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隱翅蟲「襲擊」 市民被「毀容」未來三個月將是高發期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最近,一種狀如螞蟻的小昆蟲在朋友圈引發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隱翅蟲是否子虛烏有?奪命傳言是真的嗎?昨天,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秦曉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隱翅蟲不可能致人死亡,但如果隱翅蟲落在皮膚上被拍打,就會分泌出大量強酸性液體燒傷皮膚,所以,最好輕輕將其吹走或彈開。
-
【擴散】近期毒性隱翅蟲頻出沒,千萬別用手拍!切記!
在朋友圈,也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千萬別用手拍,近期隱翅蟲頻出沒...
-
疾控專家忠告:身上拍死隱翅蟲等於引「毒」上身
中新網9月14日電 據新快報報導,隱翅蟲雖不屬於「四害」,隱翅蟲皮炎也並非法定報告傳染病,但是疾控中心的專家們還是給市民提出忠告:隱翅蟲接觸人體皮膚後,並不會造成任何損害。關鍵是市民「多手」把蟲子打死,才引「毒」上身。
-
睡夢中手一拍毀容 隱翅蟲皮炎的治療方法
該科醫師說,這是被隱翅蟲襲擊後的傷痕。她提醒,如果身上落有小黑蟲,千萬別用手拍它,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將它抖落在地,用腳踩死。除了隱翅蟲端午前後還要提防5種毒蟲! 劉小姐回憶半天,想起當天晚上睡覺時,迷迷糊糊脖子有點癢,以為是蚊子,就隨手拍了一下,沒想到中招了。
-
隱翅蟲出沒!嶽陽多人「中招」進醫院,傳聞說被「咬」後能致死?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餘毅)夏季到來,隱翅蟲又開始出來「咬人」了,先後多人已中招!什麼是隱翅蟲?傳聞說被「咬」後能致死,真的嗎?關於隱翅蟲的那些事,你必須知道。一天6例,市民警惕了!「看到有蟲子飛來,我就順手一拍,蟲子落到了手上,結果第二天就這樣了……」在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李先生著實被「威力無比」的小蟲子嚇到了,他怎麼也沒想到,一覺醒來,手臂處又痛又癢,對著鏡子一看,嚇了一大跳。李先生遭遇的,正是傳聞中可怕的隱翅蟲。
-
南京倒是真出現了隱翅蟲
這就是隱翅蟲。資料圖片 看到這種小蟲,千萬別用手拍! 醫生認為,「隱翅蟲能致人死亡」的傳言誇張了 25日晚上,南京市民方先生(化名)開窗、赤膊入睡,半夜感覺一隻小蟲在肚皮上爬,他隨手拍死後就繼續睡覺了。誰知第二天早上醒來,腹部出現了一大片紅斑,到了夜裡,甚至出現頭痛、頭昏及發燒的症狀。方先生趕緊到南京市第二醫院就診,經皮膚科診治,確認其患上了隱翅蟲皮炎。
-
南昌咬人毒蟲挺多 這6種要格外提防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廣東一男子在公園中被恙蟎叮咬,17天後便不治身亡,這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擔憂。記者調查了解到,毒蟲咬人的事件在南昌也時有發生。為此,市疾控中心專家公布了南昌夏季最易出現的6種毒蟲,其中吸血蠓咬人最多。專家介紹說,今夏不少南昌市民被蠓蟲、跳蚤等蟲子咬傷,但市民不必「談蟲色變」,只要處置得當就不會引發疾症。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身上拍死隱翅蟲等於「注毒」 疾控專家支招
該報導已經引起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視,隱翅蟲不屬於「四害」,隱翅蟲皮炎也並非法定報告傳染病,但是疾控中心的專家們還是給市民提出忠告:隱翅蟲接觸人體皮膚後,並不會造成任何損害。關鍵是市民「多手」把蟲子打死,才引「毒」上身。
-
市民被隱翅蟲叮紅腫長水皰
近日,深圳炎熱多雨,各種擾人的昆蟲頻繁出沒。家住福田區的市民張先生向深晚記者報料稱,近期,他或被隱翅蟲咬傷,但不知如何處理。隱翅蟲對人體有危害嗎?如何預防?深晚記者採訪多名專家獲悉,夏秋季為隱翅蟲皮炎多發期,市民如果遇到隱翅蟲,切勿用手拍打,以免毒液濺出,引起隱翅蟲皮炎。
-
隱翅蟲頻繁出沒!多人遭「蟲咬」,市民請注意防範!
「看到有蟲子飛來,我就順手一拍,蟲子落到了臉上,結果第二天就這樣了……」在市中醫院皮膚科,王先生著實被「威力無比」的小蟲子嚇到了,他怎麼也沒想到,一覺醒來,鼻梁處又痛又癢,對著鏡子一看,嚇了一大跳。王先生遭遇的,正是傳聞中可怕的隱翅蟲。
-
看到這種小蟲千萬不能拍,得輕輕吹……
杭州有位小姑娘周末在少年宮上課,下課時在西湖邊逛了會兒,突然感到左上臂有刺痛感,仔細一看發現有一隻小蟲叮在手上,趕緊用手拍死。回家後,進行了簡單的消毒處理,以為萬事大吉。疾控專家說,在南方地區,恙蟲病在6—10月份發病率最高,因天氣悶熱,又接連降雨,引起了恙蟎擴散,一些人在草叢戲耍時,衣著較單薄,易被恙蟲襲擊。恙蟎叮咬多發生在野外叢林、田間草垛等地帶,在城區、郊區都可能分布,還可能寄生在家貓、家兔身上,但一般不會爬入居民家,人與人之間也不會傳播,並且可防可治,市民不必恐慌。
-
被蟲叮咬後休克 是隱翅蟲還是其他毒蟲?
蜱蟲咬人時常發生,對此,醫生表示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期,在樹林中晨練、戶外遊玩時都要加以注意。蜱蟲身上攜帶的病原容易引起疾病。它會將自己的頭埋在人體的皮膚內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若不及時取出,輕者引發皮膚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被蜱蟲叮咬,如何處理很關鍵。
-
隱翅蟲拍不得,或造成皮膚潰爛,別犯錯
隱翅蟲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害蟲,被它咬了之後,人們的皮膚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因此大家遇到了隱翅蟲,一定要注注意做好防護,以免被它咬到。很多人在被隱翅蟲叮咬的時候都習慣直接把它拍死,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
拍死一隻隱翅蟲 小夥全身起條狀、斑狀水腫性紅斑
拍死一隻隱翅蟲 小夥全身起條狀、斑狀水腫性紅斑 2013年08月30日 14:22:43 浙江在線08月30日訊昨天,市中醫院收治了一例隱翅蟲咬傷導致全身泛發性皮膚損傷的病人。醫生提醒市民引起警惕和重視。 這位男患者24歲,住市郊,晚上在家上網時,突覺小腿被一蟲子叮咬,刺痛難忍,迅速拍死該蟲。幾分鐘後他洗了個澡,次日發現頭、面部、軀幹、四肢布滿條狀、斑狀水腫性紅斑,部分紅斑上可見密集丘疹、水皰及膿皰,自覺局部灼熱、痛癢明顯,眼瞼部腫痛明顯。根據患者主訴及臨床表現,醫生診斷為隱翅蟲皮炎,經治療,患者皮損迅速得到控制,全身症狀好轉。
-
蟎蟲「發紅包」、隱翅蟲偷襲……在蘇州,梅雨季要防皮膚病!
夜跑經過大樹下,被隱翅蟲「偷襲」,臉上多了條狀的透明水泡,遠遠看上去像「刀疤」……近日,梅雨季來襲,部分市民「黴」出皮膚病,溼疹、蟲咬皮炎、真菌感染等皮膚病患者增多,皮膚科日門診量最高達400人次。醫生提醒:要注意保持居室乾燥通風,勤換衣服;不去草叢等地,注意防曬;過敏性體質的人可遵醫囑服藥,出現皮膚問題及時就醫,不要隨意用藥。蟎蟲「發紅包」在相城區元和衛生院皮膚科,前來就診的患者比平時多了20%~30%。在門外的等候區域,男女老少都有。
-
市民被蟲叮臉上紅腫長水皰 隱翅蟲活躍碰到勿拍打
被隱翅蟲襲擊過的後頸 中國江蘇網6月30日訊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各種擾人的昆蟲頻繁出沒。幾天前,家住西區某小區、60多歲的李師傅(化名)就被一隻隱翅蟲「突襲」。「是隱翅蟲皮炎!」該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白姍姍告訴記者,病人後脖頸上局部出現條狀,周圍還密集著丘疹、水皰,是典型的隱翅蟲皮炎症狀,是皮膚接觸隱翅蟲體內的毒液所致毒性皮炎。 聽了李師傅所述的病史,白姍姍表示,幸虧他沒有在身上把隱翅蟲摁壓死,否則隱翅蟲裡的體液將全部留在皮膚上,「蟲體有多大,受傷的面積就有多大。」
-
市民被隱翅蟲咬中 臉部如刀割般破相長水皰
被隱翅蟲襲擊過的後頸【閱讀提示】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各種擾人的昆蟲頻繁出沒。幾天前,家住西區某小區、60多歲的李師傅(化名)就被一隻隱翅蟲「突襲」。幸運的是,隱翅蟲叮在皮膚上時,李師傅沒有用手摁壓。可是其經過的地方,還是留下幾道紅色的傷痕,並起了皰。病例 1隱翅蟲突襲後頸皮膚又疼又癢長出水皰「不好,什麼東西在咬我!」
-
有毒隱翅蟲濟南還真有 別害怕,沒傳的那麼玄乎
資料圖隱翅蟲 網友發出「全球警示」:隱翅蟲落身上,千萬別拍,否則死定了!真的嗎? 「全球發出警示,請傳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不少人最近這幾天都收到了QQ上朋友之間轉發的這則消息,記者昨天了解到,隱翅蟲確實能引起皮膚炎症,但醫學專家表示,叮咬後果沒有那麼嚴重,大家無需恐慌,但要注意預防和及時就診。 蟲子含毒液 接觸皮膚人會死?
-
開封市民家中現隱翅蟲
□喬小廣文李超然攝影閱讀提示 6月15日上午,大河報記者接到開封市民杜先生打來的熱線電話,他向記者反映說對此,醫生表示,夏天隱翅蟲皮炎多發,但是並沒有網絡上傳得那麼嚴重。在家中時要關好紗窗。市民家中發現隱翅蟲6月15日上午,開封市民杜先生給大河報打來電話,說在自己的家中發現了隱翅蟲。隨後記者在杜先生家中看到,這隻隱翅蟲大約5毫米長,已經沒有觸角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