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與孩子一起做的食品科學實驗

2021-01-13 聽伊講


聽伊講(作者:趙文秀)

食物本身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烹飪像是做實驗,過程中充滿了很多物理、化學的變化與數學計算的過程。食材所具有的多種營養素、豐富的色彩與形狀,也是自然重要饋贈的一部分,所以食育與科學啟蒙、藝術啟蒙也有著重合的部分。

之前關於「食育」的文章寫了不少,其實食育的核心是增加孩子接觸食物的機會,認識食物營養、食品安全,傳承食文化、與環境的調和,培養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從而達到培養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人性"目的。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和三歲孩子一起做的食品科學實驗。

實驗一:真假花青素

1.實驗目的:讓孩子喜歡吃深色蔬菜和水果(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的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佔一半;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的水果。

2.實驗原理:花青素遇酸變紅,遇鹼變藍

3.實驗原料:楊梅、白醋、小蘇打、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勺子

4.實驗步驟:

①首先將楊梅榨汁(可以用勺子擠壓也可以榨汁);

②將楊梅汁平均倒入三個一次性水杯中,1/3至1/2杯即可;

③第一杯中加入少許白醋,第二杯中加入少許小蘇打,第三杯保持原狀,攪拌;

④讓孩子觀察顏色變化,顏色演示依次為紅——藍——紫;

⑤營造奇蹟出現的誇張氛圍。

實驗以後,孩子會對科學實驗非常感興趣,經常纏著我要做實驗。吃到紫薯、葡萄、楊梅等食物都會自豪地對別人說:我知道為什麼是紫色的!而且吃了花青素會變漂亮哦,我們要多吃點……

 

實驗二:彩虹糖的騙局

1.實驗目的:讓孩子遠離人工色素(科學家早就發現,長期攝入生產糖果和軟飲料時經常使用的人工添加劑會導致多動症等行為障礙。英國食品標準管理局(FSA)對這一研究結果撥款75萬英鎊委託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者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有6種人工色素包括人們所熟知的檸檬黃、日落黃會影響兒童的智力,嚴重時可導致兒童的IQ值下降5.5分。英國食品標準局理事會曾向政府提出在食品中少用人工色素的建議。歐洲多個消費者保護組織10日也敦促歐盟全面禁止使用這6種人工色素。

2.實驗原理:除了滿足人們「好色」的視覺體驗外,人工色素沒有任何的營養價值,人工色素主要用於果汁飲料類、糕點上的彩裝、糖果、山楂製品、冰淇淋、果凍、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食品的著色,其中以水溶性的為主。

3.實驗原料:一次性白色盤子、一包彩虹堂、一杯水

4.實驗步驟:

①將彩虹堂按不同顏色的順序,順著盤子擺一個圓形;

②將盤中倒入半杯水;

③稍等片刻,會出現恢弘的彩虹圈;

④撿起一粒掉色的糖,讓孩子觀察還剩什麼;

⑤引導孩子認識吃糖的危害性。

相信實驗以後,孩子再買彩虹糖是為了做實驗選購材料來的。爆料一個好玩的事兒,我家孩子選零食,還會裝模作樣看配料表。有一次去買冰淇淋,她很認真地問老闆:請問裡面有代可可脂麼?老闆直接蒙圈,說:就是這一種包裝紙啊……

 

實驗三:麵條可燃

1.實驗目的:增長孩子的常識,避免長大後變成輕易信謠傳謠的人

2.實驗原因:

幾年前,網上瘋傳一條消息:「添加了食用膠、檸檬黃、蓬灰、複合磷酸鹽等添加劑的麵條,看起來好看,吃起來筋道。但吃這樣一碗麵,就等於吃掉一隻塑膠袋。聲稱:吃麵之前先拿火燒燒看,以免誤食塑膠袋」。不僅牽動了消費者的敏感神經,更是讓各媒體找到了新聞「熱點」,一時間幾乎所有媒體都在跟進,探秘麵條為什麼可燃燒?

3.實驗原料:兩根乾麵條、一個打火機

4.實驗步驟:

打開打火機,將麵條點燃,著火了……

告訴孩子:麵條燃燒屬於正常的物理現象,除了流體食品以外的固態食品在一定的含水量條件下均有可能被點燃。這是因為食品都不外乎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主要組分及其他的微量組分所組成,這些主要組分均是有機物質,在水分條件合適的條件下可以被點燃,這其實是一個基本的常識

讓我們,通過食育,讓孩子感受四季變化,享受人情冷暖。



專業: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法學 社會工作 行政管理 護理學 家政服務與管理 老年護理

(最短學習年限2.5年;全部學費11360元或9120)

諮詢電話:25653114、25653102、25653103

報名地址:上海市國順路288號

相關焦點

  • 跟孩子一起做科學實驗受到家長追捧
    如何在紙上寫一封別人看不到的密碼信……隨著一個叫做 「和孩子在家裡做科學實驗」網上專欄受到眾多家長關注,這些問題的答案,正在不少滬上家庭一一被揭曉。在家裡跟孩子一起做科學實驗正成為一種新的寓教於樂的方式。 在白紙上用白醋寫字繪畫,原本並看不出寫了些什麼,但只要用火苗在紙下一烘烤,白醋寫過的痕跡立即變成了咖啡色,顯現出來……這就是家庭小實驗——密碼信。
  • 好玩又漲知識,一起和孩子做科學小實驗!
    宅家抗「疫」除了讓孩子上網課唱歌彈琴、跳繩跳馬、澆花餵狗還有什麼寓教於樂又能增進親子關係的活動呢?小編給大家支一招——一起和孩子做「科學小實驗」比如這樣的↓↓↓筷子提米將筷子插入一個裝滿大米的瓶子中,發現一根筷子就能提起整瓶大米,這是由於筷子與米之間以及米與米之間的摩擦力很大造成的。
  • 這10個科學小實驗,最適合你陪孩子一起玩
    這10個科學小實驗,最適合你陪孩子一起玩 很多爸爸吧,其實真心是不太知道該怎麼和孩子一起玩! 他們最多的藉口就是:孩子玩的東西太幼稚,沒意思。 好吧,PO主今天就和粑粑們分享一些「有意思」的!
  • 15個超棒的有趣科學小實驗(6-12歲都適合),周末和孩子做起來!
    原標題:15個超棒的有趣科學小實驗(6-12歲都適合),周末和孩子做起來! | 5 0 萬 媽 媽 最 愛 的 學 習 專 家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小學生學習 孩子對科學小實驗總是充滿好奇,興趣濃厚,他們可以在實驗中感受到科學的奧妙,從而愛上學習
  • 做實驗、鼓搗小製作一起動手「玩」科學
    N海都記者許毅棟 海都訊 孩子很喜歡鼓搗科學小實驗,可因為家裡和學校條件所限,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無處施展怎麼辦?海都超級興趣班的「酷酷蛙科學達人課」,力邀榕城多位青少年科技名師,從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科學現象入手,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和天文地理的「大而全」的系列自然科學課程,配合「小而美」的小班化精品實驗課堂,讓孩子徜徉科學海洋,化身科學「魔法師」。 大而全!分年齡打造全系統科學課 「不同年齡層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程度有區別,這跟孩子們的學習環境和腦力發展都有關係。」
  • 這些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做,絕對讓孩子漲知識!
    、適度安排孩子學習、生活和鍛鍊」那除了讓娃適度地複習預習、跳繩跳馬、澆花餵狗還有什麼讓娃寓教於樂,還能增進親子關係今天,小編給大家憋大招了——一起和孩子在家嘗試「科學小實驗」~~這些實驗生動有趣,容易操作,用家裡常見的材料就能完成。正好適合疫情期間孩子們在家學習的需要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做,不僅讓孩子們漲知識,還可以一起見證奇妙的科學比上課還有意思而且,(下面小編劃!重!點!
  • 17個趣味小實驗,帶給孩子不一樣的科學啟蒙
    一盒有17個全新的科學實驗項目,一周玩兩個,一套玩具玩兩個月不重複。不僅輕鬆哄娃,更是高質量的陪伴。引導孩子在實驗過程中觀察、思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科學啟蒙,它是非常高性價比、且有意義的一套親子玩具。接下來,我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其中的一些小實驗。
  • 彩虹系列科學小實驗,和孩子一起玩轉色彩
    彩虹系列的小實驗,一直都受到小朋友的歡迎。色彩繽紛又充滿魔力趣味。下面我們繼續來玩轉色彩吧。想要了解更多創意實驗,請關注我哦!彩虹塔小朋友聽過雞尾酒麼?我們就自己動手做一杯像雞尾酒一樣的彩虹塔吧。準備材料:玻璃杯、食用油、洗潔劑、酒精、色素、攪拌棒、水參考步驟:1、在玻璃杯倒入適量的洗潔劑,再滴入幾滴色素用攪拌棒攪拌均勻,在杯子底部形成一層綠色。2、取小半杯水,在水裡滴入幾滴紅色色素配置成紅色水溶液,順著攪拌棒緩慢倒在綠色分層上面。3、將食用油順著攪拌棒緩慢倒在紅色分層液面上。
  • 德國孩子最著迷的科學小實驗(基礎版)
    德國孩子最著迷的科學小實驗裡的實驗材料簡單,容易備齊;實驗步驟清晰,容易操作;實驗原理難易適中,適合6-14歲孩子;圖文並茂,有助孩子理解。      德國孩子最著迷的科學小實驗是從德國引進的少兒實驗科普類圖書,共包含52個科學小實驗,按內容分為「瓶子實驗」、「沙子實驗」、「水的實驗」、「植物實驗」、「球體實驗」等9個。
  • 3個兒童科學實驗,父母快陪孩子做,科學啟蒙就是這樣簡單
    說到科學啊,不只是高深莫測的專業知識,它不分領域、不分年齡,只要耐心觀察,生活的一切皆是科學。對於孩子來說,科學啟蒙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成長環節,而實驗往往更容易受到孩子的青睞。光說不練假把式,3個兒童科學實驗,快陪孩子做起來,科學啟蒙玩兒出來!
  • 京東:101生態農場 體驗特色項目做個「科學小實驗」
    2016年4月22日訊,帶孩子撒歡兒,通州西集的101生態農場算是一個。在這裡,孩子們不僅可以放風箏、撿雞蛋、採摘,還可以做簡單的科學小實驗,辨別農藥殘留。在實驗室裡,小朋友可以了解蔬果的結構與生長過程對於小一點兒的孩子,如果想充分運動,有很多戶外項目可以玩,這些項目的器材都是木質的,有單繩索道、鞦韆、滑梯、平衡木、蹺蹺板等,比較安全
  • 科學小實驗|4個色彩系實驗,我已聽到孩子的尖叫
    原標題:科學小實驗|4個色彩系實驗,我已聽到孩子的尖叫 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4個超好玩的,超有趣的色彩小實驗。做的時候要仔細觀察思考哦,看看有什麼神奇的發現!
  • 讓孩子在家就能做科學小實驗,這所幼兒園出了個奇招
    筧新東港園區以科學啟蒙為特色,孩子們在家也能動手完成科學小實驗。只要點開幼兒園網站跟著老師一起動手做起來就能完成,仿佛老師到了家裡和孩子們一起遊戲。老師通過手機錄音功能將好聽的故事錄下來,通過網絡發送給家長。家長在家只要點點手機就可以把故事播放給孩子聽。孩子們聽到班級老師的聲音出現在故事裡可開心了,故事也聽得格外認真。
  • 在家也能做的科學小實驗,學習強國來教你
    這個簡單的小實驗是不是一下就講清楚影子的長短與太陽位置的關係呢?這樣簡單的小實驗是不是在家裡就能做了呢?這是學習強國平臺上的一檔科學實驗課。進入教育菜單,點擊中小學課堂子菜單,向下拉,就可以看到「科學家給孩子的科學課」,該課程在某網站的標價為199元。
  • 5個在家就能做的科學小實驗,培養孩子創造力,趕快來試試
    心理學家,給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提供了幾個小建議:自由設計科學實驗不要給孩子一個固定的思維去做實驗,可以讓孩子在原有實驗步驟的基礎上,展開對實驗的其他想像,稍加改動。寬鬆的學習氛圍有沒有發現孩子越管越不好管,我小的時候就是,本來想去寫作業的,但是媽媽一說讓我寫作業,一下子我就不想寫了。這個想法不止我有哦,你的孩子也會有。所以當孩子不知道自己做什麼的時候只需要稍加提醒。
  • 4個兒童科學小實驗,簡單又有趣,讓孩子在遊戲中探索科學大世界
    通過NASA的回應和我們與孩子的親身嘗試。我們和孩子們了解到:原來因為地球萬有引力,其實掃把在一定條件下,每天都可以立起來!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科學小實驗、小挑戰,充滿了樂趣。不僅能夠引導孩子們探索科學事物,還能讓孩子們了解到不少知識。幼兒在上幼兒園期間,很多幼兒家長開始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學習了。
  • 趣味科學實驗:N150.好玩的透明球—彩色球
    【有願意一起交流分享實驗的網友加我微信:zhm6334574入實驗交流群一起學習】
  • 800多名小學生一起玩轉24種科學小實驗
    在杭州市金都天長小學第八屆「金蘋果」科技節的環保實驗小達人挑戰賽上,孩子們化身小小科學家,通過科學小實驗,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小球瞬間就跳起來了!」孩子們紛紛讚嘆道。  「這個實驗正好運用到了我們五年級孩子在科學課上剛學到的浮力相關的知識點,又十分簡單易操作。
  • 這3個科學小實驗在家就能玩,用來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再好不過了
    雖說科學小實驗也很不錯,可以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但我以為,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做實驗,給孩子充分的探索時間和動手機會,要比去培訓班每次連上2節課的效果更好。你可能會說,「我不知道怎麼陪孩子做小實驗,只能送去讓老師教。」其實很多小實驗操作起來都非常簡單,材料也很容易準備,只要知道了方法,就能經常陪孩子玩。今天,小樣媽就給大家準備了3個科學小實驗,和孩子一起動手試試看吧。
  • 親子科學實驗:一杯水一根針也能做實驗
    1科學實驗:油水能混合嗎(乳化)提示思考:你能讓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嗎?實驗現象:這種現象被稱為乳化,乳化是一種液體以極微小液滴均勻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種液體中的作用。油與水本來是不相溶的兩種液體,密度小的油在上層,密度大的水在下層。加入沒加肥皂水之後,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液體叫乳化液,該過程就叫乳化。實驗原理:油能和肥皂水混合,混合的同時還發生了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