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發現生命奇蹟,死後100年仍造福世界!

2021-01-13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2020年4月2日,「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TS16科考航次返航,這次任務的最大發現之一,科考船搭載的「深海勇士」潛水艇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一處「鯨落」,這是我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它在深海生物圈意義上非常重大!

南海鯨落

這個鯨落位於南海中部的海底山脈上,是一頭齒鯨屍體,初步判斷是一頭鳥嘴鯨,附近有數十隻白色鎧甲蝦、紅蝦、蠕蟲以及數隻鼬䲁魚,隨著鯨的屍體方向分布,似乎周圍還有大量海底生物正在趕過來!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謝偉副教授仔細觀察了這個鯨落,發現其尾部仍然存在有機組織,因此謝偉副教授判斷,這個鯨落的降解時間並沒有很長!

1987年夏威夷大學的科考人員乘坐潛水器首次發現海底的鯨落生態系統,此後科學家開始研究這個深海罕見的生物聚居區域,1998年時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個種類的12490個生物體是依靠鯨落生存的,其中一些海洋生物——包括蛤蚌、蠕蟲和盲蝦中的稀有品種,它們會在屍體旁一點點吃掉殘餘物。

鯨落的很多生物都能化能自養的,它們會通過化學反應產生自己所需的能量,因為在如此深度,太陽光無法穿過厚厚的水體到達海底,這些生物演化出了化能自養的能力,這有些類似植物的光合作用!

全球發現的鯨落不超過50個,它在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和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鯨落的幾個階段

經常有新聞聽到哪裡的鯨擱淺死亡,腹中發現大量塑料垃圾,還有鯨在海岸線上擱淺,引發了大爆炸的新聞,當然這個大爆炸得解釋下,主要是鯨死後體內有機物腐敗產生了大量氣體,超過鯨肌肉組織承受的極限,就會引發大爆炸,所以當一頭鯨腹部高高鼓起時,千萬別靠近,以免爆炸傷人!

地面上鯨腐敗分解大家即使沒見過,大概也能了解一二,畢竟動物屍體腐敗還是見多了!但在水中又是個什麼過程呢?一般鯨落的降解會有幾個過程:

第一階段:鯨屍沉到海底

鯨其實並不會立即下沉到海底,BBC的紀錄片中經常見到鯊魚撕咬鯨的屍體,吞食鯨脂等,鯨死亡時大部分都會在水面上浮一段時間,隨著鯨脂這些比重比較低的部分被撕咬,脫離,漸漸比重將會大於水,此時則會慢慢沉入海底!

小鬚鯨被鯊魚分食

鯨屍在海底的第一階段開始了,海底的第一批動物就會「聞訊前來」,來分一杯羹的動物包括睡鯊、盲鰻,以及被稱為端足目動物的極小蝦狀甲殼動物,它們會將鯨屍中90%柔軟組織分解至只剩鯨骨,這些動物每天都能吃掉數十千克鯨屍,但如果是一頭藍鯨的話,這個時間會持續很久!

第二階段:無脊椎動物開始登場

這些動物包括甲殼類、軟體類動物,以及多毛綱動物,它們將佔領前面那些海洋動物遺留的殘羹冷炙,其中第二階段的物種,還可能是某個鯨落的特有物種,比如在1989年發現的鯨落中,生物學家觀測到一種從未見過的蝸牛,這是水生蝸牛中全新的一科,被命名為了Osteopeltidae。

第三階段:細菌佔領鯨落

第二階段大約會持續兩年左右,最後細菌將佔領整個鯨落,這個時期的細菌以鯨骨中的油脂為食,它們會將油脂轉換為硫化氫,成為親硫生物,這個階段持續的時間可能會超出各位的想像,達到50~100年之久!

和海底熱泉和冷泉不一樣的是熱泉提供的時間幾乎不會在短期內結束,但鯨落生物群體存續時間仍然無法和這些海底煙囪媲美,但對於貧瘠無比的海底來說,這就像是沙漠中的綠洲!

一鯨落,萬物生,大自然的物質循環就這樣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生,這是生態循環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重要依託!

相關焦點

  • 我國南海:發現稀有生命奇蹟,死後100年還在造福世界!
    「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TS16科考航次返航,這次任務最大的發現就是深海勇士」潛水艇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一處「鯨落」,這要是我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所以這次發現對於我國以及深海生物圈來說都是意義重大。
  • 中國首次發現極稀有生命奇蹟!它們死後100年仍造福世界…...
    在深海探索了近一個月之久後,科研者們在昨日宣布了他們的重大成果——我國海域中發現了首個鯨落!在南海的海底,拍攝到一隻3米長的鯨魚屍體。它死亡的時間不算太長,身上大部分的肉質都已經被其他生物吞噬,只留下了尾部少量的肌肉,等待更多食客的到來。
  • 隨著南海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
    隨著南海的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南海一直以豐富的資源聞名,近期,我國科學家在開採可燃冰資源時,取得了重大突破,百萬方燃氣噴薄而出,創下兩項世界紀錄。據《人民日報》報導,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了重大突破。
  • 世界七大奇蹟 中國第八大。你們覺得我國還有什麼是世界奇蹟呢
    塔高146.59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相當於40層大廈高。大小不等的石料重達1.5噸至50噸,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它的規模是埃及至今發現的110座金字塔中最大的。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成群結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金字塔內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運,然後逐層堆砌而成,十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蹟,當年艾菲爾鐵塔還未建成時胡夫金字塔還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 中國南海發現世界首例碳酸鹽質巖漿
    1月23日,國際期刊《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以長篇論文(Articles)形式在線刊登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良(第一/通訊作者)的論文:Evolution of carbonated melt to alkali basalt in the South China Sea,報導了在中國南海發現世界首例碳酸鹽質巖漿
  • 鯨落,深海偉大而溫柔的奇蹟,死後還滋養其它動物十五年!
    它的骨肉成為一場盛宴,滋養其它動物十五年……這就是鯨落!也被人們稱之為「偉大而溫柔的奇蹟」!在《獅子王裡》小辛巴問爸爸,我們不是吃羚羊的嗎?老獅子王說,我們死後,一定會成為草,而羚羊是吃草的,這就是生命的循環。巨鯨落,萬物生。巨鯨的死亡有點像盤古開天身軀化為萬物一樣,在深海造就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
  • 科學對人死後世界的10種解釋
    人死後將會經歷什麼?那是有關生命的一大難題。數千年來,人類已嘗試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解答這個難題。有關生命與死亡的問題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在哲學和科學領域中充當重要的角色。可惜的是,現在還沒法解釋死後的生命世界。甚至這麼長時間以來,科學家們才剛開始全面了解死亡本身的過程。一些古老的比喻將死亡的那一刻比作時間中的一個奇異點,亦或是生命長河的最後時刻。
  • 中國首次在南海發現並拍攝鯨落生態系統,被譽為最溫柔的生命重生
    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TS16航次共同首席科學家 中山大學副教授謝偉表示,目前國際上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這些鯨落根據其降解狀態及群落結構,可分為三個時期,移動清道夫階段、機會主義者階段、化能自養階段。南海這個鯨落,尾部仍然可以觀察到有鼬䲁魚在撕扯肌肉,表明它尚處在第一個階段,可能是一隻死亡不久的鯨,具有長期觀測的價值。
  • 英特爾「用技術造福社會」世界地圖 :這一次來到了中國
    英特爾正在把AI能力釋放到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推動應用落地,致力於「用技術造福社會」。英特爾創新的人工智慧技術跨界應用也正在一處處打卡世界地圖,在世界上人類難以涉足的地區大展拳腳,用人工智慧解決大問題。
  • 中國航天 造福世界
    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堅定不移致力於和平發展,堅持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一貫主張和平利用太空,反對太空武器化和太空軍備競賽。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旨在提高人類對宇宙的科學認知,擴展和延伸人類活動空間,推動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中國所有太空活動都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承諾,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
  • 科學對死後世界的10種解釋 與佛教驚人巧合
    那是有關生命的一大難題。數千年來,人類已嘗試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解答這個難題。有關生命與死亡的問題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在哲學和科學領域中充當重要的角色。可惜的是,現在還沒法解釋死後的生命世界。甚至這麼長時間以來,科學家們才剛開始全面了解死亡本身的過程。一些古老的比喻將死亡的那一刻比作時間中的一個奇異點,亦或是生命長河的最後時刻。
  • 中國南海的自然資源
    南海中部海區已發現浮遊植物245種和31個變種,主要生態類群是硅藻、甲藻,及金藻、藍藻等,其中硅藻佔絕對優勢。10~100釐米,總儲量約200萬噸。1986年和1988年南海調查資料顯示,在水深1500~1900米的憲北海山、珍貝海山和雙峰海山地區發現鈷結核資源。鈷結殼厚度一般為1~3釐米,最厚達4~5釐米。
  • 南海一「奇蹟工程」,填海造陸成新島嶼,網友:或將成「新省份」
    人生在世,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是為了愛情,一次是為了旅行,一次是為了國家的領土面積,相信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面對這樣廣闊的土地,為了便於管理,便把土地分成了不同的省,可是在南海境內,卻有網友表示,這樣的事情在我國還會發生。
  • 明日——實現創造生命的奇蹟
    黃金時代 科學家和尋常路人之間日益擴大的知識差距表明,多數人全然不知那些將會在接下來的數年裡完全顛覆我們生活的驚人科學奇蹟
  • 世界第八大奇蹟!隱藏上千年才被發現,在180米的巖石之上
    在這大千世界之中,從來就不缺少奇蹟,而世界八大奇蹟作為最著名的存在,哪怕在曾經科技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它們在經歷了無數風雨洗禮之後卻依然屹立不倒,其實八大奇蹟通常是我國廣泛流傳的說法,所指的是國際所公認的世界七大奇蹟,第八大奇蹟並沒有定論,所以這種說法更多是代表讚譽並非確指,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除了秦始黃陵之外的又一世界第八大奇蹟
  • 中國南海吹沙填海造奇蹟,越南也效仿造島,結果怎樣?
    多年來,中國的基礎設施變得越來越完善,並被授予「基建狂魔」的稱號。目前,我們在南海修建的八座人工島已基本完工。因此,填海造島工程也得到大量國外學者的認可。自古以來,我國就有精衛填海的神話傳說。海洋一直是中華民族要徵服的領土之一。
  • 世界八大奇蹟中國僅它上榜,位於古都西安,卻被人說:不是吉祥地
    世界是奇蹟的承載體,世界從文明開始產生了無數的奇蹟,就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時候不像現在有吊車有精密的儀器,但他們就是那麼一塊石頭壘石頭地建起來。中國也有很多體現人民勞動與智慧的建築,像長城,故宮,但在世界八大奇蹟中,中國僅它上榜,就位於古都西安,卻被人說:不是吉祥地。
  • 中國在南海海域發現巨型「可燃冰」分布區
    這是2015年3月「海馬」號在南海作業現場「海馬」號「海馬」號2015年3月拍攝到的「海馬冷泉」生物群照片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25日)上午在廣州首次向媒體發布「海馬冷泉」的科學考察成果。「海馬」首次發現海底「冷泉」據透露,自1999年起,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北部陸坡系統部署開展了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和研究工作,圈定了多處潛在海底「冷泉」區。2015年3月,優選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進行了驗證性調查,使用中國自主研製的「海馬」號4500米級非載人遙控潛水器,首次發現了海底巨型活動性「冷泉」。
  • 魂遊天堂(死後的生命第2季)
    視 頻 © 基督時報版權所有 京ICP備 07從014451號 - 6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886-3號 魂遊天堂(死後的生命第
  • 如果發現死後的世界,這個科學家會不會得到諾貝爾獎?
    本文基於回答網友這樣的問題:如果有科學家發現了死後的世界,那這算不算本世紀最偉大的發現?如果有誰「發現」死後的世界,他就一定不是科學家。因為科學早就否定了死後還有什麼世界,真正的科學家不可能會去研究什麼死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