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中播下「生命科學」的種子

2020-11-29 甌網

2018/07/13 01:09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4404

近日,溫州醫科大學檢驗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舉辦了「探生命奧秘、迎甲子校慶」第四屆生命科學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檢驗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醫學遺傳學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模式生物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等實驗技術平臺向公眾開放,吸引了溫州市實驗小學、溫州市籀園小學、甌海實驗小學等8所學校的小學生和家長共400餘人前來參觀和體驗。

本次活動共設有「微觀世界」「微生物與健康」「生命健康密碼」「海洋生物」「生命教育課堂」「醫學知識講堂」六大站點。參與者在志願者的組織和引導下,井然有序地進入每個站點參觀學習,「這個插滿管子的儀器是做什麼的」「為什麼通過基因就能診斷疾病」……「高大上」的科研儀器激起了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提問不斷。「孩子們在微觀世界」站點自己動手調節顯微鏡,饒有興致地觀察各類細胞玻片。在「醫學知識講堂」站點的手部衛生小課堂上,鄭美琴老師通過七步洗手法向孩子們生動地介紹了保持手衛生對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重大意義。每個站點均設置了本科、研究生志願者進行講解。雷射共聚焦顯微鏡、流式細胞儀、液質聯用儀等貴重儀器的用途、操作方法,血液、轉基因、克隆、微生態等各重點實驗室的最新研究熱點,這些神秘的科學儀器和高深的科學知識,在志願者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下變得簡單易懂。同時,陳列在同德樓大廳的60餘種海洋生物標本也吸引了孩子們及家長的駐足觀看。

除了參觀高端儀器、聆聽科普知識,參與的孩子們還免費領取了溫州醫科大學師生創業團隊研發的品牌酸奶——「小溫粥」,據團隊負責人介紹該款酸奶選擇產生BSH益生菌株進行發酵,無任何添加劑,有利清除DCA和多餘膽固醇,添加植物膳食纖維,經菌發酵後產生更多甲酸、乙酸、亞麻酸等物質,利於青少年大腦強健和鈣質吸收。

為豐富活動內容,讓市民更加了解溫州醫科大學校園公益文化,本次活動還安排了「青少年體驗式生命教育」系列活動,通過「急救知識講解」「口足畫家」「女童保護講座」等生命教育活動,促進青少年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和感悟。

據悉,今年是舉辦生命科學實驗室開放日的第四個年頭,累計參與市民達2000餘人次。檢驗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浙江省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鄭曉群介紹:一年一屆的生命科學實驗室開放日,增強了青少年對生命科學的理解和感悟,有助於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養,鼓勵青少年關注生命健康。

□劉健 周怡

溫州晚報小記者的感受

口足畫家很努力

甌海區實驗小學南甌校區三(4)班彭梓萱:

你了解生命的奧秘嗎?你懂得生命的意義嗎?我們晚報小記者走進溫州醫科大學來探尋生命的奧秘。

當我們走進溫州醫科大學時,發現來的人還真不少呢!首先,老師給我們講解女童保護知識,讓我們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接著,我們還參觀了好幾個實驗室,了解了人體結構、細胞學說等內容。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口足畫家作畫的視頻。這位畫家是用嘴巴含著畫筆作畫的,只見他不一會兒工夫就畫好了一條活靈活現的小魚。看完視頻,老師還讓我們體驗一下用嘴作畫的感覺——畫一棵生命之樹。我把用紗布包好的一頭筆含在嘴巴裡,很努力地在白紙上畫著生命之樹。可這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不一會兒,我就覺得牙齒和嘴巴酸痛得不得了,畫的樹也是歪歪扭扭。再看看視頻中的畫家用嘴巴畫得這麼熟練,心想他是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啊!他讓我懂得做事情要堅持不懈,不輕易放棄。

紅細胞在微微地動

溫州市瓦市小學四(4)班嚴子粟:

我來到溫州醫科大學參加溫州晚報小記者「探索生命奧秘」活動。

我最感興趣的是用顯微鏡觀察世界,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看到一個一個紅細胞,它們小小的像蟲子一樣,我還清晰地看到細胞的中間有一部分是凹進去的,還有一些白白的小點點。看著看著,我發現這些紅細胞在微微地動著,原來它們是有生命的!我還學會了怎麼調顯微鏡的位置。

在活動中我認識了基因變化、DNA、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品嘗了「小溫粥」酸奶,還了解了人的身體器官以及名稱和它的作用……

這次活動讓我收穫滿滿,希望以後也能考上溫州醫科大學,去探索更多的知識。

原來我以前不會洗手

溫州市少年遊泳學校四(4)班周佩穎:

我跟著溫州晚報小記者團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開啟了「探尋生命奧秘」之旅。

「防性侵」的講座拉開了旅程的序幕,也讓我記憶最深刻。在生活中,我們不能隨便接受陌生人的物品,不跟陌生人視頻聊天,更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搭陌生人的車,出門要結伴而行,睡覺要關好房門,還有一點是容易讓人忽略的,那就是熟人也有可能會實施性侵害,遇到這些情況,我們都要勇敢地拒絕。萬一受到了性侵害該怎麼辦呢?不要害怕,第一時間告訴大人,儘快報警,絕對不能隱瞞。

除了「防性侵」講座,我們還學習了健康從「手」抓起,沒洗乾淨的手不單單會讓我們拉肚子,還會讓我們的睫毛長蝨子卵、得紅眼病,更嚴重的會讓我們失明。溫州醫科大學的志願者小姐姐們教會了我們洗手小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並帶著我們一起做了一遍,我突然發現我這麼多年的洗手方式都是不合格的。

收穫滿滿的知識

馬鞍池小學四(2)班徐晨皓:

在偌大的溫州醫科大學同德樓裡,我被眼前景象震住了,海洋動物標本各式各樣,琳琅滿目。我最感興趣的是中華鱘的標本,中華鱘既古老又神秘。

我從來沒用過顯微鏡觀察事物,但這次終於體驗一番用顯微鏡觀察紅細胞的活動,紅紅細胞用肉眼觀察只是紅紅的一片,但是在顯微鏡下那片紅紅的紅細胞變成了成千上萬的小顆粒,紅細胞雖然小,但是對人體的血液幫助可不小呢!我還用顯微鏡觀察了乳酸菌,了解乳酸菌對人體腸胃的幫助。我用乳酸菌加上檸檬酸研製成了一種新的益生菌,它可以改善人體的腸胃功能,讓便秘患者輕鬆排便。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項目,我感受到科普知識的奧秘。我不僅收穫滿滿的知識,還收到了科普實踐榮譽證書。身為晚報小記者,我自信,我自豪。

在那流連忘返

甌海區實驗小學南甌校區四(3)班夏亦佐:

又是一年的溫州醫科大學生命科學實驗室開放日,作為溫州晚報小記者團的「老記者」再一次報名了這個活動。

來到溫州醫科大學同德樓一樓大廳,一排長長的桌子上放著許多海洋生物標本。「小朋友來聽一下這個。」一位戴綠手套的志願者姐姐正拿著一個大海螺說,我湊上去聽,「嗚嗚」的聲音真好聽,像遠山傳來的牧笛聲那麼悠揚。不過我更想知道的是,桌上的這些標本是怎樣做的?志願者哥哥告訴我們,這裡有浸制標本、錄製標本和仿製標本。浸制標本是先在福馬林裡浸泡消毒,然後再裝進酒精的器皿裡,比如蛇、鰩魚;剝製標本是把動物剝皮幹制處理,然後塞進填充物,比如海龜,小鯊魚;仿製標本是因為有些標本無法保留原本的顏色只好採取人工仿製,比如一些魚和蟹。

我對動物標本情有獨鍾,在那流連忘返,也許是標本能更直接地讓我了解到平時接觸不到的自然科學知識。

相關焦點

  • 「寧波日報」一位古稀老人的樸素心願 在孩子心中播下音樂種子
    一位古稀老人的樸素心願在孩子心中播下音樂種子記 者 黃 合通訊員 徐銘懌 周震宵一入深秋,天色暗得更早了電影裡,男主角是個很有音樂天才的孩子,但家徒四壁、窮困潦倒。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以賣糖為生的老音樂家,就想盡辦法跟著學拉小提琴——這也成為他短暫生命中的一縷溫暖和亮色。「音樂可以帶給人感動和希望。不過在我看來,很多地方的音樂氛圍還是不夠,所以想儘自己的一點努力。哪怕有一名路過的小朋友聽到了我的琴聲,在心中播下一顆藝術的種子,我覺得就值了。」
  •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在「放飛夢想」項目的支持下,民豐中心小學的老師們利用各類簡單小巧的物料工具精心設計了十餘個科普體驗項目。孩子們不僅能在其中獲得遊樂體驗,還能學習到相關的理論與知識。
  • 書評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如果你愛看科幻電影,那你一定會喜歡《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如果你家娃喜歡星辰大海,那你一定要給他買《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如果你也對浩瀚宇宙感興趣,那更不能錯過《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星際穿越》《火星救援》這3部經典科幻電影中孩子們最關心的30個問題,給大家科普宇宙空間站、時間膨脹、火星通信、太空對接等等科學知識,內容硬核、專業,值得一讀再讀。
  • 豆瓣9.1,激發孩子探索科學的兒童讀物,這本書不可錯過
    好在喬治遇到了科學家埃裡克,他看到了浩渺宇宙的一角,在他心中播下了一顆求索的種子,在宇宙面前,喬治意識到了自己的渺小,在科學面前,喬治發現了自己的無知。而這種感覺,正是我們要傳遞給孩子的,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原來世界如此的奇妙,背後的規律如此值得探尋,作為父母,我們給孩子的不該是一條鞭子,而是一顆種子。Cosmos讓喬治立下了誓言,「在尋求關於我們周圍奧秘的更偉大的知識時,我將勇敢謹慎……為人類福祉探求科學。」這段既感人又震撼。
  • 燃儘自己生命 播下未來種子 追記英年早逝的復旦大學教授鍾揚
    復旦大學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鍾揚同志,2017年9月25日在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去世,年僅53歲。  復旦校黨委在《決定》中稱:鍾揚同志忠誠於黨,熱愛事業,把生命最寶貴的時光奉獻給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他堅守報國理想,每年跋山涉水數萬公裡,盤點青藏高原植物資源,收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顆種子,為國家和人類儲存下綿延後世的基因寶藏。
  • 流浪地球火爆刷屏 科幻電影終極意義是「給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種子」
    在看完電影後,王元卓的女兒表示沒看懂,於是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王元卓為女兒手繪6張講解圖介紹《流浪地球》裡科學知識。其實只要孩子有一點點的提高和知識點的儲備,就是值得的。」  「科普教育不僅僅只面向青年人和孩子,也包括成人。」王元卓在微博上說:「衷心希望《流浪地球》能夠在更多國人,尤其是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有朝一日可以開花結果。」  王元卓希望,能夠有更多有能力人投入到科普教育中來,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養。
  •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航天的種子 ——「小小太空工程師」航天科普活動圓滿完成
    項目主要針對北京地區的打工子弟學校量身定製,旨在通過航天科普課程、航天科技主題實踐活動、航天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方式引導學生們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動手能力和綜合科學素質。北京市昌平區新龍學校校長宗寶平在致辭中表示,「小小太空工程師」項目通過航天故事講述航天知識、引導孩子們充分了解我國的航天事業,提升了他們的科學素質和協作意識,在全體師生及家長中引起了積極反響。
  • 「扶貧故事」播撒科學的種子
    《播撒科學的種子》【扶貧故事】《播撒科學的種子》.mp305:07來自中國科協「老區科普行」活動是中國科技館的品牌活動,單位每年都會安排隊伍前往貧困地區或革命老區,為當地的學生帶去科普活動,張志堅和呂梁的情緣也是由「老區科普行」活動聯結起來的。
  • 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對《流浪地球》的深層剖析
    電影《流浪地球》的背景,顯然就是地球處於最後一個遠日點和接近木星軌道時的情景:「世界仍是一片灰色,陰暗的天空下,大地上分布著由殘留海水形成的一個個冰凍湖泊,見不到一點綠色。大氣中的撞擊塵擋住了陽光,使氣溫難以回升。」
  •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牆角下,有1種野生的「植物」,人稱「播娘蒿」,結出的種子很珍貴
    隨著春天的到來,天地萬物開始復甦,進入新一年的輪迴中了,每當這個時節,就有許多人會趁著清明小長假的機會進入農村,不為遊玩,只為採摘農村常見的花花草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牆角下,有1種野生的「植物」,人稱「播娘蒿」,結出的種子很珍貴,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播娘蒿?
  • 讓勞動光榮的種子 從小播撒在孩子心中
    有的家長開始的時候還有些擔心,怕影響孩子的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家長反而說,勞動教育能讓孩子越來越懂事,學習都變得主動了。」「從小學到現在,我感受了很多關於愛惜糧食的教育,但只有這次在學農活動中,我才真正感受了糧食的珍貴。我和同學割麥子、打穀子、碾麵粉、蒸饅頭,我真正在實踐中體會到,一個饅頭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 中藥材種子播前處理方法有哪些?
    中藥材種子播前處理方法有哪些? 選種、曬種、消毒、浸種、擦傷處理、沙藏層積處理、 拌種、種子包衣、藥種磁場處理、蒸汽處理、催芽處理、超聲波處理等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選種選擇優良的種子,是中藥材取得優質高產的 重要保證。隔年陳種子色澤發灰,有黴味,往往發芽率降、甚至不發芽。
  • 蒲公英種子多少錢一斤?一畝地播多少種?
    蒲公英種子價格一般在60~100元左右一斤。人工種植蒲公英一年可採收4-5茬,平均每茬畝產量在200-250公斤。蒲公英的播種時間和方法蒲公英繁殖採用種子繁殖,種子無休眠期,成熟採收後的種子從春到秋可隨時播種。
  • 播一粒咖啡種子,靜觀生命勃發
    當我成功地種活了一顆牛油果時,便驚訝於種子的力量。當小小的嫩芽從厚厚的果核裡冒出來,原本為廚餘垃圾的牛油果核,變成了家裡一個美麗的小盆景。從此我開始深深地著迷於收集種子,播種種子。聽說咖啡樹作為盆栽很漂亮,我請朋友從雲南寄來了一些咖啡種子。去年四月底收到種子,10個月後,在我手裡幻化成這幾株綠油油的小盆景,不得不感嘆它們神奇的生命力!雲南的咖啡樹,學名為阿拉比卡種,又稱為小粒咖啡樹,為咖啡屬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咖啡樹開花只持續幾天,之後就會結果,幾個月後漿果成熟變成紅色,就到收穫的季節了。一顆咖啡果實內含兩粒種子。
  • 在沙漠播下綠色種子,這個音樂節因此與眾不同
    Warren和自然之友一起見證和參與了,讓一些綠色種子激蕩出一片沙漠星際綠洲的故事。 這片綠洲擁有音樂、科技、藝術等多元基因,眾多富有創造力和探索精神的跨界組合共同澆灌,融合文化傳播、可持續發展、健康生活方式,呈現一種充滿未來感的自然體驗。
  • 崑崙數據創始人陸薇:樹德中學為我的職業選擇播下了種子
    新華網成都12月9日電(吳曉)「樹德中學對我的影響很大,為我的職業選擇播下了種子。」樹德中學90周年校慶期間,樹德中學校友、崑崙數據創始人陸薇接受了新華網採訪。她說,後來自己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將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運用到工業領域,幫助企業走入工業4.0。
  • 少林禪堂開設童學班 德善種子撒播都市
    7月5日,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的少林寺「都市禪堂」童學班對外公益開課,將智慧、德善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間。7月5日上午,少林寺「都市禪堂」童學班內,12名孩童正跟著老師一起學習傳統禮儀、國學文化。期間打坐習武、誦經練字,端莊正儀孩子們皆學的有模有樣,特別是禮儀規範的課程,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 在千年水鄉種下太空探索「種子」
    43年後,江南水鄉烏鎮的孩子們用吳方言演唱的童謠《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被製作成音頻,搭乘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駛入星辰大海。這座江南古鎮和太空的結緣不止於此。去年,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舉辦期間,一座兼具航天科技成果展示和科普體驗的航天北鬥應用中心落戶烏鎮。
  • 國培:播下「蒲公英」的種子
    磨「三課」提升種子教師綜合實力浙江師範大學高中語文教師培訓團隊期望將參訓教師培育成「種子教師」,這些「種子教師」回到原本工作的學校後,又能有效帶動身邊教師提升教學技能,充分體現出國培的輻射效應。為了切實提高參訓教師的綜合實力,浙師大教師團隊特別重視「三課」建設,即:學術講座課、技能培訓課、教學示範課。
  • 繪小報、做實驗種下科學種子
    本報訊(記者 李姝 見習記者 萬圓)11月23日至27日,興慶區回民第一小學舉辦了首屆科技周展示活動,科技小報、科幻繪畫、科學小實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試管裡的魔法彩虹、機械手、指北針、神奇的藥水……一系列實驗充分展示出同學們的豐富想像力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