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專家忠告:身上拍死隱翅蟲等於引「毒」上身

2021-01-07 搜狐網

  中新網9月14日電 據新快報報導,隱翅蟲雖不屬於「四害」,隱翅蟲皮炎也並非法定報告傳染病,但是疾控中心的專家們還是給市民提出忠告:隱翅蟲接觸人體皮膚後,並不會造成任何損害。關鍵是市民「多手」把蟲子打死,才引「毒」上身。

  男女發病率約為2∶1

  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消殺科科長胡志剛表示,隱翅蟲是一種農業昆蟲,只要有農田的地方就會有很多。隱翅蟲皮炎不是傳染病,只是一般的皮疹。

  由於隱翅蟲成蟲具有趨光性,所以夜晚在高層樓房的日光燈下學習、工作的人發病率也相對較高。該病高發人群為青壯年,而且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隱翅蟲的發病與性別有一定關係,男女發病率約為2∶1。男性因天氣熱都喜歡光膀子,上身裸露皮膚較多,就增加了接觸成蟲的機會,進而增加發病率。

  打死蟲子等於「注毒」

  據介紹,隱翅蟲接觸人體皮膚後,並不會造成任何損害。但是,很多人看到有蟲子都會忍不住把它打死。但正是這一動作,使蟲體在人體皮膚上被捻碎,而蟲體受到損傷後馬上會放出毒素,進而滲入到皮膚,引發局部紅斑丘疹,一兩天內還會轉為膿皰。胡科長還說,如果在打完蟲子後沒有洗手,很可能會把毒素帶到身體其它部位,引發進一步感染。他說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發現隱翅蟲後,輕輕把它趕開,再進行滅蟲,千萬不可在皮膚上把蟲子拍打至死。(陳鳳瓊、廖愛蘭、黃穗)

  防蟲貼士

  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消殺科教市民幾招,讓大家在夏日裡遠離隱翅蟲皮炎:

  1.儘量減少野外活動,必要時要穿長衣或使用驅蟲液。

  2.不要開窗睡覺,儘量使用蚊帳等屏障。

  3.睡覺時不要開著燈,以免引誘成蟲趨燈。

  4.若有隱翅蟲停在皮膚上,不要拍打,防止毒素侵入皮膚。

相關焦點

  • 身上拍死隱翅蟲等於「注毒」 疾控專家支招
    該報導已經引起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視,隱翅蟲不屬於「四害」,隱翅蟲皮炎也並非法定報告傳染病,但是疾控中心的專家們還是給市民提出忠告:隱翅蟲接觸人體皮膚後,並不會造成任何損害。關鍵是市民「多手」把蟲子打死,才引「毒」上身。
  • 有毒隱翅蟲濟南還真有 專家:拍到身上人會過敏
    有毒隱翅蟲濟南還真有 專家:拍到身上人會過敏 2012-07-03 10:35:00     作者: 楊芳    來源: 山東商報
  • 「隱翅蟲」並不可怕 疾控專家稱被叮後一般可自愈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 簡訊還配有隱翅蟲及兩雙紅腫的手。昨天,家住望江路美麗華家園小區的汪女士聯繫記者說,她也收到了這樣的簡訊。汪女士說家裡有個3歲的孩子,看到這個蟲子的威脅這麼大,很是擔心。希望專業人士給個權威的說法,以做好預防。
  • 微博熱傳隱翅蟲毒液致命 醫生稱有毒但無需恐慌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比眼鏡蛇還毒,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近日,微博上一條關於「隱翅蟲致命」的消息熱傳,引起了網友的恐慌。隱翅蟲真有這麼恐怖?記者就此採訪了長沙市疾控中心的專家。  小蟲咬傷後皮膚潰爛  在長沙市某醫院皮膚科,記者見到了剛被隱翅蟲咬傷的市民黃小姐,回憶起被咬經過,黃小姐仍覺得後怕不已。
  • 拍死隱翅蟲就死定了 專家:毒液不會致人死亡
    拍死隱翅蟲你就死定了?是謠傳!  專家:隱翅蟲為一般毒性昆蟲,其酸性毒液可感染人體皮膚但不會致人死亡  「隱翅蟲拍不得,拍死它你就死定了。」「全球發出警示!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和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近日,一則關於隱翅蟲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在網傳的圖片中,一張胳膊因感染隱翅蟲毒液長滿雞蛋般大的水皰的圖片,讓人不寒而慄。  隱翅蟲真的那麼可怕?連日來,記者分別走訪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情況。
  • 隱翅蟲劇毒致命是真的嗎?專家:有毒但不會致死
    原標題:隱翅蟲劇毒致命是真的嗎?專家:有毒但不會致死   近日來微博、微信裡一條「隱翅蟲致命」的消息被廣泛轉發,令很多人感到害怕。「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或用手指彈。」
  • 【擴散】近期毒性隱翅蟲頻出沒,千萬別用手拍!切記!
    在朋友圈,也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千萬別用手拍,近期隱翅蟲頻出沒...
  • 隱翅蟲又來了 千萬不要拍死它!
    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去年,陳赫發微博稱在西雙版納錄節目被毒蟲咬傷:「整個腳踝腫脹。。。半夜去打破傷風。。。一會落地還要去醫院。。。誰能告訴我這是啥。。。」隱翅蟲來襲,朋友圈請注意!隨著夏天的來到,各種小蟲也漸漸甦醒活躍起來。網上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
  • 隱翅蟲咬人會致命?聳人聽聞的傳言別再傳了!
    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 夏天到了,微信、QQ、貼吧等網絡媒體上關於「隱翅蟲劇毒,提醒市民小心」的文章瘋狂刷屏。同時,還配以皮膚潰爛、膿腫發炎等觸目驚心的圖片,讓市民看後感到恐慌。網傳文章截圖隱翅蟲是什麼?小小蟲子竟然真有這麼大威力嗎?為此,記者採訪了濟寧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
  • 網傳隱翅蟲有劇毒可致人死亡 專家回應
    三湘都市報記者從長沙市中心醫院、長沙市中醫院了解到,皮膚科接診的蟲類咬傷患者不斷增多,其中常見的「肇事」蟲子有隱翅蟲、蜱蟲、蟎蟲、臭蟲、刺毛蟲等,而這其中又以隱翅蟲名聲最響。  「當時只感覺脖子上有隻蟲子,隨意一拍就拍死了,沒想到脖子就爛了一大塊。」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王女士提起隱翅蟲,懊惱不已。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隱翅蟲咬人致死?網絡傳言裡,所有的真相都在這了
    毒隱翅蟲不是新發現的蟲子,咬人也不是新鮮事。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就有市民在郊外被毒隱翅蟲咬傷後到疾控部門來諮詢的情況,可以說,毒隱翅蟲咬人的事兒一直都有,不會像微博上說的那樣被咬之後就「死定了」,市民不必驚慌。
  • 隱翅蟲出沒,欽州17+人受害,不要怕,輕輕吹走它!
    每年的5~9月是隱翅蟲的活躍期。近日網傳毒隱翅蟲身上有毒液,人的皮膚接觸到就死定了。雖然毒隱翅蟲不會叮咬人但蟲體內的毒素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刺激而引發皮炎。為了不要引毒蟲上身,請跟隨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了解它。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自然界中的隱翅蟲約有250種,其中約20種可引起皮炎。蟲體全身橙紅色與藍黑色相見,尾部不停地扭來扭去,是毒隱翅蟲的一大特徵。毒隱翅蟲多數細長、體小,體長約0.5~1.0cm。
  • 網傳奪命隱翅蟲 有毒但無需恐慌(圖)
    原標題:網傳奪命隱翅蟲 有毒但無需恐慌(圖)   「看到這種蟲子你千萬別打(如上圖,網絡圖片),它身上有毒液!」夏天到了,一種名為隱翅蟲的小蟲子近日在微信朋友圈裡成了談之色變的「大毒物」。   微信朋友圈有文章稱,隱翅蟲如果從人身上爬過,身上會起很多小水泡,如果打死在身上,皮膚接觸到了毒液,就會「100%致命」。記者搜索發現,近2個星期以來微信公眾平臺上已經出現了4000餘篇與隱翅蟲相關的文章。   那麼,這隻小小的蟲子,是否真的具有致命的毒性?
  • 【闢謠】碰到毒隱翅蟲就死定了嗎?
    隱翅蟲真的有這麼兇殘嗎?沾到隱翅蟲的毒液就真的死定了嗎?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是鞘翅目(Coleoptera)隱翅蟲科(Staphylinidae)中昆蟲的統稱。它們的翅膀藏在一對鞘翅底下,就像沒有翅膀一樣,所以被稱作隱翅蟲。
  • 有毒隱翅蟲濟南還真有 別害怕,沒傳的那麼玄乎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不少人最近這幾天都收到了QQ上朋友之間轉發的這則消息,記者昨天了解到,隱翅蟲確實能引起皮膚炎症,但醫學專家表示,叮咬後果沒有那麼嚴重,大家無需恐慌,但要注意預防和及時就診。  蟲子含毒液  接觸皮膚人會死?
  • 隱翅蟲上身?別拍,要吹! 南昌多位市民遭受「襲擊」
    本報訊記者陳詩蕾 隨著夏天的到來,隱翅蟲又出現了。昨日,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已有多位市民曾遭到隱翅蟲「襲擊」,專家表示夏季是很多皮膚病和傳染病的高發期,市民們應儘量保持家庭環境整潔衛生,外出散步時應儘量減少身體暴露部位或使用驅蚊劑。
  • 陽臺上睡了一宿,小夥被有毒的隱翅蟲偷襲手臂腫了
    醫生說,他是被隱翅蟲襲擊了。  隨著高溫天的漸行漸遠,雨水增多,曾經被熱得「中暑」的蟲蟲們又進入了最適宜生存和繁殖的時節。金華疾控專家說,未來一個多月,蟲蟲出沒頻繁,大家務必要提防。  在陽臺上睡了一宿  小夥手臂紅腫了  小陸住在金華市區江南。
  • 隱翅蟲真的劇毒致命?專家:多是危言聳聽
    近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被一種叫隱翅蟲的昆蟲刷屏了,有的說它「劇毒致命」,有的配上被它的毒液沾到皮膚上後導致腫脹潰爛的照片,可謂觸目驚心。但是,市疾控中心有關隱翅蟲研究的專家認為,網上的照片和傳聞很多未經證實,多是危言聳聽,大可不必談之色變。雖然隱翅蟲對人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但如果科學預防、處理得當,不會產生嚴重後果。雞蛋大的膿包是隱翅蟲所為?
  • 夏天碰到這種蟲子 千萬不能拍死-夏天,隱翅蟲,蟲子,動物...
    每年一到夏天,我們的朋友圈和各種群裡總會出現類似於「可怕的隱翅蟲又出現了!」「夏季小心隱翅蟲,毒液可能致命!」這樣的文章,這種乍看和螞蟻沒什麼區別的小蟲子真的有這麼可怕麼?隱翅蟲「致命劇毒」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