各位的支持!
1、定義: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都相等的直線運動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律,可由下面四個基本關係式表示:
v0表示初速度、v表示末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在某一過程經歷的時間、x表示某一過程發生的位移。
3、幾個常用的推論:
(1)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T內的位移之差為恆量
不連續的相等時間內位移之差為:
(A表示第A段時間T位移,B表示第B段時間T的位移)
(2)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 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與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的關係:
無論在勻加速或勻減速直線運動中,
即同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段時間內的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小於這段時間發生的位移的中間位置的速度。
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幾個重要結論
4.自由落體運動
(1).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
初速度為零,只受重力作用(a=g)
(2). 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5.豎直上拋運動
(1).豎直上拋運動的特點:
初速度不為0,只受重力
(2).豎直上拋運動規律:
A.上升和下落回到拋出點的時間相等
B.上升的最大高度
C.落回拋出點時速度與剛拋出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常遇見的其他幾個問題
1).剎車類問題:關鍵在於判斷物體運動到停止時所用時間。
例題: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車的速度為15m/s。從某時刻開始剎車,在阻力作用下,汽車以2m/s2的加速度運動,問剎車後10s末車離開始剎車點多遠?
解:以汽車初速方向為正方向,設車實際運動時間為t0,則
即剎車後7 .5s汽車停止運動,汽車的位移為
(此題如果用時間10秒代入上式,將解出錯誤的答案,因為後面2.5s汽車是沒有動的,而公式是用在勻變速直線運動。)
2). 追及問題:
(1)臨界條件:速度相等,然後再根據位移關係判斷並計算【能否(恰好)追上;最大(小)距離】
(2)能追上時:位移關係
3). 相遇問題:相向而行的兩物體距離之和等於兩者的初始距離
有話想說,後面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