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粵清風網昨日消息,今年以來,廣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落實中央和省關於整治「為官不為」的決策部署,堅持暗訪、曝光、查處、追責「四管齊下」,加強對「為官不為」的監督執紀問責,取得較好成效。省紀委繼續曝光最近暗訪和有關地區查處的6起「為官不為」典型問題。省紀委強調,各級黨員幹部要從這些典型問題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東莞長安:大型違建打樁時就曝光還建了12層高
有群眾投訴,東莞市長安鎮振安學校正對面一棟居民小組在建的12層高樓房涉嫌違建。近日,暗訪組來到當地,目睹違建樓房已完成主體框架建設。「我們也不是蓋很高,我感覺你們是小題大做。」瑾頭居民小組小組長梁燦林稱,「手續也辦了一點,肯定就沒有那麼完美,否則就不會被投訴啦。」
暗訪組通過走訪了解,這棟違建在打樁階段,長安鎮的國土資源、住房規劃建設、城市綜合管理局等多個部門就已巡查發現,但最後還是在多個部門的眼皮底下建了12層。
韶關新豐:非法採石四年 多部門執法形同虛設
有群眾舉報,韶關市新豐縣創聯礦業有限公司在梅坑鎮利坑石場長期非法開採。梅坑鎮政府書面答覆稱,2012年10月已發現該石場存在超範圍使用林地問題,已對其行政處罰並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但此後,石場還在開採卻沒人監管。
近日,暗訪組來到梅坑鎮利坑石場,看到石場還在作業,機器轟鳴、砂石亂飛。舉報群眾稱,該石場開採量多時一天有一千立方。調查中,梅坑鎮鎮委書記彭富山、新豐縣林業局林政股李股長都說該石場目前並未在生產。新豐縣國土資源局地礦股股長也稱,發現石場越界,已將相關問題移交給局執法,可能會去處理。
縣林業局和公安森林分局的股長都說,第二天會派人去現場查看,可暗訪組次日還看見大型卡車頻繁從石場裡運砂石出來。
陽江陽西:生態林補償款五年發放難
陽江市陽西縣新圩鎮東水村委會河尾村地處貧困山區,2006年,東水村21個自然村被劃為省級生態公益林保護區,政府開始向當地村民發放補償款,但河尾村補償款發到2011年卻中斷了。
據暗訪組調查,該村村民陳某30年前已將戶籍遷走,發現有補償款後又回來要求領取,大部分村民不同意。當地鎮政府認為,只要存在爭議,整個自然村都不能發放補償款。從2011年至今,已累計滯留補償款達37萬餘元。5年多來,村民多次向當地鎮、縣、市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政府部門卻搞起了「重視爭議、擱置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