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日報」一位古稀老人的樸素心願 在孩子心中播下音樂種子

2020-12-04 抽屜視頻

一位古稀老人的樸素心願

在孩子心中播下音樂種子

記 者 黃 合

通訊員 徐銘懌 周震宵

一入深秋,天色暗得更早了。

華燈初上,人頭攢動的寧海西子國際東廣場,就會出現一名身材中等的老人。和他一起出現的,還有一首接著一首的優美小提琴曲。

這名拉琴的老人叫劉鋼,今年70歲,曾是從事專利事務的專家,定居寧海多年。老人的母親是鋼琴愛好者,受其影響,他從小特別喜歡音樂。

「拉琴只是一件讓我喜歡並且能讓我快樂的事情。」老人原本只是在家裡或者小區拉琴,漸漸地,聽的人多了,他就去商圈廣場演奏,只要不下雨,基本上能見到他的身影。

「爺爺,能教我拉琴嗎?」「爺爺,可以給我們拉一首《藍精靈》嗎?」……面對這些來自「聽眾」的需求,劉鋼總是欣然接受。他腦子裡的曲庫很大,很多時候不需要琴譜,只要小提琴往脖子上一架,音樂就能款款而來。

時間一長,老人也有了自己的「粉絲」。一些人為了聽老人的小提琴演奏,特意提前來廣場等候。和老人同住一個小區的徐先生說,太太在家待產的時候,就專門跑到樓下聽老人拉琴:「音樂不是很好的胎教形式嗎?剛好附近就有這樣的條件,特別好!」

一名古稀老人,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方式「打卡」晚年生活?

老人說,自己很喜歡一部墨西哥電影,叫作《消失的琴聲》。電影裡,男主角是個很有音樂天才的孩子,但家徒四壁、窮困潦倒。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以賣糖為生的老音樂家,就想盡辦法跟著學拉小提琴——這也成為他短暫生命中的一縷溫暖和亮色。

「音樂可以帶給人感動和希望。不過在我看來,很多地方的音樂氛圍還是不夠,所以想儘自己的一點努力。哪怕有一名路過的小朋友聽到了我的琴聲,在心中播下一顆藝術的種子,我覺得就值了。」劉鋼說,這就是自己的樸素心願。

來源:寧波日報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在沙漠播下綠色種子,這個音樂節因此與眾不同
    錢偉榮,一個到處參加音樂節、也自己組織音樂節的人。我們都更習慣叫他Warren。Warren和自然之友一起見證和參與了,讓一些綠色種子激蕩出一片沙漠星際綠洲的故事。
  • 鄭州古稀老人照料「舞蹈病」兒女不離不棄
    鄭州古稀老人照料「舞蹈病」兒女不離不棄 2015-06-30 11:48: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相濡以沫幾十載 昆明70對銀髮老人補辦集體婚禮
    掌上春城訊11月24日,在「一生一世」的美好寓意下,伴隨著美妙的音樂,來自昆明地區和周邊的70對銀髮老人,在晉寧晉福古園補辦了一場特殊而又盛大的集體婚禮。手拿玫瑰的耄耋老人,面對身著婚紗的結髮妻子,發出了「無論健康還是疾病,富裕還是貧窮,都永遠陪伴在她身邊」的真誠誓言。
  • 在孩子心中播下「生命科學」的種子
    參與者在志願者的組織和引導下,井然有序地進入每個站點參觀學習,「這個插滿管子的儀器是做什麼的」「為什麼通過基因就能診斷疾病」……「高大上」的科研儀器激起了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提問不斷。「孩子們在微觀世界」站點自己動手調節顯微鏡,饒有興致地觀察各類細胞玻片。在「醫學知識講堂」站點的手部衛生小課堂上,鄭美琴老師通過七步洗手法向孩子們生動地介紹了保持手衛生對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重大意義。
  • 國家一級演員進臨終病房唱劇 寧波老人顫顫巍巍伸出手鼓掌
    在鄞州區明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安寧療護區,寧波小百花越劇團的國家一級演員徐曉飛在病房裡清唱了《西廂記》,這是為了完成臨終老人盧英(化名)的最後心願。老人全程面帶微笑,顫顫巍巍地從被子裡伸出手鼓掌。2019年12月25日的這一幕,把很多人看哭了。  「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春節有演出,到時候請您去劇場!」說完,徐曉飛忍不住落了淚。
  • 「鋼琴詩人」傅聰感染新冠去世,而心中音樂的種子,是傅雷播下的
    1959年起,傅聰為藝術背井離鄉,轟動一時,此後浪跡五大洲,馳騁於國際音樂舞臺,獲得「鋼琴詩人」的美譽。▲傅聰(1934年3月10日-2020年12月28日)聰被認為是一位具有詩人氣質的鋼琴家,尤其以擅長演奏莫扎特、蕭邦、德彪西的鋼琴作品而著稱。他,傅雷,中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他的像磚頭一樣厚的譯著,足足可以放滿一排書架。
  • 當你按下「隨機播放」時,QQ音樂和網易雲們都做了什麼?
    答案是隨機列表,你可以通過 iTunes 同步你喜歡的音樂,也可以直接同步一個你喜歡的播放列表,但是在 iPod Shuffle 上,你所能獲取的最大感受是「隨機播放的魅力」。實際上,我們所說的「隨機播放」常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叫「Shuffle」,一種叫「Random」。
  • 《女鬼橋》影評:校園怪談的全新演繹,播下恐怖推理劇的新種子
    這時電影對「動」與「靜」的拿捏就是一門學問。《女鬼橋》對突發驚嚇掌控得宜(尤其是最後水塔上的追殺戲),卻少了一點氣氛靜謐的恐懼。片中的配樂及音效過於飽滿,在安靜陰森的深夜校園裡顯得格格不入。而眾人在驚慌時喧鬧嘈雜的表現,除了以臺詞提示迫近的危機外,對渲染恐懼的幫助並不大。更何況有些語氣生硬的臺詞,反而會讓人有脫離現實的尷尬感。這些問題在臺灣恐怖片屢見不鮮。
  • 寧波破解廣場舞噪音,有了新「神器」!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標題下「
  • 「竹鼠殺手」華農兄弟,為何成為網友們的快樂源泉?
    在包羅萬象的網絡社會,吃播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從「帥哥美女,暴飲暴食」的吃播套路,到辦公室小野的腦洞大開,李子柒沾著仙氣不染塵埃的食物美學,再到王剛以美食做法為主的技術流派,圍繞美食的視頻創作層出不窮。相比之下,華農兄弟的作品採用的是一種另闢蹊徑的樸素,憑藉真實的力量打動人心。
  • 「海葵計劃」音樂節唱吧Live House專場直播:240萬觀看+1176...
    隨心所欲地放任自己的絲路,也讓人不自覺地喜歡起來,下了播不過癮,直奔每個人的音樂界面,這是種魔力,讓你喜歡。Day2 海葵湊不齊樂隊3月3日 星期二 19:30能在直播裡看到音樂人本就新鮮,看到樂隊更是難得。特殊時間湊不齊的樂隊,可成員們的心依然在一起為音樂的音符跳動。
  •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餘明/攝)這是波音公司攜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開展的面向鄉村的「放飛夢想」項目之一,目的就是在貧困地區推廣航空科普課程,讓鄉村的孩子體驗到學習航空知識的快樂。
  • 創投日報|「豌豆公主」完成53億日元新融資,「Indigo AG」籌集 2...
    圖片來源 | Pexels1月10日創投日報請查收。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科技項目報導:潮科技 |「戴森(Dyson)」推出全新加溼空氣淨化風扇,售價6490元戴森在北京正式發布了全新「Dyson Pure Humidify+Cool Cryptomic加溼空氣淨化風扇」,售價6490元。
  • 抖音「造音行動」寫下音樂市場新玩法
    這一首《心戀》最早的版本來自1961年崔萍演繹的,之後流傳度最廣的是徐小鳳版,而這些歌曲又是如何在「造音行動」的加持下,火爆全網的呢? 以新生代音樂人閻其兒演唱的這首《心戀》為例: 「造音行動」選中閻其兒的《心戀》之後,在15天內,就聯合中視鳴達發行出品了她的翻唱版本。
  • 創投日報|「Exegenesis Bio」獲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歐卡智能」獲...
    8月3日創投日報請查收。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智能硬體融資披露:AR眼鏡在手訂單接近20萬臺,「Kura AR」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36氪獲悉,AR眼鏡品牌「Kura AR」近期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雲天使基金領投,某光學廠商以及數個行業內個人投資者跟投。
  • 大麗花——母親心中的牡丹
    常常被很多人認為是牡丹或者芍藥……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不普通的是:她樸素但很整潔、繁忙但有樂趣。從我有記憶開始,她常常在房前屋後種植了不少花卉……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大麗花……她也常常把大麗花稱為牡丹。以至於在很久一段時間,我也這樣稱謂大麗花……直到1990年,我上了農業大學,就讀了園藝專業,才知道一直以來的錯誤。
  • 古稀老人突發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兩個孩子重度殘疾急需幫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12月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接到市民張先生的求助電話:一位71歲的老人在突發腦梗之後病倒,生活無法自理。家裡兩個殘疾孩子無人照看,心急如焚,希望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呼籲一下,給兩個殘疾孩子一處安置地。老人突發腦梗兩個智障孩子無人照看「老人名叫梁興貴,今年71歲,喪偶多年,有兩個智障孩子屬重度殘疾,多年來一直是老人照顧兩個孩子。
  • 山東日照:解開古稀老人心中的「疙瘩」
    簡單地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雖然在法律上並沒有錯,但會讓程序繼續空轉下去,不僅浪費司法資源,當事人心中的怨氣也不會消除。在辦案人員的心理疏導下,許某的心結逐漸打開。在走訪中,承辦檢察官了解到,許某已經75歲高齡,身患疾病,生活困頓,家中老舊房屋部分坍塌。本著對烈士的尊重和對其親人的關懷,檢察官們及時將許某的情況移送到負責控告申訴、司法救助等工作的本院第七檢察部,希望能給予他救助。
  • 摩登天空推出「草莓星雲」付費直播計劃,探索音樂變現新可能
    疫情重創之下,音樂節、LIVEHOUSE等線下演出場景暫停,音樂行業幾乎「全員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