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6千度高溫,46億年了還沒傳到地表?這點溫度煮水都不夠

2020-11-27 奇點使者

筆者-小文

除了常見的風能、太陽能和潮汐能被認為是清潔可再生能量以外,地熱能也是地球重要的能源之一,冰島這個國家就是全球地熱能最豐富的地方,超過百分之85的地區都依賴地熱能為生。

那麼,地球內部源源不斷的能量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科學家稱,構成地熱能的主要有兩大條件,其一是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其二則是形成地球物質的引力勢能。

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佔據了地熱能的百分之60到80左右,它是地熱能的主要來源,但地球的歲數已經有46億年了,大部分物質已經過了衰期,因此,未來地球的熱能的產出只會越來越少。

而說到後者形成地球的物質,這部分也非常關鍵,如果沒有繼承於行星形成過程中星雲坍縮時角動量守恆的撞擊和引力勢能,地球的內核不可能進行持續地發熱。

但讓人在意的是,根據熱傳導效應,只要是位於同一位置的不同部分,或者兩個物質發生接觸,溫度就會發生傳導。

按理來說,地球的內核溫度高達6000度以上,在漫長的46億年裡早就應該傳遞到地表了,可是為什麼居住在地面上的人卻絲毫感覺不到熱呢?

這個問題涉及到很多方面,巖石層則是最關鍵的一個,地球的內部不是實心的,而是如同洋蔥般層層遞進的結構,越接近地球的內部,其溫度就越高。

而下層的巖石就越堅硬,在上個世界美蘇冷戰時期,前蘇聯就曾挑戰挖穿地心,結果實驗進度在12262米永遠地停止了,地球底層的硬度超乎人們想像。

其次,除了地幔外,還有兩樣東西一直在保護著地面上的生物,它們就是火山和水,火山爆發是人類畏懼的自然災害之一,巖漿等噴出物在短時間內從火山口向地表的釋放,而在此過程中,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的物質也被釋放了出來。

而地球有百分之七十的地區都被大量的水所包裹著,水體的總體積超過13億立方公裡,水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加之地熱傳遞到地面時約為0.085瓦/平方米,這樣的溫度更不足以加熱水體,因此,即使再過23億年,地核溫度冷卻了也不可能傳遞到地面。

相關焦點

  • 地球內核超高溫,為什麼46億年了還沒傳到地面,冬天水還那麼冷?
    地熱來自於地球內核的熱量,從溫度高達6000度的最熾熱的內核到液態鐵鎳質外內核,再到地幔以及上地幔等,結構如下圖:由內而外,溫度是逐漸降低的,到地殼表層時,溫度已經和地表沒有什麼差異,從內到外的溫度分布如下表
  • 磁鐵在450度時就消磁了,地核溫度高達6千度,為何還有磁場?
    雖然磁鐵只能吸引少部分的金屬,但是它的這種「隔空取物」的神奇本領也足夠令人著迷,相信大家都沒少玩過。假如你是一個磁鐵的「資深玩家」,你就會發現如果把磁鐵放上火上,那麼磁鐵被火烤一會就消磁了,在這種情況下,磁鐵就吸引不了任何的金屬,這是怎麼回事呢?
  • 歷經46億年,地球核心溫度仍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這是為什麼?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科學家通過測定放射性核素的衰變情況,發現地球大約有46億歲了。雖然經過了46億個年頭,地球依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地球表面70%被液態水覆蓋,剝開水圈,地球外面這層薄如蛋殼的巖石質外殼,被稱為地殼。火山爆發時噴出的熔巖就來自地殼之下,溫度高達900~1400攝氏度。越深入地球內部,溫度越高。
  • 地球誕生46億年,地核溫度高達6680攝氏度,為何還能呈現出固態?
    文/玉濁清地核溫度高達6680攝氏度,為何46億年沒有變化?科學家給出答案如果要說到地球的組成部分,想必大家都是比較清楚的,那就是地殼,地核和地幔,而地核又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是地球內部從古登堡面起一直到地球中心,稱之為地核,主要的成分就是鐵,鎳,半徑大約在3480千米。
  • 地核溫度比太陽表面的更高,為什麼我們卻感受不到多少熱量?
    我們在每個晴天都能感受到陽光帶來的熱量,特別是在夏天,南方大地的太陽熱情似火,讓每個人都開始想著冬天,畢竟冬天的冷是可以多穿衣服禦寒,但是夏天就很無奈了,要是停電只能硬抗著。但是實際上,由於太陽和地球之間距離有1.5億公裡,而大氣層和地球磁場的保護,地球表面接收到的熱量相對太陽本身輻射的熱量來說,根本微不足道。其實,地球核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更高。太陽的表面溫度大約為5700K,而地球的地核溫度也高達7000K左右,也就是最高有68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這比太陽表面的溫度更高,為什麼我們卻沒有感受到多少來自地核的溫度呢?
  • 地球已經形成了45億年,為啥地核溫度仍然很高?
    地球誕生在45億年前的一個原行星盤中,跟隨地球誕生的還有太陽、三顆巖石行星、四顆氣態巨行星、矮行星以及一些小行星,它們共同組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規律運行的太陽系。
  • 地核溫度高達6800度,能量來自哪裡?會像火星一樣冷卻嗎?
    地球是我們的生存家園,它有著適合生命存在的溫度,不像其他星球要麼極度高溫要麼極度寒冷,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的存在真是個奇蹟。然而別看地球表面這麼舒適,生命多姿多彩,在地球內部溫度卻高的可怕,地核的最高溫度可能超過6800攝氏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
  • 見證了世界上最大的溫度計,並感受了62度的地表溫度
    世界上最大的溫度計2012年6,有點氣不夠喘的感覺,我喝了點自帶的藿香正氣水,避暑的,然後戴上太陽帽,拿一瓶礦泉水,跟著導遊走著。據導遊講,這還不是最高氣溫,歷史上有過超過70度的。真的很嚇人!巨型溫度計直徑0.65米,高12米,溫度顯示高5.4米,可以實測攝氏100度以內的地表溫度、空氣溫度,誤差不超過正負0.5度。看過這世界最大的金箍棒式溫度計以後,不少人感覺受不了,要求到大巴車上涼快涼快再下車,導遊同意,大家上車休息半小時以後,又分別到附近的景點分別遊玩了,如饅頭山,雲梯,千佛洞,吊橋,買買提大院,萬佛山等等景點。
  • 地核僅出現10億年,為何地球卻46億歲?
    科學界內地球的年齡已經超過46億年,馬上要進入中年階段,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小組進行一個實驗,發現地球的年齡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衰老,它的內核年齡可能僅僅只有10億年的時間,這刷新了大家對地球的認識,難道地球的年齡將要被徹底改寫了嗎?它的真實年齡又是多大呢?
  • 46.6℃!澳大利亞南部高溫80年後再破紀錄 更慘的是晚上氣溫突降20度
    46.6℃!據阿德萊德《廣告報》報導,當地時間下午3:36,西臺火車站的汞柱直接上飆到46.6℃的位置,打破了1939年1月12日創下的最高紀錄46.1℃,阿德萊德也從當天起,成為了全球最熱城市。澳媒預計,今天會有更多的高溫記錄被打破。當地時間中午過後,墨爾本的氣溫已經來到42℃的峰值,略低於此前預測的44℃。隨後,一股冷空氣席捲了整個墨爾本,短短7分鐘內,氣溫下降了12℃。
  • 45億年了,為何地球的內部還在「燃燒」?地核的能量還能用多久?
    地核的溫度高達6千多攝氏度(太陽表面的溫度也才5500攝氏度左右),正是因為這顆熾熱的核心,地球才擁有了強大的磁場,生命也才得以在地球上存在。這就讓人產生了一系列的疑問,例如:地核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還要高,它的能量從何而來?已經過去45億年了,為何地球的內部還在「燃燒」?地核的能量還能用多久?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
  • 從地核冷卻到火星移民
    地核一旦冷卻下來,地球的磁場將會隨之消失,而磁場是我們免遭太陽風侵襲的防護罩。可以說,沒有了磁場,生命就無法存活下來。 我們的鄰居火星,就在39億年前因為核心冷卻,導致磁場消失。原本有著河流和海洋的星球,變成了今天的荒涼世界。
  • 吐魯番盆地持續高溫超40度 火焰山地表溫度近80度 (1/3)
    吐魯番盆地持續高溫超40度 火焰山地表溫度近80度 (1/3) "← →"翻頁
  • 20億年後的地球將發生大改變,科學家:地表溫度極可能高達100℃
    億年的歷史,並且在歷史上已經有漫長的星球演變,從之前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開始慢慢往多細胞開始進化,而在這之後,地球上的生態圈也日益完善,有著穩定點的運轉機制。  不過,科學家根據目前地球的壽命,以及環境的角度來看,預計在20億年後的地球會有巨大的改變,那就是地球會變成更加殘酷的模樣,環境發生大幅度轉變,地表溫度超過100攝氏度,生物發生大滅絕。
  • 地核溫度超太陽表面,經過數十億年還冷卻下來,它還將持續多久
    眾所周知,在地殼之下是地球的核心,即使過了數十億年,那裡的溫度仍然是非常高。科學家認為,地球核心的溫度大約為一萬攝氏度,這超過了太陽表面的溫度。
  • 地球已經45億歲了,怎麼還沒涼?它涼了可就麻煩了
    地球擁有三層結構,即地殼、地幔與地核,除了我們能夠直接接觸到的地殼部分之外,地幔和地核都是十分熾熱的。宇宙是近乎於真空的,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接近於絕對零度的寒冷空間,平均溫度約為-270.15攝氏度,任憑多麼熱的東西,只要放置在宇宙之中,它就會慢慢走向冷卻,而我們的地球已經40多億歲了,它怎麼還沒涼呢?要弄清地球怎麼還沒涼,先要知道地球是怎麼熱起來的。
  • 地下高溫用來發電,會提早讓地球涼涼嗎?
    準確的說以現代科學的技術水平來說,地熱的利用和發電已經成了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全球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50,761.02MWt,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從地球內部向地表傳導的功率高達100PW·h,但在絕大部分地區相當分散,難以利用,下文我們就來了解下為什麼不直接去利用地球內部的高溫發電!
  • 地表溫度達到詭異的60度!一場災難可能正在發生
    一些城市的地表溫度甚至超過了60度!我們的大公雞今年首次變成發光發熱的大紅雞公…因為疫情這個五一小長假尤顯特別,但如今關注點更在於——才從冬天出來沒幾天的我們,貌似有直接脫下棉衣穿短袖的必要???大部分地方五一氣溫都比往年高出1-3度,甚至5度…如果五一都已經熱得要化掉了,今年的夏天該怎麼辦呢?
  • 海王星地表零下218℃極寒,為什麼地心溫度能達7000℃?
    很多人都以為,海王星表面零下218度,整個星球處於冰凍狀態,星球的內核也會是極寒溫度,但事實卻恰恰相反,海王星的內核溫度不但不低,反而比太陽表面6000℃還要高溫,達到了7000℃。在太陽系中,包括地球在內,所有行星在遭到太陽能照射的時候,地表溫度會隨著太陽光的強度變化,而出現溫度的升降,但其內核並非受到太陽光能照射的影響,內核溫度與太陽能照射無關。
  • 地核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高,熱量來自哪裡?什麼時候會冷卻下來?
    那裡的溫度可能超過6800攝氏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直到今天,地殼下6371公裡處,地核仍在繼續從這些碰撞餘熱中釋放熱量,這是地核如此高溫的一個原因;另外一個熱量來源是自然存在於行星內部的核燃料。其實,天然放射性物質大量存在於地球深處,只有少部分存在於地殼周圍。在這些放射性物質在自然衰變過程中會釋放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