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11月12日訊(記者劉嘉 通訊員宋驥)11月12日上午,兩節現場展示課在武漢市紅領巾國際學校進行:小學生們在科學課上自主設計實驗桌、畫出設計圖;勞技課時拿出木板和工具,自己動手拼接組裝,把桌子模型做了出來。這是江漢區舉辦的一場小學科學、勞技課程整合暨STEAM案例開發課題研討,為該區推廣「科學+勞技」的教學方式創新做出示範。
展示課現場。記者彭年 攝
「學校想增建一間實驗室,現缺少實驗桌,邀請大家設計一款實用型實驗桌。」展示課的第一節是科學課,紅領巾國際學校的小學生們收到了一封製作實驗桌的「邀請函」。為了讓孩子們對實驗室有更直觀的了解,科學課現場,師生們通過VR技術觀察了實驗室的全貌和內部結構。隨後,同學們分成8個小組,化身小設計師,把心目中最完美的實驗桌畫在圖紙上,並向全班分享。
展示課現場。記者彭年 攝
記者看到,同學們設計的實驗桌充滿創意。有的學生將桌面設計成六邊形,便於適應實驗室的異形空間,有的在實驗桌上安裝了水龍頭、水管,方便進行需要用水的操作,還有的學生特意給桌子加上了抽屜,擴大儲物空間。「帶水龍頭的桌子建議安個玻璃隔板,要不水濺出來容易打溼實驗材料」「加裝了玻璃板會增加實驗桌的重量」……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後,同學們再次將各組草圖進行修改、細化,也在老師指導下對桌子稱重、平衡、材料選擇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示課現場。記者彭年 攝
第二節是勞技課。紅領巾學校陽光校區的科學老師帶領大家學習如何在木板上進行測量、標記、定位,如何將桌腿用釘接或粘接的方式與桌面安裝。對照著自己設計出的草圖,孩子們戴上護目鏡,拿起鋸子、錘子、木板等材料和工具,叮叮噹噹地將實驗桌模型製作出來。製作完成後,老師還拿出啞鈴片,一一放到同學們的實驗桌模型上,測試桌子是否牢固,並給「手藝最佳」的小組頒發「魯班獎」。
展示課現場。記者彭年 攝
上完課,紅巾國際學校四年級女生任凌暄興奮地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她說:「這兩節課我們不光學習到了與桌子結構相關的科學知識,還親手把自己的創意製作出來,太有意思了。」
展示課現場。記者彭年 攝
「科學課中,孩子們學習了結構、材料、設計,勞技課上他們又學習了『小木工』的內容,一個『實驗桌』的項目,把兩節不同學科的課結合在了一起。」江漢區教培中心小學教研室科學、勞技學科教研員朱仁旺介紹,小學科學課與勞技課的學科整合,該區已經探索了3年。這兩個學科的有機結合,能形成優勢互補,讓學生把科學課中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動手操作中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踐反過來也會推動孩子們的設計,科學課學習將不再是「紙上談兵」。
展示課現場。記者彭年 攝
江漢區教育局小學教育科負責人應蘭表示,目前,「科技課+勞技課」學科整合的研究正在該區紅領巾學校、大興第一實驗小學、漢口輔仁小學、大興路小學等4所學校試點,未來將進一步在全區小學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