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北師港浸大UIC留學學姐:懼怕疫情,還是接受成長的挑戰?

2020-11-30 騰訊網

「健康的社會不能只有一種聲音」這句話在小匠匠腦海中迴蕩許久,由此產生了開設留學界「圓桌訪談」專欄的想法。每一期欄目將討論一個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邀請不同領域和背景的同學分享自己的觀點,為大家提供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從而幫助小夥伴們結合自身實際作出明智的選擇。

圓桌訪談

本期珠海留學匠邀請到了UIC 2016屆 王學姐,針對時下大家最關心的「疫情之下,到底還要不要留學?」這個世紀難題分享自己的看法。

UIC 2016屆 王同學

上大學以來,我最難忘的日子,是大三去澳洲做交換生的時候。每天聽來自頂級諮詢公司的大牛教授分享他最前線的工作案例;在偌大的圖書館海洋中快樂衝浪;和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小夥伴火熱討論;為澳洲本地企業做戰略方案被採用成就感滿滿。雖然為了論文熬禿了頭,但心裡的成就感不言而喻。正是有了這段經歷,我決定申請澳洲的研究生。

7月20日,澳洲政府為留學生放了一個大招,官宣重新開始發放國際學生籤證,並允許現有學生在海外進行在線學習也滿足PSW籤證要求(Post-study Work stream畢業生工作籤的簡稱)。還有大學教授建議,應實施學校對留學生的福祉負責的制度,比如說讓導師跟進照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

很多學校也陸續出了很多疫情關懷政策,而且不斷在更新和完善中。在這些政策保障和實際行動中,讓我和家人逐漸放下憂慮。但我也會理智地觀望疫情的發展,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穩妥的選擇。

疫情之下,危機與機遇並存

如果在政府和學校的雙重保障前提下,出國留學將成為你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機會。疫情帶來了全球化的停擺,沒有人知道全球將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重啟互通。但開闊的世界觀,和多角度的辯證思考方式,恰恰是在逆境中創造出新價值的關鍵。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希望能給小夥伴們帶來幾個不同的思考角度,作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廣東高校新增專業】北師港浸大「音樂表演專業」今年招生!
    成立至今,北師港浸大得到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大力支持,並與珠海市政府在2014年籤訂了合作協議。2016-2017學年,北師港浸大獲教育部批准開展研究生教育。2017年,北師港浸大建立研究生院,開設研究型碩士、博士專業課程及授課型碩士專業課程,畢業生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位證書。
  • 珠海北師港浸大UIC學姐斬獲五大名校MKT、獎學金,經驗攻略分享
    大一基本就打定主意決定留學,所以除了日常學習功課,暑校、實習安排在假期;大三開始準備語言考試和申請前期準備(定校、文書準備等);到大四上申請開放的第一批投遞。軟實力的提升是越早越好,不是到了開始寫文書的時候再查漏補缺。 申請季很累,加上平常的學業壓力也不小,任何事情預留出充裕時間準備總是好的。
  • 數學家共聚北師港浸大,智能時代數學教育新趨勢
    後疫情時代,教育技術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如何影響中小學數學教育?12月19日—20日,由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UIC)、北京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智能時代的中小學數學教育變革研討會」在珠海舉行。
  • UIC新生報到,珠海高校今年首批新生入學
    9月7日至9日,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英文簡稱:UIC)約1800名2020級本科新生報到,也是珠海首個迎來本科新生的高校。帶著對博雅教育的嚮往、對未來的憧憬,萌新們開啟了全新的學習之旅。 因疫情防控,2020級新生根據專業,採取分批、分流的原則報到。學校在各個環節都做了悉心安排。
  • 大咖談|湯濤:珠海應嘗試辦起「珠海大學」「橫琴大學」
    湯濤表示,高校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陣地,高校對城市發展起到重要的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撐作用,「珠海應獨立辦起屬於自己的一所大學」。「高校因城市而興,城市因高校而盛。」湯濤舉了英國華威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例子,他認為,英國的華威大學、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都是成立於二線三線城市的大學,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整個城市、甚至所在國家的科技進步,成為現在全世界眾多學子嚮往的留學重地。這些都是「高校因城市而興,城市因高校而盛」的典型範例。來珠海一年多,湯濤看到,珠海雖然有很多高校,但是法人單位註冊於珠海的高校並不多。
  • 留學英國華威大學,珠海UIC的勤奮女孩,從大二就完成規劃了
    歡迎閱覽留學匠的文章,關注留學匠,了解更多留學資訊和故事。您的每一個點讚、收藏、轉發都是對留學匠堅持寫作的支持。對留學過程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私信我們,我們非常樂意幫您答疑解惑。 大家好,我是Jamie,我的本科畢業院校是UIC,先給還在珠海的UIC的學弟學妹問個好。
  • 疫情下的珠海航展,辦還是不辦?
    一方面,珠海航展作為我國唯一國家級別的航空航天技術展示和經貿交流的平臺,對行業意義重大,另一方面,今年疫情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各種壓力匯集,背後交織的國內國際政治經濟大環境的因素,航展也難逃大環境的衝擊與影響。辦與不辦?或許真的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滿懷信心籌備的主辦方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原定的計劃與準備。
  • 珠海古鎮裡的院校,兼得百年文脈與濱海美景
    唐家先後湧現出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開平礦務局和輪船招商局創辦人唐廷樞、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華茶公司(跨國企業)創辦人唐翹卿、著名粵劇編劇家唐滌生等名人,富戶更是數不勝數基於唐家優美的海岸線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珠海的多所院校都選址於此,如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等,另外還有國際的中小學、特色學院,如珠海國際學校、珠海北大附屬實驗學校等
  • 疫情下的珠海航展,該何去何從?
    一方面,珠海航展作為我國唯一國家級別的航空航天技術展示和經貿交流的平臺,對行業意義重大,另一方面,今年疫情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各種壓力匯集,背後交織的國內國際政治經濟大環境的因素,航展也難逃大環境的衝擊與影響。辦與不辦?或許真的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
  • 北師大珠海校區與香港大學推出"海外留學課程"
    中新網廣州8月12日消息:珠海訊,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10日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舉行「海外留學課程」合作籤字儀式。境內外兩所一流大學的合作,為海外留學正規化作出一種示範。海外本科留學費用也將因此減少20-25萬元。
  • 疫情最新!浸大科學家揭示傳播模式,留學生竟屬於高危人群?
    在家要發黴的同學:突然明白為啥限聚令延期了,防控疫情要靠我們年輕人加強自律,減少聚會!晚點復工有利於控制疫情,但...在研究的這5個城市中,越晚或者是越慢復工,新增個案就會越少。全面複課,復工仍然危險上面提到影響經濟只是一時的事,防控疫情才是長遠考慮。
  • 後疫情時代,就近留學、回國「留學」或成新趨勢
    在疫情發生以前,她已經在美國和英國間選擇了後者作為留學目的地,但疫情後的經歷讓她更加堅定離開美國。  中國是國際學生的主要來源地之一,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帶來的旅行限制、籤證限制和面授課程暫停,動搖了中國學生的出國意願,不少學生因此改變了留學目的地、延期入學甚至取消了留學計劃。  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約73%的機構表示2020年的留學諮詢人數減少。
  • 訪香港浸大校長陳新滋:十年大計 意在百年樹人
    上任不到半年,香港浸會大學第四任校長陳新滋便已公布學校十年大計,以高素質教與學、創意研究和服務社會為3大發展重點。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陳新滋說:「最終目的是這所學校100年後會變成怎樣。」  常熟市設科研中心,建立長三角據點  剛於今年7月履新,陳新滋已為浸大科研的長遠發展覓得可貴機遇。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2017年本科招生說明會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UIC)由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建立,是首家由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建校於廣東珠海,是中國第一所推行博雅教育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