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過參半的化學家-哈伯

2020-12-05 騰訊網

弗裡茨●哈伯出身在德國西裡西亞布雷斯勞(現為波蘭的弗羅茨瓦夫)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06年哈伯成為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化學教授,1911年在柏林近郊的,威廉物理化學及電化學研究所任所長,同時兼任柏林大學教授。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準備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急需大量炸藥,對發明合成氨的哈伯禮遇有加,親自到研究所拜訪哈伯,這使哈伯感到受寵若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盲目的愛國熱情將哈伯深深地捲入戰爭的旋渦。他所領導的實驗室成了為戰爭服務的重要軍事機構,哈伯承擔了戰爭所需材料的供應和研製工作,特別在研製戰爭毒氣方面,他曾錯誤地認為,毒氣進攻是一種結束戰爭、縮短戰爭時間的好辦法,他擔任了大戰中德國施行毒氣戰的科學負責人。根據哈伯的建議,1915年1月德軍把裝盛氯氣的鋼瓶放在陣地前沿施放,藉助風力把氯氣吹向敵陣。第一次野外試驗獲得成功。該年4月22日在德軍發動的伊普雷戰役中,在6公裡寬的前沿陣地上,5分鐘內德軍施放了180噸氯氣,約一人高的黃綠色毒氣借著風勢沿地面吹向英法陣地,進入戰壕並滯留下來。這股毒氣使英法軍隊感到鼻腔、咽喉疼痛,有些人窒息而死。英法士兵被嚇得驚慌失措,四散奔逃。據估計,英法軍隊約有15 000 人中毒。這是軍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殺傷性毒劑的現代化學戰的開始。此後,交戰的雙方都使用毒氣,而且毒氣的品種有了新的發展。

使用毒氣進行化學戰,在歐洲各國遭到人民的一致譴責。哈伯的妻子也是一名化學家,在勸告哈伯放棄毒氣戰無果的情況下開槍自殺。科學家們更是指責這種不人道的行徑,英、法等國科學家強烈反對授予哈伯諾貝爾化學獎,他們拒絕出席由哈伯參加的科學活動,以示對哈伯的抗議,哈伯因此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震動。

戰爭結束以後,通過對戰爭的反省,哈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在他卓有成效的領導下,威廉物理化學研究所成為世界上化學研究的學術中心之一。他特別注意為他的同事們創造一個毫無偏見並能獨立進行研究的環境。在研究中他又強調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從而使他的研究所成為--流的科研單位,培養出眾多高水平的研究人員。他積極致力於加強各國科研機構的聯繫和各國科學家的友好往來。他的實驗室裡將近--半成員來自世界各國,友好的接待,熱情的指導,不僅使他得到了科學界的諒解,同時使他在科學界的威望日益增高。

1933年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政權以後開始推行以消滅「猶太科學」為己任的所謂「雅利安科學」的鬧劇,儘管哈伯是著名的科學家,但是因為他是猶太人,法西斯當局命令科學和教育部門解僱一切猶太人,他所領導的威廉研究所也被改組。隨後,哈伯被迫離開了祖國,流落他鄉。首先他應英國劍橋大學的邀請,到鮑波實驗室工作。4個月後,以色列的希夫研究所聘任他到那裡領導物理化學的研究工作,但是在去希夫研究所的途中,哈伯的心臟病發作,於1934年1月29日在瑞士逝世。

哈伯雖然被迫離開了德國,但是德國科學界和人民並沒有忘卻他,就在他逝世一周年的那天,德國的民眾,不顧納粹的阻撓,紛紛組織集會,緬懷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讚揚哈伯的人說:他是天使,為人類帶來豐收和喜悅,是用空氣製造麵包的聖人;責怪他的人說:他是魔鬼,給人類帶來災難、痛苦和死亡。有人曾認為,假若沒有合成氨工業的建立,德國就沒有足夠的軍火儲備,軍方就不敢貿然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有了合成氨工業,就可以將氨氧化為硝酸鹽以保證火藥的生產。當然科學的發明創造被用於非正義的戰爭,科學家是沒有直接責任的。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哈伯親自參與設計毒氣的行為卻是他應該負有的責任。

相關焦點

  • 世界人口的起爆器-哈伯合成氨技術
    氨氣的分子式為NH3,1754年由英國化學家普裡斯特利加熱氯化銨和石灰石時發現。1784年,法國化學家貝託雷發現2體積的氨通過火花放電之後,分解為1體積的氮氣和3體積的氫氣,由此確定了氨是由氮和氫組成的。
  • 當造福世界的天才化學家舉起屠刀
    多年以後,愛因斯坦會想起和好友哈伯一起談論科學家國籍的那個下午。弗裡茨·哈伯是活躍於20世紀初的德國猶太裔化學家,但這遠遠稱不上是對他的定義。他榮膺諾貝爾獎,卻聲名狼藉;他的發明養活無數人,卻也血債纍纍;他是一名狂熱的愛國者,最終卻黯然離開故土,客死他鄉。愛因斯坦說,哈伯的一生正是德國猶太人的悲劇。
  •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化學家,號稱天使與魔鬼的化身,也是諾獎得主!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化學家之一,1918年諾獎得主——弗裡茨·哈伯;卻在戰爭中製造生化武器,奪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德國化學家弗裡茨·哈伯(1868.12.9-1934.1.29),號稱天使與魔鬼的化身,弗裡茨·哈伯何許人也:(1)191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為他發明了合成氨,讓人類農業得到飛速發展,可以說因為他,全世界人口才擺脫糧食種植問題,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 愛因斯坦與哈伯的恩怨情仇
    直到12年後,天文學家哈伯(Edwin Hubble)發表一份重要的統計數據,他利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太空中的星雲。數據顯示,離地球越遠的星系,飛離地球的速度越快,也就是說,所有的星系都正離我們遠去,表示宇宙是在擴張當中。
  • 哈伯團隊拍到了宇宙中難得一見的景象
    一顆年老的恆星要花上上百萬年才會一發不可收拾,而那爆炸會持續好幾個星期。所以哈伯一直有在觀望這星系團希望可以看的見,而他看見了。上面的照片是12月11日哈伯所拍攝的影像。
  • 國家地理紀錄片 哈伯太空望遠鏡 高清中文字幕
    哈伯太空望遠鏡,高約45,重約25000磅,運行於地球上空330哩,卻能看到數兆哩外的影像,超越已知的宇宙邊緣,揭開人類尚未知悉的太空秘密。哈伯解析度極高,若將之置於紐約世貿大樓上,它能夠看到華盛頓紀念碑上的銅板;哈伯望遠鏡之名則是為了紀念提出宇宙膨脹論的天文學家艾德文伯而來。小家所有資源均系網友上傳或者通過網絡收集,我們僅提供一個展示、介紹、觀摩學習的平臺,我們不對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正當性、安全性、合法性等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 哈伯望遠鏡新發現:鳥神星具有小衛星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程君秋】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7日報導,美國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發現一顆小型黯淡衛星,圍繞著太陽系邊緣冰凍地帶的矮行星鳥神星(Makemake)運轉。據美聯社報導,科學家26日宣布,發現鳥神星衛星的團隊數年前也發現冥王星較小的衛星。
  • 生意社:漲跌參半 廢紙市場弱穩震蕩不斷
    二、行情分析  廢紙市場:近日,國內廢紙市場整體價格穩中小幅震蕩,相較於4月上旬的急速走高又快速回落而言,目前4月下旬後市場整體震蕩幅度不大,根據生意社數據監測顯示,市場漲跌幅度平均值在15元/噸附近,市場整體偏穩走勢,不過市場內漲跌聲音依舊共存,21日至23日,廢紙市場均漲跌參半,根據監測數據顯示整體走勢較為平穩
  • 《綠巨人》票房飄紅 美國媒體評價好壞參半
    ■美國媒體評價好壞參半  《綠巨人》是李安首部單日便突破2000萬美元票房的電影,不少人分析《綠巨人》被安排在暑期重要檔期上映是其成功因素之一,但李安卻不以為然,他說:「我本身不太介意《綠巨人》是否是暑期猛片,我只是很開心自己有機會可以參與大製作影片。」
  • 國家地理紀錄片 哈伯太空望遠鏡 高清中文字幕720P下載
    哈伯太空望遠鏡,高約45,重約25000磅,運行於地球上空330哩,卻能看到數兆哩外的影像,超越已知的宇宙邊緣,揭開人類尚未知悉的太空秘密。哈伯解析度極高,若將之置於紐約世貿大樓上,它能夠看到華盛頓紀念碑上的銅板;哈伯望遠鏡之名則是為了紀念提出宇宙膨脹論的天文學家艾德文伯而來。國家地理頻道於1997年9月首先在歐洲成立,而後陸續在亞洲、拉丁美洲和美國開播。
  • 幼兒園開學家長笑淚參半 五尺男躲廁所觀察一天
    對許多家有小兒的家庭來說,這是笑淚參半的一周。記者連日來採訪市內多家幼兒園發現,各家幼兒園均有不少家長特地請假一周陪入園,有家長甚至偷偷躲在洗手間觀察,有些幼兒園由於要求「觀察」的家長眾多,不得不設專門觀察區……  心理學專家認為,現在新一代的家長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更親密,這是值得肯定的。孩子上幼兒園,孩子會面臨分離焦慮,家長若能陪伴孩子度過過渡期,分離焦慮會大幅度下降。
  • 哈伯望遠鏡捕捉到"阿特拉斯彗星"分裂成30塊
    哈伯可以觀測到與房屋大小一樣小的碎片,專家估計,整個慧核可能不超過2個足球場的長度。(圖/翻攝自NASA官網)通常彗星的分解過程不容易被觀測到,但哈伯太空望遠鏡日前捕捉到阿特拉斯彗星(ATLAS)分裂成30多個碎片的畫面,讓天文學家歡喜,對彗星的了解更進一步。阿特拉斯彗星在2019年12月29日被發現,當時被認為是20年來最亮的慧星之一。
  • 宇宙深處半熔金戒絕美曝光
    ▲哈伯太空望遠鏡完美記錄下天爐座(Fornax)愛因斯坦環「GAL-CLUS-022058s」。美國太空總署(NASA)今日便發布一張愛因斯坦環的觀測照片,滿布星光的畫面中出現巨型環狀物,發出微微光暈宛如「半熔金戒」,壯觀華麗。
  • 好惡假設、劍由人持:如何用「功過二元論」看待科技企業?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或許是應該去嘗試推動科技「功過二元論」的認知。假電療和真治癒:從功能遊戲看「功過二元論」所謂「功過二元論」,即承認一件事物的好處也承認一件事物的壞處,好與壞都是客觀但彼此獨立的存在。在科技產業中,「功能遊戲」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農村「廁所改造」開始衝刺,村民喜憂參半,遇到了哪些問題?
    導讀:農村「廁所改造」開始衝刺,村民喜憂參半,遇到了哪些問題? 農村廁所改造進行的如火如荼,「廁所革命」的進程明顯的加快了速度。農村的廁所,過去一直以來都是以旱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