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哪來?最終要到哪去?

2020-08-30 人生再來

人從哪裡來?最終要到哪裡去?」這是許多人都曾經想像過的兩個問題,而且也是未解的兩個問題。相對來說,「人從哪裡來?」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摸索已經有了雛形,但「要到哪去」屬於未來的話題,而顯然人不具備預知未來的能力。因此,我就個人的見解淺談一下這兩個「世紀難題」吧。

首先,我們來看「人是怎麼來的?」

從已發現的最早的生物化石看,最早的生物誕生於距今42.8億年前(依據是科學家在加拿大魁北克發現的生物化石),當然最早的生物只是原始的單細胞生物,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到了距今約36億年前,古核細胞從極端的環境下成功的出現了,即使到現在,我們在深海的火山口、鹽鹼地等環境中依然能夠找到它們。但是這些生物的出現,並沒有影響到地球的環境,而是在當下的環境中它們經過複雜的演化形成了而已。到了距今約30億年前,真正對地球環境有正面影響的生物出現了,它們就是藍藻。

雖然藍藻並沒有細胞結構,但是它體內具有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酶,所以大量的藍藻吞噬著濃度極高的二氧化碳,釋放出珍貴的氧氣,這為以後生物的崛起和多樣性提供了先決條件。

類不斷的生長和繁殖讓地球的大氣中充滿了氧氣,但是,生物的多樣性依舊沒有出現,原因就是距今25億年前的全球冰凍現象,又稱雪球地球,這是地球史上第一次出現雪地地球。雪地地球結束後,地球上的生命開始了緩慢的進化,到了距今約9億年前,藻類植物有了多樣性,除了藍藻外,還出現了其他的藻類,比如球藻、巨囊藻等等。

但是好景不長,在距今約8億年前,地球上迎來了第二次雪地地球。這次的事件把剛剛要蠢蠢欲動的生物又一次壓在了冰雪之下。這次的雪球地球持續了約1.6億年,到了距今約6.35億年前結束。

全球冰雪覆蓋就意味著融化後有足夠的水,而前期藻類們已經工作了約30億年,氧氣的儲備也已經足夠,所以,到了5.4億年前,地球上終於迎來了第一次生物的繁榮: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地球上的生物進化開啟了高速模式,在其中距今約3.8億年的一部分海洋生物爬到了陸地上,正式開始陸地脊椎動物的進化,之後就是恐龍時代。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恐龍出現在距今約2.3億年前,而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在距今2.25億年前,正是這500萬年的落後,讓恐龍登上了「霸主地位」。由於恐龍的壓制,其他生物都是夾縫中求生存,尤其是早期的哺乳動物,它們不得不以老鼠一樣的體型過著吃蟲子的生活苟且著。

恐龍滅絕以後,地球上的生態位出現了空缺,於是原始的爬行動物、鳥類以及哺乳類動物都佔據了一部分的生態位,開始了高速進化。這一點從5900萬年的冠齒獸(體重500公斤左右的哺乳動物)出現就能看出來了。

在不同環境下的哺乳動物們開始了進化,到了距今約4500萬年前,在我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進化出了最早的猿類,它就是中華曙猿。之後就是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原上猿。

到了距今約1500萬年前,各個大陸上的森林中出現了臘瑪古猿,在之後就是南方古猿了。南方古猿是從猿向人進化的第一階段,之後經歷了數次的進化和遷徙,從南方古猿到能人,再到直立人,最後到了智人,才有了現在的我們。

人類終將會去到哪裡?

隨著人類的進化,到了現代人,人類已經有了很高的科技水平,正是有了這些進步,人類在地球上的地位才越來越鞏固。地球上陸地的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29.2%,而人類居住地約佔陸地總面積的16%。雖然人類的居住地佔陸地面積並不大,但是,人類的手已經伸向了地球的各個角落。除此之外,人類發明了各種的太空飛行器,開始了對其他星球的探索。

而地球上的資源隨著人類的過度使用也越來越少,因此,人類終將會去到哪裡?我認為只要是能夠發現宜居的星球,人類就會想方設法的去到上面再次開啟新的徵程。也就是說人類的腳步不會停止,除非是滅絕。

總結

從科學的角度看,人類是古生物慢慢進化而來的,但是由於缺乏許多關鍵的化石,所以人類的進化一直以來飽受爭議。至於人最終要去哪?這個問題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畢竟目前來說是未知的。

相關焦點

  • 從哪來,到哪去 - 中國質量萬裡行
    但新地理格局的變遷遲早會衝擊天下秩序,衝擊最終演變為我們對自身的主體性危機,一張地圖,承載的信息,可以讓文明懷疑自我。最終所有太陽系群星都被一張二向箔壓縮成畫卷,清廷的海棠葉版圖也被最終撕碎,喪失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最終下次下場都是一樣的。
  • 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幾千年,人類窮盡所有智慧都沒有個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不管是蘇格拉底,還是佛祖等等,到今天歷史上的各類哲學家,無不為這個問題傷透了腦經。
  • 人去世最終要去哪?駕鶴西去還是去往西方極樂世界?
    人去世最終要去哪?駕鶴西去還是去往西方極樂世界?文/一淺青絲煙的世界「你是誰?」「你從哪裡而來?」「你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是不是覺得異常熟悉,這就是西方哲學當中非常經典的三個問題,如果要用《西遊記》中唐三藏的話來回答的話,那估計就是:「貧僧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準備前往西天取經。」
  • 人死後靈魂到底到哪去了
    人死後不能再活,這是人類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真理。
  • 最終幻想15螢火蟲在哪抓 最終幻想15螢火蟲位置
    導 讀 最終幻想15螢火蟲位置介紹,在最終幻想中有一個相當有趣的任務,也就是螢火蟲的抓取,而要抓到螢火蟲,小編覺得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一下螢火蟲在哪裡。
  • 最終幻想15青蛙在哪抓 最終幻想15青蛙位置
    導 讀 最終幻想15青蛙位置介紹,在最終幻想中有一個相當有趣的任務,也就是青蛙的抓取,而要抓到青蛙,小編覺得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一下青蛙在哪裡
  • 黑洞吞噬的東西去哪了?
    >的手段來計算黑洞的大小。我們都知道黑洞能夠無限吸收各種物質,連光都逃不脫黑洞的吸引,而黑洞吞噬的東西去哪了呢?對於黑洞吞噬的東西去哪了,人類科學家們依舊是一頭霧水。不過目前有最靠譜的兩種說法。黑洞說是洞,其實也是一種天體,很多人覺得黑洞在吞噬物質,其實它只是將物質吸附到表面,同時進行壓縮,所以其實並不存在黑洞的裡面一說。那黑洞永遠在吞噬物質,它應該一直在增大啊。但事實是一直有黑洞在消失,那它的吞噬的能量去哪了?目前的理論推測中,黑洞不應該是宇宙中的孤立系統,它應該參與了整個宇宙的能量循環,所以人們認為黑洞具有特定溫度下的熱輻射。
  • 從哪來!回哪去!中國不需要!
    海關部門將全程跟蹤退運過程,實時監控船舶行駛軌跡,確保「洋垃圾」從哪來,回哪去。大連海關大窯灣海關處置二科科長 孫凱:我們現在是遏制洋垃圾,打擊洋垃圾。在近一個月內,我們還即將退運70噸左右。據統計,大連海關今年已開展兩輪「藍天2019」打擊「洋垃圾」走私集中收網行動,查證涉案的舊顯示器、廢舊機箱等國家禁止進境固體廢物5000餘噸,案值2800餘萬元。
  • 從哪來!到哪去!
    我從哪裡來?我從宇宙來,1.我身體有光量子效應,如神經傳遞,心靈感應;2.有單細胞生物遺存,如白細胞和病毒;3.有多細胞生物遺存,如受精卵發育初期我是所有人類文明的載體,我是宇宙天道的使者,我是佛老耶穆孔(釋迦牟尼佛、老子、耶穌、穆罕穆德真主使者、孔子),蘇亞牛王龍(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牛頓、
  • 根據能量守恆,太陽的熱量都到哪去了?為何太空還是冷冰冰的?
    地球上的植物要生長離不開光合作用,人和其他動物同樣離不開太陽,沒有太陽光照射,地球就會陷入無邊的黑暗中,不到一周地球就會由於失去太陽的熱量進入冰河世紀,不到一個月就足以將這顆星球99%以上的生物滅絕。人類和其他物種能夠有幸生活在地球,離不開太陽對地球的熱量傳遞,而據計算,這個熱量只相當於太陽往外輻射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既然太陽能溫暖地球,為何太空中還是冷冰冰的,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會無故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那麼太陽產生的往外輻射的能量都到哪去了呢?
  • 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
    人死後,原子又會去哪裡?自擬標題: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引言:原子是什麼?原子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發揮著巨大作用,地球內幾乎所有事物都由原子構成,那麼,大量原子是從哪裡來的呢?
  • 無風起浪:漲潮的海水是哪來的?退潮後海水又去了哪裡?
    無風起浪:漲潮的海水是哪來的?退潮後海水又去了哪裡?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不僅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它也在地球的生態循環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沒有海洋,估計地球都不會誕生出生命!不過吃瓜群眾十分好奇的是為什麼海洋沒事幹就發幾個浪呢?而且每逢月中還能有個天文大潮,這些漲潮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又往哪裡去?地球上那麼多海水是從哪來的?
  • 曾經地球至少有6個人種,如今只剩人類,其他人都哪去了?
    曾經地球至少有6個人種,如今只剩人類,其他人都哪去了?自人類有機會走出地球,看到浩瀚的宇宙後,才深知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就連地球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人類雖然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也成為地球上的主導者,力量也是有限制的。
  • 那些隨著河流流入大海的泥沙,最終都到哪去了?答案沒那麼簡單!
    那些隨著河流流入大海的泥沙,最終都到哪去了?答案沒那麼簡單!想起小時候寫的作文,對河流的描述都是水多麼多麼的清澈,能夠清晰地看到河底奇妙的世界。但是事實上,我國的河流已經很難有很清澈的河水。黃河、長江的含沙量都是巨大的。河流總是攜帶巨量泥土和沙石狂奔向大海。
  • 霍金生前警告人類儘快離開地球!他生前發現了什麼?人類該去哪?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上的突破,科學家們也將目光放到更遙遠的地方去了——太空。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不滿足僅僅研究地球,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廣袤的宇宙。他們認為地球最終一定是會走向外太空的,所以不如趁早做些準備。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霍金生前警告人類儘快離開地球
  • 人死後第一天會去哪?
    這些信徒相信這輩子做善事,下輩子就可以投胎,那麼人死後第一天會去哪?是直接輪迴還是有其它的流程,反正比老人看到鬼意味著什麼還要玄乎。人死後第一天會去哪?  人死後鬼魂是會前往另一個世界的,那就是地府陰間,當然鬼魂前往陰間的道路並沒有那麼快,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 農村的野生動物哪去了?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多麼經典的題詞啊哈哈,好了,咱們開始直奔主題,野生動物哪去了?首先第一個"狍子 ",狍子哪去了,為什麼看不見了呢?狍子又稱(矮鹿),他主要生活在東北地區,興凱湖附近較為廣泛。早期常年能夠見到它們的蹤影,現如今消失了!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去哪了?
    很多人看完電影《流浪地球》,心中會有一個小疑惑——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呢?月球去哪了?在電影中確實沒有提及月球的去向,但是在小說原著中,月球的命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被人類扔了。在原著中,人類帶著地球逃亡分為五步:第一步剎車時代,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第二步逃逸時代,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第三步
  • 我從哪來來?我又到哪來去?
    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也都有自己的回答。任何人的前身都是一個受精卵,而受精卵又來自哪裡呢?再往前倒,我們是動物,再往前倒,我們這些動物和植物交匯了,再往前倒,我們是微生物,最後我們回到了30億年前,此時,第一個細菌正在大海裡形成。
  • 論文去哪查重不收費而且比較好?
    可不要小瞧了論文查重,它可影響到應屆生的畢業證!過不了學校的查重,通常有以下處置方式:直接拿不到畢業證,或是重寫論文,延期畢業!那麼,論文去哪查重不收費而且比較好?一、論文去哪裡查重市面上有很多第三方查重,在選擇的時候首先一定要注意它們安全機制,即是否能夠保障你的論文安全,不被洩露;其次就是看它們的查重算法是否科學合理,資料庫是否涵蓋廣、是否及時更新,因為只有算法科學,資料庫範圍廣且及時更新,它的查重結果才會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