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小報、做實驗種下科學種子

2020-12-01 銀川晚報

本報訊(記者 李姝 見習記者 萬圓)11月23日至27日,興慶區回民第一小學舉辦了首屆科技周展示活動,科技小報、科幻繪畫、科學小實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試管裡的魔法彩虹、機械手、指北針、神奇的藥水……一系列實驗充分展示出同學們的豐富想像力和實踐能力。顏色各異、密度不同的色素鹽水依次加入試管,分層後輕輕搖晃便可變成分布均勻的一種顏色,來自六年級(4)班的杜欣雨、馬紫涵和王雅雯同學的「試管裡的魔法彩虹」科學小實驗吸引了很多同學駐足觀看。

「本次活動,引導學生們以科學原理為基礎,關注生活中的小發現,激發孩子學習科學的興趣。」校科技組組長吳嘉鴿老師說,學校後期將針對不同的科技小實驗進行跨學科指導。

此次銀川市科協也為同學們帶來了科技大篷車,空中成像、輝光碟、斐波那契數列以及各種科學道具,為同學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科技體驗。興慶區回民第一小學校長湯衛勝說,通過本屆科技節活動,希望能在孩子們心裡種下科學的種子,今後善於思考、敢於創新。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愛做的100個科學小實驗
    小學生愛做的100個科學小實驗 小實驗 大學問 ——小學生愛做的100個科學小實驗 「開水養魚」「水中電燈」「綠枝化妝」「綠葉愛心」「蛋殼成了頂天柱」……這些名字是否引起你十分的好奇心?這100個小實驗所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家庭必備的物品,你完全可以獨自完成。比如家裡的調味品檸檬汁加上一點兒發酵粉,就可以做成汽水;比如把一個鞋盒子做成迷宮,把土豆放進去,可以讓土豆在裡面走迷宮……有些實驗需要講求操作方法,你得耐心地重複多次才能成功。有些實驗需要較長的時間,你必須用三天五天甚至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成功。有幾個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你需要成年人的幫助。
  • 劉春明:願做科學世界的一粒種子
    人類近80%的糧食來自禾本科作物的種子,包括小麥、水稻、玉米、高粱、燕麥、穀子、大麥等。大多數單子葉植物的種子的外部是保護作用的果皮和種皮,內部是胚胎和胚乳,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主要累積於胚乳中。他說:「人類每天生活離不開胚乳,你吃的饅頭包子用到的麵粉都來自胚乳。」在植物學上,胚乳又分為糊粉層和澱粉胚乳兩部分。
  • 簡單的手抄報畫法,夏季防溺水小報,小學生自己按步驟輕鬆完成
    那麼小朋友們對於夏季防溺水小報的製作有自己的想法嗎?下面這組防溺水小報的步驟能不能給你一些啟發和靈感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先來畫左下角的小女孩,在紙上相應的位置畫一個圓圈,然後在圓圈裡畫一道弧線表示帽子,再畫上彎彎的眼睛和嘴巴。想畫成小女孩的話,就加上一點彎曲的線條從帽子下面露出來,表示頭髮,還可以在泳帽上畫上兩個方框當泳鏡。
  • 在千年水鄉種下太空探索「種子」
    「參觀者可以化身航天員『登陸』月球,可以像在『天宮』空間實驗室的航天員一樣親手操作『失重』的物理實驗,可以零距離接觸神舟飛船和艙外航天服……」航天北鬥應用中心負責人徐楊說。小朋友參觀航天北鬥應用中心。(受訪者供圖)當記者在一片由互動投影技術構建的「月球表面」上踩了一腳時,「月面」上就出現了一個半個世紀前的腳印——1969年7月21日,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時踩下的「人類一大步」。「除了全面回顧航天事業發展歷程與重要成果,介紹航天科學、技術和應用原理,在這裡還可以了解並體驗人類波瀾壯闊的太空探索歷史。」
  • 碩博士們是如何在疫情下做實驗,寫論文的
    「請求考慮一下需要做實驗的理工科碩博士們吧……」聽到「大學開學時間繼續後延」的消息,生物科學專業研三碩士生陳子旭(化名)所在的同學群裡又一次「炸」了。目前,思祺的導師會去實驗室幫她照看苗子,剪下一些花朵,儘量延長植被的花期。導師還會給她發來苗子的照片,讓她安心。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沈應柏也在扮演「守花人」角色。「導師幫學生照顧苗子,不是這個假期才有的事情,以往學生們回家過年,都是老師在幫忙照看,只是今年這個『假期』格外長。」
  • 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萬融實驗
    【實驗原理】將少量的細菌接種到一定體積的、合適的新鮮液體培養基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定時測定培養液中的細菌數量,以細菌數量的對數作縱坐標,生長時間作橫坐標,繪製的曲線為生長曲線。生長曲線是微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於液體培養時所表現出的群體生長規律。
  • 男孩帶一斤大鯽魚上科學課做實驗,網友直呼有才!
    近日,福建廈門某學校的科學老師讓學生們帶魚到班上做實驗,學生們都帶小魚,只有一人帶了條大鯽魚,用改裝桶裝著提回班裡。 據了解這發生在同安的官潯小學,新來的科學老師劉老師稱本學期四年級《科學》是新教材,
  • 「扶貧故事」播撒科學的種子
    《播撒科學的種子》【扶貧故事】《播撒科學的種子》.mp305:07來自中國科協「老區科普行」活動是中國科技館的品牌活動,單位每年都會安排隊伍前往貧困地區或革命老區,為當地的學生帶去科普活動,張志堅和呂梁的情緣也是由「老區科普行」活動聯結起來的。
  • 去年的鳳仙花種子我忘了種下
    去年國慶節,回到老家,剛好碰見鳳仙花的種子成熟了,輕輕一碰,爆裂開來,收集了百多粒,預備來年春暖花開之時,可以欣然種下。然而,由於最近半年多來忙於創作,竟然忘了春天種下,甚至忘記了種子被我遺忘在了什麼地方。
  • 在孩子心中播下「生命科學」的種子
    ,檢驗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醫學遺傳學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模式生物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等實驗技術平臺向公眾開放,吸引了溫州市實驗小學、溫州市籀園小學、甌海實驗小學等8所學校的小學生和家長共400餘人前來參觀和體驗。
  • 新村實驗小學科技節 全校掀起「垃圾分類」狂潮
    近日,新村實驗小學開展了為期三周的「垃圾分類我先行」主題科技節活動。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小主人意識,增加對垃圾分類的科學了解 ,激發全校師生以及每一個家庭主動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增強環保意識,營造共築生態家園、同建美麗山城的氛圍。
  • 適合與孩子一起做的食品科學實驗
    食物本身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烹飪像是做實驗,過程中充滿了很多物理、化學的變化與數學計算的過程。食材所具有的多種營養素、豐富的色彩與形狀,也是自然重要饋贈的一部分,所以食育與科學啟蒙、藝術啟蒙也有著重合的部分。之前關於「食育」的文章寫了不少,其實食育的核心是增加孩子接觸食物的機會,認識食物營養、食品安全,傳承食文化、與環境的調和,培養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從而達到培養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人性"目的。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和三歲孩子一起做的食品科學實驗。
  • [四下微課堂]1A種子——3種子發芽的過程
    知識梳理1.種子發芽的過程種子在土裡發芽,我們很難看清楚它們的發芽過程。不妨利用綠豆種子來做個實驗吧!
  • 文殊菩薩開示:如何才能種下成佛的種子
    老陽按:如何才能種下成佛的種子,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學習這一個問題,這段經文出自:《維摩詰經》,講述者:南懷瑾先生。「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維摩居士反過來向文殊師利菩薩提問題了。以世間法來講,任何東西都有個種子,下了種子才能開花結果。我們為什麼學佛?在什麼地方學最好?
  • 天然磁石的成因,恐怕不關地磁場的事兒 | 玉米熊小報No.326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小報,今天是2017年8月31日星期四,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 空氣汙染已經悄悄對你的DNA下了黑手 | 玉米熊放學小報No.265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
  • 如何種蘋果種子
    儘量在早春種下種子。 2試著在土壤上鋪層堆肥。在播種發芽的蘋果種子之前,你應該確保土壤儘可能肥沃、營養豐富。除草後,在土壤上鋪一層2.5釐米厚的堆肥。你可以自己製備花園堆肥,也可以去園藝商店購買。堆肥會使土壤富含必要的養分,還能改善它的透氣性,提高它的排水性能。
  • 如何種蘋果種子?
    儘量在早春種下種子。2試著在土壤上鋪層堆肥。在播種發芽的蘋果種子之前,你應該確保土壤儘可能肥沃、營養豐富。除草後,在土壤上鋪一層2.5釐米厚的堆肥。你可以自己製備花園堆肥,也可以去園藝商店購買。堆肥會使土壤富含必要的養分,還能改善它的透氣性,提高它的排水性能。3在土裡挖出犁溝。
  • 在「一粒種子」裡遇見成長
    以鮮花表心意,從種子見世界向陽而上、快樂健康。一朵朵飽含美好祝福的向日葵,由少先隊員們恭恭敬敬得獻到一位位教師手上。向日葵沐浴著陽光,帶著盈盈笑意;少先隊員在紅領巾映襯下,更加精神挺拔;育人「園丁」手捧鮮花,笑容欣慰滿足。向日葵是花,亦是果實,是種子。黨員教師們把一包包代表收穫和希望的向日葵種子,回贈給孩子們。
  • ||親子科學小實驗
    「趣味科學實驗」公眾號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