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朱戈倩 實習生 隋雪 通訊員 姚波)把塑料水瓶減去瓶底,擰去瓶蓋,然後瓶身倒轉,放入小球後加水,小球沉在了瓶口處;如果用手堵住瓶口,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在杭州市金都天長小學第八屆「金蘋果」科技節的環保實驗小達人挑戰賽上,孩子們化身小小科學家,通過科學小實驗,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小球瞬間就跳起來了!」孩子們紛紛讚嘆道。
「這個實驗正好運用到了我們五年級孩子在科學課上剛學到的浮力相關的知識點,又十分簡單易操作。小一點的孩子來做這個實驗就會感到很好奇」,帶學生一起設計了這個小實驗的五(三)班班主任吳碧華說。
那麼具體是運用了什麼原理呢?
五(三)班的孩子們專門親手製作了科普海報,解釋了這一科學小實驗其中的緣由:「當手沒有堵住瓶口時,水向下壓桌球(壓力),球沉在水底。當手頂住瓶口時,桌球底部受的壓力比上面的壓力大,把丟頂出水面,這就是浮力。」
在這場環保實驗小達人挑戰賽上,和「水中跳動的小球」同樣有意思的科學小實驗還有23種,各個實驗操作臺前都人滿為患,成了一個熱鬧的「科學遊園會」現場。比如通過摩擦力原理,可以讓一根筷子提起一桶大米;通過表面張力原理,可以讓牙籤在水中遊動。
「這些科學小實驗都是由各個班的孩子們和老師自己設計準備的」 ,金都天長小學教導主任楊華英介紹道,「儘管小孩子對科學原理背後的真正含義可能還無法完全理解,但這些小實驗可以讓學生有一種感性的體驗,他做過實驗之後,就會自己去尋求『為什麼會這樣』,從而激發他學習的興趣,讓他不斷地去思考,也能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現場每個實驗操作臺前都有四名小小講解員,他們在各自班級的實驗區域堅守崗位,承擔起協助絡繹不絕前來「探秘」的同學完成實驗操作和講解實驗原理的工作。
「我參加過好幾屆科技節了,這屆是最有趣的,因為這次搬到了室外,有更多好玩的實驗。而且我還當上了我們班的講解員,我覺得為班級服務很快樂。」
不過,講解員是不是就只能作為默默奉獻的志願者,無法參與其他有趣的實驗了?
當然不是。「我們推出了輪崗制,分上下兩場,每場有四個孩子擔任小小講解員。講解員們還有專屬身份卡,有免排隊特權」。
此外,這場環保實驗小達人挑戰賽沒有分數,不排名次,每完成一項挑戰,孩子們的實驗體驗卡上就可以加蓋一枚挑戰成功的小印章。活動結束後,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挑戰成果換取精美的小禮物——葉脈書籤。
「學得紮實,玩出名堂」,作為金都天長小學第八屆「金蘋果」科技節的重要一環,這次環保實驗小達人挑戰賽旨在提升學生綠色環保理念,激發學生的科學創新興趣,為進一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