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近日公布了火星上的「好奇號」探測器的近況照片,由於「好奇號」一直在超負荷運行,導致其車輪破損已經十分嚴重了,而且還遇到了奇怪的故障,根據返回的信號表明「好奇號」的其中一個車輪不明原因的升高了15釐米處於懸空狀態,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好車輪,未來會出現被石塊卡住而不能動彈的後果。
此前「好奇號」自2012年8月登陸火星以來一直正常運行到現在,它登陸的地區屬於蓋爾隕石坑的一片區域,在這片地區運行的幾年中傳回來大量重要的數據,尤其是拍攝到火星天空出現雲彩的情況和觀測到火星上的日食,由於蓋爾隕石坑存在大量風化的碎石,使得「好奇號」的車輪磨損極其嚴重,從它傳回的一張最新照片就能看出這片區域幾乎沒有平整的地方。
對於火星車來說蓋爾隕石坑實在太大了,它的直徑達到了150公裡,科學家相信在隕石坑形成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裡曾是一個巨大的湖泊,「好奇號」一共在7年的時間裡行走了21公裡長的路程,這點距離在人類眼中看起來雖然不算什麼,但火星上複雜的地表環境對於探測器的車輪就是一場非常嚴峻的考驗,雖然火星車一路走走停停儘量選擇了最佳路線但還是讓車輪出現了不可修復的破損,或者過不了多久「好奇號」將因車輪破損而停止前進。
NASA的科學家已經向「好奇號」傳輸了一套新的行駛指令,這套指令將最大化減少車輪的運行功率,即每個車輪只有在需要滾動的時候才會進行驅動,避免車輪因空轉而受到多餘的磨損,但這此出現車輪懸空的異常情況可能就與這套新指令有關,而目前「好奇號」正在一個緩坡上運行,如果不能解決懸空的車輪故障,將影響其它幾個車輪的正常運行,在動能不正常的情況下這個緩坡可能就是「好奇號」最後的位置了。
「好奇號」是NASA投放到火星的第四輛火星車,也是首個使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事實上車輪在設計上已經進行了強化處理,但依然沒有抵擋住火星巖石的磨損,不過這也讓NASA對新火星車的車輪進行了大幅改進,全新的火星車會使用帶有記憶功能的鏈條式輪胎,這種設計不僅能最大化減少尖利巖石的破壞,其強大的彈性能應對各種複雜的地形。
不過「好奇號」面臨的問題也不算很困難,NASA的科學家重新調整了指令,已經成功讓6個車輪全部復位,從目前傳回來的照片顯示火星車已經向山坡繼續行進了,NASA總共投入了26億美元打造了「好奇號」,當然這個功臣也沒有讓人們失望,僅在2020年的這幾天裡就已經傳回超過1000張照片,如果車輪的破損程度不影響行動的話,「好奇號」攜帶的核動力電池足以讓它再繼續運行很多年。
隨著最新的「Mars2020」火星車即將發射升空,這輛火星車是使用鈽238作為動力的全新核動力火星車,它在設計上更加靈活功能也更完善,此前「好奇號」曾發現火星的土壤中富含礦物鹽沉積物,但並沒有直接找到生物存在的證據,而「Mars2020」攜帶更好的勘探設備將解開火星上的這些謎團。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