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通常是指地表的形態,而地勢則是指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往往一個地區的地勢特徵是有該地區的地形狀況決定的,而地表形態的形成,又是在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有些地區內力作用佔主導,而在有些地區則以外力作用佔主導。地球巖石圈的板塊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最重要內力作用來源。
中國的地勢特徵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所以中國的地勢特徵,受到亞洲總體地形地勢狀況的影響,由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強烈碰撞擠壓,使得在亞洲中部地區隆起了巨大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等山地,使得亞洲中部地區稱為亞洲地勢最高的區域。所以亞洲的地勢總體特徵是中間高四周低,而我國地處亞洲的東部,所以我國的總體地勢特徵為西高東低。
亞洲地勢特徵
我國地勢的特徵除了西高東低之外,還包括從西部青藏高原到東部沿海大陸架,呈明顯的三級階梯狀分布。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分別是: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兩大地形單元。青藏高原的邊界是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橫斷山脈,此線往東就是我國的第二級階梯,包括準噶爾盆地、塔裡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等地形單元,海拔多在1000至2000米。
中國三級階梯分布圖
第二級階梯往東,過了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就是第三級階梯了,第三級階梯是地勢最低的一個階梯,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東南丘陵、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等地形單元。中國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的地勢特徵,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的其他地理特徵,包括氣候、河流水文、人口分布、交通等方面都深受影響。
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
在氣候方面,首先由於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海拔過高,形成了終年低溫的高山高寒氣候,另外在降水方面,由於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深受季風環流的影響,每年夏季,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就是我國降水的主要來源。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分布,有利於東南季風攜帶水汽深入我國內陸,對於降水的阻擋作用較小,使得我國降水分布主要由東南往西北遞減。
中國降水量分布圖
在河流水文方面,首先,由於水往低處流,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所以我國的許多大江大河的流向都是由西往東流,許多大江大河的源頭都在我國的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上,比如長江和黃河。其次,在我國地形階梯的交界處,比如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或者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交界處,就會有比較大的落差,從而蘊藏著巨大的水能資源,比如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就是建設在第二和第三級階梯的交界處。
中國主要水電站分布圖
在人口分布方面,我國的人口分布呈現東多西少的特徵,地勢低平的第三級階梯是我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而第一級階梯的青藏高原,人口稀少。在交通方面,我國東西向的交通建設,都需要考慮如何穿越階梯的交界處,而在階梯內部,特別是第三級階梯內,交通線密集,呈網狀,而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地勢太高,對外交通建設十分不便。
中國夜間燈光分布圖